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视角下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2024-07-15 00:00:00周健
教育界·A 2024年16期

【摘要】生活教育理念诠释了生活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指出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渗透生活教育理念能够进一步凸显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地理学习的有效性。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问题研究 低碳食品知多少”的教学为例,分析生活教育视角下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以期有效地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融合生活教育理念。

【关键词】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生活教育

作者简介:周健(1979—),男,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教育理念,能够减少教育与生活的割裂感,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问题研究 低碳食品知多少”的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地理学习的过程,通过查阅资料、调查实践等相关学习途径,深化对地理知识的感悟,激发创造性思维,获取学习经验[1]。

一、调查学情,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依据

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前提。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其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以便优化教学管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问题研究 低碳食品知多少”所在章节的教学主题为“环境与发展”。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能够归纳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在第二节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掌握运用资料举例说明实现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问题研究的内容指向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理论知识,从食品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学习,从而让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基于此,在开展项目式学习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把握学生的基本学情。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本单元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设置成一份测试卷,要求学生完成测试卷,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测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项目式学习小组,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互补。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情。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两节课中的理论知识理解情况、课堂互动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的学习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学情分析平台,对学生的项目式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进行预测,初步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从而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任务,保证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总之,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激发学生的潜力[2]。

二、创设情境,设置项目式学习任务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任务的布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收获经验、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对于教师而言,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是重中之重。“低碳食品知多少”的项目式学习不仅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能够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教师应深入剖析项目主题,从而设置合理的任务。

通过学习本章节的理论知识,学生已掌握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密切关联。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食品的本质,重视食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看,学生还应关心食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基于此,在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对项目主题的分析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联系生活与地理。教师在创设项目式学习情境时,可以播放电影《流浪地球》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未来真的如电影的情节一样,我们只能在地下生存,那我们能吃些什么呢?”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引出“低碳食品知多少”的主题,从而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项目式学习任务(如表1所示)。

任务一“揭秘低碳食品”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在生产、运输、消费等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使学生能够认识食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揭秘低碳食品背后的故事。任务二“探究食品选择对环境的影响”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食品的选择会影响环境,从而驱动学生深入探讨食品选择与环境的关系,选择更环保、更具责任感的饮食方式。任务三“实地调查”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观察了解水果与蔬菜的生产,直观地认识生活与地理的关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探究中,进一步了解低碳食品。任务四“实现低碳生活”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将低碳生活的理念和所学地理理论知识融入日常生活,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减少食品浪费、选择环保食品等方式,降低个人碳排放,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3]。

三、设计目标,引领学生的项目式学习

生活教育视角下的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旨在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应真正链接现实生活与地理知识[4]。

结合“低碳食品知多少”的任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目标,引领学生的项目式学习。如任务一“揭秘低碳食品”的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为:了解低碳食品的含义,知道身边有哪些低碳食品,对低碳食品进行新的定义;分析低碳食品的特点和优势,了解低碳食品对环境的积极作用;选取熟悉的低碳食品,简述其生产过程。任务二“探究食品选择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为:了解低碳食品的生产环节、消费环节以及运输环节,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低碳食品,形成绿色健康的消费观;认识不同产地、不同包装食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并分析在食品的生产周期中,有什么方法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所了解的信息制作成一份报告。任务三“实地调查”的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为: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本地的蔬菜、水果的盛产期;说出本地的蔬菜、水果的盛产期与地理的关联。任务四“实现低碳生活”的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为:制作低碳食品,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教师设计以上目标,能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引导,让学生根据目标逐一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完成项目式学习。

四、设计教学活动,落实项目式学习任务

(一)展示资料,揭秘低碳食品

针对任务一,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资料一说明低碳食品的生产、消费、运输环节。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可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一,总结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使用、废弃等环节中化石燃料和能源的参与。接着,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将知识点制成一份思维导图,并派一名代表汇报探究结论。

资料二说明本地蔬果和应季蔬果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调查,列举本地蔬果的种类,并且结合季节,列举应季蔬果和反季蔬果。

资料三从包装的角度对低碳食品进行说明。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食品包装的影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走进精品水果店和水果批发市场,观察同一种水果在价格上的差异,从而使学生习得“过度包装并不会对水果的本身产生影响”的生活经验。

(二)提出话题,探究食品选择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任务二,教师可以给出探究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掌握食品选择对环境的影响。

话题一:结合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如何选择本地蔬果和应季蔬果。话题二:如何减少食品过度包装?话题三:如何选择食品以降低生活中碳的排放量?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给出的探究话题展开探讨,分享讨论结果,构建地理与生活结合的学习框架,积累低碳生活的经验。

(三)小组合作,实地调查

针对任务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地蔬菜、水果的盛产期”展开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前,学生要选择实地调查的地点,设计实地调查的过程,明确实地调查的注意事项,与调查地点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要制作表格,分析不同蔬果的盛产期,做好总结记录。

任务三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既可以通过自主调查直观地感受不同蔬果的盛产期,加深对本地蔬果的了解,又可以学习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实际生活,深化对区域地理的认知,提升人地协调素养。

(四)设置子任务,实现低碳生活

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中,针对任务四,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子任务。

子任务一:写一篇“低碳生活倡议书”,呼吁人们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子任务二:制作一份低碳食谱,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子任务三:6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说说你为低碳生活做出的贡献。

通过以上子任务,学生能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增强项目式学习的体验,感受地理学习对生活的影响,体会地理知识的实践价值。

五、项目展示,开展过程性学习评价

项目式学习应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通过师评、自评、互评的方式,可将学生的表现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教师可以设计过程性评价量表(如表2所示),为学生评价自身的学习能力提供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思考的有效模式。生活教育视角下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习得地理理论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高中地理教师应广泛应用和推广项目式学习,融入生活化元素,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生活化项目式学习体系,使高中地理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文生,杨亚丽.新课程下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探索:以《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12):91-96.

[2]陈虹彤,孙永娟,鄂崇毅,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青海湖国家公园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3(31):91-94.

[3]张立明.项目式学习进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为例[J].地理教学,2023(17):22-25,30.

[4]程海军.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新湘教版《水循环》一课为例[J].好家长,2023(2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