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运用概述

2024-07-22 00:00:00杜寿辉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13期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重难点内容,学生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常会感到十分吃力,为了能够改善此种情况,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并可以有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首先简单概述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然后探讨思维导图应用的意义,最后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其他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梳理文章脉络的有效方式,经过层层递进与分析,再借助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将知识点形象呈现出来的辅助工具,便于学生记忆与掌握.相较于小学阶

段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更广,而且数学知识内容也更多,需要学生灵活利用数学思维与知识点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将思维导图有效融入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优势,以便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具有形象化特点,由于思维导图具有高效、简单等优势,将其应用于学习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呈现出放射性特点,将原本抽象的思维借助更加形象的脉络结构呈现出来,对脉络思路进行梳理,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如此则能够提升学习效率[1].

2 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思维导图既是教学工具,同样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如果学生可以灵活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那么则能够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结构化知识教学原则.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与内容,从而让学生灵活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2)思维训练原则.此条原则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合理利用思维导图,使得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训练自身的思维,以便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学生日后学习.

(3)知识问题化原则.通过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将遇到的新问题都转变为以往解决过的旧问题,不仅能够达到能力分层的目标,确保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都处在相近的最近发展区,并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锻炼学生思考能力,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3 思维导图应用的意义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即便学生已经掌握各种数学概念与公式,却缺乏学以致用的能力,此时便需要教师使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1)培养学生灵活利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思维导图,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灵活利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未扎实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探索,不断强化学生自身数学素养,促使其思维能力能够得以良好发展.此外,借助思维导图还可以将原本较为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此则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健全的知识框架,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能力[2].

(2)提高教师在备课方面的效率.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分布较为散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此时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可以细化数学知识点,对比与分类各种不同的知识点,使其备课效率能够得到明显提升,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主要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系统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学习、理解与记忆,并构建出完善的知识结构,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节奏有更加准确的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从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运用策略

4.1 强化思维导图设计能力

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给予学生大的解题方向,并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呈现给学生,并利用此部分知识解答出问题的答案,促使学生能够对解题思路、方法等方面内容有一个深入了解,而这能够帮助学生设计出更加健全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快速寻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充分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优势,如此一来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兴趣,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积极主动设计出体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够提升其自身重难点解题效率[3].此外,如果想要满足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开展交流活动,给予学生核心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方式围绕着该核心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此过程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发现自身学习“盲点”,不断拓展学生在问题分析上的思考方式,而且还能够不断健全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

例如 以“三角形”为主题进行思维导图绘制,让学生探讨寻找有关于三角形的边、内角、外角以及衍生出来的多边形内角和等方面数学知识,并对其进行细化,将其填入到思维导图各分支中,如图1所示,使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有关于三角形方面的知识与内容.

4.2 串联数学基础知识内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知识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无法寻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不仅在记忆时会感觉到非常麻烦,而且还十分容易忘记.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难以有效整理知识点,甚至在完成某些数学内容的学习以后,也不能快速寻找到其中的知识点[4].若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便能够改善此种情况,让学生可以更有规划地完成学习,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联系到一起.

例如 在对“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进行教学时,教学重难点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展开较为简单的运算,再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逐渐展开难度较高的运算,如幂的运算,通过利用有关于幂的运算方法与数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整式乘法方面的内容,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从内容开始,分清主次关系,对思维导图进行科学设计.当学生掌握了思维导图设计的方法、技巧以及关键点,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扩展思维导图范围,将所有相关的数学知识都填入其中,此时思维导图范围变得越来越大,并将相关数学知识构建为一个完善的主体[5].如,将与整数乘除有关的公式、幂的运算性质等方面内容融入其中,如图2所示,将整理出来的知识点贯穿到已学以及即将学习的内容,以便让学生形成综合性思维,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路变得更加清晰,能够快速寻找到问题解决方法.

4.3 整理重点难点数学题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由于受到数学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在面对数学重难点问题时无法快速寻找到有效的解题思路与理解方式,导致学生在面对重难点问题时出现了恐惧心理,既不能对重难点问题题型进行分类,而且也不了解重难点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所以,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分析重难点问题涉及的数学知识点,然后将其绘制成思维导图,认真整理与划分课程教学中各种题型以及解题方法、思路、知识点等,促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不断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并深刻记忆相关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利用思维导图寻找问题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数学学习积极性.

5 结语

总之,由于思维导图具有开放性特点,能够将各种知识科学组织在一起,因此将其应用于教学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契合了初中生认知与心理方面的特点.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充分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作用,让学生在面对重难点数学问题时能够快速寻找到解题方案,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因此,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明建国.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交流,2022(02):49-51.

[2]吴敏燕.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单元教学中的运用--以《圆》为例[J].科学咨询,2021(10):179-180.

[3]林玲.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学咨询,2021(09):172.

[4]张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8):173-175.

[5]何凌云,汪亚宁.细绘数学思维导图,助力学生思维发展[J].教育家,2023(4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