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小学和高中的衔接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水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育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导学互动是教师结合国内外教学方法,汇总教学经验而创立的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之间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知识,进而在导学互动中深度理解知识.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但是数学又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难度加大,更考验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在探索知识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灌输式地讲解知识点、例题、课后习题,而是从某个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新的知识点,主动探寻新的解决方式,主动地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活跃,而且学生的思维也可被充分调动起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1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及运用意义
1.1 内涵
导学互动就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之间的互动[1].此种教学模式,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情况下,导学互动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步骤:一是设计导纲,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纲来自学教学内容;二是教师让学生组成小组或者是自行探究教学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三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并将其分享出来,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四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2].
1.2 运用意义
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其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有诸多益处.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源源不断输送的知识,而是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充分调动思维,深度理解知识,若无法理解知识,教师引导之后,能够快速消化新的知识.此外,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来学习知识,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体验感,而且也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教师是引导者.教师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不断钻研和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给他们提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还适时地给他们加油鼓劲,让他们不懈怠、不气馁.三是师生合作共赢.教师少讲知识,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时间,学生听课的时间减少,但课堂的积极性更高,学习的知识更多[3].总之,通过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2 导学互动开展的主要方式
2.1 精心设计导纲
导纲是开展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前提,通过导纲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汇总教学经验,在导纲的设计上,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简要提示,提示该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点;二是认知与探索,让学生从教材中的内容对新的知识有简要的认知,在此基础之上,尝试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三是梳理和反馈.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的教学内容,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是否学到新方法、新知识,并加以改进[4].
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一是提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是探索由两个全等三角形所构成的全等三角形的图案,难点是根据图形准确寻找全等三角形;二是回顾所学的知识,例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判定性质有哪些;三是列出多个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判定哪个是有全等三角形组成的图案;四是让学生进行探究,能够用两对全等三角形变化出新的图形;五是询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通过进行设计导纲,不仅为学生规划了学习的方向,而且也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的知识点,巩固已学的内容,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升.
2.2 合作互动
导学互动中导学是前提,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互动是教学开展的重要形式.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教师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通过互动,不仅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可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合作互动的环节,教师通过设计的导纲内容来引导学生,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纲内容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发表看法,并且有专门的人员记录讨论的主要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同解决导纲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整个互动的环节中,教师还要做好调查和监督的工作,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讨论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精讲本节课的内容,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5].
通过合作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内容和方向,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互动,讨论新的知识,集思广益,解决新的问题.当学生对本节课有简要的认知之后,教师在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点来解决问题.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提高教学质量.
2.3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课堂上一直以教师为主,教师尽可能详细地讲解每个知识点,生怕遗漏某个知识点而影响学生学习新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无论是否听懂,是否跟上教师的思路,都要接受教师的教学安排,听从老师的指令和要求[6].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者,缺少主动探究知识的机会,更没有主动探究的欲望.
此外,部分教师比较严厉,课堂氛围比较压抑,学生根本不敢与教师互动,甚至有想法、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对此,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导学互动中来,就要营造轻松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互动中来.首先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自己不是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协助学生们学习新的知识;其次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应该来自教师的灌输,而是要自行探索,只有自己深度探索知识,才能将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也更加扎实;再次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肯定学生,时刻鼓励和表扬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并积极与教师展开互动;最后是在互动环节,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教师都要肯定学生的想法,指出其想法上存在的误区,以及调整的方向.若遇到比较新颖的想法,教师和学生可深度讨论.
总之,教师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回答、愿意互动,不仅可提高导学互动的课堂效果,而且也可提升教学成果.
2.4 激发学生互动的兴趣
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导学是前提,互动是关键,但是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惰性较强,根本不愿意互动,亦或者是在互动的过程中浑水摸鱼,根本不愿意深度思考,更不愿意发表观点.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就要创新课堂提问方式,激发学生互动的兴趣和参与互动的热情.首先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内容,并且是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不是传统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通过有目的地设计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其次是对要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要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感兴趣,然后进入到教师所提问题的情境中来,愿意深度讨论问题.
总之,在导学互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导学互动的作用,也让学生真正地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2.5 归纳总结
知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生从接触新知识到理解新知识,再到运用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7].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些观点是正确的,能够探究问题,而有些观点则存在偏颇,远离教学目标.此时,学生可能被困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中,无法走出来,也就无法理解教师所说的知识点.对此,教师在与学生互动完成之后,要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总结,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内容之后,教师设定导纲,让学生分成小组来探究内容,然后教师总结学生的探究过程.对完成较好的小组,给予积极肯定的表扬;对于完成不佳的小组,教师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并且引导学生沿着新的方向探究,并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让他们知晓只有自己深度探究的知识才能掌握得更牢固.当各个小组都完成探究的内容之后,教师一是要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需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是总结学生在导学互动中的表现,是否积极认真,努力参与.对于表现不佳的同学,教师要予以指出来,让他知晓教师也在注意他,不可浑水摸鱼.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教师要予以鼓励,让其再接再厉,不断进步;三是教师设计训练题,让学生通过训练题来巩固知识点,并且通过讲解训练题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总之,通过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学生理顺新的教学内容,并将新旧知识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构建更加完善、系统的知识体系.
3 结语
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讲解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互动,在互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实践来看,导学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完成了教学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导学互动方法的优势,并在教学中引入导学互动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倪蓉蓉.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1):80-82.
[2]郭鹏程.谈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3(33):87-89.
[3]马俊.浅析“导学互动”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3(24):57-59.
[4]刘晓辉.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8):67-69.
[5]罗均乾.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3(21):53-56.
[6]章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科技,2023(13):37-39+45.
[7]徐国磊,徐梅.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5):117-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