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1911—2011)”(项目编号:21BG120);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明清时期江西—湖广—四川移民文化线路上祠堂建筑艺术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2BF10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熠萌,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艺术乡建等;吴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媒体视觉传达理论及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研究和包装设计及应用研究。
*通信作者:段江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类专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艺术乡建。
An Inquiry into Design Aesthetics Thoughts of WANG Zhaowen
WANG Yimeng WU Wei DUAN Jianghua*
摘 要 探讨新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朝闻的设计美学思想,对当代设计美学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简要回顾了王朝闻的艺术生平,梳理和分析王朝闻在设计美学方面的主要理论观点和贡献,总结其设计美学思想为以下三个方面:“形式、功能、内容交融”“造型、风格、风貌塑造”“创新、审美、欣赏体验”。王朝闻的设计美学思想融合实用性与审美性,重视生活体验和传统文化,反对模仿西方设计,对中国设计美学的开拓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王朝闻;设计美学;文艺理论;美学思想;艺术教育
Abstract: Discussing the theory of new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and the design aesthetics of Wang Zhaowen, the pioneer and founder of aesthetics, this article has relevant high theoretical guiding value towards contemporary design aesthetics.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numerous relevant documents,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Wang Zhaowen's artistic life, sorts and analyzes his main theoretical viewpoints and contributions in design aesthetics and summarizes his thoughts of design aesthetics with three aspects: "the integration of form, function and content," "shaping of model, style and feature,"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 aesthetics and appreciation." By integrating practicality with aesthetics, Wang Zhaowen's design aesthetics though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life experienc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opposes the imitation of western design. Thus, it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sign aesthetics.
Keywords: WANG Zhaowen; design aesthetics;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 thought; art education
一、背景
王朝闻美学思想与理论的形成,贯穿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整个毛泽东时代,其背景主要是中国美学发展初期和工艺美学阶段。其中,工艺美学阶段主要指以张光宇(1900—1965)、雷圭元(1906—1988)、王朝闻(1909—2004)、田自秉(1924—2015)、王家树(1929—2004)为代表人物的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这时期设计美学的核心理论以伦理学为基础,主张把设计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进一步挖掘和体现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1]在这一阶段由于政治性和社会发展的封闭现象等客观因素,中国社会脱离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变革的全球发展背景,造成了与国际社会科技、经济、文化、艺术等学科领域的脱节。具体到设计方面,设计理念的缺失其实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因此设计美学在工艺美学阶段的研究,主要依附在工艺美术伦理学的基础上。
王朝闻在工艺美术设计、城市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领域的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批评与理论建构方面颇有建树,并在其著述中从创作实践出发,对造型艺术如何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王朝闻的设计美学思想(以工艺美术观、城市设计观、平面设计观为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也是我国设计美学从工艺美学向技术美学和设计美学转变的时期。