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重炳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着关键作用。它旨在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估,确保企业的经济运作遵循相关规定,从而为国有企业的稳健、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可能会利用职权进行违法违规操作,如擅自挪用企业资金等,这些行为无疑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通过规范、有秩序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合规的轨道上运行,从而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责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围绕企业的经济活动展开,通过细致的审计流程,可以看出企业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同时,审计也能确保经济活动中的资金使用合规性,并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预防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两方。审计主体即执行审计工作的团队和机构,通常包括国家审计机构、第三方审计机构以及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等。尽管大部分审计工作由国家审计机构负责,但鉴于其工作量庞大,有时需引入第三方机构协助完成。而审计客体则是被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审计内容涵盖他们的财政收支情况,以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健发展。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要素
取证不当。为确保审计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国家相关审计机构在形成结论时,必须基于充分的证据支撑,避免在无证据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作出判断。若审计机构所收集的证据不科学,那么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将受到质疑,从而可能引发审计风险。常见的取证不当情形主要包括:首先,审计人员在收集证据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证据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其次,部分审计人员可能过于关注非核心证据,导致证据整体说服力不强,无法为审计结论提供有力支撑。最后,部分收集到的证据可能因不符合相关规定,而无法作为有效凭证,削弱了审计证据的实际效用。
违反程序。在审计工作中,遵循合理合法的程序至关重要。相关审计机构和国有企业务必严格依照既定程序执行审计工作,以契合新时代对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若审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既定流程和步骤,审计工作的连贯性将难以保障,这可能导致逻辑上的不清晰。一旦某个审计环节出现严重问题,可能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审计风险。
评价失真。当前阶段,由于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尚未健全,国家审计机构在评价国有企业时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评价工作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增加,进而可能增加审计风险。
责任界定。国家相关审计机构在进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时,既关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也对其业务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审计机构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要求,并清晰理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特别是个人经济责任与集体经济责任的界定。然而,在责任界定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可能面对诸多挑战,导致责任主体难以界定和确认,从而增加审计风险,影响最终的审计结果。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控对策
强化环境。为优化审计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国家相关审计机构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结合最新的审计法,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完善审计制度,如审计结果使用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为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其次,国有企业需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通过实施内控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约束领导人员的工作行为,降低审计风险,还能为国家审计机构提供完整、准确的证据,助力其开展审计工作。最后,建立并完善联席制度也至关重要。由于审计风险的防控涉及多个部门,仅靠国家审计机构难以全面完成,因此,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确保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而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合理界定。责任的明确划分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审计机构在执行审计任务时,需对责任进行明确,特别是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的界定。例如,若国有企业业务出现问题源于领导班子决策,则应由集体承担责任,但正职领导的责任应单独追究;若经济活动的问题主要由某领导人员个人决策所致,则应由该领导人员承担相应责任。其次,审计机构还需精确区分前任责任和现任责任。鉴于经济活动可能存在滞后性,即前任领导决策可能在现任领导任期内产生问题,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应结合历史事实对经济活动进行深入分析,以合理界定责任归属,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
优化程序。国家相关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活动时,审计程序主要包含三个环节: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以及审计最终阶段。为降低审计风险,需对这三个环节进行优化。首先,优化审计准备阶段。国家审计机构在启动审计前,应规范审计流程,明确审计对象和范围,并据此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以预防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审计风险。其次,完善并规范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在取证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确保获取准确可靠的审计资料。同时,对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客观评价,明确审计重点,确保收集证据的可靠性。最后,优化审计最终阶段。国家审计机构在完成审计后,需编制审计报告。在报告编制前,务必仔细核对所有证据和资料,确保无遗漏和错误。报告完成后,应召开相关会议,对审计结果进行通报和讨论。
巩固队伍。在巩固队伍方面,审计机构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必须强化审计部门建设,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并设立专业部门负责内控制度的执行。同时,建立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预案,以实现对风险的精准防控。其次,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严格审查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全面评估其专业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他们得到合理科学的提拔和培养。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教育,以防止审计风险的发生。
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增加,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鉴于此,相关审计机构和国有企业需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