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为例,通过分析“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相关背景以及其实践与成效发现,“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有助于推进深度融合内容体系建设,构建广西活态信息最丰富的非遗数据资源库;拓展“非遗+”融合传播平台,提升广西非遗活态传承能见度。文章通过这一应用案例,探讨新时代下地方媒体如何进行传统非遗传承的创新实践,旨在为各地开展非遗宣传传承工作带来启迪与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非遗;创新应用;“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
一、“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相关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尤其提到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为新时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广西深受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影响,是古海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前沿窗口,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聚居地区,非遗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然而,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广西非遗的功能形态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部分依然保留,一部分已经消失,还有一部分正处于转型发展进程中。总体而言,当前广西地区非遗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较为不足,很难融入现代生活,有“古董化”的趋向[1]。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组建囊括内容采编、策划运营、视觉设计、技术开发等不同岗位的广西云非遗传播团队(以下简称“非遗传播团队”),率先在国内主流媒体中开展常态化非遗系统性传播工作,在“媒体+非遗”融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3月,集团正式组建非遗传播团队,依托集团旗下《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南国今报》等主流报纸,广西新闻网、广西云客户端、官方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矩阵,联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下简称“自治区文旅厅”)、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自治区科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以下简称“共青团广西区委员会”)等单位,正式启动“广西非遗传承计划”。该计划聚焦非遗内涵、传承人故事和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要素,建设内容传播、社会传播、智库传播、文创传播、志愿服务传播等五大传播体系。2021年6月,从首期“爱上非遗”系列融媒体作品发布开始,非遗传播团队通过一系列深度报道、短视频、非遗展览、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非遗研讨会等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联合主管部门、企业、学校、业界专家等深耕非遗领域深度融合,让广西非遗保护与传承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爱上非遗”系列每期报道全网平均阅读量达25万人次。同时,非遗传播团队通过举办非遗展览、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非遗座谈等活动,累积覆盖人群超50万人,扩大了非遗的传播范围以及影响力。依托非遗传播,集团旗下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入选科普中国融媒发展省级试点项目试点单位,荣获2022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爱上非遗 “桂”在传承》融合报道作品荣获2021年度“广西新闻奖”一等奖,《爱上非遗 “桂”在传承》融合传播荣获2022广西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闻品牌。2023年,“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入选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二、“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的实践与成效
(一)推进深度融合内容体系建设,构建广西活态信息非遗数据资源库
广西作为中国西南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然而,当前广西非遗数据的整理、保存和传播工作存在数据资源分散、信息不完整、活态传承状况不清等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部分非遗项目甚至面临失传或异化的风险。因此,大众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与保护,已经不能也不可以仅停留在“说”与理念演绎上,相反,应该着重于怎么“做”以及行之有效的身体力行[2]。
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为了长久保存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相关主体建立档案、进行数字化存储至关重要。同时,数据库凭借其操作灵活、便于存储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特点,已经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工具之一[3]。集团在“做”上面下功夫,通过构建非遗数据资源库,对这些珍贵的非遗进行系统整理、传承和弘扬。依托地方主流宣传媒体优势,集团组建非遗传播团队并奔赴广西各地采访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对广西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入挖掘。通过采写、拍摄、遍访100多位非遗传承人及其非遗项目,非遗传播团队共采集了200余万字非遗相关文字资料、4万多张原创非遗图片、200多小时非遗视频,数据覆盖广西14个设区市,形成民族、医药、美食、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的数据集。2022年,集团建造并启用广西非遗平台后台管理系统,并以此为依托打造广西活态信息非遗数据资源库。随着资源库逐步充盈且成熟,2023年,集团果断启动“广西非遗传承计划2.0”,并联合自治区文旅厅、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打造更为科学、稳定、高效的非遗传播数据库,搭建非遗数智应用管理平台。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包括数字图书馆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手段,应成为当前非遗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主要工作内容[3]。基于此,非遗传播团队聚焦新媒体作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策划制作系列非遗融媒体产品。例如,非遗传播团队通过开展《爱上非遗 “桂”在传承》《爱上非遗科普展》等大型个性化融媒体专题活动,让网友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设计制作《六堡陈醇 瑶乡传情—茶韵越千年》手绘H5互动专题,整合视频、评论、深度报道等融媒体产品,并设置点赞和网友评论功能,获得点击量约35万人次。此外,截至2023年12月,非遗传播团队采用“深度报道+精美海报+短视频”的形式,推出“爱上非遗”系列报道80多期,引发全网媒体的广泛关注及转发,让广西活态的乡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提升了广西非遗的影响力。
(二)拓展“非遗+”融合传播平台,提升广西非遗活态传承能见度
