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发展教育。音乐属于美育范畴,是使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听觉和视觉碰撞的艺术。如果将跳动的音符比喻为细胞,完整的乐谱比喻为器官,则美妙的音乐便是生命特征,音乐是活泼的律动、是跳动的心弦、是情感的表达。
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入音乐课,体现了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同时坚持基础性和多样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样的音乐教学对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积极乐观的求进心态至关重要,即健全人格是人在社会得以生存的前提,爱国情怀是不忘本源的关键,求进心态是不断进取的基础,同样音乐教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生活品位、精神境界和气质水准。所以说,音乐课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组织活动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好的验证。
音乐是优秀文化的传承,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爱国教育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每逢清明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各单位都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单位成员去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回顾中国共产党艰辛历程,讲述老党员的革命故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始终牢记当代生活的来之不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让我们学会感恩与感激,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见证着优秀红色文化的传承,以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虽然青少年尚未成熟,以感官认知为主,但在平日活动中组织者会给他们传递一些浅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初步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例如,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东方红》《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唱祖国》等和一些民族舞蹈,也许他们不明白其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但唱的次数多了、长辈们讲的故事多了,他们也就会知晓中国共产党的蓬勃与伟大,从小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进行爱国教育,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不会随波逐流,不会出现丑化历史事件发生。因此,组织音乐活动对传承优秀红色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青少年来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怀。
音乐是作者内心情感世界的表达,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特征。音乐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作曲者和作词者往往会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歌曲、可以是舞蹈,这就知晓为什么会有民族歌曲、情感歌曲等区分了。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组织活动的过程可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一首曲目一定会告知学生其深层意义,可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可以是积极向上、欢快的曲调,可以是宽阔无边、豪迈的曲调,让同学们知道每首歌曲所蕴涵的意思,知道音乐也可以表达感情,音乐是表达感情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事物的挚爱之情。对音乐敏感度极强的人,会在听到某首歌曲、看到某支舞蹈,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如若是悲伤的,他们会潸然泪下,相反,他们会激动不已,他们将自己纯粹地代入音乐当中。经过类似的活动可以告知青少年,其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有,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个多彩的世界,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特性,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允许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养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将自己所思、所想、所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间接地教会青少年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世界。
音乐是学科知识的延续,树立青少年积极乐观的求进心态。从中小学教学阶段抓起,组织音乐活动体现学科间的互融与互通,学校不仅为了要应对各种考试只抓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而漠视音乐、体育非考试科目的地位,这有背于在新课标教学理念下倡导的教学观,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学生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组织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变为现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青少年自主发现乐趣、培养兴趣,处处是教学、处处是知识。青少年时期,多动、好动是他们这个阶段最明显特征,心智尚未成熟,如果一味地只是学习文化课,会让他们感到压力,甚至会出现厌学现象,更难去发现他们真正的乐趣,我想这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不快乐,生活全被学习占据,闷闷不乐。组织音乐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释放孩子们的天性,经过适当的放松,学生们会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学习效率会倍增,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发现学习的乐趣,生活是美好的,他们可以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好与坏,这样的结果何乐而不为?让青少年主动去发现美,探究兴趣,不断求知、不断进步。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培养兴趣。音乐是学校主科的延续,组织音乐活动,孩子们可以自己去探索真正的人生,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求进心态。
音乐之美,美到实处。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树立积极乐观的求进心态,音乐属于一种美学,青少年对音乐的感悟、表现与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在组织的活动当中,可以给人精神上的享受,熏陶中又给人一种无形的放松和慰藉,让我们共同来享受这份盛宴。
(作者单位:兴县教育科技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