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怪力乱神。对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但大多数是针对“怪力乱神”,那孔子为什么“不语”呢?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怪力乱神,尤其是“神”,其实是很难“语”的。精怪尚有实体,但神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两种“语神”的倾向,一种是神秘化的,在自然的种种踪迹中暗示;另一种则是世俗化的,给神搭建一个世俗社会的载体。
本期选用的两篇微型小说,就分别“使用”了这两个方向,陈柯宇的《风雪不归人》中风、雪、经筒、经幡交织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被“神迹”“神力”包围的气氛,而张博雯的《受戒》则与汪曾祺先生的《受戒》在逻辑上异曲同工,以世俗的视角看待一个和尚和他的宗教生活。但两篇作品也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语”,神自然是“不语”的,但人如何在这种无言语的仪式中感受到启迪,感受到释然与解脱,是这类题材作品创作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