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游戏化是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下幼儿教学的新理念,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游戏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与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需求。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能够促进幼儿感知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文章基于课程游戏化的背景,探究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的有效融合策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创意美术;音乐活动;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6-0155-04
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逐渐明确了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形成了“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课程游戏化不是单纯地将课程内容换成游戏活动,而是将游戏精神渗透入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使游戏生活化。在游戏过程中,专注于游戏,而不是将游戏当作学习的形式化工具。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连基本的自由活动时间都不能保证,游戏时间总是被其他各种课程占用,导致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改革的进程还非常缓慢,因此,能否将游戏科学地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是幼儿教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同为重要的幼儿艺术教育课程,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驱动下,在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的课程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与游戏精神是必然趋势。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虽是两门课程,但同属于艺术范畴,拥有相同的艺术共性,因此探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的有效融合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课程的改革。
一、 课程游戏化的含义
游戏式教学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阶段学生认识世界、感受自然的重要途径,能够提起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最大兴趣。幼儿园应当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原则与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课程游戏化是指将游戏要素融入日常教育生活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游戏化的生活中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从而实现课程形式游戏化,使课堂更生动有趣,并不是指简单直接地将课程内容换成游戏。课程游戏化的课程以教师预设为主,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特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开展主题游戏活动,比如创意美术活动或者音乐活动,游戏是服务于主题课程,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精神,感受游戏的乐趣,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课程游戏化,让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活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能够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 幼儿教育阶段课程游戏化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方式,3~6岁阶段的幼儿以感性思维为主,通过游戏活动获得感知认识,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这是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幼儿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会被各种有趣的游戏吸引,主动地加入教学实践中,感受各种各样游戏带来的不同体验,提高探索欲,通过自我感知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丰富自己的大脑,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比如组织“创意树叶”活动,让幼儿随机收集几片树叶,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找找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四季的变化,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探索欲。
(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6岁阶段的幼儿生理与心理都在快速地发展,像一粒种子,每天都在成长,幼儿园传统的墨守成规的静态课程教学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需要探索的欲望,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幼儿的思维发展,顺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活动,体现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在自我游戏活动中发散思维,丰富认知。比如在给小朋友介绍“声音”这个内容的时候,相关概念已经超出了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师直接以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会使得幼儿难以消化知识,但是如果采用游戏活动“传声筒”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在活动中不限制杯子材质与样式、绳子的粗细,幼儿可以自主创造,用杯子进行创意美术,打造独一无二的“传声筒”,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思考声音的传播与什么有关?提出假设,换其他材质的杯子传声效果会有什么改变等问题,启发幼儿进行思考,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培养幼儿主动创造的能力
幼儿园的课程教学与中小学的课程不同,教学不仅仅指上课时间,日常生活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观点被广大学前工作者认可,但是相较于成人,幼儿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探究与创造欲望被忽视。游戏应该是幼儿教学的主要活动,尊重幼儿的需求是教学的原则,在日常教育教学与生活中,加入游戏活动,渗透游戏精神,促进课程游戏化。比如课程专家吉鲁提出了“放任型游戏”,让幼儿随心所欲地玩,而非为了某个教学目标有意设计游戏活动,专注于游戏本身,去挖掘去创造,幼儿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思维是广阔的,在游戏过程中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生出新的东西,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四)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有利于幼儿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为幼儿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幼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课程游戏化是一门理想的课程,能够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有利影响放大到最大,在幼儿阶段收获的知识、学习到的技能、培养的学习精神会一直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寓教于乐,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促进课程游戏化的改革,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创造的能力,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超前教育”等现象的出现,为幼小衔接做好充足准备。
三、 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在幼儿的艺术教学中,包括了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时,通过丰富的游戏教学活动,不断地刺激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主动地对周围事物、自然环境产生探索的欲望,发散自己的思维,在美术活动中,提升观察感悟、动手创造的能力,在音乐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感官能力,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
(一)创意美术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 观察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的创造离不开对周围事物、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每一个事物的每一个角度都可能成为美术的创意素材,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引导幼儿对自然环境中的事物的形态、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仔细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进行描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例如,十月的秋天有什么?提醒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地上有干枯的树叶,树上有成熟的果实,引导幼儿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季节的变化。不同的树叶具有不同的形状、纹路特征,一些树叶还有破洞、叶片上有虫子等现象,再利用现有树叶作为基础,在树叶上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以及日常的观察结果,可能会画星空,将破洞画成太阳等,幼儿能够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观察能力就是这些能力的基础。