1.拓展“非遗+文旅”,探寻非遗项目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同时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以便让非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3]。随着人们对非遗关注度逐渐升高,非遗旅游成为热门话题。非遗旅游不仅让更多人加强了对非遗的了解,还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活力。非遗传播团队通过与自治区文旅厅开展深度合作,推出非遗创意视频,开发广西非遗旅游路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村等单位深入交流,策划并开展系列非遗主题线上线下活动;推出非遗口罩、T恤、手袋、时尚包包、礼品盒、书签、笔记本等系列国潮风文创产品,延伸传统技艺之美,持续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使非遗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通过文旅结合的方式,非遗传播团队可以将非遗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让年轻群体能够接触和了解这些民族瑰宝,从而激发他们对非遗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拓展“非遗+教育”,助力优秀文化薪火相传
那些经过时间沉淀流传至今的非遗,往往带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痕迹,保留着浓缩的民族精神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精神价值[4]。可以说,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风貌。例如,非遗中的孝道、礼仪、仁爱等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意蕴相同。在实用价值方面,非遗中的传统技艺、智慧和生活方式等为现代社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遗保护”指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对非遗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对此,非遗传播团队通过联合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区内10余所高校相关专业院校及机构开展非遗内容传播及传承人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探索;联合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桂雅路小学、第五十四中学等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非遗的魅力与乐趣;开展“出发吧!非遗少年”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跟着大师学非遗,实现非遗融合传播不断创新发展。
3.拓展“非遗+科普”,挖掘非遗与现代科技融合焕新路径
高亮和王宁认为,科普活动在非遗传播与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指出,科普活动有助于增强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认同感和参与度,从而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5]。2022年9月15日至10月31日,非遗传播团队联合自治区科协、自治区文旅厅、共青团广西区委员会举办2022“爱上非遗”科普展,累计吸引超16万人前往参观。同时,非遗传播团队拍摄制作的《壮族会鼓习俗:鼓声嘹亮佑壮乡》中英文纪录片作为课件参与“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并在“一带一路”虚拟科学中心官网刊播。该活动吸引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注册参与,向国内外网友展示了广西国家级非遗项目壮族会鼓习俗的艺术魅力,累积点击量超过400万人次。这些大型科普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增加了大众对非遗的历史、文化、技艺等方面的了解,更激发了大众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有助于非遗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传承。
4.拓展“非遗+智库”,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地方非遗的挖掘、整理和研究。集团通过拓展“非遗+智库”的合作模式,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以推动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具体措施为:邀请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传媒出版单位、金融系统、知名商业企业等领域热心人士,组建非遗智库团队,不定期与非遗传承人围绕非遗保护的痛点难点、非遗活态传承焕新路径、非遗产业及志愿服务等展开研讨。据统计,截至2023年2月,相关部门已组织召开非遗座谈会40余期,参与嘉宾200余名。
非遗传播团队通过拓展“非遗+智库”的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非遗传承的“五个需求”。一是满足非遗保护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非遗失传或异化的风险逐渐提升,非遗传播团队通过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保存非遗,能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资料支持,降低非遗失传或异化风险。二是满足学术研究需求。当前,学界针对非遗的研究尚不够全面,特别是在非遗保护、传承以及产业化方面还不够细致。对此,非遗传播团队可以发挥智库的专业力量,为学者提供丰富、全面的非遗数据资源,推动非遗研究的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满足社会公众需求。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传播团队通过智库的平台和资源,能够向大众提供丰富的非遗体验,使大众更便捷地了解和接触非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四是满足产业化发展需求。非遗传播团队智库的策划和推广功能,可将非遗资源与产业相结合,探索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五是满足传承和弘扬非遗的需求。非遗传播团队通过对非遗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展示非遗的多样性和魅力,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三、结语
集团“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的实践对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新时代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非遗传播团队通过传播内容的创新、传播方式的拓展、传承模式的探索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等多方面的努力,为推动我国非遗活态传承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高,付秀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困境、意义及有效途径:以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个案[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6-13.
[2]景俊美.回望与反思:中国非遗保护路[N].解放日报,2016-04-07.
[3]龚剑.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EB/OL].(2013-04-22)[2024-05-08].http://www.gzfwz.org.cn/xslt/201804/t20180416_21604069.html.
[4]范周.非遗文化如何传之有道[EB/OL].(2018-08-25)[2024-05-08].https://news.gmw.cn/2018-08/25/content_30763708.htm.
[5]齐勇,李谦,苏道玉.当代文化视野下“非遗”资源
的精神价值探讨[EB/OL].(2013-01-24)[2024-05-08].https://www.ihchina.cn/luntan_details/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