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学评价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的优化,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切入点,结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具体教学评价实践策略,以期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现状;教学评价实践
作者简介:黄自龙(1985—),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开智中学。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主要目标。因此,教师需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等多方面表现的评价[1]。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评价目标不够具体、评价方式固化、评价主体单一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教师需加强对教学评价实践策略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概述
核心素养,全称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核心素养内涵丰富,包括文化基础素养、自主发展素养、社会实践素养等。语文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其中,语言知识包含字词、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思维能力是指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审美情趣是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评价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文化素养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客观、科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表现情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问题分析
(一)评价目标不够具体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应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保持一致性。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科教学评价需树立“立德树人”的核心评价目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需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评价,进而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然而,从现状来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目标内容模糊、笼统,且缺乏对学生具体、细化的指导;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对文本理解、记忆情况的考查,从而忽略了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能力的实际情况;教师教案千篇一律,缺乏新意[2]。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目标不够具体,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过程固化,难以激活学生思维,进而影响教学评价效果,阻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
(二)评价方式固化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为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合理应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养。从现状来看,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以考试评价为主,通过考试成绩、标准答案,评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过程评价以及各方面知识结构的评价,其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固化。此外,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评价的标准化、统一化,导致难以了解学生个体语文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而影响班级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合理改变评价方式,使教学评价体现动态、客观、合理、科学等特点。
(三)评价主体单一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单一化会使教师难以准确掌握学生在课堂各环节的情况,对学生综合能力素养了解仍不足,难以发挥综合性评价的作用,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素养的进步及发展[3]。
三、解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问题的方法分析
(一)明确评价目标
为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教师需优化教学评价,进一步明确教学评价目标。第一,在教师教学方面,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同时,教师需评价在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科学,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确保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教学氛围。第二,在学生学习方面,教师需基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自主阅读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第三,教师需评价教学成果,通过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分析教学过程的优势及不足,并及时进行教学改进,从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革新评价方式
为了解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需对评价方式进行革新。一方面,教师不应局限于传统考试结果这一单方面的评价形式,而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如课堂参与度、讨论共享、作业完成情况等,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同伴互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可采取表现性评价,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多维度展现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评价学生在各类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提升其个人能力素养。
(三)围绕学生主体,增加科学的评价指标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教师应围绕学生主体,增加科学的评价指标。第一,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语言规范等方面的能力;第二,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文本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策略的掌握情况等;第三,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写作内容是否丰富、写作技巧是否得当、写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等。通过专家科学的评价指标,教师能够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促进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各评价环节中落实有效策略,使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得到有效保证。
(一)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进行评价
1.理论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需掌握字词、修辞、语法等语言知识。为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教师需了解、评价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情况,比如学生能否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含义,修辞手法运用是否得当,语法知识是否掌握等[4]。由此,教师可以采用作业批改、课堂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案例分析
在《赤壁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含义、修辞手法、语法结构等内容加深理解。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可布置一些适合的作业,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批改的方式,评价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发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较深入,但在使用修辞手法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教师需及时给予反馈、指导,通过语言知识评价,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理解、运用能力水平。
(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1.理论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等。为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师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学生能否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能否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能否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细节问题等。由此,教师可以通过采用问题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
2.案例分析
在《雷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文内容阅读,对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批改作业,教师可以发现学生问题分析方面的不足,并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评价
1.理论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为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师需对学生审美能力发展情况进行客观、科学评价,比如学生能否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美,能否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评价,能否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文学创作等。由此,教师可以开展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等活动,进一步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进行培养。
2.案例分析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如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的《登高》等。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进行欣赏,能够有效提升审美情趣。此外,教师可以开展相关文学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创作。在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四)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评价
1.理论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等方面的能力素养。为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文化素养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学生能否理解文化价值和文化内容,能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由此,教师可以开展文化讲座、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案例分析
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文章中的文化价值及文化内涵进行仔细讲解,如烛之武临危不惧、挺身救国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如此,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鼓励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开展经典诵读等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丰富,但从现状来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明确评价目标、革新评价方式,并围绕学生主体增加科学的评价指标等。此外,教师应落实学生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学素养等评价策略,以此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养,进一步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泽.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及实践[J].新课程,2022(16):94-95.
[2]郭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建构高中语用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2(8):57-60.
[3]侯利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教学评价语的运用[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199-200.
[4]王春丽.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探讨[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1(9):7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