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新零售企业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问题, 本文以永辉超市为案例研究对象, 以企业转型期关键事件为转折点, 将永辉超市数字化发展划分为探索、构建和整合阶段, 系统探索数字化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转型的理论机理及路径。研究发现: 在市场、 政策和行业等因素驱动下, 永辉超市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全面布局, 建立了O2O全渠道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转型期与数字化技术迭代创新过程相适应, 遵循着“环境感知—资源整合—优势重构”的演化过程, 最终助推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永辉超市;动态能力;数字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4)13-0103-7
一、 引言
零售业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它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还通过传递经济信号、 驱动创新和效率、 促进市场竞争以及连接产需等方式, 为经济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然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购物观念的转变, 传统零售行业陷入疲软状态, 众多零售商超企业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甚至面临破产的局面, 亟须探索新业态、 升级新模式。2022年4月,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到, 促进新型消费, 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 扩大升级信息消费, 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零售企业转型提供了契机, 成为新零售商业模式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数字技术, 新零售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通优化、 管理水平提升, 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朱晓芳,2023)。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营销模式能够突破地理限制, 扩大消费群体, 挖掘市场需求, 为精准营销提供支持。同时, 利用数字技术平台、 区块链技术等实现公司间商业活动的联结, 降低了交易门槛, 提高了交易效率。
尽管数字化转型可以赋能新零售企业利润增长, 但当前大多数新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转型过程中存在战略规划不足、 服务能力偏弱、 成本高昂、 短期难出实效等问题(张晓明和刘洋,2019)。从传统零售转型到新零售, 不仅仅是O2O模式、 物流优化等简单的内容增加, 还包括大数据、 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联合运用。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为数据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突破了传统零售范畴的商业生态系统, 是一个“全渠道+物流+金融+新科技+场景+社交”的生态圈(汪旭晖,2020)。
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迭代更新带来的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传统零售企业如何完成数字化赋能, 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持续提高企业价值, 是当前企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 本文选取代表性的新零售商超企业永辉超市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 重点阐述数字化赋能永辉超市商业模式升级的理论机理, 分析永辉超市如何转型至O2O全渠道商业模式, 以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创造。永辉超市通过数字化转型, 坚持以科技赋能供应链, 以数字驱动增长, 建立起高质量、 高效率的全渠道运营体系, 推进建立“以生鲜为基础, 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数字化零售平台”, 使农户等供应商与超市门店相联系, 超市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与顾客相联系, 三方走向共赢, 为新零售商超向全渠道营销营运商业模式转型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二、 文献综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传统的零售模式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数字化赋能是新零售商业模式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它通过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 提升消费者体验等方式, 帮助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重塑(Zott和Amit,2017)。通过大数据分析, 零售商可以获取消费者的购买历史、 偏好等信息, 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Li等,2018), 通过社交媒体、 移动应用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 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和推广(Liu等,2019)。