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数字化传播助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4-07-21 00:00卢伟敏曹文正郑艾倍
传媒 2024年12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核心力量,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根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以独特的艺术特质在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上独具优势。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戏剧艺术也将遵循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特性,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借助数字化技术为优秀传统文化赋形赋能,推进文化传承的守正与创新,又不断增添新内涵,革新新形式,完成戏剧数字化传播的生态重构,形成独特的美学新风貌。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剧数字化传播 中华美学精神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提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时期,数字化技术正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戏剧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注入新能量,催生新形态。目前,戏剧艺术已呈现出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传播格局,戏剧创作中显现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当下,戏剧艺术如何在助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前提下,寻找数字化传播的最佳路径,探寻与数字化相对应的戏剧美学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戏剧使命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作出指示,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之际,戏剧艺术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媒介,更需敏锐洞察时代趋势,积极承担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富强的有力支撑,是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是人民幸福的思想来源,是文化交流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洗礼中积淀的宝贵财富和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新时代需坚持返本开新,科学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核心内涵,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文化根基。

2.戏剧艺术赋能文化传承。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承中能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戏剧通过舞台故事的演绎、鲜活人物形象的再现、经典台词的讲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戏剧本体相结合,把文化符号转换为舞台形象。文化符号是人类交流思想和传递观念的重要工具,是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含义,人们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最开始的认知往往是通过该国家或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符号。戏剧艺术赋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符号以更直观、灵活的方式呈现,实现历史风貌、文化基因和美学品格的戏剧表达转换。由此,戏剧展演中,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核心要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观众的内心,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戏剧具有较高的文化审美价值,在传播传统文化中能产生巨大效能。自古以来,许多经典的戏剧作品其自身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作品在时间的长河里愈发成为璀璨明珠,生生不息,滋养人民,引领价值。特别是地方传统戏剧,它展现了不同地域的独特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如今,戏剧正探索着与新媒介相融合的新型传播方式,更加拓宽了传播路径,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戏剧数字化传播推进文化传承发展的守正创新。数字化时代,无界域的快捷传播、无限沟通的交互传播改变着文艺生产和传播方式,戏剧也应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与时代同行,完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传承的守正创新。数字化传播环境下戏剧艺术的创新势在必行,当然这种创新要求戏剧既守住自身的创作规律与美学追求,又要求符合时代特征,遵古又不复古,守正创新。“守正”就要求戏剧创作者要深谙戏剧创作的“变”与“不变”,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思想,辩证看待数字科技的作用和影响,戏剧艺术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变、戏剧的本质特征不能变、戏剧的作用和功能亦不能变,戏剧创作要源源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精神中汲取养分,保证艺术创作的纯粹性和民族性。“创新”是指广大戏剧工作者要利用好数字科技这一把“利剑”,依托戏剧艺术“假定性”“虚拟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重塑戏剧艺术的锋芒,使戏剧能够更加自由地创作和表达,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在丰富戏剧表现形式的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艺术体验,切实有效地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数字融媒发展推动戏剧数字化传播生态重构

戏剧与科技的汇合正处于关键时期。数字技术与戏剧艺术的有机结合,不可避免地对戏剧艺术本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需要在遵循戏剧艺术创作规律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新的传播生态结构。

1.数字剧场助推戏剧数字化。传统戏剧要想打破传播壁垒,必须重视媒介和传播形式的新转变,创新戏剧传播方式,从传播内容、传播平台、传播新技术等层面完成传播矩阵的重构升级,架构数字剧场,将数字影像全方位渗入戏剧演出。数字剧场是运用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剧场实践,是当代技术不断发展下形成的剧场新样态,其充分使用影像声音技术、数字虚拟现实等技术,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交互体验,为戏剧实现数字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采用多种动态光影技术,构建“虚拟场”这一全新的数字美学剧场,能够突破传统戏剧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将戏剧表演的不同场景整合为一个完整空间,在虚拟影像设备上逼真呈现。这可以让剧场走向观众,观众视角更为自由,在虚拟现实空间里触摸戏剧的全新魅力。观众也早已不满足于传统剧场仅有视觉、听觉的感官体验和单向的观演关系,他们渴望更为丰富、多元的审美感受,实现与戏剧创作的双向互动。因而构建采用多种现代交互技术,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沉浸式影像等视觉交互技术的多感知数字剧场极为重要,它能通过新传感技术为观众创造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激发观众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戏剧创作中,助力戏剧传播与发展。

