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海南红色音乐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中挖掘和应用红色音乐资源的思想政治功能。文中分析了如何将红色音乐资源有机地融入音乐教学,以及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审美修养。通过本文的实践案例,总结出适合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红色音乐资源挖掘和应用方法,为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红色音乐 高等职业院校 音乐教学 思想政治 应用 挖掘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8-0129-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音乐课程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音乐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概述
红色音乐资源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为背景,反映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的音乐作品。这些历史回音、文化瑰宝,以及革命精神,共同构成红色音乐资源。这些红色音乐资源如同一座历史博物馆,每一首曲子、每一句歌词都铭刻着革命烈士们的英勇壮举和不畏牺牲精神。通过歌曲、歌剧、舞剧、交响乐等多种音乐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持续进取的精神风貌。红色音乐资源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而且传递出人类对自由、平等、正义的永恒追求。
二、红色音乐资源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红色音乐资源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红色音乐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的表达形式,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不仅见证了历史,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和情感,还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
第一,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红色音乐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和情感,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例如,海南红色音乐作品《娘子军连歌》成功地将革命斗争的激情和民族精神传递给广大民众,以音乐为媒介。这首歌曲展现了革命斗争中英勇无畏的女战士形象,以及她们为自由和正义而战的决心,其激昂的旋律和富有力量的歌词至关重要。此外,《娘子军连歌》突出了女性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打破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彰显了女性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贡献。《娘子军连歌》等红色音乐作品不仅具有时代感,而且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其广泛传播进一步强化了海南红色音乐在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精神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可以通过研究和演唱这些红色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痕迹,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
第二,红色音乐被赋予鲜明的思想政治色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通过壮丽的旋律和歌词来赞美祖国的山河和人民的奋斗精神。这些歌曲有效地激发人们对祖国深厚的热爱之情,并加深了人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作品所呈现的歌词和旋律,有助于后人了解和研究那个时代。同时,这些红色音乐作品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方向。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方向来指引人们前进。红色音乐作品所传递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正是当代青年应该积极追求和践行的。
然而,应用红色音乐资源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红色音乐资源的理解和挖掘深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只停留于表面,未能深入挖掘红色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使得学生们难以真正理解和感受红色音乐的独特魅力。
首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脱节现象。一些红色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导致学生们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和连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方式,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和喜爱红色音乐。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也是限制红色音乐资源应用的因素之一。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变化,这使得学生们难以对红色音乐产生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是应用红色音乐资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一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红色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这不仅影响学生对于红色音乐资源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感悟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二)红色音乐资源的挖掘困境及原因
首先,历史文献的缺失或损坏是一个主要问题。时间流逝,许多宝贵的史料已经永久地丢失或受损。这些文献原本可以揭示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提供重要的研究线索。然而,由于历史文献的匮乏,人们在深入挖掘和研究红色音乐资源时遇到重重困难。举例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海南流传着一首广为人知的歌曲《五指山上英雄多》,因为时间久远,人们目前还无法追溯到其创作者,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其次,在挖掘和研究红色音乐资源时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地方文化和语言障碍。红色音乐资源往往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如果不熟悉这些背景,就可能会遇到理解和挖掘这些资源的困难。例如,在挖掘海南红色音乐资源时,会面临以下问题:海南是一片富饶且充满活力的土地,是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这里,黎族、苗族、回族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为海南增添了绚烂的色彩。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土地上,语言也是其独特的一部分。海南话、普通话、黎语、苗语,以及各种少数民族方言,这些语言交织在一起,形成海南独特的语言风景。想要挖掘海南的红色音乐资源,人们不仅需要对地方文化有深入了解,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能够解读和理解这些资源。
最后,教学过程中现实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教学手段不足。古老的红色音乐资源与现代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审美趣味存在脱节,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此外,缺乏适合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红色音乐资源教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引入现代元素创新教学方式,或通过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等。
(三)红色音乐资源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红色音乐资源被广泛关注,认为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潜力。红色音乐资源在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蕴含着许多机遇。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红色音乐资源备受瞩目,因为它们拥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思想内涵,并被视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挖掘和应用红色音乐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多媒体手段让红色音乐资源可以以生动而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为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红色音乐资源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思想内涵备受重视。这些资源见证了革命年代的记忆和情感,歌词和旋律传达着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学生们通过学习和演唱这些红色歌曲,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同时,红色音乐资源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也为学生们提供了独特的精神滋养。红色歌曲中坚定的信仰和革命精神,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红色音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现代音乐教学已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创新和拓展。多媒体技术使红色音乐资源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学生可以欣赏红色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力量。同时,多媒体技术具有更多的互动性,如音乐游戏、在线讨论、配音演唱等形式,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红色音乐资源的内涵,还能培养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最后,通过挖掘和应用这些资源,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红色音乐资源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思想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精神滋养。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支持下,红色音乐资源的应用将变得更多样化和灵活,为学生们提供更具创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体验。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推动红色音乐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们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海南红色音乐资源融入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策略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而红色音乐作为中国特色的音乐形式,更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艺术魅力。为了更好地挖掘红色音乐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笔者以海南红色音乐资源为例进行教学,经教学实践反馈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挖掘海南红色音乐历史文化解读
红色音乐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动反映。这种音乐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真理而斗争、为幸福而奋斗的追求,并且已经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红色音乐是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于五个区域:东部有“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和“母瑞山万泉河”根据地;北部有“中共琼崖一大”旧址;西北部有“解放海南”纪念园;东北部有宋氏家族等名人故居,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革命斗争相关内容。人们可以从这些资源中提炼红色文化的音乐元素和文化符号,并探讨如何运用经典音乐和舞蹈作品等表达海南红色音乐文化特征。此外,红色音乐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讲述党史故事的重要载体。