零售商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供应链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 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Cao等,2018)。此外,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商品的智能追踪和管理, 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Zhang等,2019)。总之,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零售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 将供应商和消费者纳入整个生态系统中, 优化供应链管理, 实现更高效的资源整合和价值创造(Wang等,2017)。企业创造、 传递和获取价值的逻辑集中体现在企业的商业模式上(Teece等,1997)。在数字化时代, 传统零售业以实体店面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Chaffey和Smith,2015)。通过互联网平台, 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物, 并且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杜勇等,2022)。新零售这种商业模式将线上线下融合在一起, 通过数据和技术的应用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数字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动摇了传统行业生态, 催生了新市场, 重构了价值网络(Mckinsey,2015)。
在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企业的商业模式不断更新, 这也促使企业探索不同的价值创造路径。借助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 消费者表达需求的方式更加多元且方便, 个性化的需求为供给端的零售企业提供了灵感, 这种需求满足即为价值创造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零售企业而言, 价值创造的核心逐步向消费者转移, 要想蓬勃发展, 就必须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那么, 如何理解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并将其转换成价值的理论机理呢?本文以动态能力的核心维度即环境感知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与优势重构能力为理论基础, 分析了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动态能力理论为零售企业在数字经济中整合数字技术和业务流程, 增强客户体验及创建新商业模式等重大转型提供了理论解释。
三、 研究设计
(一) 案例选择
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数字化赋能下新零售商业模式的转型, 属于“How”类型的问题, 适用于案例研究方法。此外, 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 可以明确案例企业重要事件的先后顺序, 对案例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驱动因素、 数字化赋能、 价值创造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进而解构研究主题内部的因果逻辑关系。
本文以永辉超市作为案例企业, 选择该企业的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 案例具有代表性, 永辉超市从传统商超逐渐转型为新零售商超, 是我国商超行业中转型升级成功的代表企业之一。其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技术赋能较好地突出了动态能力的构建特点, 以及价值创造的结果优势, 为相关企业及行业新零售商超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第二, 案例具有典型性, 永辉超市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累, 经历了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发展和演变, 与研究的问题一致。第三, 数据具有可获取性, 从2014年开始, 永辉超市的转型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数据资料完整, 便于数据收集。
(二) 数据收集
数据的收集以二手资料为主。永辉超市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 本文从中获取了8份新闻。此外, 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数据的充实性, 本文还搜集了永辉超市高层管理人员媒体访谈的录音、 记录(共9份), 相关媒体发表的文章(共27份)以及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文章(共35篇)等。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数字化如何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转型。因此, 资料的收集和筛选主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通读搜集到的信息, 对永辉超市有关数字化与商业模式转型具体行为的资料进行初步筛选, 排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内容;第二步, 再次收集资料, 直到无信息产生, 才停止这个步骤;第三步, 通过编码软件Nvivo11Plus对资料中可能涉及与“商业模式”“数字化”相关的语句进行简单标记, 逐句逐段列示。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对原始资料进行简单过滤、 筛选和整理后, 形成本文的永辉超市商业模式转型资料数据库(数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7月)。
