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初中信息科技社团教学创新的实践探索

2024-07-18 00:00:00平国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7期

【摘 要】本文通过数字赋能精准学情了解、数字赋能精确分层教学、数字赋能精细教学评价、数字赋能精巧分层任务四个方面,探讨数字时代初中信息科技社团教学的创新实践,努力打造一个创新的信息科技社团教学样态。

【关键词】数字赋能;教学新样态;信息科技社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7-066-02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并强调它们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同时,报告还提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鲁迅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鲁外”)作为第一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校,近年来积极推进名校、名师、名科、名课建设,探索数字赋能教学新样态的鲁外实践路径,学科团队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与创新。

数字赋能新样态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向纵深推进,鲁外以数学和科学两门理科为重点,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学科教学,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围绕学生学情的收集、监控和分析进行创新,打造了技术赋能下的学科教学新模式。在信息科技社团教学中,学校面临着学生层次复杂、项目众多、教学时间紧张和学生作品纸质评价管理粗放等问题。因此,借鉴数学和科学学科的数字赋能教学新模式经验,学校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打造信息科技社团教学新样态。

1.数字赋能精准学情了解

钉钉应用的前测模块作为一种精准的学情了解手段,为教师提供了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途径。通过这一模块,教师能够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在未来的教育中,学情了解将变得更加精准和智能化,为精准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2.数字赋能精确分层教学

在信息科技学科相关社团中,学校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学生的编程能力进行评估,实施精确分层项目教学。学校使用已经开发的前测模块,综合考虑学生的相关学习内容和数学试卷测验结果进行选拔,进而统一对学生进行C++编程教学,并在一段时间后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编程能力进行分层项目教学。分层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编程能力强的学生,学校继续进行C++编程教学,并鼓励他们参加柯桥区统一开设的中小学信息学互联网社团。柯桥区中小学信息学互联网社团根据学生的编程能力进行分班,分为A班、B班和C班,其中A班课程最难,B班次之,C班是零基础班。二是对于编程能力相对较弱但具备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学生,学校开展创客竞赛课程。如学校开设了掌控板人工智能项目,学生需要学习类似Python的图形化编程。在创客竞赛中,学生需要具备编程、造物和演讲等多学科综合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三是对于编程和动手能力都相对较弱的学生,学校开展机器人相关项目,如小飞机器人、AI天工造物、智能博物和超能小球等。这类机器人竞赛中,编程和搭建相对较简单,学生能够快速上手。除了竞赛项目,学校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在课程中加入了项目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编程知识。

总的来说,通过分层项目教学,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兴趣,给予他们更有针对性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编程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未来从事信息科技相关领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数字赋能精细教学评价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评价更加精准化。学校通过钉钉应用前测模块和教学助手,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品评价表等。这些数据能够为教师和学校提供全面的学生评估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问题所在。另外,数字化赋能还可以帮助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学校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数字赋能精巧分层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的补充与延伸,为提高学习效率,学校依托教学助手课后作业功能,开展数字赋能精巧分层作业布置,提高课后作业对学生素养的促进作用。对A1层学生,学校通过设计项目化任务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造能力,为国家培养专业拔尖人才奠定基础。对A2层学生,学校通过设计达标性任务实现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发展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

如在学习趣味掌控板课程的温湿度传感器后,对A1层学生推送的课后作业是“在生活场景应用中,利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家里现有材料,发挥想象力,制作一个创意智造作品”。对A2层学生推送的课后作业是“请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显示温度和湿度,而且根据温湿度设定值发出警报”。例如,A1层某位同学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制作一个家用温湿度提醒器,其主要用途是用于调节室内小气候,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健康水平,同时实现节能。作品实现了实时显示温度和湿度,而且根据温湿度设定值发出警报:当大于温度设定值,出现闪红灯和蜂鸣器提示音警报;当小于湿度设定值,出现闪黄灯和不同声音警报;如果两个条件都满足,出现红灯常亮和不同声音警报。如果有人发现警报,触摸P键取消警报一段时间。同时,作品还实现了按A和B键设置温度临界值,按O和N键设置湿度临界值。

数字赋能教学的成效和反思

1.主要成效

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被评为柯桥区人工智能教育优秀学校,树人智创空间和立人智创空间也获得了柯桥区“优秀云上智创空间”的称号。学校教师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课程“小小身躯,大大能量”在柯桥区空中课堂在线教育讲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并被评为绍兴市精品数字教育资源。

2023年,学生在科技发明小论文比赛中,9人获省级奖、14人获市级奖。在中小学创客比赛中,市级获奖12人次,2名学生获得省二等奖。在柯桥区小发明小制作比赛中,11件作品获得区一等奖。学生开发的智创作品“绿灯行汽车提醒器”在市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柯桥区中小学生创意编程比赛中,学生也多次获得一等奖。在CSP以及NOC编程比赛中,学生们也多次获得全国及省级一等奖。

2.问题及反思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对初中信息科技社团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在分层项目教学中,教师需要精通创客、机器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并且需要更多学科教师参与进来。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教师普遍面临着知识储备不足的困扰。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繁忙的同时,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新知识,这使得他们对于创客、机器人和编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其次,教师可能面临着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虽然教师可能学过相关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在创客教学中,教师需要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创客工具和设备,但有些教师可能对此感到陌生,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最后,分层项目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同学科的教师需要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然而,由于教师之间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他们可能在合作过程中遇到沟通不畅、意见不合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首先,学校可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班、研讨会或提供针对性的课程,帮助教师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活动,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通过分享经验和教学案例,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提高教学质量。

结 语

在数字时代,初中信息科技社团教学的新样态需要持续改进与发展,然后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数字时代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