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多元化方式

2024-07-13 01:51牛军
天津教育·中 2024年6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身体素质运动

牛军

高中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情况的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并不具备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基于这一问题,高中体育教学中应融入体能训练,以多元化的体能训练方式发展学生的运动素养。教师应以科学训练为前提,帮助学生把握训练要点,找准体能训练的关键,创新体能训练方式,以锻炼学生的身心素养,赋予高中体育新的内涵。

一、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方法的创新,彰显的主要运用价值表现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机能。另外,表现在学生心理调节作用,有效的体能训练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舒缓学生情绪,加强学生心理引导。因此,教师在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方式创新中,应遵循运用价值展开多元化体能训练。

(一)增强学生体质

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体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体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差、体能下降、过度肥胖等不良的身体状况。

(二)调节学生心理

高中阶段学生由于面临升学压力,通常会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身体各项机能得不到有效调节。而良好的体能训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学生带来运动的充实感,学生也能在体能训练中建立自信、缓解压力、提高身体机能。此外,体能训练能够促进学生社交,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沟通能力。

二、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在高中体育体能训练中,教师应秉承尊重个体差异、循序渐进、把握训练难度等基本原则,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体能训练需求。同时,依托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展开体能训练,并以学生身体情况为基础定位精准的体能训练模式,以发挥体能训练的意义,帮助学生在体能训练中获得综合发展。

(一)尊重个体差异

高中阶段的学生个体差异鲜明,如果教师运用“一刀切”的训练模式,则难以调动学生的体能训练热情。因此,教师在高中体育体能训练环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方案,综合分析学生的体能差异、技能差异、心理差异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保障学生结合自身基础实施高效、合理的体能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挑战与竞争的机会。

(二)循序渐进原则

高中体育体能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进度逐步加大运动负荷,以达到提高体能水平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增加运动量,同时注意控制运动频率、时间和类型,以避免学生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此外,教师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基础进行个性化调整,以确保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体现体能训练的教育意义。

(三)训练整体把控

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整体把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对体能训练项目的强度和训练量进行合理把控。其次,训练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确定学生身体存在哪些问题,是否有体态上的不平衡,如果有,如何在这一阶段进行纠正。再次,训练内容应该以动作学习+运动习惯/兴趣建立为目标,逐步加大训练难度,同时注重训练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最后,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把控节奏,应对突发状况,确保训练顺利进行。

(四)适度的训练难度

高中体育体能适度训练难度原则是指在进行体育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合理把控训练强度,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提升柔韧度的同时,提高运动速度和耐力等。此外,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科学、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疲劳,以体现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完成对价值与原则的深入剖析后,教师应针对具体指导展开运用策略分析,从体能训练计划以及方法实施等多个维度,帮助学生在体能训练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以高效发挥体能训练的优势,为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合理规划体能训练时间与项目

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指的是综合专项体育运动项目,通过科学负荷加强学生运动技巧练习,改善学生身体形态,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教师需要从规划训练时间与项目入手,通过多维度优化,为学生安排高效的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能训练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能训练。

第一,体能训练时间。开始体能训练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详细的训练计划,计划应包括训练目标、训练时间、训练项目以及进度监测。同时,将训练计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重点训练不同的体能项目。例如,第一阶段重点训练力量和耐力,第二阶段重点训练速度和敏捷性,并组织学生制定训练计划表,监督学生体能训练。准备活动阶段可以进行热身运动和柔韧性练习,时间为10—15分钟。基本体能训练阶段可以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如跑步、跳绳、力量训练等,时间为30—45分钟。专项训练阶段可以根据个人的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时间为15—30分钟。恢复阶段可以进行拉伸和放松运动,时间为10—15分钟。第二,体能训练项目。高中阶段提升学生心肺功能、力量、柔韧度是体能训练的重点,教师可以开展俯卧撑、登山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体能训练项目,同时,开展耐力跑、阶梯跑等体能训练,帮助学生在多维度体能训练中锻炼身体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科学设计群体化体能训练环节

科学设计群体化体能训练应从体育教学目标、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教师应合理地设计课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体能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使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设计群体化体能训练方式,从男生、女生入手,展开群体化体能训练,帮助学生在群体训练中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抗压能力。第二,学生身体素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素质具有以下特点:生理功能逐渐成熟,身体素质发展迅速;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发展不均衡;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教师在开展群体化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体能训练活动,提升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第三,体能训练方式:男生体能训练课从“力量”和“心肺”入手,通过引体向上、平板支撑等活动展开,并通过长短跑交替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女生体能训练则可以从“柔韧度”展开,通过一系列舒展运动锻炼学生的身体柔韧度。同时,教师要根据女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训练目的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还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

(三)借鉴丰富的体能训练经验

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和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重要途径。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创新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模式,提高训练效果。

第一,分层体能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例如,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初级层次主要进行基础体能训练,中级层次主要进行专项体能训练,高级层次主要进行竞技体能训练。此外,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从而为每个学生制定专属的训练计划。第二,综合体能训练。将多种运动项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体能训练,例如,将跑步、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心率监测设备、运动轨迹追踪系统等,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状态,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第三,趣味体能训练。教师设计趣味性的体能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例如,将接力赛、拔河、跳绳等趣味性的运动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能训练。

(四)依托学生发展规律设计训练内容

高中体育体能训练依托学生发展规律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运动能力的变化,以此来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训练计划,保证学生在体能训练中得到针对性的强化,发展运动潜能。

第一,适度的负荷体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遵循适度负荷的原则,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学生身体疲劳或受伤。在训练强度和时间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在高中体育体能训练中,教师应适当减少训练量和训练次数,运动次数以每周2—3次为佳。课前和课后及时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进行维护,合理安排运动器材,避免交叉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在高中体育体能训练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让学生在享受运动的过程中提高体能,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能训练方式,采纳学生的意见,合理地安排在体能训练项目制定中。第三,加强对学生心理调适。在高中体育体能训练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团队合作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还可以安排跳绳、踢毽子、慢跑、武术、健身操等体能训练项目,帮助学生在多元化的项目训练中锻炼身体机能。

(五)实践革新技巧性体能训练方式

体能训练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力量、速度、协调性等方面,旨在通过身体练习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技巧性训练是体能训练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技巧性训练是指通过练习特定的动作来提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式。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中的传接球、投篮、射门等技能,田径运动中的跑、跳、投、掷等技能,游泳中的各种泳姿等。因此,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优化体能训练方式,运用技巧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身心素养。

首先,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体能训练和技巧性体能训练;其次,坚持科学的训练方法,如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注重休息和恢复等;最后,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供应。总之,技巧性体能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教师应发挥体能训练的教育意义,促使学生深入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六)开展体能训练课程总结式评价

基于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活动多元化的实施,教师除了要革新训练计划与环节,还应制定体能训练课程总结评价,以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环节中的反思,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运动基础。同时,教师需要制定评价标准,借助评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

第一,训练内容评价。训练项目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和体能需求;训练内容是否丰富多样,既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体能训练,又包括柔韧性和协调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难度是否适中,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在挑战中逐步提高体能水平。第二,训练过程评价。教师是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教师是否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确保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训练;学生体能水平是否得到明显提高,如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改善;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观念,能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是否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第三,训练方法评价。是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视频分析、运动监测设备等,提高教学效果;是否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借助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经验,以此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四、结语

本文从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运用策略等方面展开了多元化探索,通过综合性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从训练方案、训练计划、训练总结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保证学生在有效的体能训练中发展体育机能、锻炼身心素养。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体能训练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案,保证学生在高效的训练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身体素质运动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不正经运动范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