例如,由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共同打造的“数字梅兰芳”项目,利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扫描、构建“梅兰芳孪生数字人”,通过1:1的复现梅兰芳先生年轻时的模样,建构三维数字模型,并寻找与梅兰芳先生长相相似的梅派表演者,使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采集其模仿梅兰芳先生的表情细节、神态动作。其实一个人的表情神态是很难复现的,为此,要扫描演员肌肉的走向、脸部的皱褶等,高科技技术对梅兰芳先生全身及程式化动作的动态追踪、精准捕捉,实现可视化、高逼真的复制,让观众与一代京剧大师进行一场沉浸式交互体验,感受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别样风姿;又如上海戏剧学院创作的XR戏曲《黛玉葬花》,借助扩展增强(XR)、3D打印等技术呈现经典越剧《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片段,作品突破传统戏曲镜框式舞台,对舞台空间设计、数字虚拟场景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充满科技的数字剧场展现虚实空间混合叙事的创新性。作品多个维度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让观众手持智能终端或头戴XR头盔,就能在情境式物理空间里自由穿梭,沉浸式观看戏曲表演,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数字影像助推戏剧艺术传播。数字影像在戏剧艺术中的全方位介入,也为戏剧艺术插上翅膀。数字影像技术是借助数字方式创造的一种视觉符号,将客观物质世界通过动态影像设计、特效包装等技术手段采集处理、存储传播,从而丰富观众多元化的视觉感受,满足观众个性化的审美需求。中国首部全息话剧《上海往事之阮玲玉》利用数字影像拓展戏剧空间的表现形式,打破在话剧表演中使用传统全息投影技术的形式,运用多个投影机将3D影像的阮玲玉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实景的半空中,与现实场景中的演员进行互动,创造虚实结合的丰富视觉效果。此举不仅拓展了舞台空间的表现力,呈现出多重时空交叠的表现空间,还将观众带入全息影像里,为观众带来极具张力与魅力的视觉效果。

此时的数字影像已不再是单一演出形式的补充,而是在与戏剧的融合中实现更艺术、更时尚、更科技的表达。如今IN-BOX空间舞台作品《经海山》的出现,更能看出戏剧艺术的数字影像渗透愈演愈烈,IN-BOX空间舞台作品《经海山》打破了传统的舞台空间,演员的表演区域不仅仅局限于地面,而是拓展为数字技术打造的三维空间,作品利用4K投影机通过影像服务器实时渲染,在演员表演过程中实时触发视频特效,增强作品的观赏性和沉浸感。戏剧演员同时还可以借助动态互动影像,利用传感器和实时跟踪技术与观众互动,与观众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

3.戏剧符号多元整合的创新传播。传统戏剧表演中创作者们通过舞美、人物、台词、肢体行动等戏剧符号来传达故事情节、表达人物情感。数字化传播环境下戏剧创作更为自由,数字化传播应将戏剧符号多元整合二次编码,打造戏剧文化新IP,以此让戏剧实现高效能、高技能、高热能的数字化传播。IP形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符号,创建具有独特性、可塑性的戏剧文化新IP符号有助于增强戏剧在传播过程中的辨识度,延长传播的时效性,是戏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媒介渠道丰富多元的当下,戏剧应积极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多元整合,完成二次编码,形成具有独特标志性的戏剧符号,提升戏剧传播力。

