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2024-07-30 00:00:00邢宪明
考试周刊 2024年26期

摘 要:在初中课程结构中,道法课程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在学习策略、教学模式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要明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从而为其道法课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同时要从根本上有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情境之中,从而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有效推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其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初中道法课教学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法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6-0135-04

在初中阶段的道法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从而在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对道法课教育教学内容可以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在协同推进过程中体现应有的融入效果,且为学生道法课学习取得更加明显成效提供必要保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认知,然后在明确学生具体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案的有效制订和充分执行,并且在优化各类教育策略、实现协同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一体化教学机制,从而为学生道法课学习质量提升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促进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在融会贯通之中为其道法课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撑。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一、 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道法课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有效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打造多媒体教学情境,确保学生对道法课教学内容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在多重感官得到激发的背景之下,让学生对道法课的相关核心内涵和理论知识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从而在良好的视听感受之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核心内涵和相关理论要义,且在深刻理解和有效记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同身受,进一步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制度等相关内容,从而体现出更为显著的教学效能。例如,在针对《我和我们》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打造多媒体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充分了解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有效展示团结一致、共同奋进的相关事例或者著名案例,通过视觉呈现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其中的韵味和核心内涵,这样可以让学生找到团结奋进的榜样,然后在榜样的示范作用之下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和我们”的深刻内涵以及团结协作的各类内容,然后在团队合作精神的激发下让学生得到正确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对德育的深刻理解和认知,这对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和德育素养的优化有着关键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道法课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为初中道法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

二、 有效构建模拟情境,强化学生感同身受

在初中道法课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道法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法治精神和道德品质,这是关键所在。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创设相对应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相对应的情境教学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对道法课理论知识进行更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该学科知识,从而确保学生对整体道法课教育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针对《法律知识》等内容进行讲解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境教学模式,在情境教学的推进过程中让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反思,在深化和内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取得更加明显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创设相对应的审判法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进一步充当被告、原告和法官等,然后在明确各自定位、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审判法庭之中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核心内涵,然后在审判法庭之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和应用策略进行更充分的掌握,以此为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提供必要支持。同时,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可以有效创设相对应的乘车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让学生在不同身份扮演及感悟过程中,一同乘坐公共汽车,然后展示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模拟场景之中通过简短戏剧的形式感受其中的让座以及排队等相关场景,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为丰富的生活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为其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激发和调动提供必要支持。另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更切实可行的材料和角色,然后在明确自身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优化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行为规范的指引之下让学生感同身受和灵活应用,从而为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为其道德行为的有效规范提供必要保障。

三、 有效创设微课资源,强化全过程理解和感知

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信息技术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之下,教师也要在互联网平台的有效应用以及微课视频的设计和制作方面进行有效加强,通过微课的指引作用让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等方面都体现出全过程、全方位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在道法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匹配相对应的微课资源,让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知识和核心内涵都可以进行更充分的了解,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之下使学生在微视频综合作用之下,对相关理论内涵可以进行更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然后在具体化、可视化的理论讲解和充分论证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其中的核心内涵,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直觉感官,使其在整体学习和预习复习巩固等方面都体现出更加良好的认知作用和应用价值,为学生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必要保障。

例如,教师在针对《爱与家庭之爱》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模式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明确该部分内容的核心要点和重难点知识,然后在教师的讲解和优化过程中让学生在微课指引之下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预习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得到正确引导,使学生在良好视听感受之中更充分地理解爱和家庭之爱的核心内涵。教师在微课资源中可以匹配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在多媒体视频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感同身受,具备感恩父母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其思想情感得到有效升华。在课后的复习和知识巩固中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综合作用,让学生更有效地实现道法课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匹配多元化的预习和复习资源,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理解、爱及关怀,从而最大限度地理解爱和家庭之爱的深刻内涵,然后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而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对微课资源进行灵活高效的应用,让学生在整体学习复习巩固过程中呈现出更为良好的成效。以此为道法课的全过程教学取得显著的效能提供条件。

四、 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道法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生活实践或者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来,在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和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保相关道法课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然后在生活中进行融会贯通和实践应用,这样可以体现出学以致用的效果,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

