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中,古人如何“玩”音乐

2024-07-16 00:00:00方曲韵
读者·校园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阮咸竹林七贤嵇康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佚名《唐人宫乐图 》
仇珠《女乐图》(局部)

民谣、戏曲、摇滚乐、交响乐……一周的忙碌工作结束后,去感受一场酣畅淋漓的现场音乐表演,是当代青年的时髦选择。实际上,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从未改变。古人用绘画的方式留存了不同时代的音乐器物、演出场景等极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图像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我们仿佛回到彼时的音乐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会先民的音乐文化之美。

有人说,“竹林七贤”是中国最早的“摇滚乐队”。魏晋时期,战乱纷纷,相传,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及王戎七人常聚于竹林之中,饮酒纵歌,肆意酣畅。他们的精神气度引领了一时风气,令后人膜拜景仰。因此,“竹林七贤”也成了绘画中的经典题材。

据文献记载,嵇康擅长音律,古琴弹得神妙无比,是“乐队”里的“流量担当”。同样是音乐才子,阮咸则十分热爱发明创造,他将琵琶改造成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乐器——阮咸,从此在音乐史上拥有了姓名。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记录下了这支“乐队”的演出现场。画面中,“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席地而坐,神态各异——嵇康手弹五弦,阮籍身着长袍,山涛执杯而饮,王戎手弄玉如意,向秀闭目沉思,刘伶蘸酒品尝,阮咸弹一四弦乐器,荣启期则凝思弹奏五弦琴。画中所展现的高逸隐士风采,投射出中国古人对于恬淡生活理想的追求。

唐代是中国乐舞艺术发展极为繁盛的时期,《唐人宫乐图》就描绘了唐代宫廷仕女宴饮行乐的情景。处于画面中心的,正是“女子乐团”的四位核心成员,自右而左,所持用的乐器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和笙。旁立的两名侍女中,有一人正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有趣的是,长桌案下还卧着一只小黑狗,它安稳地睡着,仿佛正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

如果说唐代的“乐队”属于宫廷,那么宋代的“乐队”则逐渐变得民间化、通俗化。宋人崇商,随着市井文化的发展,各类精神娱乐活动不再是宫廷贵族、士大夫的专享。宋朝的音乐演出开始走向街头,在民间市镇的勾栏瓦舍、茶楼酒肆里上演。不少商家为了招揽客人,还会邀请乐手来演出,表演的主要是流行音乐。宋人叶梦得这样描述人们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再观明代仇珠所绘《女乐图》,表现的是贵族女子各执乐器,在殿宇前的地毯上配乐演奏的情景。地毯周围站立着三名女子,或侧耳倾听,或低声谈笑,神情愉悦,动态自然。通过此图可窥见古代贵族女性的生活雅趣,丰富的细节刻画和生动的氛围营造,仿佛将观者带回到那个乐音环绕的悠然之境。

图像是时间的切片。透过这些与音乐相关的珍贵图像,我们看到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百态,也看到了古代“音乐人”的青春和梦想。愿琴瑟钟鼓之声,永远拨动我们的心弦。

(谷粒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7日)

猜你喜欢
阮咸竹林七贤嵇康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乐府新声(2021年1期)2021-05-21 08:09:06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艺术品鉴(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24
嵇康
四川文学(2020年10期)2020-02-06 01:22:34
阮咸之流变及启示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34
阮咸:他把名字留给了乐器
琴童(2018年1期)2018-03-26 11:57:16
艺苑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风流入弦,花月无缺
“绝版的竹林”之七
看历史(2016年12期)2017-01-04 08:00:19
书画鉴藏
公关世界(2016年15期)2016-10-26 05: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