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烟台福建会馆保护修缮的思考

2024-07-31 00:00:00步利云
收藏与投资 2024年7期

摘要: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修缮工作尤为关键。烟台福建会馆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其保护修缮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本文通过探讨和总结该会馆的修缮方法,旨在为古建筑修缮领域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促进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烟台民俗博物馆;福建会馆

一、文物修复的类型

(一)据级别分类

一是轻微修复,针对一些表面损坏或老化程度较轻的文物,可以采取清洁、填补、固定等简单的修复方法,以保持其原有的外观和结构。二是中等修复,针对一些较为严重的损坏或老化情况,需要进行更深入的修复工作,可能涉及局部重建、修复材料的更换等措施,以恢复文物的完整性和功能。三是重建修复,针对那些严重损坏或部分缺失的文物,需要进行全面的重建工作,包括重新制作缺失部分、修复结构等,以使文物重新展现其原貌和历史价值。

(二)据古建筑的维修与加固分类

古建筑的维修与加固分类主要根据建筑的材料、结构和损坏程度来进行区分。第一,定期保养,包括清洁、防水、防腐等基础维护工作,以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第二,局部修复,针对一些局部损坏或老化的部分进行修复,如墙体开裂、瓦片脱落等,保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第三,全面加固,对于整体结构有严重损坏或安全隐患的古建筑,需要进行全面加固工程,包括加固基础、加固墙体、加固梁柱等,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三)据木构件的整体维修与加固分类

木构件的整体维修与加固分类主要根据木材的种类、损坏情况和用途来进行分类。一是表面修复,针对一些表面磨损、开裂或虫蛀等情况,可以进行表面修复和保护处理,如打磨、填补、涂漆等,以恢复木构件的外观和保护木材。二是部分更换,对于一些严重损坏或无法修复的部分,需要进行部分更换工作,如更换腐烂部分、断裂部分等,以保持木构件的完整性和结构稳定。三是全面加固,对于整体结构有严重损坏或老化的木构件,需要进行全面加固工程,包括加固连接部位、加固支撑结构等,以确保木构件的安全和稳定。

二、对结构可靠性鉴定、抗震鉴定报告、检测及地质报告的要求

(一)结构可靠性鉴定报告的主要内容

结构可靠性鉴定报告通常包括建筑结构的详细分析,包括主体结构、墙体、梁柱等部分的稳定性、承载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在研究烟台福建会馆的保护修缮方法时,结构可靠性鉴定报告应该特别关注建筑结构的历史特点、材料状况、损坏程度和修复需求。同时,报告还应包括对结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修缮工作能够有效地保护古建筑的原始结构和特色。

(二)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

抗震鉴定是确保古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固的关键步骤。抗震鉴定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评估、地震烈度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等方面。此外,报告还应考虑建筑结构的材料特性、历史背景、地质条件等因素,以综合评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能力。详细的抗震鉴定报告可以为修缮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修缮后的建筑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保持结构完整和安全性。

三、工程实例解析

(一)烟台民俗博物馆维修工程

1.维修意见

烟台民俗博物馆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维修工程至关重要。在维修过程中,应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包括墙体、屋顶、地基等部分,确保结构稳固,不存在严重的裂缝或损坏;在维修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瓦等,同时采用传统的修复方法,以保持建筑的历史风貌;另外,烟台地区多雨,建筑易受潮湿影响,因此,在维修过程中应加强防水处理,确保建筑结构不受潮湿侵害;此外,在维修过程中,可以考虑改善室内通风和采光条件,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同时保持传统建筑风格;还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维修工程完成后,应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制,确保建筑长久保存。

2.维修措施

(1)木柱

当木柱干缩裂缝深度不超过柱径1/3时,可用嵌补方法进行修缮,用木片或木屑与胶水混合填充裂缝,确保填充物与木柱表面平整。此外,也可以考虑使用特制的木制嵌补件进行修复,确保修复后的木柱结构牢固,不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2)梁枋

对于梁枋的维修,可以考虑采用加固的方法。在梁枋的连接处用钢筋或其他金属材料加固,可以增强其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对梁枋表面进行修复和涂漆,保护木质结构免受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瓦口板

对于瓦口板的维修,可以先清理瓦口板表面的杂物和污垢,确保修补区域干净,然后使用专业的瓦口板修补材料填补破损或裂缝部分,使其恢复原有的功能和外观。在修补完成后,可以考虑作防水处理,延长瓦口板的使用寿命。

(4)台基

台基的稳固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在进行维修时,首先需要对台基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裂缝或者松动的部分。如果发现有损坏,需要及时修补以增强台基的稳固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二)福建会馆维修工程