一是将戏剧与综艺节目相结合,创建戏剧文化新IP符号。一系列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见字如面》《朗读者》等,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通过设计穿越时空长廊,具有意蕴美的戏剧剧场,借戏剧性演绎展现历史人物、历史文物等背后的深刻故事,传统戏剧中人物情节、表演形式、舞台设计等元素被二次编码,形成具有故事性、艺术性、观赏性的IP符号,使观众不仅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更直观感受戏剧表达的独特魅力,实现戏剧的数字化传播。

二是将戏剧与热门游戏相融合,衍生热门IP符号。如游戏《王者荣耀》中就出现昆曲“游园惊梦”、京剧“霸王别姬”、越剧“梁祝”等角色动画与装饰,游戏利用戏剧文化赋予角色独特魅力,借数字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角色IP引入流量,实现娱乐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赋能,激发大众对传统戏剧文化的认同感。

三是将戏剧与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戏曲元素的现代歌曲,打造爆款IP符号。戏腔《武家坡2021》《赤伶》《万僵》《新贵妃醉酒》等现代歌曲,这都是在保留传统戏曲韵味的同时,采用现代的编曲手法将戏剧元素二次编码,呈现一夜网络爆火、万人跟唱的场面,让人耳目一新,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自发感受戏剧的别样美。

戏剧二次编码后创建的新戏剧IP表现出更灵活、更多样的形式,给观众更丰富、更多元的艺术体验。

三、戏剧数字化传播“新范式”下的美学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要结合新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美学精神是艺术精神的重要引领,它对艺术理想的建构、艺术情怀的提升、艺术标准的确立,都具有关键的意义。当前国内戏剧艺术实践的传播依托科技融合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数字化传播的“新范式”,即戏剧艺术突破传统创作观念,呈现充满科技的全新姿态与创新模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其所阐发出的美学风貌予以探讨和界定,以便呈现出更具深度与价值的中华美学精神。

1.从中国立场到世界眼光的民族美情观。民族美情观是每个民族文化底蕴、历史传统、艺术审美和价值观念等元素共同塑造的独特之美和情感体验,强调对于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赞美。在数字化传播“新范式”下,科技力量与民族美情观的碰撞也愈发激烈。中华民族美情观以更具包容的姿态为民族、为世界带来新的观念形态和艺术形式,呈现出跨地域跨时空跨文化的中华美学精神和以真善美为基石的诗性写意品格美情观。

一是跨地域跨时空跨文化的中华美学精神。它集中体现在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美学观念和艺术价值,在不同地域、时空和文化之间的融合、演进和交流。中华美学精神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多元审美观念,为全球艺术与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传播形式。

二是建构以真善美为基石的诗性写意品格美情观。在艺术创作中融入真善美的元素,呈现诗意、意境、品格和美情的表达,与受众建立精神联结。事实上,无论西方戏剧作品还是东方戏剧作品均有真善美的体现。如西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与东方汤显祖的戏剧作品,两者文化相差甚远,美学观也有所差异,但在创作中均崇尚和谐美。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威尼斯商人》就将人文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结合起来,通过塑造安东尼奥诚实守信、热情善良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个充满友谊、爱情、真诚的美好理想世界。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牡丹亭》歌颂“真情”,通过“情”与“理”的冲突,展现杜丽娘对爱情的极致追求,柳梦梅的痴情忠诚,丫鬟春香的正直善良,刻画真挚的爱情,展示人性的美好。两者在艺术创作中均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表达,利用强烈的戏剧效果激起观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作品具有情感共鸣和内在力量。

2.戏剧场景数字化传播的美学意蕴。随着科技赋能和数字融媒发展的推力,戏剧创作也在不断将艺术与技术进行高度的融合。数字化传播背景下,戏剧场景要获得更大的创意和表现空间,需重塑戏剧场景全新美学意境,给观众带来沉浸交互的视听奇观,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复合性审美体验,在独具东方格调的美学意蕴中呈现出与传统戏剧截然不同的场域沉浸情境美和虚实交融意象美。

