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声华夏的“花儿”是在西北大地广为流传的民歌,先后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花儿”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和六盘山“花儿”三大流派。其中河湟“花儿”的历史最久,影响最大,流传地域最广,参与民族最多,其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民族共识,精神支撑。“花儿”在千百年来的传唱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扎根于多民族草根阶层的民间文化。究其根源,以中华文明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传播千百年而不朽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中华文化。在这个大前提下,牢固树立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使各族群众找到了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利益结合点,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因此,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一种历史真实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反映,它为民族思想、民族感情、民族行为找到了共同体的心理归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多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从根本上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这种培育和坚持,根植在民间,成长在民众,结果在民心。各民族的和谐与团结,齐心与协力,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保证。
祖国大西北的艺术奇葩“花儿”,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代表性艺术结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历史悠久,底蕴无穷。“花儿”的确切记载,仅见于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至公元1487年),在河州供职的诗人高弘在《古鄯行吟》之二中写有“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i9jmEV+V8R0Xk9UbnFGniA==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也就是说,此诗的写作年代距今已经快600年了。经历弥久,底蕴弥深。值得注意的是,此诗写成之日,正是“花儿”在今青海省民和县古鄯镇一带漫红之时。“漫闻‘花儿’断续长”形象而逼真地留下了“花儿”在当时那样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农夫村女引吭高歌、恣意传情的珍贵景像记录,值得今天的传承者们倍加关注。回溯时光,在当时经济不发达、道路不通畅、时局不安稳的社会形态下,“花儿”仅凭民间口口相传,从萌芽起源到有了雏形再到逐步唱红,直至传播到“断续长”的成熟阶段,至少也得历经千百年的漫长时光。一种深藏在民间的山野之歌,正是有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知,经过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口传面授,经历不同社会形态的动荡和定格,再加上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才有了变化多端的曲令,才有了浩如烟海的歌词,新样式、新感觉才能随着创新不断涌现。
多民族共育,风格多样。在青海,传唱河湟“花儿”的民族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东乡、保安、裕固等9个民族(另据甘肃学者郭正清先生考证,甘肃的羌族也唱“花儿”)。“花儿”的种子在9个民族之间播种和孕育,成长和壮大,成熟和繁华,成就了样式之多、曲令之繁、风格之众,有了奇葩之艳。实践证明,“花儿”不是某一个民族所独有的,它是9个民族共同歌唱、共同栽培、共同哺育、共同繁茂起来的。9个民族共育同一种民歌,这的确是世上罕见的艺术瑰宝。
共育共有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这个共识,才能让9个民族同发一个音,同唱一首歌,且数百年传承不息。在历史长河中,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精神纽带,经历了多种生产环境的陶冶,多种生活样式的淬炼,一步步孕育花苞,一天天培植花朵,9个民族共同施肥浇水,兄弟携手使之日趋成熟和完美,才有了“花儿”今天的璀璨和艳丽。我们仔细辨别,可在“花儿”旋律的乐坛里,感受到各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脉搏正在跳动。这里有青海6个世居民族曲令的不同特色,汉族曲令的舒展,藏族曲令的高亢,回族曲令的细腻,土族曲令的悠长,撒拉族曲令的抒情,蒙古族曲令的豪放,各展风采,丰富多样。它们在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围绕着中华民族这艘共同体的航船,尽情地歌颂着民族的自信与骄傲,在中华民族历史和世界发展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印痕。
筚路蓝缕,“丝路”传承。“花儿”流传区域之广,传播面积之大,在世界民歌史上是罕见的。尤其是河湟“花儿”,犹如一股强大的径流,自它的故乡青海东部和甘肃河州流淌开来,一路汹涌澎湃,直冲宁夏、陕西、新疆,再奔流到国外,歌唱的势头不减,歌声沿路飘荡至中亚国家,令人振奋。值得一提的是,西北的少数民族是在丝绸之路上传唱“花儿”的主力,他们悠扬的歌声,经久不息地飘荡在漫长的路途上。“丝路”传承“花儿”的路径,从长安算起,辗转至吉尔吉斯斯坦的直线距离约4000公里(不包括丝绸之路南线等绕行的路途,也不算到达其他中亚国家的里程)。可见,这是世界上民歌传唱最遥远的路径之一。这么遥远的距离,这么久远的年代,可以想象,这一路上有千千万万个志愿者手持接力棒,筚路蓝缕,千辛万苦,为之奉献,才撒播了无穷无尽的“花儿”种子!当然,他们世世代代主要是为了生计才千万里舍命奔波,在求生之余,客观上繁荣了沿途的经济,也在无意间撒播了“花儿”的种子。“‘花儿’本是心上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刀刀拿来了头割下,不死时就这个唱法。”正是凭借着“花儿”自身的张力和魅力,凭借着它能够准确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细腻情愫,受到了沿途各民族群众的青睐和接纳;凭借着千千万万的群众,凭借着生生不息的口口相传,才一步步扎根生“花”。探其根本,是因为有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唱者们才一路撒播着让人听得懂、体到味的“花儿”种子;使其在当时当地扎根、开花。没有扎根,就没有开花;没有这种共识,“花儿”也就扎不了根。这是“花儿”得到多民族共同传承的内在核心。而正是因为这些功勋者们,怀揣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将其融化在血液中,熔铸在灵魂里,才有了朝朝暮暮、栉风沐雨、无穷无尽的奋力前行!
一个跨世纪、跨地域、跨民族、跨世俗的浩大的传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块沉稳基石的压舱下,在西北辽阔大地上,传承了数百年。“花儿”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瑰宝,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值得我们今天加倍地保护与传承,发展与繁荣。
(作者简介:滕晓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非遗保护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名誉会长,民俗研究学者,青海大学智库专家。)
(图片摄影:马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