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启超为中国近现代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开拓性的贡献。他发表的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达千万字,这些著作具有历史和文学价值,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他参与创建了多所知名大学和图书馆,主办了十多种报刊,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大大推进了中国近现代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梁启超;文化;改革;创新;贡献
【中图分类号】B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5-012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5.038
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门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江门五邑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JM2023C13)。
一、前言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祖籍新会,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新闻学家、教育家、史学家、图书馆学家等名家,是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他是维新运动和护国运动的重要宣传家,是“五四运动”导火索的点燃者,推动了中国历史的文明和进步。2024年是梁启超151周年诞辰,为更好地缅怀先贤的丰功伟绩,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风家教及爱国精神,擦亮“启超故里”城市名片,有必要对其文化成就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更好地传承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梁启超的教育贡献
梁启超是著名教育家,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梁启超的九位子女都是国家栋梁之材。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更是院士。他的教育成就备受社会各界推崇。
(一)梁启超的学校教育思想
1.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对近代教育进行系统改革和创新。他在《变法通议》中明确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1]清光绪帝于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五日(1898年7月3日)同意了梁启超代拟《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
2.主张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能够自立自强的人才。梁启超于1914年11月在清华学校(原名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演讲时,引用《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鼓励莘莘学子只要不惧艰难困苦,定能学有所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由此成为清华大学校训。
3.主张教育平等,重视幼儿教育和妇女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特色国民。《变法通议·论幼学》中,梁启超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3]他倡导兴办女学,实行女子师范教育。他在《倡设女学堂启》中认为:“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4]此举不仅利于妇女解放,而且利于国家的文明和进步。他是我国近代首个职业教育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起人之一。他在《改造》发刊词中明确指出:“同人确信国民的结合,当由地方的与职业的双方骈进。”[5]他在《新民说》中阐述了近代中国的教育宗旨就是开启民智、培养特色国民。
4.提倡“教学相长”。1922年,他在《教育家的自家田地》中指出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6]的治学和育人态度是教育家所应具备的能力,也就是当今盛行的“教学相长”观念。
5.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全面建设。例如:在《德育鉴》论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7];在《论尚武》突出了体育强国的教育思想,通过“尚武以强种,强身以保国”[8];在《饮冰室诗话》提到“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9];在《敬业与乐业》提到“劳作便是功德”等等。[10]
(二)梁启超的社会教育思想
1.发挥媒体的教育功能。通过创办《时务报》《新民丛报》《庸言》等刊物宣传以“德育”为核心的新民教育思想。1902年,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11]的观念,以此引导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影响深远。
2.发挥政治团体的教育功能。如通过“强学会”等协会唤醒国民要通过变法途径实现民族自强、自立,从而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3.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梁启超十分重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19世纪末他就提出“办书籍馆”是培育人才的三大要事。他于1896年出版了《西学书目表》,拟定了“学、政、教、杂”[12]的图书分类方法,后又提出了编制中国的十进分类法,是中国最早统一中外图书分类法之人。1916年,梁启超提倡创立松坡图书馆并担任馆长;1925年,他提出创建中国图书馆界第一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图书馆协会”,并在创会致辞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13];1926年,他又被任命为北京图书馆馆长。
(三)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
1.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如1913年1月23日,梁启超致梁思顺的书信关心安慰她:“你得了疾病,功课要减少,如果十分严重的话就停课休养,背诵知识也要量力而行,一定要切记。”[14]
