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中京剧元素的融入与应用研究

2024-07-29 00:00:00张雯淇
艺术评鉴 2024年8期

【摘 要】一直以来以竞技为主流的国际标准舞正在逐步发展为具有艺术表演性的舞蹈形式。着眼于国内当下融入中国元素的艺术表演舞作品映入世人眼帘并占有一席之地的现象,拉丁双人艺术表演舞《霸王别姬》以新颖的题材构思与大胆的创作方法,创新性地融入京剧元素,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本文借助该作品中的独特元素和艺术魅力,对以拉丁舞语汇为基础结合了哪些京剧元素、以何种方式将京剧元素融入其中,以及如何应用京剧元素并使其得以呈现进行分析,最后对京剧元素在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作品中的合理运用展开探寻。把握国际标准舞的发展趋势,寻找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相互交融、借鉴与创新的可能性,以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当代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作品的创作与进一步发展,并使其在世界舞蹈之林中逐渐发展壮大。

【关键词】拉丁舞 艺术表演舞 京剧元素 《霸王别姬》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8-0081-06

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舞,又指体育舞蹈,包括拉丁舞、摩登舞等共十个舞种,并在其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中逐渐形成一种带有竞技性的舞蹈。拉丁舞又分为伦巴、恰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五支舞,有爆发力极强的舞蹈风格,兼有艺术和体育的双重特点,以竞赛为目的。国际标准舞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竞技性体育舞蹈在此期间开始在国内推行。目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推动国际标准舞更好地发展,一直以来都以竞技为主流的国际标准舞正在逐步发展为具有艺术表演性的舞蹈。在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舞舞者逐渐将目光投向艺术表演舞的表演与编创方面,更多的创作者在对艺术表演舞作品进行编创时融入中国元素,探索如何将国外的舞蹈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国际标准舞来讲述中国故事。

拉丁舞艺术表演舞隶属于国际标准舞领域,并在作品中融入故事情节、思想内容、风格元素等,从而使舞蹈表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生命力。在国际标准舞比赛中,拉丁舞艺术表演形式确实有着与众不同之处,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拉丁舞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在第五届CCTV舞蹈比赛中,编导为瞿腊佳、李玉琨,表演者为李玉琨、罗浠予,广州市艺术学校选送的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作品《霸王别姬》用一种新颖且大胆的创作方式、独特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此作品在拉丁双人艺术表演舞中,以拉丁舞为主要动作语汇,并融入中国的国粹,同时也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中的元素,故而备受关注。

一、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与剧目《霸王别姬》概述

(一)拉丁舞艺术表演舞

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会长王镇对中国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表演舞所下的定义是:“国际标准艺术表演舞是以国际标准舞动作为载体的一种创作舞蹈。”强调以国际标准舞动作为载体,并重视舞蹈创造性。北京舞蹈学院国际标准舞系主任张平将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摩登舞或拉丁舞的本体语言为主体,适度地吸纳其他舞蹈元素创作出的多种题材、多种形式的舞蹈艺术作品,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的作品基本上是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社会现象和人的心理活动。“舞蹈莲花奖”第26届CBDF国际标准舞全国锦标赛暨首届CBDF艺术表演舞锦标赛艺术表演奖的评审标准为:作品立意清晰、舞蹈形象鲜明、作品结构严谨、国标语汇运用、表演情感真挚、音乐舞蹈相融、综合效果完美。

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以拉丁舞语汇为本体语言,融入其他艺术形式的动作、元素,并配合技巧、托举等,具有鲜明的艺术主题与完整的故事情节,借助音乐、舞美等手段进行创作,体现出拉丁舞艺术表演舞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感染性。

(二)京剧传统剧目《霸王别姬》

京剧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代表剧目《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为西楚霸王项羽和其爱妃虞姬。

《霸王别姬》原名《楚汉争》,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杨小楼、尚小云合演《楚汉争》,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成功。梅兰芳决心改编这出戏,齐如山、吴震修对其中之一《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1922年,由杨小楼、梅兰芳于北京第一舞台首演。其故事讲述了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命李左车诈降项羽,诓项羽进兵。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项羽突围不出,又听得四面楚歌,疑楚军尽以降汉,在营中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迷路,至乌江,感到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江边。

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舞蹈形式,有其明确的定义、特征和评审标准;而京剧《霸王别姬》作为经典的传统剧目,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作品《霸王别姬》通过对二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相互交融、借鉴与创新的可能性,为艺术的多元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也凸显了在文化交流融合背景下,艺术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现出更为丰富和独特的魅力。

