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踏板运用是钢琴演奏中最困难也是最具有个性的技术构成,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然而,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之间因装置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以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的差异为研究对象,以现有文献研究作为理论支撑,从立式钢琴三个踏板的工作原理及三角钢琴三个踏板的工作原理分析着手,通过对二者踏板之间所存在的装置差异、原理差异、使用功能细节方面的对比差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踏板的存在不容忽视,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之间的差异更不容小觑。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之间的差异处理可以帮助习琴者在钢琴转换的同时,降低因生疏感所导致的失误概率,对于钢琴演奏而言,具有实际研究价值。
【关键词】立式钢琴 三角钢琴 踏板 差异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8-0051-06
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在体积大小、占地面积、销售价格等多方面对比下,立式钢琴以其适中的体积、较小的占地面积和相对亲民的价格,使得国内多数家庭和学校更倾向于选择立式钢琴作为购琴的第一选择。所以多数习琴者是以立式钢琴作为日常练习用琴进行学习和练习的。从练习作品的角度分析,在基础练习中,选择立式钢琴或三角钢琴作为日常练习用琴的差异并不大,因为两者在键盘触感和基础音色上都能满足大部分练习需求,但在涉及踏板的专项练习中,因立式与三角钢琴踏板存在差异,所以习琴者要充分了解两者踏板之间在设计、功能,以及操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利用踏板为作品的演奏润色;日常弹奏立式钢琴居多的习琴者在转换成三角钢琴演奏时,能够及时调整踩踏板的方式,控制好踏板对音色的影响。
一、立式钢琴踏板原理
立式钢琴的左踏板被称为弱音踏板,因其被踩下之后所呈现的音响效果被柔化,故又名为柔音踏板。演奏中配合柔音踏板,可使旋律更加优美,和声之间的融合度更高。其工作原理很简单,当演奏者踩下左踏板的同时,踏板杠杆前推枕梁(背档)致琴槌靠拢琴弦弦面,改变了琴弦受琴槌打击的距离(约缩短1/3—1/2的距离)。二者之间距离的缩小也就意味着琴槌击弦的幅度与冲击力也随之减小,琴弦的振幅就不同于平常,音量自然也就相对变柔、减弱。根据左踏板的工作原理和性质,也有很多学者称其为半击踏板或者行程缩短踏板。
立式钢琴的中踏板为练习用弱音踏板,与左踏板相比,在中踏板的作用下所产生的音质微弱而沉闷,弱音效果更明显,所以也有很多学者为了区分和体现立式钢琴中踏板与左踏板在功能上的差别,称其为“倍弱音踏板”或“消音踏板”。立式钢琴中踏板的设计目的是大幅度减弱原本音量,从而方便习琴者在隔音效果不佳的空间里保障练习,同时减小对他人的影响。立式钢琴中踏板的工作原理是:中踏板控制着位于琴弦和琴槌之间上方通过活动装置可升降的毛毡条,当习琴者用脚踩下踏板的同时,牵动贴有一定厚度的软毛毡的弱音梁下移,因软毛毡的厚绒材质及落于琴弦与琴槌之间的恰巧位置,使得琴槌隔着毛毡打击琴弦而并非直接接触打击,弦槌击弦的力度受到缓冲,自然就大幅度降低了音量。综合来说,立式钢琴的中踏板在实际运用方面,减弱音量是其主要功用,对于演奏方面来评判,于音色的帮助无实际意义。
但是,制琴者们仍在为钢琴构造的创新不断努力与尝试更多可能,如今的钢琴市场已经设计和制造了一些高端的立式钢琴,其明显区别于普通立式钢琴的特点就在于中踏板的设计方面,高端的立式钢琴中踏板不再单纯只以减小音量为目的,而是等同于三角钢琴中踏板的功能,为习琴者在练习用琴的选择上又增添了新的可能。
钢琴的右踏板一般是日常演奏中使用最频繁的踏板,习琴者在钢琴启蒙伊始所接触到的踏板练习普遍以右踏板的运用为起步,进而达到对踏板运用的精确掌握。立式钢琴的右踏板被称为延音踏板,当习琴者踩下此踏板时,制音器被开启,离开琴键,使得所有琴弦延续振动,通过多个声音延续所产生的共鸣致使传达出的音色更为饱满,起到了润色作用。共振泛音的充分融合使得音效丰满润泽,所弹奏的和声或旋律的声音品质变得更加丰富。因制音器抬起,会使习琴者感受到所奏之音在听觉效果上被延长,拉长了旋律线条,音响效果也有所区别,直至习琴者松开踏板后,制音器回复原位,振动得以制止,音效回归正常。从机械方面分析,右踏板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通过多级杠杆的联合工作,击弦机上的制音抬杆推靠音头组合件(制音器),使得紧贴在琴弦上的止音毛毡离开琴弦,解除抑制琴弦的作用,琴弦在没有了毛毡的制约下充分自由振动,琴弦的振动传到音板,在音板的共振与过滤下,使所奏之音得以美化,扩大了音响的表现空间,因此,钢琴的右踏板又被称为制音踏板。
