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广泛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科知识体系、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完善的教育空间提供了诸多学习可能,然而现阶段部分小学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教学资源局限、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空间不足的问题,为改善教育现状,笔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从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拓展教学空间三方面详细论述如何借助互联网实施教学,力求改善传统数学教育弊端,落实新时代教育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6-0061-04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资源局限、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空间不足的问题,是新时代教育中最受关注的教学技术。数学是一门贴合生活的学科,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教育之本。对处于学习初期的小学生而言,互联网运用满足其身心发展需求,符合新课标教育理念,满足时代变化趋势,值得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接下来笔者重点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势,为探究高效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一、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势
互联网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革创新教学值得现阶段全体教师深入思考。从该技术运用获取的成果分析,将其渗透至教学始末是可行的。文章以传统教育为参考,浅谈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以期辅助全体教师树立新型教育意识,最大化地发挥新技术的教育性功能。
(一)广泛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科知识体系
学科知识体系关系着学生知识网的建构,而知识网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互联网技术是辅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的重要力量,将其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势在必行。具体来讲,学科之间具有共通性特点,与数学关联的有语文、历史、科学、物理等,这些基本的常识都是探究数学知识奥秘的垫脚石。将一系列有助于学生研究数学的资源融入教学全程,既能覆盖学生的知识网面积,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可谓是一举两得。如数学知识中的“三角形”,涉及金字塔建筑,可追溯至历史、地理等知识;“自行车里的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将其融入生活实物实施教学正是填补了教材的空缺。抑或者互联网平台的知识讲解、直播课堂等,都是完善学生知识网的重要构成。由此可见,在多方面教学资源的整合中,学科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思路更加清晰,知识网建构更加明确。
(二)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背景下,新颖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情境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数字化实验室、电子白板与数字技术等,改变了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小学生多为7~12岁,处于爱玩时期,新颖的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学生爱玩的基础之上,并以教学为目的的趣味性教学途径,既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认可,又能从本质上提升教学实效。举例来讲,情境教学模式增强了知识点的直观性,满足了学生一切想象;翻转课堂将学生置于教学首位,为其营造出教师角色,使其在授课中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使命;数字化实验室与传统教室不同,是以多种技术凝聚而成的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室,实现了良好教学环境的构建。多种教学模式的开发从源头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之后,教学则实现了双向奔赴,教师教学能力日渐提升,学生学习成果逐步理想化。
(三)完善的教育空间提供了诸多学习可能
互联网技术从多个方向拓展了教学空间,如教学内容的延伸、教学模式的增设、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渠道的完善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诸多可能。以教学内容为例,互联网不同平台提供的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内容广泛,仅需结合自己的短板搜集补充,方可轻松应对学习中的各种难题。以教学渠道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公众号、直播课堂、线上会议、社会群等开展教学,或实时与学生互动。无论从哪一方面分析,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都完善了教育空间,打开了学生学习的大门。相较于传统教学,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更加体现出了教育的先进性、科学性与开放性优势。数学本就是一门理性学科,不断探究、反复钻研才是学习的真谛。而仅凭传统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在互联网平台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再受到限制,如此学生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请教教师,为自身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 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以往教育史与当前部分小学教育情况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一些亟须完善的问题。笔者以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为例,尝试从三方面详细论述教学问题。问题不具备普遍性与针对性,仅以研究对策为主。
(一)教学资源局限
教学资源局限是传统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或因为应试教育思想禁锢较深、或因为部分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成绩为主,导致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视为核心要务。以教材为本就成为部分教师推崇的教学理念,然而正是这一思想导致教学资源局限。具体来讲,教材的编订是教育部门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社会发展大势为参考设计的辅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主要资料,并非唯一资料。教材仅是将学生带进知识海洋的一束光,要想遨游于知识海洋,还需结合教材之外的知识不断丰富阅历、拓宽视野,为学好数学夺取法宝。新课标视域下,传统教学资源局限的问题得到了改善,但是还不符合素质教育需求。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全体教师应改变教育战略,将教材之外的知识适当融入课堂,增强学生课外探索意识,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课堂多以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这一模式可以辅助学生在短期内接触到更多知识。在有限的课时中,一些教师会选择讲授式模式实施教学。部分教师或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模式调和课堂氛围,但总体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主体地位尚未凸显,教师或占据课堂首位。结合笔者调研分析,现阶段部分教师还会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违背了新课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部分教师在互联网技术运用中逐渐轻视传统式课堂,导致该技术在课堂中占比较大,出现后来者居上的情况。故此,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教师既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还应避免过于依赖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贯彻落实以生为本思想,在新课标政策践行中构建高效课堂,夯实育人基础。
(三)教学空间不足
教学空间不足是因为部分教师在互联网技术运用中,尚未结合互联网优势开发有助于教学的实践平台,或教学空间。具体来讲,教学空间包括教室、实验室、场馆、校外课堂、线上课堂、互动区域等。互联网背景下,依附于其产生的教学空间更加广泛,如人工智能、智慧作业、云课堂、微课慕课技术等,都是值得教师开发的教学空间。而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空间开发方面,多注重作业项目,如分层设计作业、设计趣味性作业等。课后实践运用环节关注度低,学生缺乏足够的探索实践意识,导致掌握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践中运用。故此,现阶段全体教师应借助互联网这一股东风做好改革创新,力求在教学空间的拓展中完善教育流程,为学生接触更加深奥的知识谋求福祉。