二、服、化、道革新之应用

(一)服装设计融入京剧元素

穿着体现角色特点的服装并融入京剧元素,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会更加贴合。随着男、女舞蹈演员的登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纯白色的表演服装。这与拉丁舞竞技比赛中那些较为吸引眼球的比赛服不同,此类服装的设计特点包括“满钻”“亮色系”“羽毛”“亮片”“珠管”等。这个作品以长袖与长裤相搭配,领口与袖口处巧妙地运用京剧服饰“斜领”与“宽袖”的元素,而男舞者的腰带则是拉丁舞服装中常见的设计。在材料方面,袖子与女舞者腰部的设计选用较轻薄的网纱面料,即便没有拉丁舞比赛服“露后背”“高叉裙”的样式,也能够展现出女舞者的曼妙身材。领口与男舞者的腰带选用缎面材料,从视觉上看,无反光的网纱反而凸显了这种布料的光泽度。在竞技赛场上,女选手的比赛服常常有“大裙摆”“流苏”等设计,但是由于此作品的技巧、托举等高难度动作较多,所以在服装的设计上不能过于繁琐。为了配合故事情景的设定和高难动作的呈现,对男、女舞者上衣和下摆处做了加长且不规则的设计,为较为素雅的服装增添了飘逸感与观赏性。在京剧《霸王别姬》表演中,梅兰芳先生非常注重古典美人虞姬的身份定位,在服装上创新运用了“鱼鳞甲”,为虞姬设计了独一无二的舞台造型。在这样的装扮上,表演服装的设计可以更为华丽一些,并且通过搭配色彩让整体效果更加丰富。比如制作一个薄薄的“云肩”与服装固定在一起,再搭配上“穗子”,更加体现出虞姬的形象与特点。

(二)妆容造型借鉴京剧元素

京剧因其独特的妆容和人物造型等,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具有极深刻的文化内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旦角的“花衫”行当,因而女舞者在表演过程中对旦角的脸谱面具有所运用。这样的设计使得面部妆容依然采用拉丁舞竞技比赛中夸张大胆的化法,但同时又在此基础上体现出了京剧元素——脸谱特色;在发型的设计上,女舞者脸颊两侧的鬓角设计参考京剧中的“大鬓”。如此巧妙地将京剧元素融入妆容造型中,着实令人钦佩。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妆容为正旦的妆容,属于“俊扮”,特点是用碳墨描眉勾眼,用胭脂揉面,以达到美化效果。笔者思考,在作品中如果不使用脸谱面具,可以大胆借鉴京剧妆容,并且为了能更好地在舞蹈中呈现,在妆造上还需要更柔和一些。在发型设计上,在参考“大鬓”的同时,可以增加京剧中的“七个小弯”,并简单用两朵花或“泡子”去衬托,再搭配一点亮饰,这样也能进一步提升舞台效果。

(三)道具使用选取京剧元素

道具的使用在艺术表演舞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部作品中,其道具选取包括“双人凳、脸谱、剑”这三种。双人凳在舞者出场前就已放置于舞台上。在舞蹈表演中,对于双人凳的运用有男、女舞者同坐、独坐,以及分别在凳上进行舞蹈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京剧爱好者看到京剧表演特技之一“椅子功”的影子。椅子功指的是演员利用椅子作为道具所进行的表演,是戏曲的特技之一。但在这部作品中,对凳子的运用更多是为了配合舞蹈编创,以增强舞蹈的观赏性。作品中的凳子比较现代化,在颜色上可选用京剧中常见的红色,使观众更能感受到当时《霸王别姬》的场景;除此之外,舞者对脸谱的运用也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并且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男、女舞者分别选用净角与旦角的脸谱面具。剧中项羽的专用脸谱俗称为霸王脸、无双脸,其特点是在两眉与鼻梁之间勾成一钢叉形状,而男舞者选用的是与之相似的脸谱面具。在戏曲中有一句行话,叫做“宁穿破,不穿错”,如果选用精准,就更能突出霸王专用的脸谱特色,以及项羽的角色身份;传说虞姬最后诀别之剑为“天子剑”,在作品编排时这把剑放置于双人凳下,作品临近结束时女舞者拾起这把剑表演了“虞姬自刎”的经典桥段。但实际上在京剧剧目《霸王别姬》中,这把剑并非放置于凳子下,而是项羽别在腰间的。由于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这把剑无法别在男舞者身上,所以在动作上可以设计为“项羽”去打仗前先将剑拾起,而后再由“虞姬”拔出。道具可选用带有京剧元素的剑,并对这一道具多加运用,在结尾时通过舞蹈动作的展现来丰富整部作品的情感表达。这样的编排能够让京剧元素的融入更为细腻,而且故事情节的呈现也会更加清晰。

