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思想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阐述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根据其应用原则,对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将数学思想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养成应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优秀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进行创新,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养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1 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目前教育改革的重心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有效应用数学思想,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中阶段知识体现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等,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想,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本质,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2.1 目的性原则
初中数学知识体现很多的数学思想,每种数学思想都对应着解决一类问题,有其特定的内涵和使用环境.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的能力,并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准确掌握应用不同数学思想的环境.通过实践也能够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有正确的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应用数学思想的优势,使其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应用数学思想的价值.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明确应用数学思想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确保课堂教学与目的相契合,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并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这就凸显了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目的性原则的必要性.
2.2 渗透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学思想要遵循渗透性原则,循序渐进的方式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与应用.初中数学知识中体现的数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数学思想,学生很难意识到数学思想的应用价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应用数学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遵循渗透性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将数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正确认识理解数学思想,使其建立起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概括性原则
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讲解、示范、应用、训练、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数学思想,并总结数学思想的应用环境,深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初中阶段体现的数学思想很多,教师一直以详细讲解的方式促使学生认识应用数学思想,很容易导致学生混淆不同的数学思想,难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思想,同时会加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如果教师遵循概括性原则应用数学思想进行课堂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教师要对数学思想进行分类归纳,将其核心精炼出来,然后对学生进行概括性教育,使学生直观认识到数学思想的内涵与特点,能够灵活地应用数学思想,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2.4 参与性原则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依然没有认识到陈旧的教学观念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在教师应用数学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就会严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也停留在表层,在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核心素养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遵循参与性原则,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究数学思想方法,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方向.这样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
3 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3.1 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理解定义,而是要教会学生应用数学思想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应用数学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 在因式分解教学时,教师要应用数学思想,引导应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将给定因式分解完全,进而得出正确答案.学生在课堂中拥有更多的自主讨论探究的空间,能够降低学生的压力,营造出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经过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应用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注重备课环节,不能单凭经验教学.教师要根据课时知识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结合数学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探究问题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使其能够举一反三,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其他数学问题的分析上.在进行几何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认知学习能力的不同,合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相应水平上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使学生进行联想,具象化理解抽象的几何变化图形.
例如 在几何定义讲解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呈现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观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定义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如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在基础知识讲解后,教师可以逐渐提高例题的难度,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思想应用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训练,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熟练解题思路,使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尤其是在图形运动和动点问题的分析上,学生能够快速做出辅助线,通过对图形的动态分析,想象图形运动的轨迹,提高学生几何的理解分析能力,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2 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有利于促使学生从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低,对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课堂学习效率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引导学生对题目中存在的数学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 在因式分解解题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应用数学思想在因式分解题目解答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多项式进行分解,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分解多项式的方法,如公式法、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等,要做到解题步骤有据可依,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3 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应用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且使学生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要充分掌握教材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掌握应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进行方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应用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例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高效性,通过应用函数思想,将题目转化为函数图象,利用函数图象的性质来分析方程,通过运用方程等量关系与运动变化的方法,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4 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引导为主,通过培养学生的应用转化思想,从多角度来分析题目,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地知识框架体系.学生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够促进数形结合能力的发展提高.这样,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就能够将数字与图形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审题效率,并迅速想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化难为易.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每种数学思想的应用环境及适用范围,将容易用错的点重点进行强调.教师要夯实学生对基础定义的理解与重点内容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得到扩充.
例如 在进行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式讲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来求解,通过计算判别式求解,还可以通过函数思想,将其转化为函数图象,根据函数性质来求解,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求解,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各种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结语
教师在应用数学思想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应用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葛福寿.基于数学抽象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分式的概念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为例[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20(01):35-36.
[2]章礼满.串“问”为“链”,让数学问题绽放光彩-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链”设置[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20(01):31-32.
[3]茅亚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有效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1(12):106-107.
[4]孙小波.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有效措施研究[J].新课程,2021(50):51-52.
[5]李海霞.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