2. 动手能力
美术不只是在画纸上进行的艺术,任何可以进行创意的背景都可称为“画纸”,任何对背景进行着色的都可称为“画笔”,与传统美术课不同的新时代的创意美术,无固定的绘画技巧、绘画工具,创意美术中的绘画工具是丰富的,是可以动手创造出来的。比如我们要画宽度不同的线条,传统的画笔只有规定的几种尺寸,而创意美术中,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土豆,将土豆削出一个截面,蘸取颜料进行绘画,让幼儿感受创意美术的独特魅力,学会自己在生活中动手制作绘画工具,提高动手能力。同样的,创意美术的形式也不只局限于画纸上,陶艺,文学、音乐等都是新型的美术形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创意类的美术创作课程,如手工、涂鸦、粘贴画等,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 感知力与想象力
音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门感性的艺术,3~6岁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正好是以感性思维为主,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感知世界,美国知名艺术教育学者阿恩海姆说过,“音乐艺术最基础的部分是感知,培养幼儿感知能力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音乐教育”。音乐的类型丰富多样,有雄壮有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柔和轻盈的《摇篮曲》、优美和谐的《春天在哪里》、诙谐有趣的《两只老虎》等,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引导幼儿去感知音乐中的情绪,经过长期的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提高。并且,在进行音乐播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符合音乐情绪的片段,为幼儿的想象奠定情绪基础,比如在做抢椅子游戏时,可以播放一段音乐,音乐欢快时,幼儿知道可以跑起来,音乐舒缓下来时,幼儿知道该停下来抢椅子了。通过参与这些音乐活动,幼儿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2. 听觉能力与记忆能力
音乐是永恒的也是短暂的,每一拍音符只有一秒,因此,想要记住一首歌曲的难度非常大,对幼儿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对音乐听觉能力与记忆能力的要求很高。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学习的全部内容都是靠听力获得,此时幼儿的能力水平不能支持手、耳、眼并用,并且教师还需要反复多次、缓慢地播放让幼儿能够充分地感受与聆听,熟能生巧,在反复欣赏与感受的过程中,幼儿就会对音乐产生特殊的听觉能力,音乐辨别能力、听觉能力、敏感程度会大幅地提升,同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需要记住大量的歌词与旋律以及与音乐配套的舞蹈动作等,记忆能力水平也得到提升,比如,人们所说的“绝对音感”就是通过大量的音乐活动训练而来的。
3. 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必备的能力,即使是幼儿园也一样,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以及幼儿园的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形成活泼外向、积极的健康性格,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生育政策的影响,幼儿的社交能力呈下降趋势,不爱说话表达自己,俗称“社恐”。语言表达能力是社交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歌唱训练、合唱团、与老师交流等都可以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特别是参加合唱团,能够大幅地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歌唱训练提高幼儿发声、咬字的清晰度,同时在合唱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协调合作能力。
四、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利用音乐的歌词,培养幼儿的绘画想象力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包括多种音乐类型,以多样的方式促进听觉感受与艺术修养,在进行音乐活动教学时,教师较多地采用游戏、互动、鉴赏、即兴创作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与感知能力。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同属艺术范畴,都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创意美术运用线条、颜色、形状等绘画元素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个听觉艺术,一个视觉艺术;一个是声,一个是形,两者相互配合,要想在创意美术课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是最佳的第一选择。例如在进行动物《老虎》的绘画教学时,教师首先给出几张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虎的形状、颜色、花纹等,掌握基本特征,为绘画打下轮廓基础,在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将我国著名的童谣歌曲《两只老虎》作为背景音乐,幼儿跟随音乐的旋律氛围,聆听歌词,发挥想象力,没有耳朵的老虎会是什么样的?没有眼睛的老虎会是什么样的?又或是没有尾巴的老虎会是什么样的?并将自己的想象画出来,音乐与美术相融,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
(二)利用音乐的听觉体验,奠定幼儿的绘画基调
音乐带来的感受是直观的,音乐的歌词可以激发幼儿的无限想象,同样的,音乐中旋律所营造的氛围,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舒缓的、激励的、欢快的、忧伤的旋律,会让幼儿感受到开心、激动、伤心、平静的情感。因此,在进行创意美术课程教学时,把音乐作为课堂工具的一部分,融入教学,在幼儿进行美术绘画时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耳朵聆听音乐,手进行创作,手耳并用,把音乐旋律作为想象的翅膀,创造出色彩各异、丰富多样的绘画作品。比如播放欢快的《种太阳》,欢快的旋律就会影响幼儿绘画的基调,幼儿的画作大多采用鲜艳的颜色,明亮灿烂,画出的太阳都是大大的笑脸,有在天上的,也有像向日葵一样在地上种着的,有画一棵的,也有画一排的,都反映出了幼儿的愉快心情与奇思妙想。
(三)利用多种类型绘画,提升幼儿的音乐感悟能力
美术是一门表现形式多样且历史悠久的艺术,经过不断地发展,诞生了现代的创意美术,不再限制绘画题材、绘画工具等,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幼儿教育中,作为艺术教育的音乐与美术就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枪。在美术教学中添加符合主题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学习到美术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提升幼儿的音乐感悟能力。比如在学习印象主义时期的绘画特点时,以法国著名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为代表,这幅油画真实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客观地描绘了当时的景色给予画家的真实视觉印象,然后总结印象派的绘画特点是重光与色的关系,直观与写实,此时,教师可以边播放同样作为印象主义时期代表的音乐家德彪西的《云》,边引导幼儿想象海边港口日出时的云是什么样的。又比如介绍抽象派绘画的特点时,应用几何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百老汇爵士乐》搭配一首经典的百老汇风格的爵士乐,在音乐中向学生讲解抽象派的特点,无主题无中心,以线条、痕迹、斑点为符号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意识。借助音乐提高绘画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借助绘画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五、 结论
总而言之,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对现有幼儿课程的提升、改造与完善,强化了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符合幼儿发展的心理需求。幼儿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在快速发展中,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等艺术教育对幼儿的感官认知、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提高效果非常地明显。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通过有效策略将美术与音乐融合,比如利用音乐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音乐的旋律,确定绘画的基调,感受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者利用不同流派的画作,提升幼儿对不同音乐的感悟能力。音乐游戏与创意美术的融合,是提升幼儿创造想象的重要手段,能够培养幼儿的艺术感悟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天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J].学园,2023,16(26):90-92.
[2]吴艳婷.课程游戏化下的幼儿音乐教学研究[J].教育界,2023(23):80-82.
[3]陈纯.异质同构 视听融汇——音乐美术融合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6):142-143.
[4]张彩霞.幼儿园创意美术与音乐活动的有效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0(22):101.
[5]姚丽萍.聆听美妙音律 绘出多彩童心——浅谈美术与音乐的融合的教学研究[J].才智,2020(21):12-13.
[6]熊婷婷.音乐教学融合美术的策略[J].新教师,2020(3):70-71.
作者简介:施书涵(1996~),男,汉族,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和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与音画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