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问·慎思

2024-07-26 00:00
领导文萃 2024年14期

1.针对个别地方执法部门近年来出现的“小过重罚”现象,你怎么看?

科学设定、规范实施罚款,有利于震慑、遏制潜在违法者,维护法律权威和公共秩序。然而,执法不能只讲力度,在维护好市场秩序的同时,也要为小微主体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深化改革创新。综合运用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提高全过程监管效能,着力优化对经营主体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要严格规范执法。加快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建立和推行案例指导制度,更好运用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方式,耐心做好沟通说明,在依法履职中体现执法温度。

最后,要提升监督效能。司法行政部门、社会各界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工作,提升对行政执法质量的专项整治和监督力度,及时纠正违法违规的执法行为。

“小过重罚”,罚出的不是法治尊严而是权力豪横,既无法让被罚者口服心服,也无法赢得公众认同。因此,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把行政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2.近年来,老年人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点对象,如何防范化解老年群体的被诈骗风险?

近年来,老年人成为各类诈骗活动的目标群体,五花八门的诈骗套路防不胜防,严重损害其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让诈骗远离老人,使其不仅老有所养而且安心舒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要完善法律体系。用好反诈防诈的法治利器,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用法律进一步加强对黑灰产业人员的打击、对失信人员的惩戒。

其次,要加强联防联动。推动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银行数据联动处置,实现用户数据共享,特别关注老年人手机信息异常、银行账户异常等情况。

再次,要推动技术创新。加大诈骗反制技术研究和态势监测预警,推进电信网络实名制,用大数据建模对诈骗行为挖掘分析,用好科技力量保障老年人权益。

最后,要筑牢情感后盾。引导老年人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在科普诈骗套路、进行风险提醒的同时,关注情感需求、思想心理状态,主动帮他们远离套路营销。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帮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需要全社会多措并举,持续增强防诈拒骗“免疫力”,提升老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更好满足老年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

3.暑假将至,社区拟开展“少年儿童防溺水”知识宣讲暨安全演练活动,你怎么组织?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安全教育是防溺水重要防线。为有效帮助少年儿童掌握正确防溺水安全技能,减少溺水事故发生,此次知识宣讲暨安全演练活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开展专题讲座。邀请消防、救援队等专业人员为社区少年儿童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通过真实案例和情景模拟,详细讲解预防溺水、自救互救方法,在实践中加深对防溺水知识的理解。

其次,组织安全表演。通过舞蹈、朗诵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地展示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强化家长和少年儿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意识。

最后,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少年儿童及家长签署承诺书,郑重承诺严格遵守防溺水安全规定,共同营造一个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居安思危,常备警惕,时刻绷紧红线。活动结束后,将此次活动的精彩瞬间、重要内容在社区业主群、宣传栏、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常态化展示,筑牢“关心少年儿童,防止溺水悲剧”的坚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