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 数字赋能

2024-07-18 00:00:00冯岳郑萍许鑫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7期

【摘 要】杭州市三墩小学作为区域典型的数字化示范学校代表,围绕课堂教学,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分项等级数字化评价与实践,把握课程标准和区域规范,开发科学、高效、共享的“兰少年”在线评价系统,基本形成了校园教育数据的智慧应用生态,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构建了数字校园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分项等级;数字化评价;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7-019-02

杭州市西湖区坚持以全域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启动“数智”教育改革,统筹推进数字技术与民呼我为、教育治理、评价改革等重点难点项目的深入融合,不断完善“1+3+N”(1个数据中台,3大数据库,N个场景应用的教育数字化系统)数智教育治理体系,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数字教育图景,构建全域美好教育的发展新格局。

厘清素养立意的学科评价体系

2017年9月,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启动,杭州市三墩小学作为西湖区首批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校,成立项目组开展专项研究。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2023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又发布《小学学科综合评价指南》系列丛书,对学校进一步深入推进综合评价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接着,西湖区教育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西湖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的出台为系统构建以校为本、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杭州市三墩小学是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我们深刻理解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把握全面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基本原则,立足于核心素养培育,积极探索数字化改革之路,围绕学科分项评价,探索构建高效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学校的分项数字化评价改革行动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更有力地推动学生的“学”,更全面地掌握全学科质量。在数字化改革研究中,我们始终把握四个关键点:一是让数据更精准,从单一终结式评价调整为分项等级评价,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二是让操作更具体,制订了具体的评价细则以及相关的评价手册,有利于学生能够根据具体要求改进与提高;三是让记载更科学,迭代纸质稿记录,实行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让过程性评价数字化,让评价更科学;四是让评价更灵动,确立了“核心素养+项目式学评”的评价思路,形成“教-学-评”一体的墩小兰少年温暖成长评价体系。

搭建科学高效的学科评价系统

1.构建一体化运作机制

学校将“学科分项等级评价”与“五自十星”学生综合评价相融合,基于学校层面整体规划与架构,最终出台了“兰少年”学生综合评价方案,以整体推进的方式开展学科分项综合评价研究。学生发展中心对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的目标进行重新思考与定位,回归评价的诊断与激励功能,使师生关注教和学的过程,关注对评价结果的运用,是进一步实现师生自我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在原有纸质版《“五自十星”兰少年核心素养发展手册》基础上,迭代为数字评价。架构贯穿全过程的“兰少年电子成长档案袋”,数据涵盖素质评价报告单、“五自十星”综合评价、五好学生评定、学业质量发展等,形成基于学生真实成长的数字孪生画像。

2.落实分项等级操作闭环

首先,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结合浙江省综合评价指南文件精神[1]及区域的评价指导建议[2],全面修订《三墩小学学科分项等级制评价操作手册》,从“内容、标准、方法、路径、数据”五个方面进行完善。

接着,教研组研制“一级评价内容”。以语文组为例,成立一个专题项目小组,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浙教版《语文学科综合评价指南》,确定语文学科一级分项评价指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共四条。同时将原有特色教学“习思课堂”纳入各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中,有传承又有创新。然后,由各年级语文备课组完善“二级评价分项”操作指标。如三年级的语文评价指南中对“识字写字”提出三条学业质量要求,“阅读与鉴赏”有六条要求,“表达与交流”则有五条学业质量标准,六个备课组最终明确本年级的二级评价指标后汇总上报。

最后,语文教研组定稿并上报学校。学生发展中心收集汇总后,首先进行学科性和规范性审查,再对各学科进行统筹,重点是平衡学科分项权重系数,确保整体方案的科学和公平。最终经校长室审议通过后,印制《三墩小学各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细则和操作实施办法》,全体教师人手一本。

3.迭代分项等级数字评价应用

信息与科研中心和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对接,完成基于钉钉平台的“兰少年”在线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主要实现三大类评价功能。

(1)在线素质报告单:实现“分项等级+学科寄语”功能。它是重要的评价载体,综合学生一学期来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综合评价给定等级。各学科从品质、习惯、特长、潜力等维度推送个性化学科寄语。家长通过移动端就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现状和潜能培养。(2)数字奖章:实现“星级评价+五好兰少年”功能。各学科组每月上传“示范星”“达标星”数据,累积到每个学期末,平台会自动计算并评选出“蕙兰金星、银星、铜星少年”,家长端会自动接收到孩子的数字奖牌和电子证书。(3)数字兰里币:实现“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功能。学校把各学科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数据按统一规则转换成“兰里能量币”,每月更新并计入每个学生账户。家长可以通过钉钉端,学生可通过图书馆的自助机服务查询和兑换。

经过三年迭代应用,目前最新版操作更加简单,每个学期初由学生发展中心分配好学科权限,导入学科评价规则算法后,所有教师一键提交评价数据(按学科电子表格模板),即可自动生成在线数据透视表和班级大数据看板。平台各项数据会自动流转,最终形成学生在校的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数据和学科成长数字画像。

形成数字赋能的教育生态

自2018年以来,学校始终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全面推进学科分项等级数字化改革实践研究,让鲜活的学校应用场景落地,搭建了“三墩小学兰少年”数字基座,形成面向三类用户的多维应用场景:学生端的电子素质报告单、“五自十星”综合评价、班级三项评比;教师端的学科分项等级评价、专业成长管理平台、学科质量分析管理、1+X晚托;家长端的学生综合成长数字画像、晚托服务、兰里教育坊、家校连心桥等模块。我们打通“区域-学校-家长-社会”的全数字链路,让数字“跑”起来,让教育生态变得更加生动活泼。2021年,学校成为浙江省精准教学实验校;2022年,两个学科教研组(数学、信息科技)成为西湖区评价改革项目组;2024年,11位教师获评为区一、二层次项目制名师工作室导师。近三年来,区级及以上评价专题类论文、课题、案例获奖20余项,学校多次在省市评价会议中分享数字化评价改革经验成果。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校园累积的学科分项数据,研究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质量,关注知识技能背后的育人价值,让数字赋能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师教育规划课题“‘SELFIE’云驾舱:数据支撑下的教师发展评价系统的构建与运作研究”(课题编号:YB202313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张丰,马海燕. 浙江: 构建以校为本的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J]. 中小学管理,2022(11): 13-16.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22-07-25)[2024-06-16].http://jyt.zj.gov.cn/art/2022/7/25/art_1229106823_241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