(三) 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收集的数据展开分析, 具体如下: 首先, 初步梳理永辉超市发展历程, 理清商业模式转型全过程, 明确其转型的背景、 所采取的举措以及阶段性成果; 其次, 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对企业每次转型时所处的情景、 采用何种举措以及采取此种举措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 再次, 系统性梳理企业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举措和关键事件背后的逻辑关系, 对比分析各个阶段的异同, 进而归纳出永辉超市在数字化赋能下进行商业模式转型的路径模型, 总结提炼其中的机制; 最后, 在反复比较、 验证的基础上, 本研究使用图表的形式, 清晰展示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 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
四、 案例分析
研究聚焦“数字化如何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转型”这一问题, 根据永辉超市各个企业转型期的关键事件, 将其数字化发展划分为探索、 构建和整合三个阶段, 分析不同驱动因素下商业模式的演进以及不同转型阶段下的数字化手段, 进一步揭示数字化赋能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的理论机理。
(一) 数字化赋能的探索阶段(2014 ~ 2016年)
1. 市场驱动的多业态零售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方式的更新, 顾客对消费的质量、 品种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销往往难以解决顾客即时的购买需求与产品提供之间的时空不匹配问题。此外, 互联网购物的便利性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偏好在线购物, 这种趋势对实体店铺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导致客户流量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为了应对这种变化, O2O(Online-to-Offline)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对此, 永辉超市进行分层运营体系的搭设, 针对不同的商圈特性和不同消费水平的顾客, 对实体店构建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态, 设立了红标店、 绿标店、 精标店、 会员店①, 构建多业态零售模式, 进行精细化运营。
(1) 推动商业模式业态创新。永辉超市发力移动端, 构建了O2O营运模式, 推出电商平台, 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时, 设计优化电商物流配送服务能力, 与京东O2O业务合作, 利用京东的物流体系和电商运营完善线上业务, 实现O2O方面生鲜配送的资源互补。永辉超市通过现代物流系统使线上线下相融合, 商业平台化零售模式逐渐形成。
(2) 建立供应链数字信息化平台。永辉超市感知到伴随着消费水平和需求的提升, 商品供给要更丰富化。为提供满足消费升级换代的产品, 永辉超市构建了数字化信息系统, 提升了信息透明度, 提高了供应链制度体系的规范性, 推动数据驱动的供应商评估、 整合, 深化全球购、 直采及OEM商品销售提升, 建立自有品牌、 提供地方特色商品、 全球商品, 进一步推动供应链体系的完备。
2. 数字化赋予永辉超市环境感知能力。Teece等(1997)认为, 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 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他进一步将动态能力分为感知环境变化的能力、 整合资源的能力、 重构资源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企业动态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也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1) 洞察捕捉市场变化能力。永辉超市商业模式的转型发轫于市场的洞察和机会的利用。其中, 市场洞察具体表现为企业能够敏锐感知到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外部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毛素芳等,2023)。机会利用则体现为企业能够搜索感知并适时抓取利用企业内外部数字资源。对市场的洞察和对机会的利用共同组成了永辉超市的环境感知能力, 该能力帮助永辉超市更好地了解消费倾向和市场趋势, 敏锐地感知市场变化和善于对消费者个性化画像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 并对此进行一定的战略布局。
永辉超市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由识别群体画像转向识别个性化画像, 不断捕捉新生代消费者商品偏好的变化、 线上挑选更方便等需求, 进一步增强企业洞察市场变化的能力。永辉超市通过对商品结构进行调整, 实施精准营销, 实现对用户隐性需求的深度挖掘, 提高客流量和成交率。永辉超市依托人工智能、 5G、 人脸识别等数字技术连接消费者, 敏锐观察和搜寻市场环境、 消费需求的变化, 识别消费需求, 实现对用户动态需求的快速响应, 实时发现未来的潜在机会(王春娟和赖阳,2023)。
(2) 挖掘利用市场机会能力。数字化使永辉超市能及时捕捉外界环境变化, 从而发现潜在市场机会。永辉超市能将数据作为洞察和理解市场的手段, 通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最终将洞察力转化为业务行动。随着移动端成为O2O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手机的便携性也与用户的实时性生活需求吻合, 永辉超市洞察到电商的兴起, 开始布局O2O模式的相关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 推出永辉微店。基于对消费者需求与市场机遇的识别, 永辉超市进行策略调整, 以积极地适应顾客的未来需要, 进而对消费者的需要与市场机遇作出持续的反应。
