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2024-07-16 00:00:00黄未未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6期

神话故事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主要反映了古代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经历。教材以单元编排课文结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整体,这就为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条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属于神话故事单元,编者编排神话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理解、改编、赏析、创作神话等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应把单元内容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展开教学,促进单元双线目标在课堂的落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整合单元内容,细化单元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整个单元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同一主题进行编排,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深化单元主题目标在课堂的落实。教师只有立足于整个单元,结合单元双线目标及课文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才能充分发挥双线目标的导向作用,促进单元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

本单元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和习作、语文园地等几个板块组成。其中,习作“我和 过一天”要求学生大胆想象,编写奇特的故事;语文园地围绕神话组织教学。这些板块内容的编排涵盖了神话故事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神话知识的梳理总结以及拓展延伸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引导、交流、感受、运用、积累等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平时虽然读过不少的神话故事,但他们的阅读大都停留于精彩情节中,对神话这一体裁的认识并不深刻。为此,教师在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以后,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的故事;能够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神奇,把读到的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3)凭借具体的阅读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神奇的特点;感受盘古和女娲的奉献精神;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精神;学习精卫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4)借助“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神奇,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伴交流分享,培养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5)以“我和 过一天”进行神话创作。(盘古、女娲、孙悟空、哪吒、葫芦娃……)(6)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神话故事,一边读一边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在神话单元教学中,教师对单元内容进行统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神话的特点,达成单元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实效。

二、立足单元整体,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是整个单元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页都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目标,为学生的阅读指出了明确的路径与方法。语文要素主要以课后练习、“交流平台”等形式散落在教材的各个角落。教师要立足单元进行整体设计,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结合单元“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等,可以真正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首先,教师可以立足文本教材,引导学生对故事脉络进行梳理,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取火种?普罗米修斯在盗取火种过程中曾经经受到了什么?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故事中让你感到最为神奇的地方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可以促进语文要素在课堂的落实。在其他几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都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特点。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述异记》《山海经》《希腊神话》等书籍让学生对神话故事的起源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古人创造神话的初衷和美好愿望是什么”等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对神话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进行体悟。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神话故事中人物的事件迁移到自己身上,想象“假如我是……”“假如我遇到了……我会怎么办?”,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站在文本主人公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量问题,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在习作“我和 过一天”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神话故事的背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人物,套用神话故事中常用的“很久很久以前”“远古时期”“有一天”“多年以后”等语句,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创编出新的故事。

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结合神话故事单元课文及习作等特点,把语文要素的落实融入到各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多次、反复学习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落实语文要素。

三、设计学习任务,深化主题认知

明确的学习任务是高效教学的基础,可以驱动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学完课文以后,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要依据单元目标及学生学情设计出相应的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把习得的语文要素等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关键学习能力,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单元学习主题是“神话故事”,围绕学习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学习任务。任务一:发表自己对《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这几篇故事中人物的感受、看法。任务二:结合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以“中国经典神话人物形象评选”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评选活动,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神话人物。任务三:根据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进行创编或者续编。

这些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让单元教学活动更加连贯,促进“神话”这一主题在课堂中真正落实,通过“学得”来促进“习得”,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四、采用多维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单元整体视域下,教师以单元目标为引导,通过具体活动来落实单元双线目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维评价的方式来驱动学生的学习。

在本单元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单元课文的情况,教师可以从对学习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如在对学生掌握《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课文内容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可以从学生对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梳理以及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一讲等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从学生学习交流中对课文的感受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单元习作,教师可以采用“习作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量化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神话故事的习作要求和评价标准,并能够使学生依据习作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在学生完成习作以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对习作进行小组评价的时候,要能够以欣赏作品为主,对个人的评价要注重对习作的自我修改或者润色。教师对习作的评价应从作品的构思、情节以及能否体现出神话的神奇性等特点方面进行评价。对于优秀的习作作品可以张贴在班级“习作园地”专栏中,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采取多维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明白努力的方向。

在神话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认真解读文本,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取适切的阅读方法来落实教学目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深化学生对神话这一主题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