三、音乐融合之创新

在舞蹈演员登台坐定之后,一句京剧唱词“咿~呀~”响彻CCTV舞蹈大赛的现场,就此拉开舞蹈帷幕。艺术表演舞作品所采用的音乐与国际标准舞竞技比赛的传统音乐不同,其是依据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节内容对不同的音乐进行编排组合而成。京剧中的乐队分为武场音乐与文场音乐两部分,在这部作品中都有体现。首先是武场部分的锣鼓点,其属于打击乐,而后又与文场的京胡相配合。艺术表演舞《霸王别姬》在舞蹈音乐制作上结合《大宅门》主题曲的片段与《霸王别姬》电影原声带——张国荣的《当爱已成往事》片段。《大宅门》主题曲中的音乐由京胡演奏,且具有浓郁特色的京剧曲牌子和京剧打击乐——锣鼓点“叫头”,同时与管弦乐相结合,碰撞出别具一格的视听效果;《当爱已成往事》让《霸王别姬》这部电影的整个主题与情感得到升华,达到顶峰,而且这首歌也正是因为电影里的情节与情感而深深印入受众的心中和记忆里。二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京剧晦涩难懂的问题,充满动人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的呈现,人们能体会到演员在舞台上的不易。舞蹈演员要了解京剧的打击乐,熟悉锣鼓的节奏,舞蹈动作也要恰好赶在最后一锣上。比如女舞者拉着男舞者“圆场”动作后配合锣鼓点的抬头动作,这便是京剧中所说的最后一啰亮相。音乐上的创新使京剧中锣鼓点的特点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创造出一种新颖的舞蹈风格。这种融合能让观众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同时也能展现出京剧锣鼓点的独特魅力;其中一句京剧《霸王别姬》中项羽的经典唱词:“哎呀!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呐)——别之日(呃)了……”将《大宅门》主题曲推进至《当爱已成往事》,并呈现出舞蹈的高潮部分,由此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四、动作巧妙之结合

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构成舞蹈的最基本单位,以及组成舞蹈语言的最基本成分。在这部作品中,主要以拉丁舞中的伦巴与恰恰恰的舞蹈动作为主,同时加入大量艺术表演中的技术技巧,并且还融入许多京剧的动作元素。比如从男舞者最开始的坐姿就运用“京剧坐相”,即双腿打开,左手背后拿面具,右手撑开扶于腿上;在第二个技巧后的恰恰恰“开式位”中,女生的拉丁舞手位一般是手心朝右侧方向,手部做“兰花指”并下压手腕,而此处的动作进行了更贴合京剧形态的改良,改为右侧手臂直线抬高到耳后,手掌朝内伸直,且在此后的相同动作上都采用这种形态;男舞者在之后的抬手向上动作中明显融入京剧的“穿掌”,之后变为“虎口”朝上的“托掌”手位,接着做出“胸腰划圆”动作,女舞者则做出“涮腰”动作;在拉丁舞中,无论是伦巴还是恰恰恰都极为强调脚部与地板的接触,但在第三个技巧后,女舞者拉着男舞者“圆场”,男舞者甩开后的动作运用“提襟式手位”配合“脚下提膝勾脚迈步走”的京剧台步动作,这与拉丁舞中脚尖摩擦地板的前进动作形成鲜明对比;随着音乐加快,在男、女舞者分开时,女舞者做出京剧中的“圆场步”动作,手部呈“兰花掌”,胸部含着,配合气息往下沉,体现出虞姬悲伤、忧愁的情绪,同时还借鉴了京剧中“兰花掌”擦眼泪的动作,这更符合虞姬当时的想法和内心的变化;之后男舞者以“京剧坐相”坐在凳子上,递出旦角所用的脸谱面具,女舞者跳上凳子拿过面具并运用京剧中“兰花掌”的手势,这更贴近京剧中虞姬的形象与体态;随着音乐节拍的急促变化,舞蹈演员运用艺术表演舞中的双人托举动作,并将作品推进至结尾部分;在女舞者拿起剑时,融合京剧中“胸腰划圆”的动作,表演出“虞姬自刎”的经典桥段,男舞者则在凳上加入“勾脚”与“抬腿亮靴底”的动作,并采用最开始的“京剧坐相”,至此表演结束。这部作品巧妙地结合诸多京剧动作元素,并通过一系列新颖的设计呈现出独特风格,既体现了拉丁舞的舞蹈魅力,又展现了京剧的艺术价值。