永辉超市积极搜索洞察外部可利用的资源, 进而有效地获取并利用这些资源。通过不断提高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机遇的识别能力, 永辉在捕捉到商机时, 便迅速投资开发及商业化新产品和服务, 从而增强其战略响应能力。
在把握O2O商业模式提供的市场潜力方面, 永辉超市认识到自己在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资金、 物流和运营经验方面的不足, 于是果断寻找合作伙伴。永辉超市与中国顶尖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京东建立联系, 充分利用京东生鲜的广泛全球供应链和强大的物流网络来扩展自身的产业链, 并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与京东合作, 永辉超市不仅弥补了自身在电商领域的短板, 还巩固了在O2O模式下的市场地位, 实现了产业链的延长及转型升级。
永辉超市利用数字化驱动的市场分析, 有效地识别和把握市场机会, 这为其在后续阶段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奠定了基础并确定了发展方向。通过这样的市场洞察和机会捕捉, 永辉超市进一步加强了其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发展(见表1)。
3. 价值创造——业绩显著提升。探索阶段的价值创造结果集中体现为经济价值, 由表2可以看出, 永辉超市在2014 ~ 2016年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都在缓慢增长, 营业成本率下降, 营业利润处于上升态势, 毛利率水平维持在20%左右, 展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永辉超市在这一阶段通过实施O2O模式, 成功地将线上与线下业务相结合, 有效地提升了交易效率。这种模式的引入不仅帮助消费者获得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还通过线上线下门店的互联互通, 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消费体验升级的需求。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创新, 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也为整个零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 数字化赋能的构建阶段(2017 ~ 2020年)
1. 双重驱动下的全渠道商业模式。随着零售业逐步进入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时代,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等技术不断改进, 物流、 支付结算等方面逐步完善, 企业可以进行数据收集并实时分析, 挖掘后建立消费者画像、 顾客价值评估模型、 精准营销模型等。在市场热捧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 永辉超市逐渐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商业模式。全渠道使零售商门店整合线下、 线上渠道, 提供更为灵活和高效的零售服务模式(刘向东等,2023)。
(1) 销售业态升级。永辉超市加强线上O2O项目的建设, 成立科技部推出永辉生活APP, 线上“云超 +云创 +云商 +云金”四大板块协同运作, 并针对不同目标群体, 开设包括大众、 中端、 中高端和社区消费等不同消费群体的线下门店。永辉超市着眼于提供大店+小店、 线上+线下的全场景化购物体验, 协同自营APP及第三方平台等多点模式, 推动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和融合发展。
(2) 供应链资源共享。永辉超市开始打造全球消费品供应链, 融合共享各方资源。此阶段, 永辉超市依托于数字O2O平台, 与其他生鲜采购企业强强联合, 利用其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采购新鲜生鲜产品的优势资源, 让顾客能够一站式购买到物美价廉的生鲜产品。
(3) 平台智能化布局。永辉超市为实现信息平台化, 与腾讯开展合作。腾讯入股永辉超市, 力图弥补企业在线下物流端智能化的短板, 帮助永辉超市提升运用大数据、 云计算赋能企业智慧链接、 智慧选址开店的能力。永辉超市利用腾讯的大数据与科技化资源力量, 进行线上平台的智能化建设, 从而促使线上线下业务更好地融合。
2. 数字化赋予永辉超市资源整合能力。永辉超市加速向全渠道战略转型推进, 全面引进数字化运营人才, 加强用户、 商品、 生鲜供应链及仓配运营等能力的提升, 积累业务的中台能力(焦豪等,2021), 蓄积下一阶段商业模式转型的能量。
(1) 联纵整合资源能力。这一阶段永辉超市的资源整合能力突出表现为借助数字化, 对资源进行联纵整合进而推动自身创新变革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的提升。这一阶段, 随着大数据、 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嵌入更加深入, 永辉超市通过资源获取与资源累积获得了结构化的资源整合能力。在资源获取方面, 永辉超市实时获取资源, 整合内外部资源, 通过数据贯通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 并将其转化为企业新的流程、 产品和服务所需资源(王春娟和赖阳,2023)。永辉超市先后联结了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供应链、 线上流量、 烹饪协会和物流运输等, 开辟了“餐饮+商超+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式消费的零售模式, 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营销。资源累积方面, 永辉超市对资源流通过程中的底层数据进行充分挖掘、 分享和应用, 整合生鲜供应链资源, 挖掘产业链环节大量数据信息的深度价值, 增加业态植入场景。利用布局智能科技领域, 永辉超市纵向打通生产商、 供应商和服务商之间的链接, 实现产业链数据资源的不断累积(孙新波和孙浩博,2022), 优化整体的战略结构。
