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张宇

2024-07-15 00:00:00
科学24小时 2024年7期

谣言

淀粉肠中添加的鸡骨泥有毒,吃了会有健康风险。

真相

市面上见到的烤肠并不都是淀粉肠。烤肠按照其淀粉添加量可分为特级、优级、普通级和无淀粉级。即便是普通级淀粉肠里的淀粉含量也不会超过10%,更多的是添加了鸡肉糜和鸡骨泥。有些烤肠则是以肉粒为主要原料。

那么,什么是鸡骨泥呢?鸡骨泥是一种通俗的叫法,是指将鸡脖、鸡架等骨肉类食物放进骨肉分离机中,通过不断挤压,分离出肉类,再把大块的骨渣过滤掉,制作而成的均匀细腻的肉泥。这种加工工艺属于机械分离肉的一种,是让肉类乳化的过程,而“乳化”工艺破坏了脂肪结构,增加了肉类的黏性,消除了肉味。这便是有肉且含量还不低的淀粉肠吃不出肉味的根本原因。

动物的骨肉本来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食品原料,合格的鸡骨泥是可以被用作食品原料的。市面上还有一些食品,如肉丸、肉松和肉脯,以及某些以骨泥作为营养强化剂的糕点和饼干等,也可能会添加骨泥成分。只要食品生产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其实并无问题,大家尽量选择正规的品牌购买即可。

谣言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是预防近视的“神药”,人人都可以使用。

真相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批药物的适应症并不是预防近视,而是延缓近视进展。而且,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适用人群有具体的要求,不可随意使用。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用药,具有使眼睛内的睫状肌松弛,同时散大瞳孔的作用,常用于眼底疾病检查前和验光配镜屈光度检查前的散瞳验光,也可用于治疗虹膜睫状体炎。

目前,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晰,根据现有研究及动物实验,可能是通过刺激多巴胺分泌和增加脉络膜血供实现的。研究发现,当多巴胺水平增高,眼轴增长会相对变慢,从而起到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尽管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对延缓近视进展有助益,但国际上尚无统一的低浓度阿托品的使用规范和指南。关于不同浓度阿托品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是近视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既往研究发现,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呈现浓度依赖性,即高浓度阿托品对近视的控制效果更好,但不良反应更大,同时反弹效应更强。而低浓度阿托品对近视的控制效果稍差,不良反应也相对容易耐受。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防控效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近视进展速度等。0.01%的阿托品眼药水能否作为预防性用药使用,目前仍存在争议。而且,硫酸阿托品的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有少数患者可能对药物成分过敏,用药后会出现结膜充血、眼睑发痒、红肿等症状,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反应,例如皮肤黏膜干燥、发热等。

目前,尚无任何药物和方法能够预防近视的发生,加上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等因素,因此不可随意使用该药物作为预防近视的手段。加强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等仍是预防近视的最佳办法。如果已经发生近视,那么首先应考虑使用光学方法进行干预,同时进行近视防控,防止近视度数增加。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仅为防止近视度数加深的手段之一,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谣言

患有孤独症的孩子都是天才。

真相

患有孤独症的人,因为社会认知功能发育障碍而无法产生社交的兴趣,并不意味着智力水平高于正常人。

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发育早期,通常在3岁以内发病,以男孩多见。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冷漠型、主动但怪异型和被动型。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是主要病因,其中遗传度可高达80%~90%。此外,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生物学机制异常以及母孕期不利因素等也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病。

患有孤独症的人并不是内向不善于社交,而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他们难以理解和应对社交情境,进而面临严重的社交障碍。他们可能在解读面部表情、理解情绪或分享情感上存在异常,导致了社交障碍。

孤独症儿童除了在认知功能发育方面存在障碍以外,往往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睡眠障碍、破坏及冲动行为控制障碍、强迫症等。就智力发育而言,与普通人并无太大差异。既有超出常规的,也有不到平均值的,更多的则处于普通水平。一些孤独症患者可能在某些领域表现出优势,如数学、音乐、美术等,这些领域的天赋可能超过普通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所有领域都是天才。他们的天赋和兴趣可能会集中在特定的领域,而在其他方面可能表现平平。

