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是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旨在提醒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求真态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承载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重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等。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等课文,都展现了人物的思辨与智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那么,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辨素养的培养呢?
一、基于单元整体,提取思辨要素
2022年版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第三学段学生的要求是:“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都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要求。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单元整体出发,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整合,提取思辨要素。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首先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解读与分析,发现这三篇课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人物的思辨与智慧。本单元语文园地和交流平台板块中编排的内容都是基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人物的思维过程。其次,还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情况。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发现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但是还不能在生活中运用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把统领本单元的思辨要素确定为“智者之战”,让学生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真正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感受人物是如何分析与处理问题的,从而提升学生在思辨阅读中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教师要基于单元特点提炼出可以统领本单元的思辨要素,从而对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起到融合和贯通的作用。教师还要能够对单元课文及学生学情进行分析,把单元中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提升学生思辨素养。
二、基于单元内容,明晰思辨任务
2022年版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提示”中指出:“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在不同学段创设适宜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教师要把学生的文本阅读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结合起来,设计出能够驱动学生阅读、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智者就是能够在风险之中,有冷静的头脑以及战胜风险的智慧。学生在“智者之战”学习主题的引导下,踏上“神奇的探险之旅”。学生在探险过程中,把自己遇到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办法讲清楚,在表达与交流中真正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结合本单元课文特点,教师可以以“明察秋毫,洞察人物的思维过程”为核心任务,统领学生阅读,并设计如下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学习《自相矛盾》一文,引导学生从“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了解卖矛又卖盾的楚人思维的不合理性。
任务二:学习《田忌赛马》一文,分析故事中的客观现实条件,画出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理清孙膑制订以弱胜强策略的思维过程。
任务三:学习《跳水》一文,通过默读课文了解孩子危险的处境,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推测船长是如何结合具体情境思考的。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单元课文、“交流平台”及单元习作要求“神奇的探险之旅”设计出“走近人物,创作故事”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的设计对于评选出“校园故事大王”和“最有创意的小作家”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有助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课堂的落实。
明确的思辨性任务的提出与设计可以让学生思辨性阅读的路径更加清晰明确。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单元大概念是统领,基于单元大概念确立单元思辨阅读话题,设置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标更加明确,促进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组织学习活动,发展思辨
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思辨素养的必要条件。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活动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语文教学设计的禁锢,通过阅读、讨论、交流、演讲等多个层面的学习活动来发展学生思维,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实现思维训练的目的。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教师设计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应具有思辨性、关联性和策略性等特点。思辨性主要是指教师提出的思辨话题要具有思维含量。如《田忌赛马》一课,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孙膑的思维活动呢?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了解比赛双方马的基本情况,这也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因素之一;然后,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画出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的对阵图;最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对阵图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思辨阅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跳水》一课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就要充分体现出活动之间关联性的特点。为了促进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故事中多次写到了水手的‘笑’,水手的笑与孩子遇到危险之间有什么关系?危急时刻,船长是怎样应对突发事件的?你觉得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这些学习活动看似独立,其实又互相关联,学生对故事有了整体的把握,才能领悟水手“笑”与孩子遇险之间的关系,有了前面的阅读思考交流作为铺垫,学生对船长的思维过程就会感受得更加深刻。这些学习活动一脉相承,从阅读到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时还要注重阅读策略的运用。如教学《自相矛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小古文和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可视化阅读。教学《跳水》一课时,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推测的阅读方法推测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思维活动学习任务,还要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找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方向,真正经历阅读、思考、质疑、探究、表达等具体过程,提升思维的品质。
四、注重学习评价,形成思辨路径
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活动中,教师基于单元目标要求及学生在思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在思辨性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思辨路径,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思辨素养。
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两个方面设定。其中,基础性目标主要是围绕着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概括课文以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等方面进行设计。发展性目标主要是围绕着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表现人物的思维过程并能够创造性复述课文等方面进行设定。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围绕着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进行评价。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人物的思维过程,教师从了解孙膑是如何借助对阵图进行决策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见表1)。
表 1 《田忌赛马》了解孙膑思维过程评价表
在《田忌赛马》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评价路径,让学生能够围绕着学习目标而努力,帮助学生形成思辨阅读路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提取单元思辨要素,并能够依据单元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注重对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评价等,从而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