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三吏”“三别”的艺术成就

2024-07-18 00:00刘云
新阅读 2024年6期

摘要: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三吏”“三别”可谓是诗史中的典范之作,一方面与诗歌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精神有关,另一方面与杜甫“集大成”的诗歌写作手法有关。杜甫的“三吏”“三别”不仅从内容上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匠心独运、巧妙独特,深刻且意蕴丰富的内容与精妙的艺术特色共同构成“三吏”“三别”伟大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杜甫 “三吏” “三别” 艺术成就

杜甫的“三吏”“三别”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前后,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明末王嗣奭评价杜甫的“三吏”“三别”:“上数章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往来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亲见”说明了杜甫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则点出杜甫诗歌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成功之处。杜甫的集大成与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胸襟有关,与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文学积累和素养有关,与他“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对文学技巧的巧妙应用有关。所以“三吏”“三别”才能够“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实现了诗歌艺术审美和情感的完美统一。

“三吏”“三别”的内容

杜甫是儒者中的典型代表之一,积极走向仕途之路,即使在仕途中浮浮沉沉依然不愿意离去,这份“奉儒守官”情怀与他的家学渊源、个人经历有关。杜甫出身于一个传统的官僚家庭,他的祖辈有为官经历,杜甫希望自己可以像祖辈那样跻身于仕途而报国报民。另外,杜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阶段并亲历了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动乱和流离,感触尤为深刻。下文试从“三吏”“三别”诗歌中所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三吏”“三别”的艺术成就。

杜甫的“三吏”“三别”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可谓是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单独来看,每一首诗都选择一类个体进行描摹,从每一首诗中都可以体会到当时人民生活的不易;合之来看,六首古诗又可以有机组合在一起,描摹出当时社会人民群像的生活图景。如果说战争的发生使得国家不得不征召百姓入伍,可是在杜甫的诗中我们看到征召的都是不应当征召之人,有还未成年的瘦弱男子、有本该安享天伦之乐的老者(包括老翁和老妇)、有刚成婚还未成礼的新婚丈夫、有已经上过战场归来的士兵等。

“三吏”“三别”看似描写的是一个个个体,但是串联起来则是一整个社会图景。《新安吏》写要抓未成年的中男,对应面则是成年的壮丁已经被抓走了。《石壕吏》写老翁为了防止被抓逃走了,但是剩下的老妇也被抓走了,如若不是老妇人据理力争,孙子的母亲也会被抓走。如此看来,除了还在哺乳期的婴儿不在名单之内,所有但凡还活着的人都要被抓去驰援战争。《潼关吏》写无数的士卒前仆后继,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大批士兵牺牲,新的士兵又立马补充上来。《新婚别》写刚结婚的丈夫被征入伍,《垂老别》写子孙阵亡的老人要与妻子离别进入军队中,《无家别》写刚从战场回来的士兵再次要上战场。杜甫的“三吏”“三别”写出了战争的持久、残酷以及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极大伤害。“三吏”“三别”共同刻画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被迫参与战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无家可归成为战争的常态。杜甫并未直接描写战争的惨烈场面,但是通过战争背后的一幕幕,已经可以体现出这场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已经从征夫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延伸到了整个国家。

“三吏”“三别”的艺术手法

杜甫的“三吏”“三别”能够得到如此多人的认可,与杜甫巧妙的写作艺术分不开。虽然杜甫这六首诗的取材和内容表达较为一致,但是杜甫在写作手法上却善于变化,于变化之中选择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加强内容的表达。“三吏”采用对话的形式,将外部矛盾表现出来;“三别”采用代言的方式,以主人公的口吻揣摩当事人的心态。

《石壕吏》中,杜甫采用多次换韵的方式将老妇人与差役之间的拉扯、周旋于对话中表现出来,串联起差役深夜抓人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一进门便大声嚷嚷,老妇人只能上前去应对,官吏当是呵斥将家中的人交出来,老妇人便不得不开始先从自己的儿子说起,说道“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家中的儿子已经都去应战了,还有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官吏听到此处并未罢休,应该是接着询问,家中还有谁。老妇人只能再次回答“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家中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儿。官吏此时更进一步地逼问,那谁给孩子喂奶?老妇人不得不说“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孩子还要吃奶不可以抓走孩子母亲。最后老妇人只能请求官吏(“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将自己抓走。老妇人与官兵的对话显示出官兵给予老妇人的压迫感,官吏一步一步将老妇人逼到绝路,老妇人只能请求官吏将自己带走,于对话中显示出剧烈的矛盾。《新安吏》中,诗人听到吆喝点兵,看到带走的都是未成年的中男,忍不住发问:“县小更无丁?”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诗人接着问道“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安吏却不回答了,诗人无果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转而对被抓走的中男安慰、嘱咐,“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潼关吏》中诗人看到将士们正在修筑要道,询问道:“修关还备胡?”潼关吏便邀请诗人下马指着山隅为诗人介绍,神采奕奕地说明现在的工事是多么的牢固,诗人不禁感慨:“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诗人无法言说,只能嘱咐潼关吏告诫将领们不要重蹈覆辙。潼关吏的表现和诗人的担忧于对话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比,潼关吏们信心满满,诗人却不得不深深地担忧。

