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剖析

2024-07-18 00:00姜钰
新阅读 2024年6期

基于传统出版单位的视角,结合北师大出版集团的出版融合工作实践,本文对人工智能在教育出版中的应用场景及出版融合案例进行剖析。

● 人工智能对出版的影响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纵观人类历史,技术变革促进生产力变革,生产力变革倒逼生产关系调整,进而促进社会变革,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群的涌现,最终催生整个文明形态的转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著名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将人与AI技术可能的关系分为四种:一是它异关系,即重技术的自主性,AI是人类的认识客体,透过AI展现的世界是一种技术人工物;二是诠释关系,即人类认知世界,是经过AI的表征、转换或诠释,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了人类的认知模式;三是具身关系,即AI作为人的功能性延展,去认知世界并实践;四是背景关系,即AI作为一种技术基础工程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人往往是在技术故障、技术失效时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这四种关系是交叉并存的关系,也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当前,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新跃迁,其具有的多源多模态数据、统一的深度神经网络大模型,以及在完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代码编写等任务方面都具有突破性进展。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解决人类一系列刚需问题的新机遇和新思路,包括但不限于改变内容生产模式、信息获取(分发)模式、编程(代码编写)模式、交互任务完成模式等。这些都会对出版主体、客体、生产模式、呈现形式、传播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

从出版产业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出版业正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短期来看,生产式人工智能会促进出版产业链的改造;中期来看,各类垂直应用的领域模型会引起场景和渠道之争;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导致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出版业积累的各领域知识资源数据可以作为优质语料,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喂养和训练出各行业领域的小模型,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链接,赋能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当然,这要基于出版业此前已经开展的资源数据标注、标引的工作之上,叠加Web3.0、区块链等新技术,保证输出端知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溯源性,确保知识资源数据在流通周期中的资产权益,促进更多商业模式创新。

从产品的视角看,基于AI的数字交互引擎,打破了传统信息内容封装符号的隔阂,实现了图、文、音、像以及游戏的融合。AI时代信息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创新和最终广泛应用,会有一个多种产品形态迭代并存的阶段,纸数并存、纸数融合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但传统形态的知识服务产品的生存空间会被不断压缩,出版业也会有更多智能化的产品形态出现。

一是新图文产品。借助AI大模型庞大的语料库和生成能力,叠加数字人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将以问答对话形式与用户深度交互,实现实时的具象化。比如,借助Midjourney等AI绘图软件,可以通过文生图、图生图的方式输出多种风格的图像作品,批量、快速、高效生成图像。

二是新音频产品。AIGC通过快速学习和掌握人类个体的语音(语调)特征,在数据训练的基础上,生成模仿该个体的逼真语音,可以应用于虚拟语音助手、智能翻译、语音合成等领域。同时,AIGC还可以根据人类设定的风格和简单旋律,快速生成符合律动的音乐作品,可以支持音乐家产生创作灵感、尝试组装多种元素、探索更多元的音乐风格。

三是新视频产品。基于AIGC的视频生成工具,集素材搜集、视频剪辑、后期包装、渲染导出和发布于一体,丰富了视听节目的表达空间,增强了实时交互体验,塑造出“虚拟化在场+实时互动”的效果。比如,Sora不但可以对场景细节进行深度刻画,而且能理解建模中所涉主体在物理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四是新融合产品。AIGC可有效提升专业数据库产品和教育游戏产品的研发效能,帮助开发者快速且低成本生成对话、脚本、地图、布景、人设等基础数字资产,并可以快速检查、补全修复代码,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开发效率,优化人机交互体验。

● 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与教育出版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应用人工智能需要注意哪些要点?人工智能在教育各具体环节的可能应用场景有哪些?梳理清楚这些才能清楚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现在与未来发展。

对于教育出版而言,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的关系,更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纵观人类发展史,教育有三次根本性变革:第一次教育革命是原始的个别教育走向个性化的农耕教育,第二次教育革命从个性化的农耕教育走向班级授课式的规模化教育,第三次教育革命是从规模化教育走向生态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言,农业时代是个性化的精英教育阶段,工业时代是集体性的大众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时代是个性化的大众教育阶段。因此,教育的本质一定是关于人的。

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会进一步改变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会进一步赋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未来教育将具有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为导向、注重个性发展的学习形态、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新生态等特征。在此基础上,需要思考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变化?教师的角色功能有哪些变化?等等。从教育的目标角度,教育要回归本质,聚焦人的全面的发展,从关注“双基”“三维”到关注核心素养,更加聚焦于品德养成、性格塑造、人际交往、批判意识、创新思维、审美素养等人的教育活动,促进人的个性解放、主体跃升和智慧成长,强化人区别于技术的独特的智能。

