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多边主义的中国理念与实践价值

2024-07-26 00:00李然
领导文萃 2024年14期

多边外交是国际关系领域长期存在、广泛适用且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外交活动方式,多边主义是与多边外交活动密切相关的思想、理念、政策的集中反映。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具有较强感召力和动员力的国家,往往会在地区性乃至全球性多边外交中发挥较大作用。由于国家性质和对外战略的不同,不同国家开展多边外交的理念、实践及其效应不尽相同,甚或截然相反。中国高度重视多边外交,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重要意义。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边外交,尤其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框架下的多边外交尤为关注。那么,中国倡导并积极践行的真正的多边主义是一种怎样的中国理念?具有何种实践价值?对于世界具有怎样的影响?就此,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大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教授。

《领导文萃》: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多边外交十分活跃。中国倡导和实践的真正多边主义,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您曾经说过,践行真正多边主义,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经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我们建立的新政权,处心积虑地孤立我们。我们是怎样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怎样开展多边外交的呢?

于洪君: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组成的统一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类社会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根本属性不会改变。近现代以来,共同性问题层出不穷,全球性考验接连不断,世界各国唯有加强沟通,增进交流,相互协商,彼此借助,才能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化险为夷,协调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历经无数冲突、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历史教训,也是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多边外交的原因所在,更是新中国成立后支持并参与多边外交的思想认识前提。因此,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支持多边外交,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对中国来说,并非始于今日,而是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1950年,苏联政府提议召开美、中、英、苏四国外长会议,共同筹备对日本的媾和问题。当时国际处境非常困难、希望通过多边外交改变国际环境的新中国,对苏联表示完全支持。1951年,对此问题采取单边主义的美国与日本单独媾和,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发表声明:美国强制签订没有中国参加的片面对日和约,中国政府是“绝对不能承认的”。这是新中国主张真正多边主义的第一个鲜明例证。又如,1954年,美国为了在军事上包围中国,搞了个东南亚条约,裹挟不少国家。那时,中美没有外交关系,毛泽东主席利用会见英国客人的机会,表达了坚决反对集团政治的严正立场。他一方面表示,为改善国际关系,“中国、苏联、英国和其他各国彼此都靠拢些”;另一方面正告美方,“不要搞东南亚条约”“要搞就搞集体和平公约”。美国听不进中国领导人关于建立多边机制、缔结集体和平公约的忠告,没过几年,那个违背历史潮流的东南亚条约短命夭折,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东南亚条约组织也被迫解散了。

《领导文萃》:美国不搞真正多边主义,而是热衷于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但这并不能完全孤立中国。我记得,1954年周恩来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表现十分出色。1955年周恩来率团出席万隆会议,同样非常成功。应当怎样评价新中国这两场多边外交活动的实践意义和历史价值?

于洪君:1950年美国出兵朝鲜半岛,把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赴朝作战,打出了军威和国威,迫使美国不得不同意中国政府派团参加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虽然此次会议未能形成有关朝鲜半岛问题的决议,但在印度支那问题上取得突破。更重要的是,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利用这一难得机会,广泛接触与会各方,大力宣传中国内外政策,建立并积累人脉资源,为日后拓展新中国对外关系进行铺垫。这场多边外交首秀,特别是周恩来本人的开明与睿智,中国外交团队的专业与干练,给国际社会留下深刻印象,令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今年是日内瓦会议70周年,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宣讲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宝贵经验,用以丰富当今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框架下的真正多边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动争取并成功参与的一场涉及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多边外交活动。这是新中国引导与会各方求同存异、创新国际关系准则、推动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大多边外交举措。尽管中国并不是万隆会议发起国,但在毛泽东主席直接指挥下,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努力工作,建设性地参与了会议全过程。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动争取并成功参与的一场涉及面更广、影响力更大的多边外交活动。这是新中国引导与会各方求同存异、创新国际关系准则、推动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大多边外交举措。尽管中国并不是万隆会议发起国,但在毛泽东主席直接指挥下,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努力工作,建设性地参与了会议全过程。在美国插手干预、各方政策相悖、对华误解和偏见严重存在的复杂情况下,中方推动会议最终形成了以和平合作为主基调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在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多边外交方面,留下一段美好佳话。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万隆会议“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为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为推动亚非合作、南南合作,为促进南北合作,发挥了重要历史性作用”。