一是场域沉浸情境美。通过多项技术融合营造出逼真的特定情境,为戏剧场景构建更为绚丽丰富的虚拟场域,使受众全情投入,感受情境之美,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产物。数字化科技营造出的虚拟场域不仅使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以更精确、生动的方式展现,还通过VR、AR、数字影像以及三维建模等创造出高于生活、充满科技和魅力的视觉体验。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就以数字虚拟技术逼真地再现戏曲布景,将杭州西湖、镇江金山寺、建筑园林等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营造独特的中国风水墨意蕴,这种既有民族文化特性又极具美感情趣的场景,给予观众沉浸式体验感,激发观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是虚实交融意象美。创作者在深挖中华格调的美学意蕴过程中,强调要通过科技架构的虚实叠合来呈现虚实交融的意象之美。在“虚拟场域”中“实”注重于演员的舞台行动与情感递进,“虚”则是通过数字技术呈现出独特的舞台景观。徐州方特呈现的历史舞台剧《大风歌》正是利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建立现实角色与影像角色的交互,如梦如幻,与观众在精神上进行审美互动;《梁祝》的“化蝶”、《白蛇传》的“游湖”等也通过科技的虚实交融使其美学意蕴得以重塑。在这样的意象表达中,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美感效果,还能够激发观众自行填补虚幻和真实之间的空白与作品互动,使作品具有更深刻和丰富的内涵。

3.中华戏剧诗性写意精神数字化传播的视听美学景观。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就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总体来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的戏剧创作向来非常注重诗性写意精神,随着数字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诗性写意精神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衍生出新的美学景象,呈现出东方戏剧美学的诗化影像风格和中华审美意蕴的诗性视听景观。

东方戏剧美学的诗化影像风格是以戏剧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思辨性的艺术氛围融入影像语言来营造诗意化的沉浸之美,激发情动效应。在数字化传播范式下,带有东方戏剧美学的诗化影像风格依托扩展现实(XR)技术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控制影像的动静变化,营造戏剧的节奏和氛围,传达戏剧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生活哲学。借助色彩、光影、构图等手法交织诗意画面,形成视觉上的韵律感和诗化张力。在东方戏剧美学中,创作者们多用象征性手法,借助“5G+AR”以及三维建模展现东方自然元素和超自然的图像效果,以此符号象征来传递寓意和隐喻,表达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两者的相互交织凸显出独特的影像表现和思辨性的艺术风格。

中华审美意蕴的诗性视听景观强调以诗意的方式将自然景观、文化符号、韵律节奏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富有诗性意蕴的戏剧场域。中国首部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寻梦牡丹亭》以《牡丹亭》为创作源泉,在实景搭建的基础上借助多种如全息投影技术、数字影像技术和巨型圆环装置等科技手段,打造出一场如梦如幻的戏剧场域。观众置身场域之中,感受层次分明的景深和神秘又富有仪式感的氛围,此举不仅增强了虚实相间的景观效果,也集聚戏剧表演的诗性“矢量力”,在贡献感官和场景高度串联的视听景观的同时也激发了受众诗化的共情回归,切实有效地实现了数字化传播的实践价值。

四、结语

新时代,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戏剧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也需坚持守正创新,探寻数字化传播“新范式”下的美学风貌,为大众创作既遵循戏剧创作美学特征,又符合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戏剧作品。同时,数字化传播背景下戏剧的创作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和中华美学精神的高度凝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借助戏剧的数字化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探索戏剧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数字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呈现东方美学风貌,扩布中华美学精神,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作者卢伟敏系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曹文正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郑艾倍系江西科技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2]本报评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23-10-11.

[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知,2023(09).

[4]阮静.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国文化传播[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06).

[5]张盖伦.打造梅兰芳先生的孪生数字人有多难[N].科技日报,2021-11-25.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7]金雅.加强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实践的深度交融[J].艺术百家,2016(02).

[8]刘士林.中国诗哲论[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

【编辑: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