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任务驱动下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实施

2024-07-16 00:00:00刘亚东徐辉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6期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提出了“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要求。随着课标的颁布,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如何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和课标要求,该如何设计情境任务驱动下的口语交际教学,让教学更有效呢?下面就结合具体教学片段来谈一谈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立足新版课标,明确价值定位

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主要以六大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口语交际作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侧重交流,凸显了交际的重要地位,指向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学中应突出其实用性,满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标,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价值定位,注重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精准定位目标,明确表达任务

在情境任务的构建下,教师要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并精准定位学生的表达任务。目标的确立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以便于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1.解读“小贴士”,明确核心任务

2022年版课标构建了口语交际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课程目标体系(见表1)。从表1内容看,口语交际的要求随着学段不同,由基础到承接再到提高,具有非常明显的层次和梯度。那么依据各学段要求,如何精准地制订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研读教材不难发现,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中,“小贴士”便是目标的精准呈现,方便教师找准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如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中的“小贴士”呈现了两个要求:说的要求——“按顺序讲清楚图意”;听的要求——“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教学时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了解每幅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把故事连起来讲清楚,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把内在知识点、能力点进行分解,梳理清楚后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条:(1)能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并按顺序讲清楚故事内容;(2)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3)能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这种要求比较宽泛,教师可以把这个要求具体分解为:先看懂每幅图的内容,再以第一幅图为范例,教给学生如何讲清楚第一幅图的内容;在习得方法后让学生学以致用,练习用这种方法讲清楚其他几幅图的内容,并学会认真听,听清楚别人讲的是哪幅图;在讲清楚每幅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按顺序连起来,并猜测故事结尾;最后,让学生把整个故事讲清楚、讲完整。这样既有层次,达成了教学目标,又对听说进行了有效训练。

2.分解教学目标,关注层级发展

在备课时,教师还要思考核心任务与单元语文要素的联系,勾连同类训练目标在册与册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层级发展,发现教学目标在本课中的生长点和提升点,才能精准地定位目标。

如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安慰”一课的核心任务:“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安慰,通过多种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勾连上下册教材,可以发现在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说”中提示学生“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可以为本次口语交际中提出的“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的心情”奠定基础。其实,大多数学生已有安慰他人的经历,初步知道怎么安慰他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此生长点上再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安慰,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递情感的方法。这样,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逐步获得安慰的方法,同时对自己安慰他人的行为进行反思,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创设真实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情境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情境任务的构建下,教师应注重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尽量贴近日常生活,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如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活动、课外游戏等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游戏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培养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时,教师以生活导入,揭示话题。

师:同学们,图片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看大屏幕,说一说在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我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在

上学路上随地吐痰。

生:我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在

校园里捡垃圾。

师:同学们,像这样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一些令人温暖的行为,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并且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这些小事小吗?

生:不小。因为这些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师:这些事不仅不小,还是非常大的事,是影响深远的事,所以我们应该给小事加上双引号。

再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安慰”一课时,教师设计了真实的生活情境“招募解忧社团志愿者”,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师:同学们,在老师心中,你们每一天都在书写天真可爱的童年故事,可我却发现你们的故事中不是只有阳光与彩虹,还有风,还有雨(师播放感到烦恼的视频),说说这位同学的烦恼。

生:妹妹撕坏了我的奖状,我很难过。

生:我不小心弄丢了姐姐心

爱的玩具,我很自责。

师:如果此时有人能够给予

安慰,那心情就会好很多。因此,老师最近成立了一个解忧社团,专门帮助同学们打开心结,让属于你们的童年故事继续闪烁耀眼的光彩!我想在咱们班招募一些志愿者,帮助老师完成这项工作,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解

忧社团,看看你们能不能学会安慰他人的小妙招,最终成为解忧社团的志愿者。

口语交际训练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设计了真实的情境“招募解忧社团志愿者”,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四、精心设计活动,有效落实任务

在情境任务的构建下,教师应精心设计活动,以有效落实口语交际任务。活动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以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仍以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六幅图,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故事大闯关游戏。

故事大闯关一:讲清楚每幅图的内容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师指导观察。

师: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看

看图上是什么时间?

生:中午,晚上。(理由:餐桌有饭)

总结:抓住关键的事物就能推测出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图上有谁?

生:爸爸、妈妈。

师:他们在哪里?(餐桌旁)。爸爸在干什么?

生:坐在餐桌旁等着吃饭,指着板凳问儿子在哪里。

师:欣赏一组漫画,要把画面内容连起来看才能看明白。

总结:联系下一幅图,我们就看懂了妈妈的意思。

师:说着说着,咱们就把这第一幅图看懂了。谁能借助这些关键信息把第一幅图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自己先练一练。

生:一天晚上,妈妈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有红烧排骨、红烧鱼。爸爸指着空板凳问:“已经准备吃饭了,儿子去哪儿了?”妈妈说:“儿子可能在他房间里玩呢,你去找他。”爸爸把筷子放下,去找儿子。

师:这位同学讲清了图上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他们都在做什么,说得多清楚呀。还有谁想再说一说?