《领导文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并集体孤立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践行的真正多边主义,妨碍中国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卓有成效的多边外交活动。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于洪君:1971年,中国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围堵,成功地恢复了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同时成为联合国重要机构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的理事国。1972年,中国开始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贸易与发展会议、环境规划署、妇女地位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等机构的活动。1973年,中国开始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成员国身份,参加该组织活动。

那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国际共识刚刚形成,环境保护问题开始提上联合国日程。中国在国内情况相当复杂、极“左”思潮干扰内外工作的情况下,派团出席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问题专门会议。中国代表团与各国代表团相互配合,推动会议通过了影响深远的《人类环境宣言》,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类似情况还有,1975年6~7月联合国首次妇女大会在墨西哥召开时,中国内部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位副委员长率团全程参与大会工作,推动大会通过了著名的《墨西哥宣言》及《世界行动计划》。可以说,中国是联合国框架下多边妇女工作的主要奠基者和重要推动者之一。

《领导文萃》:我注意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联合国成为中国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开展多边外交的最主要舞台。但在联合国框架之外,或者说联合国体系之外,中国是如何参与或开展独具特色的多边外交活动的?

于洪君: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联合国毫无疑问地成了中国参与和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主要舞台,但绝不仅限于此。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外交工作的广泛性,决定了中国多边外交的多样性。

我举一个例子。1973年1月,越南与越南影响下建立的越南南方共和临时政府,与美国以及美国支持的越南共和国,结束了有关停止越南战争的四方会谈,在巴黎签署了和平协定。为保证该协定执行,中国根据上述四方建议,派团出席了当年2~3月在巴黎召开的越南问题国际会议,最后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及其他参会方一起,签署了《关于越南问题的国际会议的决议书》。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后参与的一场相当重要的联合国框架外的多边外交活动。参与这场多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维护地区稳定、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斗争中的独特作用和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代表团的会议表现,特别是中方团长的发言,予以高度评价。

《领导文萃》:二战结束后,国际舞台上的多边外交异彩纷呈。多边会议、多边机制、多边安排,多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主角,由于信息匮乏,许多事情人们知之不多。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是怎样在美苏两国严重操控联合国事务的背景下,积极有为地开展中国式多边外交的?

于洪君:中国重返联合国时,美国与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操弄联合国事务的情形非常严重。中国因此将联合国视为美苏两霸既勾结又争夺的场所和工具。有鉴于此,中国重回联合国之初,并未急于参加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裁军委员会等意识形态斗争较为激烈的机构和组织的活动。但总体上说,联合国毕竟为中国更广泛地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更主动地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提供了广阔舞台。中国也尽了最大努力和可能,利用联合国讲坛开展丰富多彩、以反帝反殖反霸为主要内容的多边外交。例如,1974年邓小平副总理出席第六届联合国特别会议,向全世界宣讲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大大提高了中国政mtKIgOjW0l3bd8VOR8WLk1rKUu3sIqj4hzrXT4UUD4Q=府和毛泽东主席的国际声望,在这个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同时也是最权威的政府间合作平台上,拉开了联合发展中国家共同开展反霸斗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序幕。

《领导文萃》: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步伐大大加快。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规模和力度,是不是进一步加大了?有哪些具体表现?

于洪君:这是毫无疑问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例如,1980年,中国先后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合法权利。这两个组织成立于二战结束之初,是主权国家参与的能量最大也最具影响力的多边金融平台。中国以创始成员国资格回到这两个组织中来,为改革开放的中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需要补充的是,就在中国开始介入国际金融领域多边合作那一年,即1980年,中国派团出席了与联合国关系密切的裁军谈判会议。国际军控领域这个多边机制,当时深受冷战影响,分为西方集团、东方集团和不结盟国家集团三大部分,参与国多,影响较大。中国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和本国外交需要,于1983年设立专职裁军事务大使,常驻日内瓦,开始参与裁谈会活动。在这个安全利益之争极为尖锐、冷战色彩极为浓重的多边机制中,中方纵横捭阖,攻防有术,刚柔相济,有力地维护了自身安全利益和国家形象,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反霸斗争的深入开展,为该机制通过《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领导文萃》:那时,“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已成为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成了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突出特点。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开展中国特色多边外交,是不是比以往更加积极和主动?

