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提升“开门办报”水平,需要积极推进媒体数字化转型,在融媒技术创新上给予加持。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加快推动省市县媒体资源融合互通,研发数字化新闻业务应用“融媒通”,强化整合省域宣传资源,赋能基层宣传力量,有力提升运营互动数量级,推动建设省域一体化传播体系,为媒体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全媒体 开门办报 浙报集团 融媒通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明确要求。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开门办报”水平,把全社会的宣传资源有效集纳起来,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浙报集团”)自主设计研发了数字化新闻业务应用“融媒通”,进一步整合省域范围内的宣传资源,努力成为全社会宣传资源的激活者、整合者和推动者。凭借设计新颖、实用,数字化应用“融媒通”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用得好”案例库,获得2023年度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为此,浙报集团积极寻求创新,通过构建数字化应用平台,推动宣传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与高效利用。
1.从“点对点”到“点对面”的转变。“开门办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纸媒时代,党媒通过通讯员来稿,有效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办报的热情,报纸也因此贴近实际生活,广受群众欢迎。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图片、视频为表现形式的通讯员来稿占比迅速增加。尽管通讯员给媒体发送的稿件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稿件素材的传输过程仍然延续“点对点”的惯性,即从一名通讯员的手中传递到一名媒体记者手中,后者完成对图文音视频的编辑制作,再传递给媒体编辑去审核发布。
如何以数字化的方式整合全社会的宣传资源、新闻素材,提升内容生产效率?浙报集团积极探索实践,并于2022年8月正式上线了数字化应用“融媒通”。对于广大社会创作者来说,他们只需在手机上安装这个应用,就可通过“报料”“写稿”等功能迅速把新媒体稿件或素材,一键送达媒体编辑后台,浙报集团所属媒体的编辑对来稿进行选用。如此,实现了新闻素材投送由“点对点”到“点对面”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融媒时代内容生产的组织效率。通过该应用的“征稿”功能,媒体还可发起新闻策划活动,用户可在线及时响应。由此,通过众包共采的协同作业使得媒体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强化了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
此外,“融媒通”更注重对素材的整理归类。在设计上,“融媒通”与以往的发稿邮箱不同,它要求社会创作者在发稿时就为图文音视频素材打上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场景等标签,并鼓励创作者自行添加更多的标签。“融媒通”本身也会提供标签参考词,方便供稿人勾选。这些自带标签的素材,源源不断地流入该应用的“媒资素材库”,为后期对素材的二次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
2.融媒共享联盟为之提供底层支撑。“融媒通”应用得以开发并运行的底层支撑,是浙报集团于2020年4月设立的融媒共享联盟。该联盟成员不仅包括浙江省11家市级媒体及9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还涵盖1900多家非媒体单位,如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产业平台、智库机构,以及大量镇街村社,形成了纵贯省市县乡村宣传力量的格局,在省域范围基本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宣传体系。2023年,潮新闻客户端上线,共享联盟成员发稿3万余篇,全网传播量超100万的稿件就有626篇。
“融媒通”上线后,共享联盟成员将各行各业带着烟火气的新闻素材方便、快捷、大量地投送到浙报集团的编辑后台,不仅提高了省域范围新闻生产的组织效率,还将各行各业的宣传力量高效动员起来,有力地推动了省域一体化传播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初,“融媒通”已发展用户2.5万余人,用户发送素材稿件近40万篇,浙报集团由此组建起省域范围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
“融媒通”的上线不仅有助于浙报集团提升新闻生产效率,更能激发基层宣传力量,提升基层融媒生产能力,从而推动整个传播体系的优化与发展。
1.为社会创作者提供全链路反馈。“开门办报”需要发动各行各业的宣传力量为党媒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社会创作者投稿后往往十分关心投送的素材是否引起了新闻单位的关注、素材是否被采用,媒体也需要给予社会创作者及时的、正向的反馈,来激发基层宣传力量。
为此,“融媒通”设计了全链路反馈系统。社会创作者投稿后,可在该应用上实时查看自己的稿件素材被取用及刊发的状态。不仅如此,稿件或素材一旦被编辑调取待用,系统就会自动派发1元稿费进入供稿者的账户。稿件或素材被采用刊发后,随着阅读量增加,刊发媒体还会发出二次稿费。这种强关联极大地激发了创作者的积极性,“融媒通”上线的当年仅发放1元稿费就多达1万多笔。
2.为基层单位的融媒生产赋能。“融媒通”在设计之初就注重对基层单位的多维赋能。第一,向融媒共享联盟的媒体单位开放“融媒资源库”的使用权限。前面提到,大量自带标签的图文音视频素材,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流入“融媒资源库”。对入库素材,该应用还会利用浙报集团传播大脑科技公司研发的“传播大模型”,学习文本和图像、文本和视频之间的细粒度关联关系,从而实现能够理解用户自然语言的拟人化检索,为用户的内容生产提供可检索、可调用的素材。
第二,针对基层传播能力弱的现状,“融媒通”设置了“资源共享”模块,通过“政通稿”功能汇入中央及省级重大主题报道,市县媒体可一键取用,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通过“推荐稿”功能,实现省级优秀新闻产品一键推送到市县媒体平台,市县媒体的精品力作直通省级传播平台。“融媒通”已与近40家媒体达成优质内容互推的机制,在双向奔赴中进一步放大传播效应。
第三,“融媒通”还推出了具有地方特点的子应用,如链接嵊州的“全嵊通”APP,聚焦当地特色服务;链接海盐的“云媒农富通”APP,聚焦三农领域;打造衢州“边际通”APP,体现本地化生活及政务服务。
在推出数字化新闻业务应用“融媒通”的同时,传播大脑科技公司全新打造了“天目蓝云”技术底座,整合省域范围的县融业务,帮助省内市县媒体“上云”入网。
以省级重大新闻传播平台的主力战舰“潮新闻”为龙头,浙报集团已初步实现了省内大部分市县媒体客户端在用户、数据、运营等方面的融合互通,使得省域范围新闻资源的汇集分发更加高效,做到精彩频道的内容同步在市县多个客户端上呈现,实现内容一次创作、多端同步呈现;实施省市县联动的客户端联合运营,扩大活动影响力;探索省市县客户端统一投放广告,提升触达用户覆盖面。
在省域“一张网”数字化传播的新生态里,用户上传分享更便捷,获得反馈更及时,参与互动更有热情。潮新闻客户端上用户分享的图文、短视频已攀升到每天4000多条,用户评论量日均逾2.5万条。截至2024年3月,潮新闻客户端上注册的创作者已增长到12万人,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创作者中有各地文旅部门负责人、网红导游、美食达人,还有海外华文媒体人,在潮新闻的数字社区暨八大“兴趣圈子”里全天候分享美食、文旅、科教、健康等话题。
市县媒体及融媒共享联盟的非媒体成员踊跃使用“融媒通”,积极参与浙报集团发起的大型新闻行动、特色策划活动,他们提供的新闻素材经过编辑加工审核后通过省级媒体、全网渠道发布,提升了党媒的传播力。来自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和镇街等的基层主播也频频亮相潮新闻等省级新媒体平台,逐渐融入全省一体化传播体系中,在杭州亚运会、迎战台风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系浙江日报地方新闻中心副主任
参考文献
[1]施晓义.浙报集团创新推出数字化应用“融媒通”,为重大传播平台提供底层支撑——构建数字化融合生产生态圈[J].传媒评论,2022(10).
[2]王水明.紫藤花开:数字化牵引下的省级党报传媒集团转型[M].北京:红旗出版社,2022.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