2.注重培养子女正确的价值观。梁启超和家人完全有条件留在国外,但是他们都选择了回到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他们爱国爱家的品格形成离不开其优秀家规家风影响。他经常教育子女不但要提高自身学识,形成严谨的治好态度,而且还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学成一定要报效国家。
3.给孩子们营造轻松、愉悦、活泼、民主的家庭氛围,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如1927年8月29日,梁启超在致孩子们的信中告诫:“思成所学的建筑太过专业,还需要增加其他常识,比如人文知识。我担心你因为所学太过枯燥,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以致厌倦,甚至堕落。读好书如结交良师益友。因为我的兴趣很广泛,生活内容异常丰富,所以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我希望你们也学习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15]
梁启超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统一结合,力求使每个人都能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致力于中国图书馆事业,为国民平等获取智识提供有力支持。
三、梁启超的新闻贡献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创办报刊最多、最丰富之人,有力地促进了新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他是近现代独领风骚的新闻学家、报刊活动家。他通过犀利的文笔、睿智的思想极大地提升了报业和报人的历史地位。
(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梁启超被誉为“舆论界之骄子”,是清末民初重要的启蒙思想家。1896年,他在《时务报·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给报刊的功能定位为“去塞求通”“耳目喉舌”。[16]1901年,他在《清议报·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指明了办好报刊的几条原则,即“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确而速”[17];同时首次提出“党报”概念。他说:“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17]他特别重视新闻人才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培养。1902年,他在《警告我同业诸君》认为报人应该遵从“监督政府、向导国民”[18]行为规范。1910年,他在《国风报·叙例》还提出报人应该秉承“五本”原则,即“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19];作为代表政府机关舆论的报刊,要具备“八德”,即“忠告、向导、浸润、强聒、见大、主一、旁通、下逮”[19]。至于报刊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1912年,他在《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中娓娓道来:“鄙报馆为生涯,自今以往,尤愿终身不离报馆之生涯者也。”[20]在其近三十年的报业生涯里,他办报的宗旨始终围绕着“救国”二字。他的新闻思想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对于现代新闻业同样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梁启超的办报活动
他参与主办、主编的报刊达十余种。他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针砭时弊,发人深省的变法维新和启蒙国人爱国的文章,这些宝贵文献不仅是研究其个人思想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弥足珍贵的史料。其“报馆生涯”可以追溯到1895年和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是中国首份资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又参与《强学报》的编辑工作。他于1896年主持《时务报》;1897年参与筹办《知新报》;1898年在日本横滨主办《清议报》;1902年主办《新小说》《新民丛报》等;1907年担任《政论》的总撰述;1910年担任《国风报》的总撰述;1912年在天津主办《庸言》;1915年主编《大中华杂志》;1920年主编《改造》(原名《解放与改造》,1922年停刊)等杂志。
他创办和主编的报刊不因循守旧,在内容、文体、版面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其文对中西文化研究深刻、透彻,启蒙了国人的自由、民主、共和思想。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发表的文章受到社会各界的推崇和青睐,时人盛赞“卓如之笔,可敌十方报纸”。
四、梁启超的文学贡献
梁启超是清末政治改良和文体改良的重要理论家和实践者。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殚精竭虑。不管是翻译外国作品,还是从事文学创作,梁启超的目的主要在于唤醒国民、启迪民智,传播新民教育思想和实现政治改良。
(一)梁启超的文学观
梁启超倡导“三界革命”,更新文学理念并积极创作文学作品,具体表现为,在散文创作方面,他倡导“文界革命”;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倡导“诗界革命”;在小说创作方面,他倡导“小说界革命”。梁启超关于文学界革命的重要论述,使文学在观念上和文体上都发生重大变化,加速了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梁启超积极参与、推动的“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文体革命,不但揭示了文学体裁和作品风格的演变,而且为开启民心和民智提供了无尽的知识甘泉。
1.倡导“文界革命”。1899年,梁启超因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海外期间,他在《夏威夷游记》中评价日本政论家德富苏峰的著作时呐喊出了“文界革命”[21]的口号,主张文章应该具有“雄放隽快”的风格。这里的文主要指散文。他反对禁锢思想的八股文等僵硬的旧文体,提倡通俗易懂的新文体,开启了近代白话文运动的先风。
2.倡导“诗界革命”。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提出了诗歌的变革思想:“欲为诗界之哥仑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非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22]1902年,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明确指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9]他认为诗歌是提升国民爱国思想和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3.倡导“小说界革命”。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鲜明地指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23],使得原本被视为“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在中国文学殿堂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中国的文学结构为之一变,文学格局逐渐从传统转向现代。