于洪君:这时,中国多领域、深层次、高规格跻身于多边舞台、参与多边事务的典型事件越来越多,成功的范例不胜枚举。譬如,1980年7月,中国派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率团出席了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中国还成功主办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世界妇女运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10月,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特别会议上,就落实当年《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一系列新的建议和主张,再次表明了中国对国际妇女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显示了妇女外交工作在中国多边外交格局中的重要位置。

中国始终认为,真正多边主义和包容性建设性多边外交,仍是国际关系领域不可或缺的外交形式。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对人类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率先垂范,努力维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中国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各种多边安排和多边活动,责无旁贷。

1984年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成员国,开始向该机构派出代表。同年,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同时组建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以加强打击跨国犯罪多边合作。也就在这一年,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出席了各国议会联盟第71届大会,从此成为这个历史悠久的世界多边议会组织的重要成员。

《领导文萃》:西方某些势力宣称中国搞孤立主义、搞单边行动,纯属混淆视听。是否可以说,在践行真正多边主义方面,中国承担了很多历史责任,做出了许多独特贡献?

于洪君:是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方冷战结束。与集团政治、阵营对抗、地缘政治撕裂密切相关的区域性、跨区域多边机制,例如苏联主导的华沙条约、经济互助委员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联合国仍是最有代表性、最具权威性的政府间合作组织,仍是多边外交的主体机构和重要平台。中国始终认为,真正多边主义和包容性建设性多边外交,仍是国际关系领域不可或缺的外交形式。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对人类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率先垂范,努力维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中国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各种多边安排和多边活动,责无旁贷。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并接受维和行动费用摊派。从1988年起,中国正式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的工作。1985年,即中国明确宣布“世界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世界”那一年,中国开始派人出任国际法院法官职务。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即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参与联合国框架下和相关体系的多边事务,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目前,联合国直属机构共有20多个,主要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职司委员会、人权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等等。与联合国保持密切联系的政府间机构也有20个左右,譬如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等。中国无一例外、无所不在地参与了联合国所有机构和关联组织的活动,是联合国会费缴纳数量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同时还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一大出资国、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些都是中国积极履行世界大国责任,广泛参与全球事务,积极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鲜明例证。

《领导文萃》:冷战结束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越来越多,国际关系中新型多边活动愈加活跃,新型多边机制如雨后春笋。您能否介绍中国应对新情况新变局,开展新型多边外交的有关情况?

于洪君:冷战结束后这30多年,国际关系领域一度出现对话代替对抗、缓和代替紧张的良好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地区性的、跨区域的、全球性的多边安排与合作架构,有增无减。与我国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亚欧会议、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二十国集团、中日韩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伊核问题六国对话会、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亚洲合作会议、中国—中亚(5+1)对话、中国与世界政党对话会,等等。

上述这些适应世界形势新变化、反映时代进步新特点的新型多边机制不断生成并发展壮大,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中国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在倡导创建并发展上合组织、金砖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独一无二的引领作用。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中国—东盟、中日韩三方合作、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伊核问题六国对话会等多边机制中,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建设性作用。中国作为真正多边主义践行者,作为新型多边外交机制的维护者,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影响不容诋毁,贡献也无法磨灭。

《领导文萃》:近些年来,一方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参与创建新型多边机制、引领新型多边外交的成就,可圈可点;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维护他们主导的世界旧秩序,构建有利西方的地缘政治格局,大行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大搞集团政治,试图把世界拉回到阵营对抗的老路。您能不能介绍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于洪君:冷战结束以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诉求和共同期望。世界呼唤多边外交,期待互利合作,多边外交机制因此不断创新发展。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要代表,对新型多边外交的兴起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掠贫、以众暴寡、以邪压正的冷战余毒,仍严重存在。集团政治、阵营思维、霸凌行径、丛林法则、地缘对垒等帝国遗产,仍随处可见。作为冷战遗存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非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逆势扩张,满血复活,就是突出例证。

冷战结束以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诉求和共同期望。世界呼唤多边外交,期待互利合作,多边外交机制因此不断创新发展。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要代表,对新型多边外交的兴起注入了强大动力。