五、京剧元素在拉丁舞艺术表演作品中的合理运用

在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作品编创中,选择融入京剧元素时可更加大胆、夸张。

首先,在服装设计方面,需要在不影响舞蹈动作的前提下做到华丽,色彩也应更丰富些。就传统京剧服装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具有独立的审美艺术价值。在妆造方面,可以借鉴京剧的妆容,并结合作品的编排和拉丁舞本身的动作、形式特点,添加带有京剧元素的头饰,再依据故事情节的需要选择带有京剧元素的道具。比如在颜色选择上更贴近京剧道具,运用脸谱时也可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绘画,确保在应用时尊重其文化内涵。合理的设计安排能够达到整体协调、美观的效果,这样既可以使其更贴近人物身份,又能够帮助舞者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同时还能精准体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其次,在动作设计方面,除了要融入京剧元素,还应考虑动作的意义与内涵,在用舞蹈呈现作品时,需将京剧动作修饰得更合理些。拉丁舞和京剧的表演风格各异,京剧较为含蓄,而拉丁舞充满激情、动感与活力。在编排过程中,由于融入京剧元素,有些拉丁舞动作是可以避免的。此外,京剧乐队加入时,带有京剧元素的手势或脚步应更多些。比如男舞者做“台步”时需要配合上半身动作。在融入京剧动作时,选取接近舞蹈的动作,便能使京剧元素的呈现更明显。比如拉丁舞中女生的标准手位是“兰花指”,这与京剧中的“兰花掌”手势较为接近,所以当京剧音乐响起时,“兰花掌”手势可多些,这样的动作安排能让两种艺术形式巧妙结合,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最后,在表现京剧题材时,可参考京剧中对此部分的表演,比如“虞姬自刎”部分。虽然是舞蹈比赛,但故事若要感人,不能仅看舞蹈技巧。在结尾时,仍要让观众理解作品情节内容。尤其是像《霸王别姬》这样著名的历史故事,需要通过舞蹈演员体现出“虞姬”当时的想法和情绪的变化,以及“项羽”的无奈与不舍、痛苦与挣扎,进而使其呈现得更完美。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展现的,然而肢体语言不单是舞蹈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在剧情之中,所以情感的表达也极为重要。当有京剧元素时,可再加入些京剧的眼神。在不使用道具时,表情也可更生动。比如“虞姬”看向“项羽”时是崇拜的表情,回头后则是忧伤的表情。在进行表演时,舞蹈演员需要先思考故事情节,接着分析人物性格,然后再通过舞蹈将其表现出来。

在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作品中,以拉丁舞作为主要的动作语汇,对京剧元素进行合理运用,同时借助灯光、服装、道具、效果、化妆等手段,与舞者的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相配合,以展现故事情节。如此一来,整体呈现会更丰富和新颖。通过拉丁舞的表现形式能够传达出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状态等。与此同时,还能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相互融合所产生的震撼效果和审美体验。

六、结语

拉丁舞艺术表演舞作品《霸王别姬》的艺术表达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展现了拉丁舞的美感,其编创中的大胆构思让人们在观看表演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艺术的多元魅力。这种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互相借鉴,使得国际标准舞更具有韵味,同时也推动了国际标准舞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实现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国家二级演员、锦州市京剧团武旦演员王鑫老师表示,京剧与现代舞蹈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将京剧的表演手法和故事情节融入现代舞蹈中。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而且让京剧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例如,舞蹈家们将京剧艺术融入拉丁舞中,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舞蹈语言。这种舞蹈语言既有京剧的韵味,又有拉丁舞的动感,让人们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京剧的魅力。这种融合让戏剧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京剧艺术和现代舞蹈得到了更好传承。

近些年来,国际标准舞竞技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荼,向大众展现了体育舞蹈的魅力,并且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竞技性国际标准舞虽观赏性强,但基本上不具备舞蹈的叙事能力。从国际标准舞比赛新增的竞赛项目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演舞向人们昭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且在发展过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标准舞赛事,也激发了中国国际标准舞舞者和舞蹈编导创作的积极性,并且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推动着国际标准舞的发展与传播。拉丁双人艺术表演舞《霸王别姬》的创作,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国际标准舞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在用国际标准舞舞者的方式传承我国的国粹(京剧)。两种不同的艺术以不同的形式,同步走进大众视野,并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为之后国内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作品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借鉴。

就当下而言,越来越多的中国国际标准舞舞者和舞蹈编导在进行艺术表演舞作品的创作时融入中国元素,通过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表演舞,以国际标准舞的动作作为载体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情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标准舞艺术表演舞作品随之从我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岩.拉丁舞艺术表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04):224-225.

[2]高爽.体育舞蹈表演舞创编要素的探究与分析[J].戏剧之家,2016(24):162.

[3]曹明.“霸王别姬”:继承 创新 传世之作[J].上海戏剧,2004(10):16-19.

[4]王文章,吴江.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1-13 .

[5]王子姝.对京剧《霸王别姬》继承与创新的认识[D].北京:中国戏曲学院,2023年.

[6]王熙.传统戏曲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

[7]商紫钰.京剧传统戏“做功”创作研究[D].北京:中国戏曲学院,2023年.

[8]吴同宾,周亚勋.京剧知识词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9]刘钱倩.电影《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