《新婚别》中,新婚妻子刚开始抱怨嫁给丈夫这个征夫还不如被丢弃在路旁,成婚之后连礼都未行完,自己尚无正当名分侍奉公婆,之后妻子在自己絮絮叨叨的碎碎念中可能意识到并无用,于是又转而开始担忧丈夫,最后又坚定地表明自己一定会等待丈夫归来。诗人在《新婚别》中将新妇的柔肠百转以代言的形式细致地描摹出来。《垂老别》中,诗人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的内心独白以代言的形式描写出来。子孙都已阵亡,自己也不得不上战场,可是实在不忍与妻子当面道别,想要悄悄地走掉,但是还是看到了来送行的妻子。妻子在路旁啼哭着为老者送行。老者看到在严寒之际妻子还穿着单薄的单衣,年老之际本应互相依靠,然而现在两人却要分别,更难过的是此次生离便是死别。妻子也深知,只是劝老者努力加餐饭,越是至爱真情越发使人难过。已到暮年的老者开始回想年少时光,不禁与现在形成对比,心生感慨,谁曾想年老之际却要经历国破家亡的苦痛。诗人以代言的形式回顾了老者一生的经历。《无家别》中,诗人以代言的形式描摹了征夫战败回到满目疮痍的家乡的所见所感。“园庐但蒿藜”是征夫归来后所见的家乡的情景;“归来寻旧蹊”,回家的这条路当是走过千遍万遍早已熟记在心,但是征夫却要“寻”,表现出故国家园变化之大;“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仿佛征夫才是那个外来者侵犯了它们的家园;“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表明既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最后征夫感叹“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如果没有家那老百姓还有何盼头,世上已了无牵挂,人生已不知何处是归处。

另外,在“三别”中诗人又选择了不同的写作手法,使三首同题材的诗富有变化,不会给人以相似或雷同之感,而让人觉得三首诗歌各有风味。《新婚别》开篇以“比兴”的手法与诗题中“新婚”相呼应,女子嫁给征夫就如同“兔丝附蓬麻”(在古代有嫁女从夫之说,女子嫁人后丈夫便是她的依靠),但紧接着又说“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在战乱的时候女孩子嫁给征夫,还不如被丢弃在路旁),前后文形成转折。最后又以“比兴”结尾,“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天空中飞翔的鸟儿无论大小都成双成对,而你我却无法双宿双栖),一方面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挂念之情,另一方面透露出战争所造成的伤害。诗人所选用的每种叙述方法和诗歌中主人公的身份都相契合:《垂老别》采用“直起法”,开篇便直接点题并直抒心意,“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垂老别》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已经走过半百的老者,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至今老了却不得安宁,与《新婚别》中新婚妻子的娇羞和期盼不同;《无家别》开篇以倒叙的方式描述天宝以后的情形,“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天宝以后家园荒无人烟,表现出安史之乱初期的社会状况。而经过几年的战乱以后,作者最后发出“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现如今却是连家都没有了,甚至没有可以道别的亲人,连年的动乱战争,百姓越来越苦,于此诗中主人公的绝望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吏”“三别”虽然取材相同,但是杜甫用不同的艺术技巧在变化中塑造出安史之乱中不同的人民个体,由此形成安史之乱中的社会群像和图景,使读者于不同的人物身上体会到深刻的人物情感和战争的残酷。

“三吏”“三别”的两难情感

杜甫贴近人民的生活经历使其对人民有很深厚的情感,当看到百姓生活困顿悲苦时,想到的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自己尚且还有一官半职因而可以不交赋税、不服兵役,但自己的生活尚且如此艰难,平常百姓既要交纳赋税又要服兵役,日子该怎么过)。杜甫同情百姓心系百姓,但始终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有“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的志向。在当时杜甫寄希望于统治者,希望通过统治者的改变进而改变现状,因而杜甫处在矛盾的情感拉扯中,没有办法劝百姓干脆不作为或奋起反抗,只能苦口婆心地劝百姓拿起武器共同战斗,保护家园,争取早日赢得战争的胜利。

《新安吏》中,杜甫痛心难道没有壮丁了吗,要去抓中男,感叹到“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但也只能柔声劝慰道“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以乐观的态度鼓舞士兵们,告诉他们,虽然此去营地,但是距离还是很近的,长官也会爱护你们的,描摹和憧憬着美好前景。《石壕吏》中,面对“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无情和残暴,老妇的弱小,及至最后老妇被抓走到军营,杜甫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展现出内心对于人民和统治者情感的矛盾。《潼关吏》中,诗人言“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感叹士兵修筑要道是多么的辛苦,对士兵表示担忧和关心。面对潼关吏信心满满的态度,杜甫不禁想起“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显示出对统治者的一丝抱怨和不满,因为统治者的错误决策使得百万士兵惨死。但最后杜甫只化为一句“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仍然只能寄希望于统治者,希望这次不要重蹈哥舒翰的覆辙仓促应战,可以赢得胜仗,对统治者的信任在摇摆间不定。《新婚别》中,新婚妻子先是抱怨丈夫刚成婚便要去边关征战,但之后转而说道“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反映出诗人杜甫纠结于此种不合理与合理之间的无法调和的矛盾的两难情感。《垂老别》中,开头就点明垂暮之年的老人还要上战场征战,这是多么的无情无理,但之后转而说道“男儿既甲胄,长揖别上官”,杜甫无法说出谁对谁错,无法判定垂暮之年的老人到底应不应该上战场,内心始终无法达到统一。《无家别》中,“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一句是对统治者治下社会的控诉。但是隐隐约约中仿佛又隐藏着作者对统治者的一丝幻想,“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鸟儿都知道贪恋着故枝,人怎么能不怀念故乡呢,想要实现安土重迁好似也只能一次一次地投入战斗中。杜甫在“三吏”“三别”中一面表现出对百姓的同情和关怀,另一面只能安慰百姓依然要相信统治者并投入到战斗中去保家卫国,内心情感的纠结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杜甫的“三吏”“三别”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其表现在杜甫所创作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内容上,也体现在诗歌所运用的巧妙的艺术手法上,将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审美有机结合在一起,还显现于杜甫在诗歌中所寄寓的对人民的真挚的感情与将自己的理想志向寄希望于统治者变革间的复杂矛盾的情感。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