二、三角钢琴踏板原理
三角钢琴的右踏板——延音踏板,其使用效果、工作原理与上述所提及的立式钢琴右踏板相差无几,该踏板被踩下后,制音器得以开启,琴弦产生共鸣,所以也有很多学者称钢琴的右踏板为制音器踏板,许多音乐作品需要运用延音踏板使所奏乐音延续振动并得以延长,这样可以通过琴弦的共振泛音延长手指无法保持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手指弹奏的“负担”。
三角钢琴的中踏板具有共鸣选择性的作用,根据其特性,被称为延音踏板、延留音踏板、保留音踏板、保持音踏板。三角钢琴中踏板区别于普通立式钢琴中的踏板,在演奏中对于音色有实际意义,当出现类似于声部之间跨度大但仍需要保持该声部又不能耽误其他旋律进行时,演奏者可弹下需要保持的音,之后及时踩住延留音踏板,踏板的加入会将该声音保持,演奏者就可以松键,自由进行下一个声部弹奏。当然,只有踩下踏板之前的音被延续,之后的音则不会被延长。其工作原理是:当演奏者踩下三角钢琴中踏板时,“横置于制音器底部前的半圆形的木杆被踏板控制和转动,卡住和放开连接在每一个制音器底部凸出来的裹着毛毡的木片”。当演奏者在弹奏一个音后,并在此刻将该踏板踩下,“半圆形的延音木杆下端向上移动,卡在正在抬起的音的制音器下面,使这个音延留,直到延音踏板放开为止”。不同于右踏板延音原理的是,三角钢琴的中踏板是延续了踩下踏板之前所弹奏的音,所以也只有踩下时已奏之音的制音器才被打开。中踏板的合理使用可以使乐句的完整程度更高,演奏者可利用中踏板保持无法单纯凭借手指就可以保留的长音,并且在保留的同时也不会将不需要延长的音留住,造成一个以持续音作为背景的稳定声部与其他可以自由演奏不受限制声部的对比效果,这样可以使得旋律更富有立体感,增加演奏效果的层次感。
三角钢琴的左踏板也被称为弱音踏板或柔音踏板,此踏板主要起到减弱音量、消除音质中的敲击感、柔和音色的作用。三角钢琴的弱音踏板被演奏者踩下时,会出现整个键盘右移的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该踏板被演奏者踩下的同时,琴槌立刻稍稍向旁边挪动,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琴槌改变了击弦的数量,由通常情况下敲击三根琴弦振动发音变为错位敲击两根琴弦,如果将踏板踩得更深时,琴槌只能敲击一根琴弦,琴槌在敲击低音部分的时候则只能敲击两根琴弦其中的一根。正是因为击弦数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音量大小自然就弱于踩左踏板之前的音量。踩下左踏板之后音色上的改变主要是由于琴槌位置的偏移致使击弦位置改变,所以琴弦与琴槌的接触点也发生位移,击打的地方由平时的位置推移为被撞击得少且相对松软无缺的位置。三角钢琴弱音踏板可以使钢琴所发出的音响像蒙上一层纱似的被遮掉清澈明亮的色彩,所奏音效略带沉闷,声音变得更为柔和,在印象主义作品演绎中频繁使用。
三、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的差异对比
(一)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装置的差异对比
通过对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工作原理的分析,可以明确认识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在踏板装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踏板的运用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使用时具有灵活性和即兴性,充分了解和掌握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的工作原理及差异,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踏板使用的难度系数,也可以减小因练习用琴与舞台用琴踏板装置之间的差异所造成影响演奏效果的风险。