要从历史文化挖掘红色音乐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学习和理解红色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红色文化的发展,以及红色音乐在革命时期的作用等。深入研究红色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其次,欣赏红色音乐的旋律和歌词。通过欣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可以感受到红色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再次,参加红色音乐活动。这可以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热爱红色音乐的人交流心得;最后,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红色音乐的资源,如:歌曲介绍、背景知识、演唱视频等。
(二)挖掘海南红色音乐资源的情感共鸣引导
首先,人们的情感共鸣可以被红色音乐激发。红色音乐作品通常以革命历史、英雄人物和人民生活为题材,这些题材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因此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例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展现了革命时期女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仰,以其红色文化的主题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舞剧用优美的舞姿、动人的音乐和感人的剧情,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女性力量诠释得淋漓尽致。舞者们在舞台的灯光下以精湛的舞蹈技巧和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女战士们的形象。她们身姿矫健,眼神坚定,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与信念。她们用舞蹈诉说着对信仰的坚守,以及对革命的忠诚,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她们内心的热血与坚毅。音乐旋律激昂动人,如同万马奔腾,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情与热血。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场战斗,每一次旋律的起伏都如同革命浪潮的涌动。在音乐背景下,《红色娘子军》更凸显了女性在革命中的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舞剧的高潮部分更让人热血沸腾,女战士们面对敌人的围攻毫不退缩,勇敢反抗,充分展现了她们的英勇和智慧。她们以舞蹈为武器,用优美的身姿诠释了战斗的力量,将舞蹈的张力和戏剧的冲突完美结合。
其次,红色音乐不仅引领时代的精神风尚,还汇聚着人民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坚守理想、践行初心等价值观念在红色音乐作品中得到体现,这些作品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比如,通过红色音乐网站、红色艺术展演等平台,人们对红色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参与热情,并传承了其中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此外,红色音乐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通过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红色音乐能够超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触动亿万听众心灵,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这种影响力不仅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还能够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红色音乐可以培育时代新人。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人们应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培养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才。红色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青少年的心灵,带领大家感受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红色音乐世界中,青少年能够深切感知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壮举和民族精神,从而在内心深处激发出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摒弃传统观念,积极推动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田野调研”的教学活动可以深入开展,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持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同时,应该推进“智媒体”的运用,通过网络数据采集、远程聚集等方式,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高效存储和智能化主题数据聚集。将红色音乐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融入学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高校教师应当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科学合理地将传统音乐知识与红色音乐理念相融合,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红色音乐文化。
(四)创新课程设置,强化音乐课堂的实践体验教学环节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课程中,通过音乐会、演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增强对红色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在音乐教育中,鼓励教师组织实地参观、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红色音乐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革命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唱红色歌曲,让他们在歌唱过程中理解和感悟红色音乐的精神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中已经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可以创新性地开设排演体验课程。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将剧目重新编排的过程展现给同学们,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进行二次创编。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红色经典歌剧的喜爱程度,还能够增强他们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文化。
红色音乐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因此,在运用红色音乐资源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更多地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梳理和创新,并科学地将音乐知识与红色音乐理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四、海南红色音乐资源融入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实践探索
海南红色音乐资源丰富,包括琼崖纵队歌曲、红色经典歌曲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红色音乐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思政视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
第一,整合红色音乐资源。授课教师应全面梳理海南的红色音乐资源,并对以海南话、黎语、苗语,以及各种少数民族方言为主的特色红色音乐进行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且完善的教学体系,涵盖歌曲背景介绍、歌词解析、演唱技巧等方面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海南红色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掌握其独特的演唱技巧,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海南红色音乐文化。
第二,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在深入了解课程设置和学生实际情况后,教师应该精心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以确保红色音乐资源在课程中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红色音乐资源更加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音乐素养。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讲解、示范和实践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结合实际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海南红色音乐资源巧妙地融入教学中,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心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海南红色音乐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或者制作精美的PPT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开展红色音乐活动。学校可以选择在“七一”“五四”等特殊日子,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红色音乐活动,包括红色歌曲演唱会和红色音乐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红色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培养新一代青年的红色情怀。
第六,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应当强化师资培训,增强音乐教师教授红色音乐资源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通过精湛的教学技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音乐教师将为学生带来更生动的课堂体验,激发他们对红色音乐资源的热爱和敬仰。
第七,推动跨学科合作。音乐课程教学可以与思想政治课、大学语文等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共同探讨海南红色音乐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深化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跨学科合作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音乐艺术综合素养。
第八,创建评估体系。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以全面、客观地评估红色音乐资源的教学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这一体系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能力和学生参与度等多个方面,确保对红色音乐资源的教学进行深入、全面的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优化教学资源分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评估体系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五、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利用上述方法,能够高效地发掘和应用红色音乐资源,从而强化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课程的思想政治功能与艺术教育效果。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音乐资源的多重功能,探索更多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音乐课程教学的红色音乐资源和应用方法,为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拓展红色音乐资源在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功能和艺术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新华网,2022-10-25.
[3]王明.红色音乐与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2010(04):62-68.
[4]陈红.红色音乐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李翔.海南红色文化的符号化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6年.
[6]王延光.高校思政课要善用红色文化资源[J].红旗文稿,2020(20):42-44.
[7]陈艳伟.论红色经典歌曲在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20(05):24-25.
[8]陈珏.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方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0(0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