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茅盾文学奖自设立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在视听时代,小说与影视的关系愈加密切,茅盾文学奖作品代表着高质量的文本,有着得天独厚的改编基础,一些经典小说经过影视改编后再次火爆。本文从小说与影视的相互关系出发,以史为脉络,探究茅盾文学奖设立以来其作品的影视改编历程。
关键词:茅盾文学奖 影视改编 影视文学
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电影基本上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乔治·布鲁斯东在《小说与电影》中指出,“两者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不论从哪一点看,它们的互惠关系都是明确的。”茅盾文学奖自1981年设立以来,作为国内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文学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它用遴选奖励的方式对各个阶段的文学作品做出了自己的评判,彰显和坚持了一种不为时风所左右的文学审美标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对现代文学传统的弘扬、对优秀作家进行奖掖、对优秀作品进行经典化等方面。40余年来,在当代文学整体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影视改编成果愈加丰硕。小说与影视的互惠互利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对照茅盾文学奖的发展历程,挖掘其获奖作品影视改编历程中所彰显的审美意识以及显露出的问题。
从茅盾文学奖设立至今,共有53部作品获奖,其中28部被改编成影视剧,占比52.83%。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有23部,其中《北上》《主角》《应物兄》正在筹备中;改编成电影的有13部,《李自成》(第二卷)为戏曲电影,《黄雀记》暂未上映;值得注意的是,共有8部既被改编成电视剧也被改编成电影,分别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白鹿原》《长恨歌》《抉择》《湖光山色》《暗算》《推拿》。
在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评委会出于对茅盾本人及创作实践的尊重,追求文学“对一个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全面反映”的“百科全书”效果,使全知叙事成为茅盾文学奖主导的叙述形式。正如《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中所说的“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作品,尤应关注”。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改编也沿袭了这种现实主义倾向(见表1),有效地推动了国家形象走出“他塑”局面,增强中国文化自信与自我认同。
通过表1的数据可发现:在53部获奖作品中现实题材共26部、占比49.06%,历史题材22部、占比41.51%,其他题材5部、占比9.43%;获奖作品影视改编共28部,现实题材15部、占比53.57%,历史题材9部、占比32.14%,其他题材4部、占比14.29%。
茅盾文学奖作为国内长篇小说最高奖项,其改编的文本质量高于一般的作品,但是其作品题材的局限性也同样显而易见。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改编偏好让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改编不可避免地出现题材选择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问题,洪治纲在《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一文中进行了充分论述。他指出“不是否认现实主义本身的价值,它作为长期传承下来的重要创作方法,曾产生过大量的经典之作并且还将产生大量的不朽之作。但是,过分地偏爱它,甚至独宠它而偏废其他创作方法,这无疑会使它在过度被溺爱的环境中走向变异,从而失去它自身应有的艺术力量。”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影视改编经历了三个历程:20世纪80年代的蹒跚学步期,有6部作品被改编;20世纪90年代的低迷期,只有4部作品被改编;21世纪以后的爆发式增长期,平均每年至少有1部作品被改编。整个改编历程如图1所示。
1.20世纪80年代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改编的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为影视改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是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改编的蹒跚学步期。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此起彼伏,文学思潮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内容与技巧参照。茅盾文学奖作为一个刚刚设立的文学奖项,其代表着“官方”的特性,因此自设立以来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有赖于茅盾文学奖的这种社会关注,诸多导演将影视改编的目光聚焦在茅盾文学奖作品。20世纪80年代,茅盾文学奖影视改编的6部作品展现了一条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的文学史脉络,这些作品从现实和历史的维度关照生存在当下的人,体现出影视改编的人文关怀,也展现出作品关注角度的进步。虽然有一些只是停留在道德层面的思考,在哲学层面的努力稍显不够,但对当时的整个大环境来说,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改编已为当时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芙蓉镇》的改编获得巨大成功,让该电影在国内外获得各种大大小小的奖项。但是时代之下的文学作品缺陷,如故事框架的模式化、人物形象塑造存在二元对立的情况、对人物的塑造不够立体等问题反过来也影响了影视的发展,因而未能达到更高的艺术成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自成(第二卷)》《芙蓉镇》《钟鼓楼》在遵循“忠实原著”理念下进行的改编创作,所呈现的特点是观念较为单一。
2.20世纪90年代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改编的低迷不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急剧变革,改革开放的风帆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思想文化也产生剧烈的变化与碰撞。一体化的文化被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多元并存所取代。随后,商业主义大潮的异军突起,使精英文化受挫,让文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影视作为一种具有大众品格和娱乐性的艺术,推动原来传统的政治化影视的一元格局逐渐演变为主旋律、商业、艺术“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数量多,且质量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徐兆寿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改编概论》一书中提到,后新时期主要的改编作品多达40余部。