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的右踏板虽都为延音踏板,其工作原理及所发挥的作用也如出一辙,但事实上,较之立式钢琴,由于三角钢琴的琴弦更长、张力更大,因此其延音效果通常更为显著。且由于调节和装配的差异,不同型式的钢琴踏板离地间距大不相同,这段距离会反映出该踏板在下行过程中不同位置音响的不同效果。立式钢琴的踏板距离地面的高度普遍要比三角钢琴高,通常情况下对于三角钢琴来说,只要有些许压力施加在右踏板上,就能提起制音器,产生延音效果,然而大多数的立式钢琴右踏板虽然已经被踩下,但是并没有立即发挥其作用,需要脚部施力直到踏板下行一半或者大于一半以上的位置时才会发挥其延音功效,因此踏板在下行过程中所出现的空转现象极有可能会成为影响演奏者演奏效果的潜在因素。设想一位演奏者在平日里以立式钢琴为练习用琴,已经习惯了踏板空转区域较大的情况,那么这位演奏者极有可能会在演奏用琴变更为三角钢琴时,以惯用的踩踏踏板力度来踩三角钢琴的踏板,这样易出现演奏者对踏板力度控制方面感到不适应与踩踏过度所造成音效混浊一片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演奏者现场演奏的应变能力。
因此,为避免由于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右踏板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对演奏产生影响,需要每一位演奏者在弹奏立式钢琴或者三角钢琴之前,除了要提前适应键盘手感,同时,也应着重适应踏板的脚感,通过提前使用踏板准确感知踏板在下行至什么位置时制音器才能开始工作来应对踏板空转,并做出大致的距离判断,而不能一味按照日常练习中惯用的力度踩踏踏板。在弹奏时,要根据台上三角钢琴的实际踏板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才能在演奏中更加合理地进行踏板换踩,更加细致地运用踏板技巧,放大演奏细节的处理效果。
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对比中,中踏板的差异最为明显,虽然同样都是位于中间位置的踏板,但从踏板名称、所起作用、工作原理方面相比却是迥然不同的。立式钢琴的中踏板是弱音踏板,练习中需要长时间使用此踏板时,可以踩下踏板并向左滑动挂留住,就可以一直保持减弱音量的状态,也有的立式钢琴中踏板只需要点踏一下,即可一直发挥弱音作用。因其踏板构造及工作原理,立式钢琴中踏板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榔头前端因击弦而产生的磨损。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的中踏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踏板,演奏者在接触三角钢琴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使用延留音踏板时,用耳朵听辨进行相应的调整,合理恰当地使用踏板。
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的左踏板虽然同样是柔音踏板,运用此踏板都可使音色柔化,但是两者踏板因工作原理不同,演奏者须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踏板之间的差异性,以保障演奏效果不受影响。立式钢琴的左踏板被踩下后,以缩短击弦距离、减弱击弦的冲击力,使声音减弱,而三角钢琴左踏板被踩下后,因其琴槌产生偏移导致击弦数量减少,改变音量与音色。三角钢琴左踏板的使用会使琴键键盘整体出现右移现象。这样两种因踏板装置及工作原理的不同所导致的键盘手感变化或键盘位置偏移,都会给演奏者在使用左踏板的过程中带来“陌生感”。当面临三角钢琴左踏板在使用时所出现的琴键键盘右移现象,演奏者可通过勤加练习,利用手指肌肉记忆感知掌握三角钢琴左踏板运用时琴键大致移位距离,为今后的演奏降低失误率。
(二)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在使用功能细节上的对比
相比三角钢琴,立式钢琴右踏板其原理与之一致,在使用功能方面也无明显差异,延音踏板所具有装饰性的功能在塑造音乐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踏板的运用为钢琴所发出的声音增加了丰富的混响,延长了音响效果,优化了旋律线条。当右踏板被踩下,制音器刚刚离开所有琴弦表面时,演奏者可以运用1/2踏板、1/4踏板、抖动踏板,以及部分松开制音器获得不同层次的声音。完全开启的制音器可以使得周围的琴弦和共振泛音一起自由振动,从而达到最大化效果。延音踏板的使用要根据其自身的功能性合理运用,演奏者不能为了掩饰自己手指能力的欠缺而大量利用右踏板的延音效果,这样会使演奏出现和声混沌、旋律线条模糊不清等问题,演奏者应在练习中考虑和声、节奏、曲式等因素运用延音踏板,也要结合所演奏的场合及立式钢琴与演奏三角钢琴右踏板物理差异的对比,强化听觉训练,对延音踏板的使用力度和换踩点及时进行调整。
