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遵循

2024-07-16 00:00:00王军旗宁勤翔
求知 2024年7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其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置于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价值旨归,系统回答了“为谁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靠谁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由谁评判现代化成果”等重大问题,彰显出深刻的科学性、历史性、时代性和战略性。可以说,坚持人民至上是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要义的一把“金钥匙”,是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的逻辑缘由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之所以能够成功且一以贯之,就在于它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深厚的历史基础、深切的时代需求。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来看,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是坚守魂脉和根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的经验总结,是科学回答人民之问的现实要求。

1.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是坚守魂脉和根脉的内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中,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历史唯物主义书写的是人民的伟大实践,传递的是人民的真实心声,表达的是人民的价值诉求。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植根人民、理论使命为了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注入不竭动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以人民至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以民为本、以民为先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民本”一词,最早见于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后,历朝历代对民本思想不断阐发,民本思想在思想理论体系和政治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本思想,对于当今治国理政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至今仍启示我们党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2.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是党百余年奋斗史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首次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并强调要把人民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进入世纪之交,江泽民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强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改革开放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其中之一就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不断赋予“人民至上”新的内涵,系统诠释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根本问题。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的经验总结,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揭示了我们党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制胜密码。

3.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是科学回答人民之问的现实要求。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基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科学回答人民之问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要求。“现实的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实践的、历史性的存在,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规定,这决定了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来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总体提高,人的需要层次及其满足方式发生了快速变化,人民之问的具体范围、涵盖内容、需求程度也随之出现深度变化,这也要求理论创新进行有效回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既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没有变,也看到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有了新内涵,始终围绕“人民”二字谋篇布局,使党的创新理论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急中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方位扎根人民以集民意、全过程请教人民以汇民智、全领域造福人民以顺民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1.全方位扎根人民以集民意,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党的创新理论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获得真实而不是臆断的群众声音,才能正确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确保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始终放不下的是对那片黄土地的深情、对“老乡”们的牵挂,“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同乡亲们盘算过去一年的收支账,制定来年的脱贫计划,一家一户的小账本展现了脱贫奔小康的大情怀。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专门请来教师、农民、司机、种植大户等基层代表座谈,大家敞开心扉道急难愁盼、谈难点痛点,提出了鲜活的、符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并加以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科学家、企业家、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基层代表以及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等多方面的座谈会。在每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总结,坚实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创新理论硕果累累。

2.全过程请教人民以汇民智,提供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拜人民为师,在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依靠人民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才有不竭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20年7月到9月,为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切实听取基层声音,首次开通“网络问策”渠道,网上留言共计100多万条;2022年4月到5月,开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这也是首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拓宽了人民群众献计献策的渠道;2013年到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近400名代表委员发言,同大家深入交流、深情讨论、共商国是,让人民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团结凝聚广大基层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吸收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将群众的经验智慧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3.全领域造福人民以顺民心,永葆理论创新的生命力。“为了谁”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价值立场、一个国家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标尺。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的创新理论必然根植人民、造福人民。进入新时代,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中,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胸怀天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民生福祉”“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在中华大地深入人心。习近平强军思想、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外交思想、法治思想、文化思想相继提出,思想之光照亮党和人民的前行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党的理论创新彰显人民至上,在指导实践中切实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解难题,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真正做到造福人民,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进路

过去的辉煌属于人民,未来的征程依靠人民。在前行路上,中国共产党人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把握人民愿望、增进民生福祉,尊重人民创造、把握历史主动,集中人民智慧、实现宏伟蓝图,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密切回应人民新要求新关切,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科学指导。

1.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依靠人民群众铜墙铁壁般的拥护,切实解决了革命、建设、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新征程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诚俯身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疾苦,真情着力解决群众难题。必须走好群众路线,要放下架子接地气,精准识别群众的各种民生需求,及时响应群众反馈的意见和提出的问题,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在体察实情中全面掌握情况,既要“身入”,也要“心入”,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让群众说真话、多说话、敢说话,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掩盖问题,在直面问题中找到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办法。

2.把握人民愿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是“打江山”胜利的“铜墙铁壁”,也是“守江山”稳固的“钢铁长城”。只有紧紧守住人民的心,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山永固、基业长青。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彰显了总书记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期待,我们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势头。同时,我们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抚养教育、就业成才、就医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3.尊重人民创造、把握历史主动。尊重人民创造,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做法。人民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更直接、更具体、更实在,能最敏锐地把握时代脉动、感知实践呼唤,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丰富而鲜活的养料。坚持和善于问计于民,党就能摸准时代特点、聚焦时代问题,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将群众的创造力量转化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动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今日中国,正如中流击水,前方有无限风光,脚下亦有激流暗礁,将可能遭遇难以预料的挑战,面临稍纵即逝的机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必须坚持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提升,发扬首创精神,增强主动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浓厚氛围。

4.集中人民智慧、实现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一种理论符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达到了实践的预期效果,不能“自己吹喇叭”,只能由人民评判。党的各项工作都要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来评卷,多照照群众这面镜子,多比一比群众这把尺子。党的理论创新过程是“两个结合”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升华人民群众实践智慧的过程。科学总结人民的实践经验,经过抽象加工,从而上升为理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很多新课题,我们党要及时发现、善于分析、准确回答群众在生活中和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提出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政策和对策。更重要的是,还要对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鲜活经验进行系统概括,提炼出接地气、有哲理的新理论,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结出丰硕果实。

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研究”(2018MZ007)和天津市2023年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TJKS23-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军旗系“四个一批”国家级理论人才,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勤翔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