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是皇家祭祖的专有场所,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配享太庙,指的是大臣凭借生前的勋业,去世后得以祔祀于帝王宗庙。在讲究“敬天法祖”的古代社会,能够“配享太庙”是朝廷给大臣的最高礼遇。纵观历代配享太庙情况,能够配享太庙的功臣极为有限,大多为建立功勋的开国功臣,总数不足两百人。
配享太庙如此之难,但也不是必须走寻常路。古人若是能在某个领域做到极致,或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可以配享太庙,名垂青史。
在配享太庙的“另类组合”中,首先出场的是西晋裴秀。据《晋书》载,裴秀是西晋的名臣,少年时就颇有名气,好学多思,有风度节操。
裴秀这个人非常敬业,当时他任地官,这个官职可以掌管全国的土地、人口以及地图等事务。裴秀研究了一下,认为《禹贡》中的山川地名,沿用久远,后世多有改变,有些解说看着牵强附会,让人混淆不清。于是裴秀采集甄别旧有文献,有疑问的先空着,古代有其名而当今不用的,也根据事实作出注解,作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上奏皇帝,收藏于秘府之中。他还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制图六体”,即地图绘制上的比例以及把人行道路变为水平直线距离等原则。一直到了明末,都为中国制图者所遵循,在世界地图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
咸宁(275—280)初年,裴秀与石苞(西晋开国功臣)等并列王工之位,配于太庙享祭。要知道,西晋唯有开国时期确立了12个入庙功臣,后续再无增补。
裴秀得以配享太庙,可以说是另辟赛道,但“另类组合”中的安金藏就显得有些惨烈。安金藏是唐代太常寺的乐工,当时的皇位继承人是睿宗李旦,原本这两人完全不会有什么联系,但某天有个人跑去跟武则天告状,诬告睿宗暗地里有谋反意图。武则天立刻就命来俊臣严查此事。
来俊臣可是著名的酷吏,还会制造各种刑具。睿宗的侍从落入他手里后,纷纷受不了酷刑,只好承认自己与睿宗共同谋反。原本这个案子要结了,谁知安金藏忽然站起身来对来俊臣大声喊道:“你既然不相信我的话,我就只能剖开自己的心来表明皇嗣确实没有谋反!”说完,他立刻举起佩刀将自己的胸膛割开,血洒了一地,他的五脏都快流了出来。
武则天听说后赶紧命人将他抬进皇宫,让御医将他的五脏再纳进腹膛内,然后用桑白皮缝合,涂药。没想到过了一夜,安金藏居然苏醒过来了。武则天前去看望他,不由感慨道:“哎,我有儿子,他却不能自我表明没有谋反的意图,他的忠诚还比不上你。”随后就下令停止追查此事,睿宗也因此避祸。这段故事被记载于《大唐新语》,世人皆为安金藏的忠烈之气而感动。安金藏去世后,配享睿宗李旦的庙庭。可见,即使没有为国家建功立业,但有着非凡的忠勇之举也可以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在前几朝也许还可以因为皇帝“权力的任性”,稍微放点水,但到了宋代,配享太庙这个事情被整得非常严肃。配享太庙者,必须要立大功、名望崇高且道德上没有任何瑕疵,就算是条件完全符合,也有着严格的审核与程序要求。这事儿皇帝也不能独断,必须经过“都省集议”后,才能定下来。
古人如此艰难地得到了配享太庙的资格,也并不能就此安心,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丢掉。尤其是在朋党之争非常激烈的宋代,士大夫阶层出现分化,功臣配享太庙这件事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王安石。在宋哲宗绍圣年间,新党为彰显对王安石的推崇,将其增入配享太庙。而在绍圣三年(1096),以富弼曾经得罪过宋神宗为由,罢去其配享资格。《宋史》对此也有记载:“罢富弼配,谓弼得罪于先帝也。”
后到了南宋初年,宋高宗与其近臣一商量,决定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结于主张变法的王安石、蔡京、蔡确等人身上。建炎元年(1127),蔡确配享太庙的资格被罢黜,以司马光代之。这还不够,毕竟王安石还没被处理,于是在建炎三年(1129),赵鼎上书:“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今安石之患未除,不足以言政。”王安石配享太庙的资格就此被罢黜,而曾遭罢黜的富弼又再次配享。这朋党之争将配享太庙一事闹得跟玩“萝卜蹲”一样,每人都能来上一轮,主打一个“心累”。
不过更心累的还是清代的张廷玉,连吃两朝皇帝画的饼更崩溃。张廷玉在朝廷的工龄将近有50年,据《清史稿》记载,雍正皇帝在位时,就给张廷玉画过“配享太庙”的饼,张廷玉心存感激,于是继续为朝廷卖命。到了乾隆皇帝执政时,张廷玉提出自己想要告老还乡。有这样一个得力的大臣在朝堂上,乾隆皇帝怎么舍得让他走。
眼见退休无望,那得把配享太庙的事情落实,张廷玉又上奏,同时还摘掉了官帽并叩首请求皇上一句话作为凭证。乾隆帝心中一阵不悦,但朝廷要用人,乾隆皇帝还是为他颁发了手谕。
谁能想第二天张廷玉派遣儿子张若澄入朝谢恩,乾隆皇帝因为张廷玉没有亲自来,加之被逼写“保证书”,于是降旨责问张廷玉,一度想要剥夺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不过最终,在张廷玉病逝后,乾隆皇帝还是遵从了雍正皇帝的遗命,让张廷玉配享太庙,派遣使者参加祭奠,谥号是“文和”。张廷玉是清朝历史上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由此可见,功臣配享太庙制度是古代皇权统治者对功臣的一种肯定与褒奖,也是大臣们一生竞相追求的荣光。
(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