(2) 提升创新变革能力。作为零售创意行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永辉超市通过不断进行差异化创新, 构建新的业态和格局, 通过产品、 渠道、 营销等方面的创新, 构建新型商业模式, 抢占细分市场。通过创新业态引领行业潮流, 打造“零售+餐饮”的超级物种, 包含波龙工坊、 和牛工坊等全新业态, “工坊”系列与公司共享供应链, 借助门店进行扩张。永辉超市通过转换超市形态、 调整商品结构、 优化供应链和加强信息管理等创新管理手段, 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变革能力。
(3) 增强品牌建设能力。永辉超市以生鲜差异化定位为首个企业特色, 在我国生鲜渠道转换的新态势下, 凭借大规模采购、 齐备的物流、 专业的运营奠定了牢固聚客根基的品牌优势。通过打造一系列新零售业态, 永辉超市开拓了市场, 市场覆盖率和品牌知名度不断上升, 培育了消费者的信誉认知, 作为无形中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力。同时, 数字化转型已初见成效,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数字化新零售”的新模式, 稳定了商超行业的龙头地位, 提升了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凝聚力和扩散力。
永辉超市通过运用以创新变革和品牌建设为核心内容的资源整合能力, 实现了以多资源整合与多功能协同建立竞争优势, 并在此过程中为下一阶段的优势重构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见表3)。
3. 价值创造——业绩高速飙升。构建阶段的价值创造程度中等, 价值创造结果集中体现为经济价值和少量社会价值。由表4可以看出, 永辉超市在2017 ~ 2020年营业收入仍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 数字化赋能为企业带来新的营业收入增长空间, 收入稳步上升, 2020年营业收入高达932百亿元。并且, 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和科技数字化赋能, 永辉超市2020年营业利润接近200百亿元。随着产品消费群体向年轻群体倾斜, 永辉超市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 有效提升毛利率。
此阶段, 永辉超市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战略转型, 价值创造结果开始显现为社会价值方面的增长, 具体表现为提高了农户收益以及扩大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源头直采等采购方式, 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产品得以优化, 实现生鲜采购的有效管理。同时, 永辉超市也产生了能够逐渐建立线上管理模式等经济价值, 通过线上与线下门店的结合运营, 累积了更好的口碑, 供应链上也形成闭环, 供应链的价值创新得到实现。
(三) 数字化赋能的整合阶段(2021年至今)
1. O2O全渠道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增强以及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 零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份额逐渐被压缩, 资本加码下零售的创新业态层出不穷, 线上线下的竞争边界越来越模糊, 流量红利逐渐见顶, 零售业进入存量竞争白热化阶段。存量竞争阶段, 永辉超市树立“科技永辉”战略, 建立了线上线下资源、 要素和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的O2O全渠道营销营运商业模式。
(1) 全渠道资源融合。永辉超市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 到家到店业务协同发展, 打造“大店+小店”“到店+到家”的经营模式, 打破“线下”的固化思维, 实现“科技+零售”的业态融合, 持续激活供应链下沉, 推进消费购物方式变革, 构建零售业的全渠道生态格局。数字化建设实现供应链的资源开放, 所有资源的供应商都能成为永辉超市的合作伙伴, 为永辉超市的增长带来更大的动力;数据穿透供应链能够让永辉超市通过数据找对标、 找差距, 为经营提供更大的帮助。
(2) 全面数字化。永辉超市全面运用数字化手段于各个方面。2022 年, 永辉超市围绕“科技永辉”战略, 以前期数据为基础, 为驱动其数字化能力建设以及全渠道协同发展, 自主研发全链路零售数字化系统 YHDOS。另外, 永辉超市还积极推进物流及生鲜供应链的升级, 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打磨“仓店合一”模式, 服务于“到店+到家”的全渠道发展战略。
(3) 业务协同发展。永辉超市充分释放数据链接作用, 充分发挥生鲜供应链的优势, 在包括交易平台、 智能选品以及预测订货等在内的多个方面, 增强了物流运转能力和实现供应链数字化, 实现消费终端信息传达、 产品溯源等, 延展了销售空间, 加速连接各渠道触点。永辉超市通过数字化供应链、 智慧物流等一系列数字化手段, 推进供应链数字化、 物流数字化、 门店数字化和用工数字化, 以技术驱动业务和创新(夏清华和何丹,2019), 为用户提供便捷、 快速的购物体验。
2. 数字化赋予永辉超市优势重构能力。在坚持以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和创新的情况下, 永辉超市通过前述环境感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最终实现了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共生, 获得了持续竞争优势, 提高了企业的优势重构能力。通过优势重构能力激活数字平台, 实现数据重构、 开放共享以及知识创新, 重构全产业链, 构建数字化的商业生态系统。
(1) 打造资源协同能力。永辉超市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 通过多元化业务促使企业资源、 供应链资源、 创新资源、 科技资源等全方位整合, 以数字化驱动消费者运营, 打造自身品牌独特亮点, 促成了企业优势持续的重构赋能。积极推进基于会员、 商品、 店仓等多维度的深入洞察和探索, 通过运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 推进全域会员运营等领域的精准促销应用, 永辉超市优势业务呈现多元化的姿态。永辉生活APP、 门店、 自有品牌等分别对应了电商、 实体零售、 新消费品牌的赛道。永辉超市利用数字化生态进行资源协同, 促进企业信息资源、 业务流程和企业文化重塑, 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生存空间, 进而实现价值重构(张振刚等,2021)。
