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万家河“万家护”工作品牌

2024-07-22 00:00:00桑毅
群众 2024年13期

河畅其流,水复其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因地制宜开展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并形成长效机制。句容市华阳街道坚持系统观念,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推动机制创新,以生态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以多元共治实现常态长效。通过创新设立“排口长制”、引进“一虫一草一系统”的生态治理模式,购买管护外包服务并发动群众共治等方式,擦亮了万家河“万家护”工作品牌,使得万家河这条曾经“脏乱差”的污水河逐渐恢复成“净畅清”的景观河。

因地施策开展工程治水,让“合污同流”变“各行其道”

为彻底改变“前面治理,后面污染”的被动局面,我们坚持“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系统观念,整合项目资源,对万家河沿线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将老旧小区、城中村的污水管网分批次按步骤全面改造,对河道拦污蓄洪能力进行系统提升,化解了污水一直乱排的痛点。同时,结合“水韵江苏”建设打造万家河主题公园,从治标到治本,从建“挡丑墙”到添“新风景”,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进雨污分流,杜绝面源污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是打通水体内部循环的“里子”工程。近年来,街道持续推进辖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成立工作专班,利用多种检测手段,深入万家河流域内小区、村庄实地勘察,摸排线路走向和管线现状,弄清了地下水网分布的内在逻辑。结合现场踏勘实际情况,加强与施工、监理及设计单位沟通,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把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关。施工期间,加强与水、电、气、暖相关单位交流,规避现有地下管线,选择最优路线,合理优化工期,尽可能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改造河道路桥,提升拦污能力。以提升考核断面水质为目标,积极谋划并推进各项治水工程,大力推进“河底清淤、河道清障、岸线绿化”,守护河湖健康。启动万家河一期整治工程,实施侯家村河道拓宽、安装东王桥段生态框、新建美家福邸附近益流堰体、吕家园公路桥改造工程,新修春城路污水主管网2公里、修复高骊山路水管,并完成万家河东昌路的市政管网连接等7个关键节点施工,彻底将污水拦截于河外。2023年数据显示,万家河水质已长期达到Ⅲ类水标准。

兴建水韵公园,推动以点带面。依托万家河综合整治工程,在万家河沿线居民集聚区建设了“万家河幸福河湖主题公园”,实现了水与岸、河道与建筑、功能与文化的协调之美、整体之美。作为句容市首批水利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建有精神堡垒、“河小志”、河长制知识宣传栏、健身步道、亲水平台、交通景观桥、体育公园等设施,集河长制文化宣传、水情科普教育、墙绘水韵文化展示、市民休闲健身于一体,不仅成为宣传幸福河湖建设的新阵地、河湖生态治理的新样板,还美化了环境,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市民在散步休闲的同时感受水文化的熏陶,共享“幸福河湖”“水韵江苏”建设成果。

科技赋能开展生态治水,让“龙须水沟”变“景观河廊”

我们坚持科学治水,鼓励新技术转化、信息化手段应用和专业人才培养,打造科学治水的新模式。

秉承生态治理的理念,引进食藻虫生物净水技术,以“一虫一草一系统”为核心,对万家河进行生态修复,建造万家河“水下森林”。通过种植苦草等沉水植物吸附分解污染物并增加水含氧量、投放食藻虫吃藻控藻、投放鱼虾吃虫,构建“食藻虫-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增强水体的持久自我净化功能,实现改善河道环境、提升水质的目标,最终达成生态系统的恢复。同时,在万家河全线布设辅助活水增氧设施以改善河道水动力,提高河道溶解氧含量,以此改善河道内生物生存环境。

街道定期组织镇村级河长、排口长开展技能培训,并充分发挥各类数据整合功能。巡河不单单要走走看看河道有无漂浮物、有无非法排污口、水质是否变差,还要及时发现、及时上报、立即处置、对账销号,实现无缝衔接,进一步强化了河道巡查工作,提升了处理问题的信息化水平。

治水之道,人才为基。街道一直以来都把治水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先后选派多名年轻干部赴污染防治一线攻坚锻炼,有针对性开展治水理论经验分享,切实优化了治水干部培养模式,实现了老带新、特带专、专带群。截至目前,相关专业人才已达30余人,厚积了治水治污力量。

创新机制开展协同治水,让“单打独斗”变“联合作战”

我们深知,治水不能靠单打独斗,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联保共治做好“水文章”是打造幸福河湖的应有之义。近年来,街道不仅创新贯彻落实河长制,还引入社会机构参与治理,发动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最大范围调动多方力量,汇聚工作合力,推动万家河流域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

推进河湖治理“排口长制”。排口是连接岸上和水体的“咽喉”。华阳作为城关街道,在句容率先推进“排口长制”,通过盯住排口,对水质不达标的排口锁定污水源,力争不让一滴污水入河。万家河等6条河道每个排口均设立1名排口长,负责对所有通过管道、沟、渠、涵、闸、隧洞等直接向河流排放废水的排污口和通过河流、滩涂、湿地等间接排放的排污口进行整治。

引进河湖治理“市场机制”。2018年,句容试点引入河湖治理市场机制,街道积极对上沟通协调,在市级河长办的指导下成为首批试点。通过市级统一招投标方式产生具有专业资质的管护公司,由街道购买社会化服务对万家河河道进行管护,避免了技术机械跟不上、偏僻河段出现失管、以奖代补搞分摊分派等问题,实现了河道颜值和管护效率的“双提升”。

制定河湖治理“村规民约”。为了撬动当地群众的力量,街道先后多次召开群众恳谈会,商议万家河河道维护的后续事宜。村(社区)还出台了专门的河长制村规民约,约束规范村民行为,通过上下共治、水岸同治、标本兼治来解决长效管理等问题,大家共同呵护万家河。众人拾柴火焰高,过去只有河长、保洁员负责河道保洁,现在乡亲们参与进来,实现了万家河“万家护”。目前,万家河已入选江苏省幸福河湖。

(作者系句容市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