但是相对而言,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影视改编在当时却陷入了一个尴尬局面,在此期间被改编的作品只有4部。《平凡的世界》书写的是改革开放背景下劳动人民的艰辛奋斗;《穆斯林的葬礼》用一个家庭的兴衰来展示中国穆斯林的文化历程;《抉择》刻画的是反腐故事;《茶人三部曲》讲述了杭州杭九斋家族四代人命运的跌宕起伏。这4部作品符合20世纪90年代所强调的主旋律,但面对当时娱乐片的猛烈冲击和人文主义的相对缺失,它们显得独木难支。
3.21世纪以来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改编的蓬勃向前。21世纪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有了崭新的发展,农村题材、都市题材、传统战争题材争相斗艳。整体而言,获奖作品仍然延续现实主义传统,但目光拓展到历史、战争、现实生活等多元题材。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21世纪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改编呈现出数量剧增和题材丰富的显著特点,共有19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在商业大潮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世纪,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影视改编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改编的作品倾向于将艺术、审美和商业性进行融合,不断地借鉴世界各国文艺和影视艺术有价值的东西,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与影视结合的特色之道;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倾向,带有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努力展现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特质。例如,《人世间》向大众展示了人民美学和生活美以及老百姓的家国情怀;《繁花》则呈现了上海内敛、低调、坚韧的“不响”城市精神和以阿宝为代表凭借勇气和魄力改写命运的精神内涵。
21世纪的茅盾文学奖影视改编还存在再次改编现象,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另外,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改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作品的集数明显多于之前。这一时期的改编作品通常具有现实性和史诗性,这些作品往往涵盖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性格迥异的人物和不断变换的时空场景,因此更容易获得导演和观众的青睐。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与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让新世纪茅盾文学奖作品在传统阅读衰落的困境下以影视的方式再次崛起,受众群体不断拓展,使其影视剧的收视情况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甚至反哺原著作品的售卖。安迪·瓦侯曾言“我从不阅读,只是看看图画而已”。所以21世纪的茅盾文学奖影视改编不再是以完全忠于原作的方式将文学文本呈现在大众面前,而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享受来吸引人们的目光,把作品中想象的人物形象跃然荧幕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茅盾文学奖的评奖之所以能够在一众奖项中脱颖而出,便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多都表现了多元的中国生活和一群人的成长,而且深刻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重大事件和历史全貌,这恰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表现,改编这一类作品便占尽天时地利,人民群众也能看到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作品。这也是21世纪为何如此之多的茅盾文学奖作品被改编乃至翻拍的原因。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影视改编源于其独有的文本魅力和审美价值。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影视改编历程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原著作品的高质量为其奠定了坚实的改编基础,现实主义或者宏观历史题材的特质在新时代契合了受众的审美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茅盾文学奖作品影视改编并没有随着视听时代的蓬勃发展而迅速向前推进,显露出影视业对于改编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慎重。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讲师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22年度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文学与影视——茅盾文学奖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项目编号:2022WQNCX11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任美衡.近三十年茅盾文学奖审美经验反思[J].小说评论,2011(03).
[3]中国作家协会.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N].文艺报,2015-03-16.
[4]洪治纲.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J].当代作家评论,1999(05).
[5]陈晓明.慎重对待第五届茅盾文学奖[J].名作欣赏,2000(02).
[6]刘心武.《钟鼓楼》的结构与叙述语言的选择[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2).
[7][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徐兆寿,刘京祥.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改编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9]夏衍.电影论文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编辑:杨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