我外出参加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业务学习交流活动期间,了解到这么一件事。某地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好红肉蜜柚产业时,上级机关业务部门高级农艺师在调研中说:“我认为西梅李很受市民欢迎,应该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你们可以朝这方面努力。”随后,此地政府采用了这名农艺师的观点,把预订的红肉蜜柚树苗改为西梅李。
某县直机关部门在讨论落实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使用政策时,只因一名副职领导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致使这项政策在单位“空转”了近一年。这名领导的讲话之所以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原因是他在上级机关工作近十年,从工作人员干到中层干部,前不久又交流到该县机关部门任职。同事号称他是业务上的“政策通”“活字典”,在这项工作上的观点很有“权威”。
当前,仍有少数单位在研究讨论工作中,只要有来自上级机关、行业部门冠以某个专业学术头衔,或者有某种专业、特殊工作背景的“权威”人士在会上发表了观点,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几乎附和。这些“权威”人士说“是”,他们就不会说“非”,人家的看法就是他们的看法,人家的观点就是他们的观点,甚至对“权威”人士提出的观点言听计从。
诚然,作为“权威”人士,不管是视野还是知识涵养、站位等方面都可能有着优势,其发言固然有一定的分量和远见。但是,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有其局限性。再者,也难免出现这些现象:没摸清情况就指手画脚,因为懂行总认为自己正确,未听别人的意见便“定调”。如果全盘接纳这样的观点,轻则会使项目改头换面或者让政策无法落实,重则影响本单位、当地的发展,后患无穷。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告诉我们,无论著书人多么客观公正,总有材料的选取和叙述角度不同的问题。这就会有所偏颇,有取舍,有倾向。所以,“尽信书”会弊端丛生,“尽信‘权威’观点”也是不足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有一次主持会议,讨论一项重要决策。会议出席者都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但斯隆宣布休会,表示这个问题延期到他听到不同意见时再开会决策。从这一则趣闻中,我们应该明白,充分吸纳每一个参与者有价值见解的益处就是可以弥补个人力量的不足,使决策中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具体。
俗话说,决策正确,事半功倍;决策失误,事倍功半,或者一事无成。作为一个地方领导干部能不能敏锐地意识到、捕捉住决策参与者们的闪光的思想火花,并将其融入最终的决策方案,对提高集体决策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牵涉全局的决策,更加需要科学、严谨、周密的考证。以前面提及的两件事为例,由于身份职业和社会角色的不同,对同一事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很难从理论上界定对与错。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对待“权威”人士的观点,不能只接纳他们的意见,应该鼓励参会的其他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综合多方之言、吸取百家之长,才能作出更切合实际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