从教育治理的角度,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最近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connection、content、cooperation)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integrated、intelligent、international)。比如,从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北京师范大学魏锐、刘坚教授团队提出“21世纪核心素养的5C模型”,即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以及“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并且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维度、16个二级维度在内的核心素养5C框架。

从教师角色的角度,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但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将会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未来将是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协同共生的时代。教师“教”的功能弱化,“育”的功能强化;“经师”的功能弱化,“人师”的功能强化;“知识传授者”的功能弱化,“灵魂工程师”的功能强化。教师将转变为创新支持者、活动设计者、沟通协调者、技术拥抱者,与人工智能教师协作,帮助学生精准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通用大模型不能完全解决教育面临的问题,需要构建教育专有模型、领域知识库、领域工具/插件。人工智能在教育深度应用中有三个关键要素:安全可控(内容安全、算力安全)、场景驱动(场景设计、价值落地)和专属模型(私域知识增强、场景定制优化)。二是通过底层设计将数据打通,促进教育认知大模型赋能备课、教研、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管理、治理等各个环节。三是需要构建科学的教育大模型评测体系,以评测专用模型是否真正有效。四是发展师生的数字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助理总干事贾尼尼在《生成式AI与教育未来》中指出:关注生成内容的准确性,由于大语言模型在预训练时可能应用了很多“黑箱”数据,所以AI可能会生成虚假的内容;关注适当的使用年龄,使用生成式AI学生的年龄最好不要低于13岁;关注合理的应用方法,生成式AI对教学、作业、课程分享等起到了帮助作用,但是不要过度依赖AI工具从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关注文化和社会价值观,需要审核AI输出的内容,尽量避免出现歧视、偏见、侮辱等内容,以免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关注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深度了解生成式AI的技术原理、生成机制等,以便在合适的教育场景中使用。

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很广泛,简要列举几点:一是助力教学设计,可以做教案的辅助设计和习题的情景改造;二是助力作业的精准批改,以英文作文为例,AI在批改的准确度、语法的修订度、修改的优美度等方面已超过一般教师水平;三是助力个性化口语学习,基于大模型可打造面向各学段学生、商务人士等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的个性化口语陪伴老师,适用主题对话、口语模拟考试、虚拟人对话、情景交流等各个应用场景;四是助力启发式素质课堂,从传统的双师课堂升级为启发式素质课堂,比如,科学教育方面,基于海量的科普知识,进行类科学家自由对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欲;五是助力疏导青少年心理压力,通过类人自由对话式心理辅导,增强交互体验,帮助学生及时疏导心理压力,并对心理风险进行预警。

● 案例剖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大有阳光心理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大有阳光心理平台”是我们这两年正在研发推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垂直领域心理健康综合性服务和管理平台,秉承“预防与干预一体化、心理学与医学一体化”的研发理念,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全面的心理成长解决方案。

建设背景。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呈低龄化和严重化趋势,至少有3000万儿童和青少年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23年,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这一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心理健康服务已成趋势。在此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在充分调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多方优势资源,研发了这个心理平台。

基本内容。平台主要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五难”问题。一是解决教育主管部门“管理难”的问题。现在的区域教育或是学校教育都觉得学生心理健康是个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从哪儿入手,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平台可提供区域制度体系建设支撑,助力构建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制度、规则和标准。二是解决学生心理隐形问题“发现难”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表面上看很乐观,但是其实有很严重的抑郁倾向或焦虑倾向,学校没有办法及时判断这类学生有没有心理问题,平台可以提供全面的心理筛查及实时监测,帮助学校筛查出这类学生。三是解决发现心理问题后针对性“干预难”的问题。我们在和很多学校沟通的时候,他们都会说:“有很多的心理平台给我们测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他们测完了以后就走了,把发现的问题交给我们,我们怎么去解决呢?”针对学校的这一需求,平台可以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干预方案。四是解决教师“提升难”的问题。现在优质心理老师在一线城市学校都很匮乏,更别说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了,很多学校都没有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平台可提供心理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源和系列培训课程,帮助学校把课程开起来。五是解决家校共育“协作难”的问题。该平台可提供家校共育课程和心理直播在线平台,助力家校合作。

平台特色。一是学术权威。平台根植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术团队核心成员覆盖了学习心理、心理教育、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成果,为平台系统构建了科学的学术理论支撑体系。二是技术先进。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的测评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结合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大数据算法技术,生成动态变化的心理健康常模标准。三是内容专业。平台的综合量表内容全面,区分了不同学段,针对性较强,测量维度广,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可在短时间内(20—25分钟)完成多个维度的测评。四是系统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健康全流程主链条服务和教育链条服务。心理健康全流程主链条服务包含动态监测、大数据分析、科学评估、分层分级干预,支持解决方案和服务策略。教育链条服务包含心理制度建设、配套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教师成长培训。目前,心理平台目前已覆盖广州市、韶关市、重庆市、朝阳市、营口市等共1万多所学校,服务500多万名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