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保,现任亳州市文联副主席、安徽省作协副主席。1994年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已发表中长篇小说30余部、300余万字。著有中篇小说集《黑白道》《温柔一刀》、长篇小说《黄花吟》等。中篇小说《黑白道》获第三届安徽文学奖,《温柔一刀》获第五届安徽文学奖一等奖,《鱼的眼泪在飞》获2013-2014年度安徽省社科奖(文学类)。
我们常说一句话,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这个在写文章时可以理解为,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用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去表现它。打一个生活中的比喻,我们买车,要看型号、功能等。但是,大家可能会忽略一点,某一款车型,有一种颜色是最好看的,与这个车型最配,搭配在一起,能把该款的优点更好地展示出来。当然,不合适的颜色,也会把这个车型给毁掉。这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问题。再举个穿衣服的例子。不同的皮肤和气质,就需要不同的衣服款式和颜色去与之搭配。如果搭配好了,气质会增加;搭配不好,气质会受到破坏。这里说的也是形式与内容结合的问题。
这个形式是什么呢?我们在上初中时就学过了,但是,那只是形式的很小一部分。我把内容之外的所有技术都叫作形式。在写作中,文本的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它可以是几种形式的结合,也可以是一种形式在起主要作用,其他形式辅助。我们可以把形式理解为叙述方式的确立,例如,最简单的,倒叙、插叙、平铺直叙。也可以理解为叙述情绪的确认:它是以激越的情绪开始,还是以低沉的叙述为主调;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不停地变幻作者的情绪,还是以一种情绪推进到底;还有,我们在叙述的时候是理性的叙述,还是富有感染力的叙述。所有这些,都是形式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形式是博大的,既是宏观的,也是细小的,它每时每刻都能在文本中体现出来。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所有这些形式,都与作品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由内容决定的。这里,还有不少具体的区分。所以,我们对写作的内容要有充分的理解,以便决定所采用的形式,以便用最合适的形式来表达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用绵密的思想带动情节发展?为什么要用情境的转换来带动思想渐进?为什么情节和场景要迅速转换?为什么要用足铺垫,四平八稳?我们是概括性的叙述,还是以对话来带动情节的发展?或是用生动的细节来吸引读者?所有这些,都与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不是我们想怎么做,是内容要求我们必须这么做,我们必须在内容的召唤下决定所采取的形式。
我过去的创作,喜欢用大量的信息来推动情节,甚至绵密到让人喘不过气来。当我决定把写作主题和写作方向加以改变时,我尝试了另一种叙述方式:理性、冷静、平缓,故事场景适当减少。当然,这时的场景应该更有代表性,具备更多的能量。
一篇作品,可以用第一人称一直到底,也可以是第三人称,或是几种人称共同使用。可以是书信体,也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讲述。当我们的创作实践足够丰富时,面对已经确定的内容,形式的选择就容易把握一些。每个人的创作实践中,都有失败的例子。一部作品,写来写去,找不到感觉,写了数千字,最终还是放弃了,重新开始。失败的各种因素里,形式与内容的不兼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没有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目前的这种方式无法把我们的情绪带动起来,无法把内容带活。
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他用第一人称,用“我”!如果用第二、第三人称呢?效果要大打折扣。那种歇斯底里的狂乱的却是一步一步理性推进的叙述,如果用了“你”或“他”,思想的尖锐就钝了,随时爆发的激烈的情绪和倾泄就没有了,还能紧紧地像扼住喉咙一样抓住读者吗?没有了感染力,没有了读者与作者的共情,这篇作品还能叫《狂人日记》吗?
丁玲写《莎菲女士的日记》,她用书信体。为什么,因为书信体可以迅速完成各种空间和情绪的转换,可以把情节像意识一样随时传唤,可以在瞬间斗转星移,可以随意识变幻而行笔,可以把千里之外一下拉到眼前。这是她的小说的内容渴望的。当然,在看到它的优势的时候,也要认清它的缺点和局限:小说里的情节和情感,主要立足于作者心里所想,亲眼所见,是以作者自身为中枢发展情节。有时,优势就是劣势。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优势,回避掉劣势。
我曾经写过一部中篇小说《浣纱记》。它的主角是一个女人,一个被爱情、爱人伤害的年轻女人。如果平铺直叙,一段一段叙述她是怎么受的伤,就过于平庸。而且,爱情的伤害,会让所有素材变得普通和平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使用了第一人称。当然,这个第一人称不是一个人在说,而是五六个人的第一人称,是五六个人在说。那些伤害她的人,他们在用第一人称说;那些同情她的人,也用第一人称在说;那些旁观者,也在用第一人称说。但是,有一点必须把握好,故事不能乱,穿插要清晰、合理,要有序地往前推进。时空可以乱,但是,故事内在的逻辑不能乱。这样,她的形象就立体了,那些伤害她的人的内心就彻底暴露了(这是使用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而且,读起来,有一种起伏曲折的感觉。从头到尾,她没有正式出场。这部中篇,其实就是一个舞台剧,很多人登场了,他们说的是他们与同一个人的故事,而那个人,一直没在舞台上露面。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了,我们已经知道那些在舞台上的人是什么样的了。如果她出场,那些人的内心的流露,就没有了这样的效果。
形式没有好坏,关键是与内容的结合是不是最恰当。
当你没开始写作实践时,要认真地思考这种结合。然后,去尝试。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尝试。失败,恰恰说明你在探索。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走的是最合适的那条吗?是最便捷而又最有文学性的那条吗?
我们可以从大门昂首而入,就不要翻墙头进来。选了最合适的形式,就是从大门走进了故事,走进了作品。现在还有一句话:只有一条大路通往罗马。这个用在文学创作上,也可以说,只有一种最好的形式能与你想表达的内容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