技术美学阶段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这一阶段,以“设计”为研究对象的艺术设计学科在中国得到发展,同时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科技、文化、艺术等学科领域的影响和启发,设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设计美学阶段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这一阶段,以徐恒醇(1938—)、陈望衡(1944—)和章利国(1947—)等为代表人物,其设计美学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如设计的本质、规律、特征等转向促进设计发展的外因转化论研究,如人机工学、符号学、产品语义学、传播学等学术研究门类的出现已经对设计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影响;二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美学思考,或遵循以往技术美学的观点,思考美学与设计过程、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三是对传统审美经验和文化价值的重视和再研究,以缓解技术美学带来的伦理道德危机和文化迷失问题。在这一阶段,由于现代性危机和后现代性思潮冲击,人们对设计美学理论提出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要求和挑战。
工艺美学、技术美学和设计美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分别代表了三个时期,前两者在封闭的社会背景下强调伦理、民族性、技术和对工艺的理解,而设计美学在社会开放、受到国际影响的背景下着重探讨设计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和传统审美经验,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设计美学的发展脉络。而王朝闻的设计美学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整合前两个阶段的理念,又对设计美学阶段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设计美学思想。王朝闻所处时代的教育和社会背景对其设计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他既继承了工艺美学阶段对伦理道德和民族性的强调,又借鉴了技术美学阶段对技术、材质和工艺合理性的探索,还展望了设计美学阶段对外因转化论和传统审美经验的重视。他的设计美学思想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一种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批评与理论建构,也是对中国设计美学发展的贡献。
二、王朝闻艺术生平简介
王朝闻(1909~2004,见图1),字俊熙,曾用名王昭文,四川泸州合江人,汉族。[2]他在成都艺专和杭州国立艺专完成了学业。他于1922年(13岁)开始在合江先市镇县立小学就读,之后在1925年(16岁)转入泸县中学。1927年(18岁)春天,他成功通过考试被录取进入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而在1929年(20岁)又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艺术体育组。1932年(23岁)暑假,王朝闻跨班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雕塑组。尽管在随后的一年他由于经济困难而中断了学业,但在1934年(25岁)他又回到校园,重新上高三。1935年(26岁)暑假结束后,他转入雕塑系本科学习并在随后的一年顺利毕业。
王朝闻的生活和工作经历非常复杂而丰富。他参与了抗日文艺宣传活动,dwTZfdZXygCs/y3iFs/hUg==担任过鲁迅艺术文学院(今鲁迅美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学校的美术部主任和教员,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职副院长、博导,也创建并运营过《美术》《人民美术》杂志。[3][4]他的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他也获得了多个奖项。王朝闻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和艺术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包括浮雕《毛泽东像》(1950年)、圆雕《刘胡兰像》(1951年)等。[5]他的重要学术著作包括《新艺术创作论》(1950年)、《美学概论》(1981年)、《中国民间美术全集》(14卷,1993年)和《中国美术史》(12卷,1998年)等。他曾获得“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特别奖”“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成就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和“中国社科院中华社会基金奖”等多项殊荣。
王朝闻的艺术创作和文艺理论相互促进,为中国美术与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工艺美术观、城市设计观和平面设计观都围绕着实用性和美学价值这两个核心原则,不仅各自独具特色,而且为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他的设计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并为推进中国设计美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三、王朝闻理论设计美学思想洞见
王朝闻在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强调形式、功能与内容的有机交融,主张以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来提升生活美感;王朝闻在城市设计领域主张通过耐看的造型、特色的风格以及一致的风貌,来塑造城市的魅力和气质;其在平面设计领域强调创新和审美的价值,以及通过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享受。在这三个领域中,王朝闻的设计美学思想都体现出人性关怀的核心理念,即通过设计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审美体验。
(一)形式、功能、内容交融
王朝闻著有《中国民间美术全集》(14卷,1993年)、《王朝闻集》(22卷,1998年)等著作,《发展美术工艺》、《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发表于《装饰》期刊)等文章,都深入探讨过丰富的工艺美术理论与工艺设计实践,他主要针对两类对象进行工艺美术的设计分析:一类是主要具有“欣赏”功能的工艺品,另一类则是日常生活中以“实用”为主要功能的物品。[6]