……

师:这位同学不但说清了图上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他们正在做的事,还关注到了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可真会表达。

总结:像这样抓住图中的时间、人物、在哪里、干什么,把这些关键的信息连起来说清楚,就能把图中的意思讲清楚。

2.尝试用这种方法讲清楚其他四幅图的内容。(课件出示其他四幅图)

师:请同学们按照刚才学到的方法,从下面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图,尝试着自己练习讲清楚图的内容。

(生自主练习)

师:谁愿意把自己选的图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听清楚他讲的是哪一幅图,有没有把图中内容讲清楚,大家评一评。

(板书:认真听,听清楚,评一评。)

师:这四位同学上台讲这四幅图的内容,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还要评一评。(出示评价标准,见表2。)

生:爸爸走进房间,看到儿子趴在地上,双手托着腮帮子,脚不时地晃来晃去,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书,还不时地开心地笑起来。爸爸站在门口对儿子说:“儿子,该吃饭了!”儿子没反应。爸爸想: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儿子看什么书看得这么入迷?

生:儿子极不情愿地走出了房间,去吃饭了。爸爸叫儿子去吃饭,自己却好奇地往翻开的书上瞧了瞧。

……

总结: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都讲清楚了每幅图上的内容,不但会讲,还会听,真了不起!我宣布咱们闯关成功!

故事大闯关二:按顺序讲清楚

师:咱们接着闯关吧!这一关的要求是按顺序讲清楚。刚才大家能把每幅图的意思讲清楚了,现在你能把这五幅图按照顺序连起来讲一讲吗?先同桌两人小组练习讲一讲,再小组代表上台按顺序讲故事,大家评一评。

……

师:是的,他不仅把故事的内容按顺序讲清楚了,还关注到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这样会让我们的故事更有意思。

师:(播放音频)静止的图画配上语言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大家想象一下故事结尾。爸爸到底去哪儿了呢?请同学们猜一猜,想一想,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交流吧。

故事大闯关三:挑战故事大王

师:大家不但要按顺序把故

事讲清楚,还要把故事讲完整,敢挑战吗?(课件出示六幅图,学生自由练一练,并且上台讲,其他学生评一评。)

师:还有挑战的吗?刚刚这两位同学你想评选谁是故事大王?评选出故事大王,根据评价标准说出理由并颁奖。

在完成按顺序讲清楚故事内容这一任务时,通过一关一关的闯关游戏,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成和落实核心任务(讲清楚,按顺序,讲完整),环环相扣,有效落实目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注重方法指导,学会倾听表达

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说与听具有交互性。在情境任务的构建下,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以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倾听是表达的基础,只有善于倾听他人观点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并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表达技巧。

在“看图讲故事”教学中,各个环节中都有效落实了听与说的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的方法后,指名让学生讲清楚第一幅图的内容,教师的评价就已经渗透了听的要求,如其他学生要认真听这位同学有没有讲清楚图的意思。在习得方法后,教师让学生练习讲清楚剩下四幅图的内容时,再次训练学生认真听、听清楚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还要再评一评:你觉得他们俩谁讲得好,为什么?在评选故事大王时,你觉得谁能当选故事大王?理由是什么?以上训练让听说训练有效地开展,真正实现双向互动。

六、走向生活场景,迁移运用实践

在情境任务构建下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将教学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设计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和任务,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学口语交际“安慰”一课时,引导学生在文本情境中习得安慰的方法后,把视角转向生活。

师:我发现大家都很善良聪

明,面对小朋友不同的烦恼,你们采用了恰当的安慰方式,打开了他们的心结,让他们重新绽放出笑脸。不知道此时此刻你们有不顺心的事吗?如果有的话,不妨利用这个机会也向小伙伴寻求一下安慰吧。大家四人一组,诉说一下自己的烦恼,然后组内的小伙伴一起安慰他,安慰成功了,记得把爱心贴纸贴在衣服上,感谢大家对你的安慰。先组内安慰,后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最后被安慰的同学谈感受。

师:开学近一个月了,我发现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怎么办呀?(师提出自己的烦恼,生进行安慰。师回复感谢,生畅谈感受。)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伙伴间的安慰,又有对教师的安慰,由一对一交流变成一对多交流,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把口语交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安慰在生活中的意义,体会到关爱他人、安慰他人的快乐。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借助“小贴士”细化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技能。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创设有效情境、巧设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准确的交际策略等方式,可以使教学策略更加精准、有效。■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