美国作为当今最大的霸权国家,极力阻遏中国的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发展,正在全球范围内构筑旨在孤立中国的所谓“民主国家联盟”,并在“印太战略”大框架下,搞起了“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建立了美英澳三方核潜艇联盟,并且竭力拉拢日本入伙。此外,美国还搞了一个意在排除中国的准经贸联盟“印太经济框架”,甚至搞了一个专门在高科技领域封锁中国的“芯片联盟”。所有这一切,无不打着多边主义幌子,欺世盗名。美国的这种“多边主义”,不过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代名词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世界格局深刻重组的大背景下,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伪多边主义,仍不乏支持者和追随者。对此,我们一直高度关注,并且在妥谋对策,积极应对。

《领导文萃》:您刚才提到,中国在开展和参与新型多边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多边机制方面,发挥了独一无二的引领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您能否谈谈中国参与APEC、G20活动,推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对于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重要意义?

于洪君:了解中国参与APEC、G20活动,推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的有关情况,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框架下的真正多边主义,的确很有必要。

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简称,诞生于冷战结束之初,现有21个成员,是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跨区域的经济论坛和政府间对话平台。中国1991年正式加入APEC后,一直积极参与活动,并且主办了2001年、2014年两次峰会。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APEC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整合的亚太经济格局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主张APEC所有成员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2014年峰会通过的重要文件,譬如《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和《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G20也称二十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7个发达国家和12个新兴经济体,再加上欧盟共同组成的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型交流平台。中国之所以积极参与其活动,主要原因在于该组织具有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兼顾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兼顾区域平衡等特点,还带有管理全球经济、应对发展困境、完善全球治理三大功能。2016年,G20在中国杭州举行了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次峰会。中国作为主办方,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峰会主题,切实把握住了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脉搏。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的政策主张,被国际社会形象地誉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峰会所形成的《杭州行动计划》以及《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等多份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发展观、治理观与合作观。中国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增强。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而建立的元首对话机制,时称“上海五国”。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根据中俄关系、中国与中亚各国关系的发展需要,协调各方立场,吸收乌兹别克斯坦作为新成员,同时将“上海五国”机制升级为上海合作组织。

上合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发起、以中国城市命名、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区域性多边机制,具有其他地区性多边机制不具有的包容性、建设性与开放性。目前,该组织已经发展成由9个成员国、若干观察员国、众多对话伙伴国组成的庞大的跨区域合作组织,呈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上合组织。2013年他出席该组织峰会,引导会议通过了中方倡议并牵头制定的《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今年7月,该组织峰会将在哈萨克斯坦召开。中国外长明确表示:中方将继续把上合组织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他呼吁各成员国团结协作,把上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让上合在百年变局中发挥“稳定锚”的作用。

金砖国家合作,有时也称金砖国家组织,2009年由俄罗斯发起成立。最初只有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四国,因此时称“金砖四国”。2011年南非加入后,改称“金砖五国”。中国不是金砖国家合作的第一倡导国,但为推动金砖国家合作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中方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时,习近平主席推动峰会确认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框架,同时确立了“金砖+”合作理念。2022年中国再度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时,先后组织160多项活动。由于中国与相关各方共同努力,金砖合作气势如虹。目前,金砖合作国家已增加到10个,另有不少国家正在申请加入。

《领导文萃》:通过您的详细介绍,不仅能感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强大气势,同时也切实体会到中国真正多边主义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我们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及真正多边主义的前景,充满信心。

于洪君:我国在真正多边主义理念指导下开展的外交实践,远不只上述这些。此外还有中欧峰会、亚欧会议、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亚洲合作对话、东亚—拉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10+1)、东盟—中日韩(10+3)、中日韩三方会议、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国—阿拉伯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等等。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当前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相互叠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向纵深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球推进,多种形式的多边外交同时并举,还要面临许多问题、考验和挑战。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围绕共同关心的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包容开放的原则基础上,真诚对话,寻求共识,推进合作,携手打造共同发展与普遍安全、和平共处与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命运共同体。

具体而言,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有机结合”:即支持并参与传统多边外交机制,与倡建新型多边外交机制,要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真正多边外交,与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特别是伪多边主义,要有机结合;通过多边外交维护自身发展与安全利益,与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要有机结合;多边外交中的继承与创新、理念与实践、小多边与大多边,也要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