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实践的目标是通过形式、功能与内容的统一,来创造富有美感的工艺品。首先,工艺品所表现的现实性与装饰性是其鲜明特性。现实性强调创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和提炼,并将其体现在工艺品的题材内容上。而装饰性指的是工艺品的观赏性和美化环境的功能,这种功能通过其外在形式得以体现。以年画为例(见图2),无论是在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生活中,年画都以其反映生活现实的内容和富有装饰性的形式为人们带来审美享受。年画不仅仅是纸质的装饰品,它的图案和色彩都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生活,反映了民众的生活习俗、信仰和愿望,凸显了其现实性。例如,常见的年画主题包括五谷丰登、家庭和睦、生活安宁等,这些都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盼。同时年画的制作过程,从初稿的创建、分版、刻版,到套印、彩绘、装裱,这一系列工序体现了工艺品的装饰性。[7]王朝闻强调,工艺品的现实性应处于主导地位,装饰性为从属,这是对形式主义的一种有力批判。[8]
其次,日常用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是设计的关键原则。王朝闻认为,设计师在注重实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融合的同时,也应注重设计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对人的积极作用。[9]在对日常用品需求的考量中,人们主要关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王朝闻主张,日用品的精神维度应该依附于其物质性,这一观点与功能主义者的“形式服从功能”观点高度一致,他并不赞成将实用性强的日用品过分装饰化或注入过多的形式感,他坚信日用品的首要特性应该是实用性。[10]如有些商家为了抬高床上用品的价格设计的图案、色彩过于艳丽,过于追求美感,可能会让人情绪持续亢奋,反而对睡眠没有好处。这就忽视了日常用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实际上,工艺美术与日常用品的设计,不仅是艺术与科技的碰撞,更是生活与审美的结合。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工艺品和日常用品也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以此赋予产品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工艺品的现实性与装饰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和共生的。现实性体现了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而装饰性则通过优美的形式和色彩,展现了工艺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王朝闻认为,应以现实性为主导,装饰性为辅助,从而使工艺品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又充满艺术魅力。同样的道理,生活用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也应该是和谐相处的。实用性保证了日常用品的基本功能和使用价值,而审美性则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使日常生活充满色彩和乐趣。王朝闻倡导的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结合,即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注重审美性的表现,以此提升产品的整体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功能性,开始追求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这种转变使得工艺品和日常用品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艺术化,而非单一的实用性或装饰性。这是时代进步和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体现。然而,我们也应警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工艺品和日常用品的设计过于强调装饰性或形式感,忽视了现实性或实用性,这无疑是一种偏离。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工艺品失去其实际应用价值,日常用品变得不实用,甚至违背设计的初衷。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工艺品和日常用品的设计理念,既要尊重产品的功能性需求,也要关注产品的审美表现,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艺术品。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待,又要熟悉各种材质的特性和工艺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制作出既实用又美观的产品。在了解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在使用产品时的实际需求,还要了解他们的审美期待和文化背景。如此才能够在符合审美预期的同时,设计出符合使用需求的产品。对于工艺品来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其潜在的观赏者或收藏者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以及他们对工艺品文化内涵的期待。对于材料和工艺技术的认识,也是优秀产品设计的关键所在。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质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同时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工艺技术则是实现设计理念的手段,通过熟练的技术操作,可以使产品更加精致和美观。
王朝闻强调工艺品的现实性与装饰性、日常用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认为这是工艺美术设计的关键原则。他倡导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审美性表现,使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艺术品。为此,他提出了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待,又要熟悉各种材质的特性和工艺技术的应用方法。王朝闻的工艺美术观是对形式主义和单一性的批判,也是对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倡导。