(2) 提升价值共创能力。作为商超行业供应链的科技零售龙头企业, 永辉超市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来实现农户的高质量就业、 带动供应商实现价值共生等提升价值共创力, 实现各资源的整合化一与灵活调配。永辉超市以数据驱动供应商决策, 进行资源的协奏, 发布“阳光供应链准则”, 通过建立“供需在线”的供应商管理系统, 帮助供应商进行经营诊断, 对不同来源、 不同层次的资源进行识别和选择、 汲取和配置, 并反向驱动其更好地开发趋势性商品, 由此实现供应链协同, 突破时空限制, 大大提高速度和准确性。通过引领各参与主体实现各环节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资源整合, 满足环节中各自的主体需求, 实现运营资源的开放共享, 形成开放、 协同、 共享的供应链体系(见表5)。
3. 价值创造——业绩保持稳定。永辉超市通过数字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 业务量不断增长,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生。截至2022年底, 超市业务已经进入全国29个省市, 业态门店1033家, 通过精选+优选优质门店物业、 淘汰关闭部分尾部门店, 开启了门店迭代时代。在线上业务方面, 永辉超市2022年实现销售额159.36亿元, 同比增长21.37%, 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7.69%。2023年第一季度, 公司线上业务销售额达40.2亿元, 客单价提升6%。此外,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 永辉超市自营平台“永辉生活”注册会员数已突破1亿大关。与此同时, 永辉还依托线下门店, 持续改造全仓、 半仓、 店仓, 发展卫星仓, 完善仓内基础设施配置, 优化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履约效率和服务体验。
同时, 永辉超市凭借多年在商超基础设施上的积累, 在抗击疫情、 保障民生的同时, 在产业扶贫、 慈善公益、 东西部协作等行动中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 创造了大量的社会价值。永辉超市以消费扶贫为抓手, 践行产业助农。搭建“贫困地区+超市门店”的扶贫商品销售直通车, 培育和推广有市场、 有品牌、 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另外, 永辉超市还启动“线上助农计划”, 通过永辉社区团购平台“永辉社区GO”开辟助农新通道。
永辉超市通过积极与贫困地区政府、 合作社、 农户开展“订单农业”合作, 采用源头直采的模式, 使政府、 合作社、 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愈发紧密, 打造“公司+基地+贫困户+市场”合作模式, 以商业反哺农业, 为云南、 福建和山东等地农户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五、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在当前和未来的数字经济和消费领域, 新零售逐渐成为最具增长活力和潜力的新兴行业。本文以永辉超市的数字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例, 刻画了永辉超市商业模式转型进程中, 不同阶段在不同情境下受到的数字化技术的赋能, 进而揭示动态能力视角下数字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的机理(如图1所示)。
1. 数字化赋能的探索阶段。在顾客需求升级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两个方面的市场驱动下, 永辉超市形成了多业态零售模式, 同时随着数字化赋能商业模式的转型, 催生了以环境感知能力为主导的动态能力, 帮助企业敏锐捕捉市场变化, 从而进一步实现商业模式转型。探索阶段的动态能力是永辉超市数字化赋能下商业模式转型机遇的核心所在, 是后续阶段企业进行商业模式转型的基础。此阶段, 永辉超市通过运营数字化赋能下多业态零售模式, 建立线上与线下的联合, 提升了交易效率, 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创造。
2. 数字化赋能的构建阶段。在零售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 资本热捧和政策支持的驱动下, 永辉超市向全渠道商业模式转型。在此阶段, 永辉超市衍生出以资源整合能力为主导的动态能力, 使企业能够高效配置各类资源, 及时进行资源交换与服务共享, 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加速了企业的转型进程。构建阶段所需要的资源整合能力建立在环境感知能力的基础上, 不断整合企业现有资源, 为企业后续转型做好准备。同时, 随着数字化赋能下商业模式转型的深入, 永辉超市的经济价值不仅得到了提升, 也通过源头直采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开始创造社会价值。
3. 数字化赋能的整合阶段。在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 技术迭代创新速度加快和行业环境变化的驱动下, 永辉超市建立了线上线下全面布局的O2O全渠道商业模式。永辉超市在O2O全渠道商业模式下, 借助数字化技术形成以优势重构能力为主导的动态能力, 助力企业在竞争中重塑自身优势, 推动企业提高数字化的成熟度, 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随着数字化赋能阶段的递进, 整合阶段实现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生, 通过抗击疫情、 产业扶贫和慈善公益等示范行动, 构建“公司+基地+贫困户+市场”的合作模式, 为永辉超市实现更高层次价值提供保障。
(二) 启示