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们在经过专业的康复治疗、特殊教育,以及家长的悉心照料下,也能拥有基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像普通人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

谣言

菠萝扎嘴要用盐水泡。

真相

菠萝,是一种凤梨科凤梨属的草本植物。我们食用的部分并非菠萝的果实,而是肉质增大的花序轴和螺旋状排列于外周的花。

菠萝原产于巴西,在16世纪初传入我国。菠萝的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甜中带酸,酸味主要来源于丰富的有机酸,其中以柠檬酸为主,约占87%。此外,菠萝还含有苹果酸、丙二酸、草酸、富马酸和琥珀酸等。菠萝吃起来之所以有扎嘴的感觉,原因之一就是有机酸对口腔黏膜的腐蚀作用。此外,菠萝中还含有菠萝蛋白酶,这是一种多肽酶。这种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的作用,对接触到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菠萝的品种和成熟度都会对有机酸和蛋白酶水平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菠萝的成熟度越高,二者的含量则越低,扎嘴的感觉也就越弱。

尽管氯化钠溶液有稀释有机酸、让蛋白酶变性的作用,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用的盐水浓度往往较低,不足以破坏蛋白酶的活性。而且,蛋白酶和有机酸分布在果肉内,短时间的浸泡不足以将其浸出,也就无法达到消除二者的效果。

那么,为何有人觉得菠萝浸泡过盐水后,扎嘴的感觉会变弱呢?对此,有观点认为,浸泡过盐水的菠萝,其表面携带的盐分可能会改变口腔黏膜的状态,暂时降低了对扎嘴感觉的敏感度。

谣言

只要不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就能控制住胆固醇的水平了。

真相

血浆中的胆固醇来源于饮食和自身合成两个方面,其中自身合成占比高达70%以上。影响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因素较多,若出现异常,还需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控制。

胆固醇并非身体的代谢副产物,相反它是构成身体的重要成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内外。胆固醇在生理代谢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细胞膜上,胆固醇与邻近的脂质相互作用,调节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二是在质膜上,胆固醇与鞘脂和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结合形成微结构域,在调节膜运输、信号转导和抵抗宿主病原体中发挥作用。

此外,胆固醇还可以通过一系列酶和代谢途径进行转化,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人体内约有80%的胆固醇可以在肝脏中转变为胆汁酸,胆汁酸与钾、钠等矿物质结合后形成胆盐,具有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作用。在肝脏和肠黏膜细胞内,胆固醇可氧化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皮肤,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胆固醇还可以在人体的内分泌腺(如肾上腺、睾丸和卵巢等)中转变生成皮质醇、雄激素和睾酮等类固醇激素。由此可见,胆固醇的存在是有其生理作用的。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浆胆固醇稳态主要受肝脏内源性合成、肠道对膳食胆固醇的吸收,以及胆汁的清除和排泄控制。膳食中的游离胆固醇会与胆汁酸盐、磷脂及脂肪的水解产物结合成混合微团,被小肠黏膜吸收。未被吸收的胆固醇在小肠下段及结肠被细菌还原转化,或被膳食纤维吸附,随粪便排出体外。

无论是饮食中还是自身合成的胆固醇都会入血,血中存在的胆固醇绝大多数都是和脂肪酸相结合的胆固醇酯。当胆固醇酯和载脂蛋白结合后,会形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当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超出正常水平后,就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上文提到的肝脏内源性合成、肠道对膳食胆固醇的吸收,以及胆汁的清除和排泄三者,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体内胆固醇的代谢从而造成其水平升高。现有研究认为,年龄、遗传因素、肝胆疾病、饮食不当、运动量不足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因此,仅仅控制住了饮食,不吃含有胆固醇的食物,只是控制住了胆固醇的一个来源。如果有原发性因素没解决,人体依然会合成更多的胆固醇。因此,真正的解决办法是要查明原因,从药物、饮食控制和运动等多方面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