(二)造型、风格、风貌塑造
城市设计是一门涉及城市雕塑、城市建筑、城市园林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王朝闻的雕塑美学研究中,城市雕塑的探讨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他的雕塑美学观点是在丰富的审美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提出“耐看”是雕塑美学的关键,这不仅满足了观众对雕塑艺术的审美需求,也是雕塑艺术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必要条件。这些在他的著述《一以当十》(1959年)、《喜闻乐见》(1963年)、《吐纳英华》(1998年)中得以充分体现。
雕塑如同城市的脉络,是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体现和传承,也能够塑造和丰富城市空间、风貌、氛围等方面。王朝闻强调了其韵味与虚实平衡的关系。他认为雕塑的形式感与观众的审美经验共同塑造了外在造型与内在精神的协调美。[11]他进一步指出了“耐看”的审美理念,雕塑应具备概括性和适应性,以符合社会价值观和人们的审美需求。[12]同时,他强调雕塑与其所处空间的互动关系,将雕塑空间分为实际空间和虚拟空间[在王朝闻所著的《雕塑雕塑》(1992年)一书中,他亦将雕塑空间划分为两类——物质维度与精神维度]。一方面,实际空间指的是建筑物的外围空间,对于雕塑艺术来说,实际空间的复杂度、物质特性和现实性都是雕塑主题和形象产生之前的重要参考要素。另一方面,虚拟空间指的是雕塑艺术与人的审美活动共同构建的精神领域。这种空间的抽象特性是依赖人的审美经验的,如果观者的审美经验不足,他们可能无法感知到雕塑的虚拟空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雕塑的虚拟空间的产生会对实际空间的文化意蕴产生影响,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王朝闻进一步阐述,与实际空间相比,建筑的虚拟空间更具有宽广性,甚至具有某种程度的无限可能性。[13]巴西里约热内卢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城市纪念雕塑《救世基督像》(1931年),它由法国著名雕塑家保罗·兰多斯基(Paul Landowski,1875~1961)设计,它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空间,既是其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展示,也是它符合人们审美体验的表现。它是神秘的、庄严的、神圣的,虽然这和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联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直观的基督雕塑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给人们更强烈的精神震撼。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体现城市精神面貌的作用更为重要。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准和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雕塑越来越“好看”,城市也会越来越有魅力。
王朝闻对城市建筑的研究同样深入,他试图在建筑的实用性与审美价值之间寻找完美平衡。[14]他认为,建筑的形式多样性以及城市空间的功能多样性应被赋予更高的重视。他从建筑物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建筑物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建筑美学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按照王朝闻的观点,实物的实用价值引发了精神层面的适宜性;一旦这种精神适宜性由物质实用性激发出来,它又将对前者的构造形式产生反向影响。[15]建筑语义学的崛起以及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实践,正好验证了精神功能对物质功能反向影响的理论观察。因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少则多”原则,以及使
用冷性材料,如玻璃、钢筋、混凝土等,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单调重复的建筑结构,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美学意义的危机。[16]以天津一“欧式风格”的办公楼为例(见图3),一些欧式建筑元素被强加于现代建筑形态,造成形式主义、资源浪费等问题,简单地移植了一些传统或西方建筑的特征。我们应挖掘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空间风格,因为这既是对建筑传统美的继承,也是对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树立。
然而,雕塑和建筑并非城市之美的全部,不应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园林的审美价值和人文氛围。在城市园林艺术方面,王朝闻认为园林美学的核心问题在于研究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需求。应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和文人画论进行园林建设,并注意设计园林中的小景致,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样的理念转变,需要我们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出发。有时,一个设计得恰到好处的小型休息区也能成为整个园林景观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和享受自然的空间。
城市的文化根基对于居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居民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和满足感。中国的城市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如规模化的拆迁和改建、缺乏远见的统一规划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城市资源的浪费、城市格局的混乱,以及环境危机、交通拥堵、管理滞后和人文关怀的缺失等问题。虽然这些只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但它们是城市文化和精神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住宅不仅是人们的居住之地,更是他们的精神归宿。[17]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该既要关注物质空间的构建,也要关注精神空间的塑造。[18]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都达到平衡,我们的城市才能真正具有吸引力,才能让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和满足。
