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项目活动开展策略

2024-07-15 00:00:00蒋赟
教育界·A 2024年16期

【摘要】近年来,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但其在实施中存在幼儿兴趣易分散、教师操之过急、项目实施停留在浅层等问题。文章以中班项目活动“走,捉虫去”为例,从关注兴趣的引和导、做好问题的增和减、聚焦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关注评价的维度和效度等方面出发,阐述助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兴趣;问题;行动;评价

作者简介:蒋赟(1979—),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华池幼儿园。

深度学习是一种以真实问题情境为导向,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自主探究,将新旧知识加以融合与迁移运用,从而逐渐形成个性化认知和经验的主动学习方式。项目活动是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下,围绕感兴趣且有价值的任务或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深入探究,从而获取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知的活动。两者均强调学习的过程和体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幼儿对核心知识的建构和迁移运用。

一、幼儿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兴趣易分散

幼儿兴趣的“散”,在项目之初表现为兴趣的指向五花八门;在项目开展中表现为个体兴趣的持续时间不一、兴趣不浓。

幼儿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对项目活动保持兴趣,从而持久而专注地参与活动,完成相关任务。因此,能否解决幼儿兴趣易分散的问题,对能否达成深度学习至关重要。

(二)教师操之过急

教师的“急”表现在为幼儿提供确保可用的材料、暗示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等方面。

项目活动的本质是幼儿的探究活动。因此,活动的问题应是可探究的、没有确切答案的。这样的问题能够为幼儿提供构思调整、效验等机会。此外,项目活动是“慢”而“满”的,教师的“急”,会让幼儿失去宝贵的深度学习机会。

在项目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急躁或不信任幼儿的教师往往会缺乏耐心,简化问题,这不利于幼儿的探究。

(三)项目实施停留在浅层

项目实施的“浅”,一是表现在教师在项目的计划阶段对幼儿发展的预期目标考虑不充分,或对深度学习的可能性缺乏思考,这会导致活动浅尝辄止或出现重复,不利于充分发展幼儿的思维,无法凸显活动“内化经验、发展思维”的教育价值;二是表现在教师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动态调整,不能及时基于幼儿的兴趣与探究情况与幼儿共同制订下一步的计划;三是表现在教师忽略反思,不能及时反思活动开展的成效和后续的改进思路。

一、关注兴趣的引和导

(一)分析兴趣,因势利导

在项目活动之初,幼儿的兴趣是分散而多变的。针对这种情况,原晋霞老师认为,第一步应激发幼儿的共同兴趣,适当减少幼儿兴趣的分散度;第二步应制订多样化计划,呼应幼儿的差异化兴趣[1]。

以“走,捉虫去”项目活动为例。幼儿最初的兴趣点集中在惊蛰后出现在草地上的鸟群中。幼儿好奇:小鸟在草地上干什么、草地上有什么虫?随着初期经验的积累,幼儿有了更多想探索的问题。笔者适时引导幼儿讨论问题,并鼓励他们分成“虫虫之家组”“照顾虫虫组”“虫虫大揭秘组”。在项目活动后期,幼儿的兴趣逐渐聚焦在“昆虫展览馆”上。

可见,幼儿的兴趣在项目活动开始时出现明显分化,需要教师随项目的开展而因势利导。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兴趣的走向、维持的时间,从而提高对幼儿兴趣把握的准确度。

(二)用好资源,保持兴趣

对幼儿来说,活动、材料、环境都可以成为保持兴趣的必要条件。此外,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新鲜的材料和有变化的环境都可以激发幼儿进一步参与项目活动的热情。在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幼儿兴趣衰减、不想继续探究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活动、材料、环境缺少新鲜感、刺激感,另一方面可能是幼儿遇到了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应用好资源,及时为幼儿提供支持,帮助幼儿保持兴趣。

以“走,捉虫去”项目活动为例。幼儿开展捉虫活动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其中有幼儿能力水平、工具、虫子的品种与数量等各方面的原因。这时,笔者引导幼儿反思失败的原因,并鼓励幼儿尝试提出解决的方法,依据前期积累的经验制订简单的新计划。通过笔者的引导,幼儿明确想捉什么虫、用什么工具、准备去哪里捉虫等事项。然后,笔者发动家长在周末与幼儿一起按照新计划来捉虫。当幼儿顺利捉到虫子时,他们的探究兴趣进一步被激发。此外,“照顾虫虫组”的喂养方法不科学,导致虫子的成活率不高,这使幼儿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此时,笔者引导幼儿学习关于喂养虫子的知识。伴随新经验的增加,幼儿有意识地选择捕捉易于喂养的虫子,如蝈蝈、蚕等,从而提升活动的有效性。