(二)梁启超的文学作品
梁启超创作了数百万字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作品雄浑磅礴,具有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如《读陆放翁集》《新中国未来记》《欧游心影录》《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爱国论》等作品。梁启超在创作上言文一致,将传统的古文与白话文有机结合,使得士大夫和普通百姓都十分愿意接受。梁启超前期从事政治活动,比较重视文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后期侧重学术研究,比较倾向于文学的审美和个性化创造,并且在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五、梁启超的史学贡献
梁启超引领的新史学运动和新史学思潮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1.提倡独具特色的专史编撰。他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第六章《史学》指明:“专史之作,有横断的,有纵断的。横断的以时代为界域,如二十四史之分朝代。纵断的以特种对象为界域,如政治史、宗教史、教育史、文学史、美术史等类是也。中国旧史惟有横断的专史而无纵断的专史,实为史界一大憾也。内中惟学术史一部门至清代始发展。”[24]他自己也亲力亲为地创作了《中国文化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史学名篇。
2.指出方志的重要价值。地方志,简称“方志”,是依照一定体例和格式,通过严格的选材编纂而成,记载了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1923年,梁启超整理和概括了我国方志的过往、现状和发展历史,首次提出“方志学”的概念,使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而受到社会的重视。他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第七章《方志学》道出:“最古之史,实为方志。”[25]
3.主张采用科学、系统、客观、批判、求真去伪的方法研究历史。他在《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第四章《辨伪书》指出“求真”为学者的责任。[26]1902年,他在《史学之界说》提倡“历史进化论”[27],尊重历史发展规律。1921年,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对“旧史学”[28]迂腐的观点进行批判。他是首位提出“历史统计学”的史学家。1922年,他在《历史统计学》指出:“史家最大任务,是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共相’和‘共业’。”[29]其历史观反对愚昧落后,在历史研究方法上广泛吸取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先进理念,使历史学科更加严谨、客观、科学。
4.重视中国史学教育,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他创作了数百万字的史学论著,进行了众多史学演讲。他在《中国历朝统系图》的序言强调国史教育的重要性,说:“治国史者不可无此图,学校更不可无此图。”[30]他肯定了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疾呼:“凡时代思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31]
(二)梁启超的史学著作
梁启超的史学著述蔚然可观,达数百万字。他对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学、军事、哲学等历史人物都写过传记,如《管子传》《陶渊明传》《王安石传》《袁崇焕传》《李鸿章传》《卢梭传》《亚里士多德传》《达尔文传》等经典之作。他撰写了大量关于史学研究的理论著作,如《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等名著。
六、结语
名人文化、名人精神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闪亮的名片。梁启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梁启超精神文化及其家族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代人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梁启超精神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勤奋、进取、爱国、爱乡的华侨文化的优秀代表。
参考文献:
[1][3][4][12][16]梁启超著,汤志钧等编.梁启超全集(第一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0,57,282,
134,107.
[2][6][10]梁启超著,汤志钧等编.梁启超全集(第十五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93,391,403.
[5]梁启超著,汤志钧等编.梁启超全集(第十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97.
[7][8][27]梁启超著,汤志钧等编.梁启超全集(第二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24,624,501.
[9][11]梁启超著,汤志钧等编.梁启超全集(第三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15,33.
[13]梁启超著,汤志钧等编.梁启超全集(第十六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07.
[14][15][17][18][19][20][21][22][23][28][29][31]梁启超.
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118,6273,476,969,2221,2508,1220,1219,884,4087,4050,3068.
[24][25][26]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4,137,96.
[30]王亦鹤.中国历朝统系图[M].上海:中华书局,1925:1.
作者简介:
李建勋,深圳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图书资料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地方古籍和民国文献整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