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是一种极其具有普遍性、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苏州评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将苏州评弹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来打造融学课堂,既能满足学生对艺术的精神追求,也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熏陶,逐步提升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与表现能力。文章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分析将苏州评弹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并从利用环境、讲述故事、欣赏表演、鼓励表达、组织表演等方面提出了打造融入苏州评弹的小学音乐融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苏州评弹;课堂融学;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李杭希(1988—),女,江苏省徐州市金龙湖小学。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源于山明水秀的江南水乡苏州,是历史悠久、古老优美的传统音乐说唱艺术,凭借扣人心弦、雅俗共赏的音乐风格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苏州评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苏州评弹的重要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程,同时对音乐课程的丰富性、创新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音乐教学愈发受重视的环境下,教师应当尝试将苏州评弹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打造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融学课堂。
一、将苏州评弹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
(一)丰富音乐课程内容
将苏州评弹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小学音乐教材收集、整合一批课外音乐学习素材,并补充苏州评弹名曲和相关内容介绍。这样做会使得音乐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具有地方特色,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会由此增强。
(二)促进音乐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将苏州评弹有效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打造适合学生的音乐融学课堂,教师不仅需要根据已有经验分析教材,补充适合学生的课外教学内容,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分析苏州评弹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情感表达等。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会逐步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会得到锻炼。
(三)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融入苏州评弹的音乐融学课堂上,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结晶,学生的眼界会被拓宽,并且他们会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这对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1]。除此之外,在融学课堂上,学生可以采取多种学习方法探究音乐知识,从中感受到苏州评弹的魅力,这会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四)有利于苏州评弹的传承与发展
苏州评弹是历史悠久、古老优美的音乐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苏州评弹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将苏州评弹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学生就能够从小接触苏州评弹,了解苏州评弹的特点,发现苏州评弹的魅力并逐渐对苏州评弹形成热爱之情,从而愿意自觉弘扬苏州评弹,这有利于苏州评弹的发展。
二、打造融入苏州评弹的小学音乐融学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教育包含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课堂教学活动属于显性教育,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校园环境(即隐性教育环境)影响。因此教师打造融入苏州评弹的小学音乐融学课堂时,应注意优化校园环境,将苏州评弹元素渗透在校园各处以及校园活动中,营造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校园环境的影响下对苏州评弹保持较高的探究热情。在优化隐形教育环境时,学校及教师可以从文化宣传、场地建设、日常熏陶三方面着手。
1.文化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告示牌、教学走廊、广播台宣传苏州评弹知识,讲述苏州评弹故事,让学生了解苏州评弹的发展过程。学校还可以在学校网站和学校微信公众号介绍苏州评弹名家的故事,分享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表演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的独特气质,受到优美的苏州评弹表演吸引,愿意去了解更多苏州评弹故事[2]。
2.场地建设
在bnP3z9xjpssvZ2krI2QgTzqnUGjJlqEfypwUA0L57MA=打造专用音乐教室的基础上,学校还可以建设评弹训练室、文化馆等场地,给学生提供练习苏州评弹的空间。教师则可以定期邀请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到学校的评弹训练室、文化馆演出,鼓励学生与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交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苏州评弹的艺术美,了解苏州当地的文化传统,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学生还可以在专用音乐教室、评弹训练室和文化馆等场地中,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苏州评弹或者一同欣赏苏州评弹表演,这对于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发展也有很大益处。
3.日常熏陶
教师可以在课间、放学后、音乐课程活动开始前播放苏州评弹经典曲目,让苏州评弹的曲调出现在学生的日常活动空间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节奏明快的苏州评弹经典曲目设置为起床音乐,让学生更加熟悉苏州评弹,同时对苏州评弹形成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二)讲述故事,让学生走近苏州评弹