例如,在针对《诚实守信》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诚信和不诚信的相关案例,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出发让学生说出自身的经历或者听到的相关生活案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实现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有的学生会举出房地产商不顾信誉建造一些豆腐渣工程,也有的学生会列举在生活中遇到的特别诚实守信的朋友或者老师,这样的人物也让学生特别敬佩。由此可见,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样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分享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同学更充分地理解诚实守信的相关内涵,为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优化提供必要条件。在该案例的指引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对诚实守信的核心内涵进行更充分的理解,在正面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具备正能量和正向指引作用,然后在充分确立诚实守信意识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得到正确引导。同时在反向案例的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核心内涵,在明确相关底线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得到正确引导,以此充分体现出融会贯通的效果,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从而体现出应有的效能和价值,为学生自我的道德规范和查漏补缺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也在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引导之下,促进学生得到正确规范,在融会贯通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进步,以此充分体现出应有的效能和根本意义。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的整合作用之下,对相关案例或者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在多元教学案例的整合利用之下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根本宗旨和核心内涵,然后在融会贯通中促使学生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 有效创设故事情境,强化学生融会贯通

在初中道法课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故事融入和故事情境创设方面进行优化,让学生在故事的情节推进和人物的定位方面融会贯通,对道法课的各类知识和理论进行更充分的理解和认知,然后在故事引导之下让学生对道法课的相关教学内容有更大的兴趣,从而全过程、全身心地感受其中的核心内涵,从而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例如,在针对《建立集体》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讲故事的模式,通过相对应的故事情境创设让课堂内容更具趣味性和指向性,把故事作为引出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故事中的建立集体的情节有更大的兴趣。如,可以讲这样的故事:一天,3只蚂蚁肚子饿极了,在山洞里发呆。忽然,一阵风吹过,把桃树上的一个桃子吹落到地上。蚂蚁妈妈看见了,马上带着2只小蚂蚁跑出山洞,向桃子扑过去,但是,这3只蚂蚁的力气还是太小了,虽然用了很大的力气但是终究没有把桃子推回山洞,甚至桃子本身一动不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一只小蚂蚁突然灵机一动,它对着其他的伙伴们大喊:“伙伴们,快来帮忙,快来帮忙!”其他的小蚂蚁听了马上行动起来成群结队的,一起过来帮忙,在协同推进发挥合力的作用之下,他们一起把桃子往山洞里推。推啊,推啊,不一会儿,他们就把桃子推到了山洞里。蚂蚁妈妈叫蚂蚁们坐好,然后把桃子分给大家吃。一只小蚂蚁说:“这桃子又香又甜,真好吃。”蚂蚁妈妈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心里很高兴,她说:“孩子们,今天的事情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不怕了,因为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通过这种寓言故事的有效融入,学生积极融入其中,感受到其中的核心内涵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道理。与此同时,在引导学生明确人物定位和基本特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对建立集体的相关内容有更大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通过教师的指引使其跟随故事一起认知和理解集体主义的相关内涵。并且在融会贯通之中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增强提供必要支撑。同时,教师在针对故事进行讲解和创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形式,对故事整体内涵进行有效展示,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其中所渗透的思想内涵和根本要义进行更充分的理解,然后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故事的主旨要义,从而在融会贯通和内化深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其中所渗透的德育资源和道法课理论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整合利用,进而内化成学生的道法课思想内涵和自身的道德修养。

六、 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带头示范作用

在初中道法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感受和个性化发展特点,然后在明确学生整体情况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引导和针对性的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有效升华,同时在满足其情感需求和学习要求的基础之上,使得道法课教学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调研和分析,在与其进行沟通和协调的过程中,要构建良好和谐的互动关系,保持平等民主的地位,和学生成为朋友,以此在及时沟通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融会贯通和切实优化,从而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针对《美好集体有我在》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答自己眼中的最美好的集体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在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欲望的基础之上,更深入地探究相关内容,对美好集体的样子和深刻内涵进行更深刻的理解,然后在强化学生情感纽带、拉近和学生距离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对整体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之下,使学生可以得到正确引导,在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集体主义意识、集体观念得到有效确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在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之下,使学生可以更充分地融入美好集体的构建过程中来,在强化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可以和其他同学共同努力,维护好班集体的荣誉和信誉,并在促进班集体实现更加良好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感受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为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

七、 结论

由上面的分析可切实看出,在初中道法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切实融入情境教学模式之中,然后在多媒体情境的打造以及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指引之下,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索和深入分析。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明确学生的个体感受,然后在落实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在道法课教学中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为其实现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发展,2020(2):88.

[2]赵学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46.

[3]郑晴晴.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5):124-125.

[4]郭晓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20(26):30-31.

[5]张叶.谈初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均衡话语权的有效措施[J].语文教学之友,2019(1):65-66.

作者简介:邢宪明(1971~),男,汉族,山东单县人,山东单县实验中学,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