王朝闻在城市设计中,强调了雕塑的韵味与虚实平衡、概括性与适应性等方面,提出了“耐看”的雕塑审美理念。他试图在建筑的实用性与审美价值之间寻找完美平衡,认为建筑应具有形式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并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空间风格。不应忽视园林的审美价值和人文氛围,应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和文人画论进行园林建设,并在园林中注重小景观的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些旨在实现城市设计艺术性和社会功能性的统一,也是对造型、风格、风貌塑造的追求。
(三)创新、审美、欣赏体验
对于王朝闻的平面设计思想,在书籍装帧设计方面,我们主要通过研究他与当时知名平面设计师之间的书信交流得以理解,例如他写给章桂征的《歪打正着——致章桂征同志的信》(1989年)中提供了他的关于书籍装帧的观点。至于宣传画和标志设计方面,主要通过分析王朝闻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宣传画和标志进行解读,亦以《王朝闻集》(22卷,1998年)中的理论观点为主要的分析方向和研究对象。[19]
随着人们教育文化水平的提升,对图书阅读需求增加,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阅读变成艺术性、活泼的审美体验。人们对书籍的要求不仅限于丰富的内容,也是在追求有审美价值的书籍。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是一种包含艺术思维、构思创意、技术手法的系统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与涵盖从书稿到成书出版整个设计过程的图书装帧设计是分不开的。王朝闻主要探讨了封面设计与插图设计。封面和插图是书籍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形式是在书稿基础上重新设计和创造的,具有审美规范的形式。王朝闻认为,封面和插图设计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必要的从属性,而相对的独立性是指不依靠内容来表现主题,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将书籍的形式展现出来,从必要的从属性上来说,书的形式要服从于书的内容或与之相配合。[20]
如何提升书籍封面设计艺术表现形式?首先是创新设计形象同时与书籍内容紧密结合,王朝闻倡导积极地将艺术展现形式融入书籍的内容,以此提升书籍的艺术性,这种方法旨在激发读者的审美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书籍的主题和内容,这种观点可以视为对适当解读属性的准确表述。[21]其次,设计要遵循形式美规律进行形式创作。王朝闻将书籍的装帧设计看成一种带有被动性的艺术创造,他提倡封面设计要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但色调和结构应符合形式美的审美特征。[22]
插图设计形象要从属于书中的内容,这不是单纯的内容再现,而是再创作的过程。插图设计的再创作,其实就是将设计意象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让它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概括,让读者的联想更加丰富。[23]宣传画作为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视觉文化表现形式,在商业、娱乐、会议等领域无处不在。王朝闻指出,学习宣传画要从两个层面着手,即理念层面和形象层面。他认为,宣传画并不是生硬地将教条灌输给受众,而是通过形象优美、简洁,甚至有些奇特的形象,吸引和引导受众。[24]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政治性宣传画显现出其独特的时代价值。这些画作中的人物形象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元素,这些人物因其具有代表性的特点,能起到教育观众的效果。详细的视觉分析可以揭示出,政治性宣传画的典型性人物刻画确实是其视觉艺术的关键特征,与此同时,形象的阶级批判性也是其核心特征。王朝闻这位新中国的美学大家,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入的见解。他认为,真正的人物塑造要在具有个人独特性的同时,又能反映出阶级普遍性的特点。[25]
在视觉文化研究中,形象构成了基本元素,然而形象并非一种固定、不可变的存在。其固有的生产性质,使其必须处在编码至解码的活跃流程中,这就牵涉到了形象表征的问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宪认为,形象表征过程实际上是从形象生产性编码到消费性解码的过程。[26]表征是由事物、概念和符号三个要素构成的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运作,一个是事物与概念的对应关系,即特定的事物总是与特定的概念相对应;另一个是概念与符号的对应关系,即概念通过特定的符号来呈现。[27]消费性编码和生产性编码要对应,源于社会价值观和视觉文化的一致性。社会价值观念与视觉文化形成了相互影响。在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念中,视觉文化以负面形象表现出来;当视觉文化形象得到大众认可时,能对社会价值观产生促进和完善作用。伴随社会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标识在生活中广泛存在,例如交通标识、公共标识和商业标识等。这些标识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体系,符号化程度高。标识作为视觉符号,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来自设计师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文化的巧妙运用。通过将各种元素组合、重塑,标识不仅具有社会功能性,还具有审美的象征意义。王朝闻在审美性的理解上,主张符号应当通过两个方面来表达:一是借助象征性的形式,二是要满足大众的精神诉求。他强调,形式的象征性需要具备创新性,既要满足美学造型的要求,又要能概括地描绘人们的生活常态。以铁道标志中的“工”字形象为例,其造型简洁对称,像极了火车头的形状,精炼地总结出了新时期铁路运输业的社会性质,同时也描绘出了劳动者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样的特征恰好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使得铁道标志的审美准则成为形式和精神的和谐统一。
