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属于皇帝的私人空间,与朝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往更为久远的时代追溯,王家即政府,政府即王家,而大内总管则相当于政府首脑。正因为如此,大内总管的身份就显得格外特殊化。
东汉时期,朝廷的权力版图被分作三大块。一是外朝,三公九卿属于外朝;二是内朝,内朝以大将军为首,皇帝的秘书机构尚书台属于内朝;三是后宫大内。
当时名义上的大内总管是少府,这是一个外朝的文官职位。而在帝国高层之间的斗争中,少府是没有参与资格的。而实际上的大内总管是中常侍。中常侍是宦官的头儿,而且这个头儿不是一个,经常有几个或十几个之多。他们认为自己是帝国的关键少数派,居于帝国权力的核心地带,常常以皇宫大内的代言人自居。
隋唐时期,政治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甘寂寞的尚书省(前身为尚书台,南朝时改为尚书省)从内朝走向了外朝,而中书、门下两省成了新的内朝。唐朝早期,宰相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控制着内朝,同时又有对外朝的指挥权,集两朝权力于一体,抢尽了风头。相比之下,大内总管的权力反而被装进了制度的笼子。
进入中唐以后,动荡的帝国使执政者们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在敌我难辨的情况下,皇帝们的本能反应只能是将权力交给自己最信赖的人——那些穿梭于自己身边的太监。经过改组内朝,设立了两个枢密使,他们与宰相共同执掌内朝权力。到唐末创造性地发明了“贴黄”,也就是中书门下的文件需要枢密使“贴黄”,才能生效。这就是明朝“批红”制度的雏形。
此外,唐德宗还将禁军的指挥权交到了太监的手上,由太监来掌管神策军。当时,大内出了四个总管,两个枢密使,两个神策军中尉,他们成功分享了内朝的权力,同时又掌握了禁卫军的军权。其权势之大,达到整个宦官史上的巅峰。
到了明朝,帝国的权力中枢再次发生变化。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索性废掉了宰相,万事一肩挑。后来虽然产生内阁,但内阁大学士不同于宰相。大学士只负责内省,理论上并不能直接指挥外省六部。这就导致了内省和外省出现了永久性的断裂,难以弥补。还有一点就是帝国运转越来越自动化、越来越公文化,皇帝的作用有所削弱。
明朝管理宦官的机构是二十四衙门,其中最重要的是司礼监。司礼监掌印太监相当于大内总管,其副手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两者有着不同的分工,秉笔太监负责批红,掌印太监负责审核,在上面盖个印。按制度规定,他们只能按皇帝的意思批红,主动权还不如内阁的票拟。然而,如果恰巧遇上懒惰的君王,宦官的权力会变得异常惊人。
清朝的大内总管并不是太监,而是内务府大臣,这个官职类似于汉朝的少府,实际权力要更大一些。理论上来说,他有对所有太监的管辖权,同时,管理着皇室的财务、库贮、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务。内务府这个机构本身权力并不算大,就是皇帝的生活秘书而已。不过它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捞钱。皇上花钱都必须通过内务府,很快就将内务府养成了一个贪腐窝。大内总管成了皇家钱袋子的实际掌管者,而这里面究竟有着多大的油水,实在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摘自《衙门绝密录》)
我们描述好笑东西的词汇不断升级,导致表情符号也呈现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变。“笑哭”表情符号过时了,我们就用“大哭”来表示“我在哭”;一旦这个也失去吸引力,我们就用上骷髅表情符号,取自笑“死”的说法。这就是语义漂白,一个感情浓烈的词被用得越多,它的原义就越被稀释直至完全丧失,于是需要被替换。
——美国语言学家亚当·阿列克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