经过对比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右踏板在使用功能细节上的相似之处可以得知,延音踏板的使用在钢琴的变更状况下对演奏者的演奏影响并不大,合理运用右踏板装饰性的功能会为演奏增添丰富色彩。
在立式钢琴中,常见中踏板的主要作用大多是以减弱音量为主,因其踏板原理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左踏板所产生的弱音效果还要微弱沉闷,所以,立式钢琴的中踏板一般来说对于演奏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减弱音量,方便在隔音不佳的练习环境中起到减小对他人影响的作用,但是在极少数的“立式钢琴弹奏中,偶尔也可以使用中踏板来制造极其微弱的音响效果”,立式钢琴的中踏板可以与延音踏板或弱音踏板同时运用。设置于三角钢琴上的中踏板完全不同于普通的立式钢琴中踏板,选择持续音踏板的主要作用是有选择地延长一个或多个需要被延长的音。三角钢琴中踏板的优势在于,当乐曲的高音声部较为复杂,左手跨度很大又必须弹奏低音时,演奏者可通过运用中踏板抓住所需要保留的音。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踏板的使用过程中,演奏者必须先弹下去需要延留的音,并且要在琴键上保留,直至中踏板完全地踩下去。与立式钢琴中踏板不同的是,三角钢琴的中踏板不能与右踏板同时踩下,否则右踏板的延音效果将会使所有的音都保持住,影响中踏板的使用效果,演奏者可以在持续音踏板已经被踩下时,根据旋律与和声所需合理踩下右踏板,这样可以使中踏板延留的音不再因为右踏板的变换而受到影响,直到中踏板被松开为止。在中踏板的整个使用过程中,中间一定不能出现踏板换踩的情况,因为哪怕任何一个细微的松动都会令其挂留住其他不需要保持的音。
通过对比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中踏板在使用功能细节上的不同作用可以总结出,在演奏过程中,中踏板的使用较之其他踏板并不是经常被用到,但是中踏板的运用有其自身独特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在绝大多数的练习过程中,习琴者需要利用立式钢琴中踏板的弱音功效来延长练习时间。而三角钢琴中踏板则用于确保和声的完整性,使得和声不受旋律音的干扰与影响,“在一个延长的持续和弦的背景下自由地演奏其他声部,持续低音的效果,造成一个稳定声部与其他声部的对比效果”。
相对来说,钢琴左踏板的实际运用并不复杂,演奏者只需根据音乐所需缓慢地踩下柔音踏板,并且保持或者缓慢地松开该踏板即可,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音色对比太过突兀的情况。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的左踏板虽存在工作原理上的明显差异,但在具体运用方面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左踏板在作品中的使用概率要低于右踏板(延音踏板),并不是每个时期的作品都会用到左踏板,其实际运用要基于对作品年代、风格的了解之上,另外还要根据和声的要求来使用左踏板,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音乐表现力。左踏板与右踏板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但左踏板不同于右踏板的是,左踏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减少在短时间内频繁进行换踩。在大多数情况下,左踏板会与右踏板结合运用,右踏板可以将旋律线条保持,加以左踏板的配合,可以起到控制声部力度和音色的作用,凸显音乐层次感。值得注意的是,以三角钢琴左踏板的工作原理为依据,在练习过程中要求习琴者配合使用左、右踏板时,不能同时将两个踏板一起踩下。虽然单独使用右踏板时常会运用到音后踏板法,但是左踏板如若在音响之后踩下,则会对需要修饰的音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应该在触键前先踩下该踏板。
