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绘本阅读对于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阅读兴趣和动机、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技法和习惯等方式,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能获得深度发展。为达成此目标,绘本阅读活动需满足适配性、丰富性和引导性要求。基于此,文章以提升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为目标,浅谈绘本阅读教学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应然要求和可行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自主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张舒蓉(1993—),女,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儿童读物,具有画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文字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等特征,能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阅读是表达的基础,因此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利用绘本阅读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绘本阅读对于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与动机
绘本中蕴含着色彩丰富的画面、简单易懂的文字和富有童趣的内容,对幼儿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幼儿能在探索绘本的过程中感受到联想想象的乐趣,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这种趣味体验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动机,驱动幼儿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绘本中的文字内容简短易懂,画面富有想象力,能帮助幼儿将文字和画面联系起来,从而理解故事的情节与内容。通过阅读绘本,幼儿可以逐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他类型的阅读材料。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越强,则其阅读兴趣会越浓厚,自主阅读意识也会越强。
(三)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技巧和习惯
绘本阅读活动的开展能使幼儿掌握高效阅读技巧,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绘本通常包含封面、扉页、插图等元素,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了解绘本的基本结构和元素,能够助其掌握正确的阅读顺序和阅读习惯,从而自主开展阅读。此外,教师还可以教授幼儿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寻找关键信息等,提高幼儿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二、基于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绘本阅读活动要求
(一)适配性要求
适配性要求是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首先,绘本的内容需与教育主题相适配,需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能够引发幼儿共鸣。其次,绘本的阅读难度需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相适配。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需充分考虑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最后,绘本的选择需与幼儿的兴趣相适配。教师在挑选绘本时,需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绘本。
(二)丰富性要求
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还需满足丰富性要求。首先,绘本资源需丰富多样,涵盖不同的主题和范围,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其次,绘本的展示形式也需丰富多样。除了提供传统的纸质绘本资源,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子绘本、互动绘本等,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其阅读兴趣。最后,绘本阅读活动也需丰富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活动,如绘本分享会、绘本剧表演、绘本创作活动等,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三)引导性要求
绘本阅读活动的设计还需满足引导性要求。教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分析情节等方式来加深对绘本主题、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传授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如预测情节、寻找阅读线索等,以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指向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绘本选择:多元选材,激发自主阅读兴趣
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绘本的选择对整体活动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丰富性要求,教师要选择多元化的绘本资源来激发幼儿的自主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图画丰富、色彩鲜艳、情节简单的绘本,以便幼儿能够轻松理解并享受阅读的乐趣;也可以选择以动物、植物、家庭、友情等为主题的绘本,这些主题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还可以选取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文化背景的绘本,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遵循丰富性原则选择多样化绘本资源,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自主阅读兴趣,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1]。
以《狐狸爸爸鸭儿子》主题绘本阅读活动为例。该绘本讲述了一只狐狸寻找食物时意外捡到一颗鸭蛋,之后为了吃到鸭蛋而孵蛋,但在孵蛋过程中渐渐对小鸭子产生了父爱,最终舍不得吃掉小鸭子而将其养大的故事。这本绘本的故事生动有趣、情节曲折,以亲情为主题,容易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发幼儿的共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分析情节等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此外,教师还为幼儿提供《最好的朋友》《袋鼠宝宝小羊羔》《逃家小兔》等既具有关联性又多元化的绘本资源,持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氛围营造:创设情境,打造自主阅读空间
阅读环境的营造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可以为幼儿打造一个安静、舒适、有趣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绘本、翻阅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结合绘本阅读活动的主题,教师还可以创设符合主题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深入探索绘本故事,加深阅读体验。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墙面、角落等空间,展示绘本的封面、插图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如绘本架、阅读垫等,来提高阅读区的舒适度。教师还可以邀请幼儿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阅读环境的主人,从而更加珍惜和爱护阅读环境。
比如,在《老鼠娶新娘》主题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在教室内布置了气球、花朵等装饰物,营造了婚礼氛围,创设了一个婚礼主题情境。同时,教师准备了一些道具,如头纱、戒指等,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在这样的主题情境下,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体验绘本故事,加深了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的理解。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幼儿开展多元阅读活动,教师在多个功能区域创设了阅读情境,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1.故事剧场区:该区域设置了一个小型舞台和观众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与同伴一起在舞台上表演绘本故事。
2.创意绘画区:该区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绘画材料,如彩笔、纸张、颜料等,供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进行创意绘画。此举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还能让其通过绘画表达自身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
3.静谧阅读区:该区域放置了舒适的座椅、沙发、地毯和书架,可供幼儿安静地阅读绘本。
4.分享交流区:在此区域,幼儿可以分享自己阅读的绘本,讲述故事内容,与同伴交流阅读感受。
通过打造安静、舒适、有趣的阅读环境,创设多元情境,教师能够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阅读需求,激发其阅读兴趣,提升其自主阅读能力。
(三)游戏设计:趣味互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还可通过设计趣味游戏来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基于绘本内容设置游戏活动内容和规则,能帮助幼儿加深对绘本故事内容的印象,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例如,在《七色花》主题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名为“寻找七色花”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幼儿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绘本中关于七色花的描述,在教室内找到相符的物品。这个游戏不仅能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故事,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适时以“这朵花为什么是红色的?”“它在故事中代表什么呢?”等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还组织幼儿开展与绘本内容相关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分别扮演珍妮、老奶奶、好朋友等角色,通过还原故事情节,使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寓意。
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的绘本游戏活动,不仅能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发展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阅读指导:积极评价,渗透绘本阅读技巧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的阅读指导能起到点拨思路、提高阅读效率等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互动、讲解等方式,渗透绘本阅读技巧,如预测故事情节、寻找故事线索、观察插图推理故事等,进而提升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有效的阅读技巧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本内容,提升其独立思考和阅读理解能力[2]。
例如,在《小红帽》主题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问“小红帽为什么要去外婆家?”“她在路上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等问题,引导幼儿顺着教师的思路猜测故事情节,并鼓励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同时,教师还结合绘本内容,向幼儿渗透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如从标题、封面和结尾等地方获取关键信息,以及通过表情、动作感知书中人物的情绪情感等。多元技巧和方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知绘本内容,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家园合作:周期活动,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而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合作。教师需发挥主观引领作用,联合家长积极营造幼儿园和家庭阅读氛围,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交流阅读心得。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幼儿的阅读PP4UNwIVnBPMiRSpeH+w2HLQyMoVAcPMP84eqPIMGRA=兴趣和需求,为家长提供针对性阅读指导,共同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家园合作共育不仅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还能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良性互动[3]。
例如,在《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主题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邀请家长共同组织了一个“家庭绘本剧场”活动。活动前,教师向家长介绍绘本的主题和故事情节,指导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并与幼儿一起阅读这本绘本。活动当天,家长和幼儿一同来到幼儿园,先在故事剧场区表演绘本故事,再来到创意绘画区,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最后,家长和幼儿来到分享交流区,展示绘画作品,交流阅读心得,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此外,教师还定期组织“绘本漂流”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在家中阅读绘本,并在阅读后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双方再交换各自的阅读感受,以让幼儿和家长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如此,既能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又能让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和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对于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使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实施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可遵循适配性、丰富性和引导性活动设计要求,结合幼儿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多样化教学策略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成溢.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J].教育界,2023(36):95-97.
[2]林海英.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师,2023(31):84-86.
[3]林明霞.由阅读到“悦读”:在早期阅读中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J].名师在线,2023(2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