永辉超市在新零售领域进行的一系列实践对其他同样为传统大卖场类型的新零售企业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 实现线上线下的O2O全渠道新型商业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
1.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选择。永辉超市通过数字化赋能, 成功转型为多业态零售模式, 提升了交易效率和经济价值。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企业应当积极拥抱数字技术, 创新商业模式, 以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变化。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以环境感知和资源整合为核心的动态能力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永辉超市培育了以环境感知和资源整合为主导的动态能力, 这使得企业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变化, 高效配置资源, 实现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因此,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企业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动态能力, 尤其是环境感知和资源整合能力。通过这些能力, 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整合内外部资源, 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
3. 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布局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永辉超市在数字化转型的整合阶段建立了线上线下全面布局的O2O全渠道商业模式, 实现了交易效率和顾客体验的双重提升。可见,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布局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方向。通过线上线下融合, 企业能够提供更加便捷、 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 全渠道布局也能够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生。
4. 承担社会责任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永辉超市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不仅关注经济价值的创造, 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源头直采、 产业扶贫、 慈善公益等方式, 实现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共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和声誉, 还能够与利益相关者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 承担社会责任也有助于企业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发展, 推动社会经济的共同进步。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杜勇,曹磊,谭畅.平台化如何助力制造企业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基于宗申集团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J].管理世界,2022(6):117 ~ 139.
焦豪,杨季枫,王培暖,李倩.数据驱动的企业动态能力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分析[ J].中国工业经济,2021(11):174 ~ 192.
刘向东,何明钦,郭艾.全渠道零售与门店吸引力——数字化时代商圈理论的实证研究[ J].商业研究,2023(3):1 ~ 12.
毛素芳,余维新,牛兰兰.动态能力视角下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机会开发过程研究[ J].技术经济,2023(7):126 ~ 140.
孙新波,孙浩博.数字时代商业生态系统何以共创价值——基于动态能力与资源行动视角的单案例研究[ J].技术经济,2022(11):152 ~ 164.
王春娟,赖阳.“数字中国”建设下数字流通发展:演化效应与实现路径[ J].商业经济研究,2023(19):133 ~ 135.
汪旭晖.新时代的“新零售”:数字经济浪潮下的电商转型升级趋势[ 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8 ~ 45.
夏清华,何丹.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动态能力的演变机理——基于腾讯的纵向案例分析[ 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9(5):464 ~ 476.
朱晓芳.数字化转型对新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基于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 J].商业经济研究,2023(16):151 ~ 154.
张振刚,许亚敏,罗泰晔.大数据时代企业动态能力对价值链重构路径的影响——基于格力电器的案例研究[ J].管理评论,2021(3):339 ~ 352.
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7):509 ~ 533.
Zott C.,Amit 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How to Create Value in a Digital World[ J].GfK Marketing Intelligence Review,2017(1):18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