三、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高效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各校教师要想利用互联网开展数学教学,必须正视现阶段存在的教育问题,为策略研究提供思路。当下,开展高效数学教学依然任重道远。接下来基于部分教学问题论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一)借助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师以教学为目的而开发的符合教育需求的一切资源。传统教学以教材知识为主,学生学习空间狭窄,思维能力培养受到限制。互联网背景下,丰富的教育资源应运而生,如精品课件、直播平台等,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如慕课,整合了全世界教育资源,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结合自己的需求搜索知识。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在网络平台得到了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充实。在丰富的学习内容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加之小学生处于知识积累关键阶段,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扎实学生的基础做出了贡献,为构建高效课堂发挥了优势。
例如在教学四下“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如衣架、三角尺、小红旗、三明治、三角铁等,引导学生在直观的物品中初步认识三角形。随即借助多媒体平台展示一些三角形建筑,如埃菲尔铁塔、农村的房屋房梁、金字塔等。关于建筑类知识,可以融入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如金字塔是古埃及标志性建筑,以胡夫金字塔为例,高度为146.5米,底边长约是230米。将一些历史与文学知识融入其中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抑或者展示部分学者线上讲述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建筑物多为三角形?在媒体技术运用中,学生可以清楚地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教师应给予资源整合空间,在师生结合中丰富课堂知识,改变传统教学资源局限的问题。在不同学科知识融合中,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再停留于数字、几何等,而是将其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明确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与此同时,在丰富的教学资源整合中,学生可进一步领悟“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借助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传递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如讲授式、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等。一般来讲,教学模式关系着教育成果,丰富有趣的教学模式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方可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如演示教学、情境教学、线上互动等,都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要想充分发挥教学模式在成果中的实质性作用,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知识点探究,接下来笔者以演示教学与情境教学为例展开分析。
例如在教学五下“图形的运动(三)”时,教师可以组织演示活动,要求学生在演示过程中掌握图形运动的相关知识。课前准备一张格子纸,用彩纸剪出不同的图形、图像等,并在格子纸上进行平移、旋转等运动。教师则将学生的演示过程记录下来,为学生课后实践提供明确思路。抑或者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电脑上完成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在操作中观察图形的变化轨迹。演示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讲授式的教学弊端,给予了学生自主展示的机会,彻底将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后验证知识,或者探究新知识时,应学会借助演示学习途径理解其中深意。电子设备是辅助其学习知识的载体,借助相关科技产品引导学生进步也是彰显互联网教育优势的一种方式。新课标强调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演示教学满足这一需求,同时有助于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是实现“三维”目标的根本途径。
又如在教学六下“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运用视频情境法实施教学,在多媒体平台展示圆柱与圆锥图形的内部构造,如横截面、竖截面等。在视频的直观展示中,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不再停留于表象,而是完成了内在与本质的探索之旅。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学生看透图形内部,看透知识核心,是提升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除了视频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逻辑推理等,都是情境创设的基本手段。抑或者借助微课视频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具体来讲,在课前将知识点制作成动态课件、视频等,借助线上途径传送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线上直播课堂、文献资料等自主探究,并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则站在教师的角度讲解,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点评,在师生地位转换中创新教学环境,落实以生为本。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
(三)借助互联网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需要用到的场所、平台等,传统以线下课堂为主,教师教学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教学空间局限,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教师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互动,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教师可以在线上开展教学活动,直播课堂、答疑互动平台等,都是传递知识的途径。抑或者创办公众号,学生可以发表数学观点与学习难点,由班级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在生生互动中,由传统独立学习转向合作探索,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加广泛,数学基础更加扎实。
网络授课、线上互动等手段弥补了传统线下课堂的不足,如线上课堂内容可反复观看,学生在录播中自由调控时间,回顾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在线上授课环节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智慧平台、微信群、QQ群布置作业,并实时观察学生的作业动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对一设计教学方案,改变传统大班教学弊端,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互联网技术还为教师的信息记录提供了优势,如教师在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需要从日常表现、考试成绩、作业情况等方面考核,而线上数据库的建设可以完成信息收录工作,为教师的点评提供了便利优势。事实上,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教师应借助互联网优势拓展教学空间,丰富育人路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新时代教育在传统基础上做出了改变,单从互联网教育特点分析,就为理想的教学成果奠定了基础。教学空间作为一个较大的概念,从这一部分完善改进正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路径的关键一环。
四、 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改变传统教育常态,踏出教育新征程。不同区域学校的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各有差异,总结问题,以问题为根本探究教学策略,方可体现出教育的针对性与引导性优势。数学是一门贴合生活的学科,在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不断面向生活挖掘资源,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与教材的关联中创新教育教学,走好互联网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洁.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3,25(10):203-205.
[2]陈芳.“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0):200-202.
[3]王志杰.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43-45.
[4]李恒.“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12):182-184.
[5]武敏.“互联网+”有效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10):167-169.
[6]潘佳娜.“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2022(13):33-35.
[7]马玉秀.浅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2022(7):55-57.
[8]陈娜.互联网时代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2(7):17-19.
[9]徐瑛玮.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3):70-72.
作者简介:石旭建(1990~),男,汉族,甘肃康乐人,甘肃省康乐县城东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