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人类和动物拥有记忆,没有生命的金属也有记忆能力。形状记忆合金(简称SMA)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材料。在低温情况下,将SMA从A形状改变至B形状,对其加热后,这种材料的“记忆能力”可以让自己自动恢复到A形状。这种独特的记忆能力让SMA在医学、航天、汽车制造等各个领域大显身手。
对于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瑞典化学家阿尔内·厄兰德尔对金镉合金进行观察,发现了这种合金的“伪弹性”效应。换句话说,对金镉合金进行应力拉伸后,这种材料就像橡皮筋那样,会在某种状态下自发地恢复到未拉伸之前的形态,只不过恢复过程很缓慢。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一位名叫威廉·布勒的科学家正在实验室里进行镍钛合金的熔炼。在熔炼过程中,一根被熔炼好并经过冷却的镍钛棒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发出了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凭借科学家的直觉,布勒意识到这种响声有异常!于是,他又将另一根熔炼好但还未冷却的镍钛棒扔在地板上,这次发出的却是如铃声一般的清脆响声。他小声嘀咕道:“这不应该呀。”按理来说,两根镍钛棒都经过了相同的熔炼过程,不论温度是多少,同一种材料与地面碰撞发出的声音应该都相同。“难道是我的熔炼过程出了问题吗?”布勒又反复试验多次,但都是同样的结果。
时间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布勒及其研究团队继续研究镍钛合金。在一次会议上,布勒将又细又长的镍钛合金反复折叠弯曲,并分发给参会的众人,目的是展示其优异的抗弯曲疲劳性。此次会议上,一位名叫戴维·穆齐的博士鬼使神差地将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点燃,对着弯曲折叠后的镍钛合金条加热,令所有人惊讶的是,被加热后的合金条纵向延伸,恢复到了未经弯曲折叠之前的样子!布勒看到这番场景也十分震惊,结合之前“听声辨材料”的记忆,以及长年累月的研究成果,他敏锐地发现了镍钛合金的“记忆能力”。后来,人们将这种材料称为“镍钛诺”。
SMA的发现过程看似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累积,但其实背后凝结着科学家们辛勤工作的心血。如果不是长期与镍钛合金打交道,那么布勒也难以注意到不同温度的合金棒撞击地面的声音有何区别。就像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到“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从而提出苯环的结构简式一样,看似一切都是偶然,但偶然的出现也是一步步积累后的必然。
SMA之所以拥有记忆,是因为材料内部的马氏体相变。马氏体是金属材料中的一种组织,对SMA而言,其内部的马氏体拥有很大的“容错性”。对SMA施加应力(例如拉伸、弯曲等)时,内部马氏体会经过几种状态的变化,这个过程被称为“马氏体相变”。同样的应力施加到别的材料上,会发生位错或者塑性变形,导致该材料再也回不到应力施加前的状态,但是对于SMA来说,在低温环境下对其施加应力时,内部的马氏体会经历多种变化:从孪晶马氏体的弹性阶段到去孪晶阶段再到取向马氏体,最后再经历一次马氏体的弹性变形,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位错或者塑性变形。这时再对SMA加热,材料中的马氏体会通过相变转变为奥氏体(另一种金属组织类型),宏观上就表现为形状的复原。简而言之,SMA内部的独特结构让其对应力的施加有更多的容错率,它就像一块柔软的橡皮泥,虽然应力让它改变了形状,但是它仍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SMA有三种记忆效应,分别是单程记忆、双程记忆和全程记忆。单程记忆效应是指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形,加热后便可恢复变形前的形状,也就是只能记住一种形状。双程记忆效应则是在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又恢复低温相形状,存在两种记忆。而全程记忆效应是在加热时恢复高温相形状,冷却时变成形状相同而方向相反的低温相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SMA的“记忆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将SMA比作橡皮泥,那么当我们用火去烧它的时候,它会变得干瘪和龟裂,这是因为其内部的结构被破坏了,它也就失去了复原力。这里的“火”对于SMA来说,就是超出其承受范围的应力,当应力太大以至于破坏了内部的结构时,SMA的“记忆力”也就被破坏了。
SMA独特的“记忆力”让它在各个领域大展身手,最典型的例子是用来制造人造卫星的天线。许多人造卫星的天线就像一口大锅,有着光滑的抛物面。这个抛物面是人造卫星的主反射面,用来接收或者发射信号。反射面越大,信号的接收或者发射效果就越好。如果将人造卫星的天线以初始形态运送到太空,那么不仅会挤占本就狭小的航天器的内部空间,而且极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损耗。
那么,如何把这一口“大锅”从地面安全且高效地运送到太空中呢?研究人员想到了利用SMA来完成这一任务。研究人员先将记忆合金制成一个抛物面,然后在低温下将天线“揉”成一团,放入太空舱内。当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并进入正常运行轨道之后进行加热,被“揉”过的天线就会根据它的“记忆”,自动恢复到原来的抛物面形状。除了人造卫星天线,SMA在航空航天领域还被用于开发一种航天器的自适应性机翼。研究人员将SMA材料作为机翼的扭矩管,当被加热后,SMA扭转并提供驱动力来驱动折叠机翼展开或关闭。
同时,SMA在医学领域也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就镍钛合金而言,它所具有的这一特殊的“记忆能力”,与人体生物相容性极好,特别适合用来制成一些医疗器械。脊柱侧弯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疾病,患者不仅体态奇怪,而且内脏也会因此而受到压迫。目前,脊柱侧弯的矫正大多采用的是不锈钢制的矫正棒,一旦受力过大,矫正棒就会被破坏,累及患者的脊柱,同时神经也存在受损的风险。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矫正棒的矫正力还会慢慢降低到初始时的30%,这时就需要再进行手术来调整矫正力。这样反复的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而采用镍钛合金制造的矫正棒只需进行一次手术进行放置。这是因为镍钛合金有“记忆能力”,如果矫正棒的矫正力有衰减,那么只需通过体外加热把温度升高到比体温约高5℃,就能够使其恢复足够的矫正力。
此外,SMA还可以用来制作心脏支架。对于心脏血管堵塞的患者来说,人工支架可以增加流向心脏的血液量。但因为心脏周围的动脉形状不规则,普通的支架难以百分百贴合血管,从而引起各种并发症。为此,科研人员利用SMA研发出自膨胀式人工支架。先将支架制造成稍大于血管直径的尺寸,然后在低温下将其卷曲并放置到预定位置,利用人体温度加热,支架便会自动膨胀,这样就能够保证支架贴合血管,其贴合度相较于普通支架增加了很多。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SMA的身影。例如,用SMA制作的水阀可以防止浴室洗澡、厨房用水等情况下的烫伤,因为一旦水温过热,SMA便利用“记忆”功能驱动水阀自动关闭,从而达到防烫的效果。为了使汽车座椅更舒服,一些汽车制造商还用SMA制成座椅阀,依靠体温和背靠压力可以驱动座椅阀,使腰托完美地贴合司机或乘客的腰部。
可以说,SMA是形状记忆材料的鼻祖,但随着近年来材料学的发展,形状记忆材料不仅仅局限在合金领域,在高分子聚合物领域中也有所建树。不同于SMA,形状记忆聚合物(简称 SMP)的“记忆”特性主要是因为其内部的两种不同的结构,即固定相和可逆相。其中,固定相主要起维持材料原始形状的作用,而可逆相则是用来固定材料的暂时形状,在材料转变温度附近发生冻结或软化。当改变一定的条件之后,可逆相又会恢复到最初的形态,从而发挥SMP的“记忆”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形状记忆材料的家族定会不断壮大,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