王朝闻在往来书信和文章中阐述了他对书籍装帧、宣传画和标识等平面设计形式的看法和评价。他认为,平面设计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必要的从属性,既要与内容紧密结合,又要展现出独特的形象和美感。他还强调了塑造典型性和象征意义的重要性,以实现对观众的教育和引导。他主张平面设计应遵循人们的审美标准,同时也应关注社会价值观和视觉文化的影响和变化。王朝闻的平面设计观是对平面设计艺术性和社会功能性的统一,也是对创新、审美、欣赏体验的追求。
结语
对王朝闻设计美学思想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三个关键方面,这些部分也构成了他作为新中国美学泰斗的理论基础。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王朝闻的工艺美术观强烈地体现出形式、功能与内容的交融。他深入研究并坚持形式服从于功能的原则,同时强调内容的核心地位。这是他设计美学的一大特色,通过这种交融,他成功地打造出了一种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性的设计方法。其次,王朝闻的城市设计观则以独特的方式聚焦于造型、风格、风貌塑造的研究。他深入理解并积极提倡城市设计应该尊重历史,体现文化特色,同时也要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他的城市设计观不仅结合了历史和现代、文化和社会的元素,而且还突出了城市设计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这是他设计美学的又一重要特色,通过这种研究,他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城市设计原则。最后,王朝闻的平面设计观则强调创新、审美和欣赏体验的价值。他坚信,设计应该是创新的,应该具有审美价值,并能带给用户美好的体验。这是他设计美学的第三个重要特色,他的这种信念不仅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也对其他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朝闻在新中国美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先锋和奠基作用,他不仅是一位高产的艺术家和雕塑家,更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家。其丰富的学术和艺术生涯跨度超过70年,其间他笔下流淌出的专著和文章字数接近千万,展现了他丰富的学术积淀。他的作品以其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以及亲切、随和的语言风格,深得艺术工作者和读者的喜爱。王朝闻在其丰富的实践中,展现了深厚的美学功底和敏锐的文艺理论洞见。他坚定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念,将全部的热情与才华投入到文化建设事业中,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成果。他的美学思想和学术贡献,深深影响了几代文艺工作者,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王朝闻的设计美学思想广阔而深刻,各部分之间密切相连。他的设计美学思想和他对中国设计教育的深远影响,将持续在中国设计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李砚祖:《设计之道——20世纪中国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3期。
[2]徐习文、谢建明:《论王朝闻的艺术学思想》,《艺术百家》2013年第5期,第181—185页。
[3]《王朝闻同志生平(特稿)》,《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第5—9页。
[4]华天雪:《如何“坚决”,如何“稳步”:以胡一川、徐悲鸿为核心的华大三部美术系与国立北平艺专的合并问题(上)》,《美术学报》2018年第3期,第45—59页。
[5]《王朝闻同志生平(特稿)》,《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第5—9页。
[6]彭康:《王朝闻设计思想研究:以王朝闻的美学著作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6。
[7] 李峰:《年画的艺术》,《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S1期,第285页。
[8] 王朝闻:《新艺术创作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第89页。
[9] 王朝闻:《喜闻乐见》,作家出版社,1963,第199页。
[10]同上书,第128页。
[11]王朝闻:《喜闻乐见》,作家出版社,1963,第65页。
[12]王朝闻:《一以当十》,作家出版社,1959,第290页。
[13]王朝闻:《吐纳英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第398页。
[14]同上书,第363页。
[15]同上书,第361页。
[16]彭康:《王朝闻设计思想研究:以王朝闻的美学著作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6。
[17]廖建平:《和合住宅──未来城市住宅新概念》,《华中建筑》2001年第4期,第3—4+11页。
[18]王炎龙、郭玉:《基于文化规划视角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多维布局探究》,《中国出版》2018年第18期第3—8页。
[19]彭康:《王朝闻设计思想研究:以王朝闻的美学著作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6。
[20]王朝闻:《面向生活》,艺术出版社,1954,第54页。
[21]王朝闻:《歪打正着——致章桂征同志的信》,《装饰》1990年第1期,第37—38页。
[22]王朝闻:《似曾相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第227页。
[23]王朝闻:《面向生活》,艺术出版社,1954,第55页。
[24]王朝闻:《论艺术的技巧》,北京:艺术出版社,1956,第106页。
[25]王朝闻:《新艺术创作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第128页。
[26]周宪:《从形象看视觉文化》,《江海学刊》2014年第4期,第177—185页。
[27]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