有“评弹皇后”之称的盛小云认为,所谓苏州评弹,就是一种用苏州话讲故事的曲艺艺术。小学生往往对听故事很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苏州评弹的兴趣,教师可以讲述苏州评弹名家的故事,介绍苏州评弹的主要流派、艺术特色、曲调特色和经典曲目。在有能力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表演苏州评弹来讲述上述故事,这会使音乐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统一,学生则会感觉音乐课堂趣味十足,从而更加愿意了解苏州评弹[3]。
例如,教师可以从“王周士御前说书”这个历史故事讲起,介绍苏州评弹界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公所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并分析评弹艺人在百年间的社会地位变化。教师也可以介绍苏州评弹如何经过岁月沉淀形成“俞(秀山)调”“马(如飞)调”“陈(遇乾)调”三类弹词唱调,以及其他评弹艺人如何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唱调,让苏州评弹表演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历史文献记载的评弹艺人表演的场面,或者展示相关绘画作品,并介绍绘画作品中评弹艺人的动作、使用的道具等。
(三)欣赏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苏州评弹的魅力
要让学生真正对苏州评弹感兴趣,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深入欣赏苏州评弹的经典曲目,让学生了解优秀苏州评弹表演的特点,讨论苏州评弹的语言、服装、动作、唱腔、唱词之美[4]。苏州评弹的经典曲目一般有三类,一类是历史故事,如《西汉》《东汉》《三国》《隋唐》《金枪》《岳传》《英烈》等,这类曲目是“长靠书”,又称“着甲”;一类是“短打书”,讲英雄好汉、义士侠客的故事,如《水浒》《七侠五义》《小五义》《绿牡丹》《金台传》等;还有一类是神怪故事和公案书,如《封神榜》《济公传》《彭公案》《施公案》等。在欣赏经典曲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音乐知识,还会了解苏州评弹的艺术魅力,增强对苏州评弹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欣赏苏州评弹经典曲目。例如,在教授《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后,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设计音乐融学课堂,带领学生欣赏苏州评弹经典曲目《苏州好风光》,并据此引导学生分析苏州评弹的特点。
1.欣赏田野和苏州风光
教师可以先播放《我们的田野》这首歌,然后播放展现优美田野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欣赏田野之美。接下来,教师可以一面播放苏州评弹经典曲目《苏州好风光》,一面播放展现苏州风光之美的视频,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欣赏、思考。在视觉和听觉的影响下,学生会收获强烈的音乐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感受。
2.鼓励学生说出感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我们的田野》与《苏州好风光》描绘的画面,比如向学生提问:“听了《我们的田野》与《苏州好风光》,欣赏了田野风光和苏州美景,你觉得这两种风景有何不同?这两首音乐作品又有何不同?”
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我们的田野》与《苏州好风光》的音乐风格,比如向学生提问:“听了《我们的田野》与《苏州好风光》这两首音乐作品后,你觉得二者的节奏、旋律有何不同呢?你知道《我们的田野》属于哪类音乐作品吗?你能总结作为苏州评弹经典曲目的《苏州好风光》的特点吗?”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于苏州美景的感悟,比如向学生提问:“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的地区有开阔的草原,有的地区有金黄色的田野,江南水乡苏州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和地域文化,就像《苏州好风光》里唱的那样。有谁愿意将自己听《苏州好风光》后的感受说一说?你们心目中的苏州风光是什么样的呢?”
(四)鼓励表达,让学生说出欣赏苏州评弹的感受
为了加深学生对苏州评弹的了解、提升教学效果,在音乐融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欣赏苏州评弹曲目后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分析苏州评弹曲目,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和文化理解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授《西湖美》这首歌时,可以介绍许仙与白娘子在西湖相遇后的曲折爱情故事,然后带领学生欣赏苏州评弹曲目《白蛇传》。在了解《白蛇传》的故事后,学生自然能够结合自己对这一故事的理解欣赏相关音乐作品,思考苏州评弹曲目《白蛇传》是如何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或者让学生面对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组织表演,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
在打造融入苏州评弹的音乐融学课堂时,教师还应该尝试组织特色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创编苏州评弹曲目,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创意,从而提升创意实践素养[5]。
例如,在教授豫剧《花木兰》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花木兰》改编为轻清柔缓、娓娓动听的苏州评弹曲目。为了让学生有改编思路,教师可以播放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吴亮莹改编的《声声慢》。在学生改编《花木兰》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专用音乐教室练习自己改编的曲目。在此后的课堂上,教师则应组织表演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演自己创编的曲目。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化对苏州评弹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多方面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师应看到苏州评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尝试将苏州评弹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打造适合学生的融学课堂,带领学生采取科学的手段学习音乐知识、赏析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融学探索中提升艺术素养,逐步成为苏州评弹艺术的弘扬者。
【参考文献】
[1]黄雯.苏州评弹如何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J].戏剧之家,2019(28):176.
[2]朱天悦,张卓远,窦凌妍.浅析苏州评弹的现状与发展[J].文教资料,2020(14):79-81.
[3]冯文娟.创新观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思考[J].学周刊,2020(31):161-162.
[4]金文娟.苏州评弹音乐之艺术表现形式[J].戏剧之家,2020(4):39.
[5]王丹.让音乐走入学生心灵: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浅析[J].黄河之声,202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