可以看出,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材料、环境等支持,鼓励幼儿通过参观、问询、调查等途径,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收集、整理、分析图书、视频等资源,从而获得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

二、做好问题的增和减

(一)增加讨论问题的机会与时间

在项目活动初期,教师要关注如何让幼儿明确表述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如何引导幼儿参与制订活动计划;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活动的实施等。在项目活动中期,教师应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明确后阶段所需要的资源、材料如何获得;相关的活动任务、分工、策略及规则如何调整等。在项目活动后期,教师应引导幼儿回顾或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的感受等,并鼓励幼儿总结经验。因此,讨论是必不可少的。

讨论问题的环节可以安排在项目活动的准备或结束阶段。教师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幼儿能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甚至辩论。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必要时应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减少直接的帮助

为了让幼儿获得深度学习的体验,在项目活动中,教师应支持幼儿探索问题,而不是提供过多的直接帮助。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幼儿有时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因此,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经验发展与能力素养提升的过程。教师在项目活动中,可以为幼儿提供时间、空间、材料、人员等支持,但不可以轻易给予幼儿直接的帮助,更不能替代幼儿解决问题。

三、聚焦行动的过程和结果

(一)营造积极氛围,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在项目活动中,幼儿可以开展记录调查、实地走访、观察绘画、借助工具进行实验等实践。这一系列实践不仅可以综合发展幼儿多领域的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在挑战新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经验,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参与了多少、做了什么、学到什么、学到多少、学得怎样的问题,营造积极氛围,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操作和交往[2]。

以“走,捉虫去”项目活动为例。一开始,幼儿为了绘制“虫虫地图”,查阅资料,探索不同昆虫喜欢出现的地方、活动的时间。在笔者的帮助下,幼儿寻找或自制合适的工具捕捉昆虫,学习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接着,笔者带领幼儿参观昆虫科普展。由此,幼儿不仅可以认识更多的昆虫,还可以学习布展的方式。此时,幼儿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开始期待将“虫虫地图”变成更完整的“昆虫微展览”。于是,笔者引导幼儿针对“昆虫微展览”的主题进行讨论、规划和设计。为了让“昆虫微展览”顺利开幕,幼儿共同布置昆虫展台、制作宣传海报、构建昆虫生态微景观、学习讲解技能。在“昆虫微展览”第一次对外开放后,幼儿总结问题,对展览的进出路线、讲解人员的分工、场地的安排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调整。

在将“虫虫地图”升级成“昆虫微展览”的过程中,笔者为幼儿营造积极氛围,支持幼儿认知、技能、情感的发展,促进幼儿主动探究,帮助幼儿变成主动的学习者,使幼儿实现深度学习。

(二)落实有价值的记录和回顾,实现深度学习

在项目活动中,幼儿要面对的问题是怎样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如何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因此,有价值的记录与回顾尤为重要。

对于教师而言,在项目活动中促进幼儿分享经验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分享、回顾时间和空间,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做好主持人,促进幼儿实现深度学习。

记录可以作为一种观察的媒介,让幼儿的学习可视化。教师回顾、整理与分析幼儿的记录很有意义。通过幼儿的记录,教师可以看见幼儿学到了什么、如何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要重视记录的作用,积极引导幼儿用绘画等方式进记录,鼓励幼儿回顾、分享自己所做的记录,并鼓励幼儿利用自己所做的记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历以及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幼儿实现深度学习。

四、关注评价的维度和效度

项目活动的评价可以关注以下三点: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师幼互动的效果、幼儿的发展情况。在项目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展示整个项目活动开展的成果,如举办展览、绘制海报、表演节目等。这是幼儿总结与反思并获得新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整体了解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师幼互动的效果、幼儿的发展情况的过程。

以“走,捉虫去”项目活动为例。在项目活动的最后阶段,笔者组织幼儿开展“虫虫展览会”,让幼儿向其他班级的幼儿介绍自己负责的工作、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自己的收获等;同时,笔者通过相关量表记录幼儿的真实发展情况。基于幼儿的真实发展情况,笔者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理性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笔者既关注幼儿认知能力、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又关注幼儿合作、坚持、专注等品质的形成情况。

可见,通过科学具体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动机。教师应关注评价的维度和效度,发现有价值的、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并将其延伸为项目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探索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努力探究。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评价判断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结语

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其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优质的项目活动,具有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主动建构经验,还能使幼儿体验主动探究的乐趣,这对其学习品质的发展及终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积极解决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项目活动的作用,促进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晋霞.对幼儿园项目活动开展中若干困惑的思考[J].幼儿教育,2023(16):4-8.

[2]刘延梅.主动学习研究综述及对幼儿主动学习的分析[J].山东教育科研,2000(Z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