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模式研究

2024-07-15 00:00:00毛秋萍
教育界·A 2024年16期

【摘要】单元教学目标具有承接课程总育人目标和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仍存在核心素养目标生搬硬套、单元教学目标碎片化和孤立化等问题。文章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STACGD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模式,通过案例阐述具体的操作方法,提出单元目标设计建议,以期推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目标落地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目标设计

作者简介:毛秋萍(1988—),女,南宁市第二十四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单元教学承载了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1]。单元教学目标是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课时目标设计的依据。合理地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核心素养目标生搬硬套和单元教学目标碎片化和孤立化等问题。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Morals and Virtues” 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为例。部分教师作了这样的设计。

1.语言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本单元生词、词块及语法知识;

2.学习能力目标:能运用阅读策略获取文章事实和细节,并能根据一定的次序来叙事;

3.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世界各国文化中共同赞扬的美好品德,学习中外优秀人物身上的美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思维品质:能够基于中外优秀人物故事梳理和提炼出人类普遍认可的优秀道德品质;理解道德困境下,不同选择背后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而上述目标设计割裂了这四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对核心素养目标生搬硬套,忽视要通过语言养成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2]。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3]。为实现深度学习,教师要深入分析各语篇之间的联系,围绕主题意义探究,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一、理论框架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模式有很多种,如布鲁姆模式、ABCD目标表述法、三维目标表述法及素养目标表述法。随着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对英语教学目标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素养目标时代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认识到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为什么学”。本文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提出STACGD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模式,以期为英语教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提供参考。

二、STACGD的内涵及设计案例分析

(一)STACGD的内涵

“S”(Student)即确定目标行为主体—学生。为体

现学生主体性,教学目标常常表述为“学生完成本课学习后……”。“T”(Theme)即确定单元的主题,通过分析语篇内容,构建单元主题意义,实现单元育人目标。“A”(Activity)即目标行为活动,指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活动学习语言、培养技能、发展思维,形成文化意识。“C”(Condition)即目标行为条件。常见的一些外部支持条件有小组合作、教师指导、教材语篇、网络资源等。“G”(Goal)即确定目标行为的具体内容,主要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四个方面。“D”(Degree)即目标行为标准(即评价标准),具体指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水平,用以测量学习成果达到的程度。

(二)STACGD模式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路径

(三)STACGD模式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Wildlifeprotection”为例,阐释如何使用STACGD模式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学生(S)—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起点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之前,教师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目标的制订要体现学生学习前后发生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通过本节课的交流、探讨,学生能够获得XX知识、学会XX方法等。此外,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还应进行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及需求点。例如,本单元学情分析如下:本单元话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学习了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野生动物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但学生的主题词汇和句型不够丰富,语言表达的交际性、准确性和连贯性还较为欠缺,在分析语篇结构、推断隐含意义等高阶思维能力方面还比较弱,需要教师在结构性知识、主题意义的探究等方面进行引领。

2.主题(T)—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

单元整体教学的鲜明特点是整体性,教师应围绕主题意义设计主线,将各个零散的课时串联起来,持续贯穿整个单元,从而形成教与学的整体观念,避免出现教学碎片化等问题。单元主题意义的确定,分两个步骤:一是分析教材,梳理各语篇之间的内部联系;二是构建知识结构图,提炼主题意义。

本单元位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的“自然生态”主题群,其主题语境内容为“人与环境、人与动植物”。本单元共有6个板块,10个语篇(具体分析详见表1)。

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深入研读,分析各语篇意义之间的关联,可以发现教材从“why”“how”“what”三个方面逐步地呈现主题意义。语篇一是介绍野生物种的生存现状及濒危原因(why);语篇二、三是要求学生知晓濒危野生物种保护的措施(how);语篇四至十是让学生理解自身参与野生物种保护行动的重要意义及思考自身参与野生物种保护的合理方式(what)。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构建知识结构图,提炼单元主题意义为“了解野生物种的现状及濒危原因,掌握野生物种保护的方法和参与野生物种保护的行动”。

3.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活动(A)为载体,内容(G)为根本,条件(C)为依托,即“依托什么条件,做什么活动,以达到什么目的”。这三者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课标提出要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围绕单元主题意义探究,设计相互关联、由浅入深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理念,本单元目标设计如下(见表2)。

4.评价标准(D)—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保障

单元教学元目标的表述要做到可观、可测,明确目标达到的表现水准。根据行为表现程度,单元教学元目标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4]。“结果性目标”指向看得见的结果,可用“描述”“阐释”“概括”“赏析”“评价”“判断”等词汇表述;“体验性目标”侧重描述学生心理感受、情感变化,常用“认识”“理解”“体验”“品味”“培养”“形成” 等词汇表述。

三、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的建议

(一)立德树人,素养立意

单元教学目标要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要先对单元内各语篇进行整体的分析和多角度的关联,明确整合利用价值,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发展的需求,确定核心素养发展的落脚点,以整体性、相关性和发展性为原则,绘制单元育人路线图。

(二)整体设计,相互关联

单元教学是一个体系,在统筹安排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从整体出发,同时关注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在单元主题引领下进行整体设计,从不同角度切入,让目标环环相扣,加大目标的复现机会。

(三)可观可测,利于评价

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可观测、易操作、可检测的行为动词进行单元教学目标的表述,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表征进行描述,让教与学双方都能对学习达到的程度有个清晰的认识,为调整教学进程、改进学习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结语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提出的STACGD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模式,倡导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提炼单元主题意义,挖掘单元背后的育人价值,设定相关联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及课时目标,使教学由部分走向整体、由浅层走向深层,通过创设指向目标达成和可检测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么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3]黄丹娜.基于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探讨[J].化学教与学,2021(3):29-31,61.

[4]高翀骅,王纪田,于海生.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目标的研制与表述[J].基础教育课程,2023(6):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