1.维修意见

烟台福建会馆,又称烟台天后行宫,位于烟台市芝罘区毓岚街2号,由福建士商兴建,清光绪十年(1884年)兴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竣工,时称“鲁东第一工程”。会馆占地3500 m2,建筑面积1513 m2,坐南朝北,是中国北方现存的唯一一座极具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群。烟台福建会馆南风北韵,秀丽精致,沿中轴线依次是门厅、戏楼、山门、大殿及左右廊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96年,烟台福建会馆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会馆作为一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其修缮工程至关重要。维修意见应基于维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古建筑保护原则,确保修缮工作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古建筑的原貌和功能,同时保护其文化遗产价值。

针对福建会馆的维修工程,应进行详细的建筑结构和材料状况评估。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哪些部分需要修复或加固,可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固。同时,对建筑材料的状况评估能够指导选择合适的修缮材料,保证修缮效果的持久性。如根据彩画、油饰保存现状,虽然天后圣母殿外檐、内檐彩画(除内檐梁架上彩画)和戏台内檐彩画为北方官式图案,但是因为保存状况较好,且没有重新绘制的依据,因此进行现状保护处理。符合闽南传统彩画风格的部分包括天后圣母殿内檐梁架上彩画、内檐油饰,外檐所有木雕彩绘构件,如前檐和后檐廊部、外檐斗抱、托木、吊筒、竖材、笼扇的顶堵和腰堵等,山门上的所有彩画和木雕彩绘,戏台木雕彩绘也实施现状保护处理。实施保护后可进行少量的全色处理。东、西廊房室内梁架苏式彩画与油饰没有明确记录具体实施范围和时间,现在无从考证,因保存状况良好,此次工程无须进行修复处理。对于保存状况非常不好且使用了现代化工颜料施工的下架油饰的处理办法是将天后圣母殿外檐下架,包括柱子、笼扇的裙堵,全部砍净挠白后做一麻五灰地仗,重做红色油饰;笼扇的身堵全部砍净挠白后做单皮灰地仗,重做红色油饰。

2.维修措施

(1)墙体裂缝施工

在进行墙体裂缝修缮时,首先需要对裂缝进行彻底清理,确保表面干净。接着,根据裂缝的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通常会采用聚合物修补材料或者水泥砂浆。修补材料应当充分渗透到裂缝内部,确保修复效果持久。在修缮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技术,确保修缮后的墙体外观和结构稳定。

(2)墙体钢筋网-砂浆面层施工

这种维修方法通常用于墙体表面存在较大破损或脱落的情况。首先,需要清理墙体表面,确保无杂物和松动部分。然后,铺设钢筋网,以增加墙体的抗拉强度,接着使用特殊的砂浆材料进行表层修补,确保修缮部分与原墙体结合紧密。最后,进行表面处理,使修缮部分与周围墙体颜色和纹理一致。

四、修缮后期处理

(一)检测

烟台福建会馆是一座有闽南特色的古建筑,无论石雕、木刻及油饰彩画都极具闽南特点,与北方建筑风格迥异。在日常管理维护特别是油饰彩画的维护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文物保护工作今后应加强对建筑本体的保养维护,特别是对屋面的监测,防止漏雨对油饰彩画的影响。

在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后期处理阶段,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仔细检测,可以确保修缮工作的质量和持久性。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检测,包括墙体、屋顶、地基等部分的检查,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同时,还需要对装饰和细节部分进行检测,确保修缮后的古建筑保持原有的风貌和特色。定期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

(二)防腐和防虫

防腐和防虫工作是古建筑修缮后期处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古建筑常使用木材等易受腐蚀和虫害的材料,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在修缮工程完成后,可以对木结构进行防腐处理,使用专业的防腐涂料或方法,以防止木材受潮腐烂。同时,技术人员也需要进行防虫处理,通过定期检查和清理,防止虫害对古建筑造成损害。

(三)防雷

在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后期处理中,防雷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古建筑多为高耸建筑,容易成为雷击对象,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可以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等设备,以保护古建筑免受雷击的危害。同时,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接地等方法,有效地消除雷击带来的危险。

五、结语

总而言之,烟台福建会馆是一座独特的闽南古建筑,无论石雕、木刻及油饰彩画极具闽南特点,与北方建筑风格迥异。在日常管理维护方面,特别是油饰彩画的维护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优化文物保护工作,今后应加强建筑本体的保养维护,特别是屋面的监测防止漏雨对油饰彩画的影响。通过探讨烟台福建会馆保护修缮方法,我们深刻认识到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保护传统建筑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体现。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尊重历史原貌的同时,确保建筑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这一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古建筑得以永久保存,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步利云,女,汉族,山东菏泽人,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博类工作和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闫红梅.中国古建筑修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A,2018(1):237-238.

[2]林一杉,杨瑛.古建筑修缮过程中的保护措施[C].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论文集,2012:913-916.

[3]马炳坚.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及保护修缮方法[J].古建园林技术,2006(4):42,52-55.

[4]马炳坚.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J].古建园林技术,2002(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