左踏板的使用率虽然不高,但是通过左踏板的调节所发出的旋律音色会出现柔化效果,这一独特的使用价值应该得到习琴者的重视。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的左踏板同为柔音踏板,两者左踏板的实际运用没有差别,但由于其原理和装置所存在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的左踏板在功能细节方面的体现有所差距。例如,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左踏板作用下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立式钢琴三个踏板的工作原理及三角钢琴三个踏板工作原理的分析,以及对二者踏板之间所存在的装置差异、原理差异、使用功能细节方面的对比,进而对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之间的差异化分析研究得出,踏板工作原理及装置的不同致使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在使用功能细节方面形成明显对比,对于习琴者而言,可构成影响演奏效果的潜在因素。习琴者在同一首作品中,不同型式的钢琴因自身特点而有不同的踏板配合运用方式,是更为具体、精细的踏板运用研究。可将该踏板运用研究成果用于更广泛的钢琴作品实践中。
随着钢琴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与发展,钢琴踏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踏板的基本功能、使用技巧、运用等各项研究都得以细化分类。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的差异分析实质是踏板运用研究中更为细致的分支,也是基于踏板功能之上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对于达到一定演奏水准的习琴者而言,在日常练习与表演或比赛之间,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的转换使用是十分常见的,而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踏板运用的差异化对比却并不被人们重视,所以该研究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更具有创新性。
综上所述,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的踏板差异分析是具有实用价值且具有创新性的,对其进行研究,以供更多的习琴者在使用立式钢琴或三角钢琴进行踏板练习时有所参考,不会因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影响演奏效果。该研究还可以在音乐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初学习琴者更正确、更规范地运用踏板来影响弹奏的声音、色彩及风格,更好地运用踏板服务于音乐作品,使音乐作品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踏板运用在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上的差异分析对于钢琴教学、作品演奏,以及钢琴伴奏等方面同样具有实用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尹思源.钢琴踏板的发展及使用技巧[J].琴童,2023(02):41-43.
[2]宋倩兰.论钢琴伴奏中的踏板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当代音乐,2022(12):140-142.
[3]梁贝茨,乔治·法泽卡斯,马克·桑德勒,等.钢琴踏板动作与技巧的测量、识别与可视化研究[J].音乐研究,2020(03):112-123.
[4]吕晶.钢琴踏板技巧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8(24):39.
[5]张文昭.肖邦夜曲Op.48 No.1的踏板运用[D].海口:海南大学,2023年.
[6]鲁一.论钢琴表演中踏板技术的运用[J].当代音乐,2022(07):152-154.
[7]孙颖汇.关于钢琴表演中色彩问题的探讨[J].戏剧之家,2022(12):121-123.
[8]尉佳佳,吴琛.浅谈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J].音乐生活,2021(09):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