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元样态与设计理路

2024-07-12 12:34:20贾建国李志宏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编钟跨学科学科

贾建国 李志宏

摘要 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通过一个主题实现多个学科间的主动关联和整合,超越单一学科视角和边界来解决问题与解释现象。基于主题所蕴含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形成问题并列型、问题分解型和问题内生型等三种跨学科主题学习样态。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确定、学科聚合、目标明确、任务分解和评价设计等五个环节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走出当前的实践误区。

关  键  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多学科;跨学科;学科融合

引用格式 贾建国,李志宏.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元样态与设计理路[J].教学与管理,2024(20):1-4.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此,中小学教师纷纷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实践中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专业准备和无法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引,导致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为“跨”而“跨”,“手段”与“目标”本末倒置;将“多学科”误读为“跨学科”,没有突破学科间界限,不同学科中的“有用知识方法与思维模式”未有效融合;学科融合中弱化了学科的主体性[1],学科融合存在随意性。因此,有必要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样态和设计理路,帮助一线教师正确把握和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真正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在解答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认识现实世界。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元样态

所谓“跨学科”,一定需要基于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方法的介入而实现学科跨界,并且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因解决既定真实且复杂任务的需要而相互作用并协同,直至问题得到彻底和有力的解决[2]。跨学科主题学习则需要通过一个主题实现多个学科之间的主动关联和整合,是超越单一学科视角和边界来解答问题和解释现象。立足主题所蕴含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将跨学科主题学习分为以下三种实践样态。

1.问题并列型跨学科主题学习

问题并列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教师提出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学生可以基于主题自发衍生出若干与之相关的问题,而且所有问题之间是并列关系——只有不同学科共同参与,这些问题方能得到解决,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每个衍生的问题都需要多个学科参与方能得到解决;第二种是虽然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多个学科(可能某些问题需要单一学科,而某些问题则需要多个学科),但总体上这一主题下所有问题的解决必然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如:“月宫一号”(月球生态舱)模拟人类在月亮上的生存基地,以月球上恶劣的环境为背景,有志愿者到“月宫一号”封闭生活,体验在“月宫”中的生活。围绕“生态系统”这一主题,可以形成互相并列且有关联的四个问题:如何为宇航员提供氧气?如何为宇航员提供水?如何为宇航员长期提供食物?如何设计生态舱?每个问题都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如此方能得到有效解决。以“如何为宇航员提供氧气?”为例,需要综合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计算成人每日氧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是学习植物光合作用实验;三是绘制生态舱空气循环路径图。在“生态系统”这一主题下,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将数学计算、科学认知、美术设计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融合在一起,学生在综合学习和知识运用中认识月球生态舱,回应人类在月球的生存问题,深入理解人类与自然(植物)之间的重要生态关系。

2.问题分解型跨学科主题学习

问题分解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教师根据所确定的主题,提出一个具有现实性、复杂性和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这一驱动性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且层层递进的子问题(链),这些子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进一步讲,问题分解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一个主问题为主线(即要求学生在既定的主问题框架内思考探究),细分出若干子问题并层层推进,实现对复杂现象、现实问题的综合认识、理解和解答。如:教师以“传承编钟文化”为主题设计驱动性问题:“如何把‘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介绍给更多的人?”并将其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一是为什么说曾侯乙编钟具有良好的音乐性能?二是为什么说曾侯乙编钟具有高超的铸造技术(良好音乐性能的缘由) ?三是采用什么形式介绍宣传编钟文化(多样的传承方式) ?这三个子问题的解答需要以“音乐”学科为主体,同时科学、历史、语文等学科共同参与。以“为什么说曾侯乙编钟具有良好的音乐性能?”为例,需要音乐和历史两个学科共同介入,用历史、音乐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共同解释曾侯乙编钟是如何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进而认识到中华民族在音乐器具制造方面的造诣。随着学习和运用多个学科知识、方法和思维逐阶递进解决“如何把‘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介绍给更多的人?”这一主问题,学生将会逐渐感知编钟的音乐魅力,了解编钟的历史沿革和编钟的科学原理,形成对编钟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特质的综合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3.问题内生型跨学科主题学习

问题内生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驱动性项目,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会面对不同的问题或难题(即学生需要从项目中生发出问题,虽然每个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并不相同,但都要经历与问题相对应的探究过程),需要学生通过综合学习和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来解答。问题内生型跨学科主题学习往往基于某一门学科,主动借助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最终协同创作形成作品和完成项目任务。如:《眺望远方》以“建造高塔”为抓手,立足科学课程标准,整合数学、美术、工程等多个学科,启发孩子们理解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的关系,并辅以对工程成本控制的训练。首先,教师通过展示埃菲尔铁塔等高塔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高塔的特点。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工程、科学、艺术等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检测高塔稳定性的标准。最后,学生运用数学等学科知识进行预算,并制定方案和分享方案。综上所述,学生在完成这一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美观度、机械稳定度和消耗资源数量等,还需要认识设计图与实物之间的关系,由此相关学科学习都自然融合其中,并且不可或缺[3]。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理路

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是学生在教师协助支持下,以团队形式聚焦一个内含问题(链)的完整主题,学习并运用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开展问题探究、作品创作、成果分享等全链条的教学评一体化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方式不一而足,本文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选择,包括主题确定、学科聚合、目标明确、任务分解和评价设计等五个环节。

1.确定主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通过主题来实现学科之间的主动关联,因此“主题”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的关键。具体来讲,主题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不同学科的教师看到融合介入的可能性。进一步讲,主题要能够将分散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应该做引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组织中心,做“黏合剂”,可以为指导设计和实施持续的、关联的系列课程或活动提供焦点和组织框架[4]。第二,主题要蕴含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任务),作为不同学科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关联点。问题要具有现实性,要让学生觉得所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是有联系的,要关注社会热点议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要具有挑战性,学生只有通过合作与努力方能解决;要具有复杂性,学生只有整合多个学科知识方能解决。第三,主题要指向明确,具有一定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主题的选择、组织与设计必定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组织结构的,在其内部结构中内容的组织又必须具有连续性,涉及学生的学习全过程[5]。在实践中,一般由1个主导(牵头)学科的教师团队确定主题,而主题的确定主要有三个切入点,即课程标准、社会生活、学生需要。基于课程标准,可以从各学科课标所提供的参考示例中甄选主题、从多个学科课程教材中挖掘主题;基于社会生活,可以从当下社会热点议题、身边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挖掘主题;基于学生需求,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好奇所在、关心之处等选择主题。如:“‘画说移民火星”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整合岭南版七年级上册的“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科技模型与美术”“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三个单元提出“美术与科技”这一主题,将科技教育内容和美术综合材料语言探索、实践创作作品相结合。

2.聚合学科

一般来讲,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从主体学科出发,立足本学科立场,基于主题要求和问题解答需要进行聚合性思考与研讨,主动去“关联”其他的必要学科。进一步讲,在确定跨学科主题的同时,教师必须进行学科关联的整体性考虑,即思考所确定的主题除了主体学科外,还与其他哪些学科紧密相关,学科之间的逻辑结构应该如何呈现、应该如何相互关联设计和组合,从而围绕主题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并进行综合运用,以解答现实问题、解释复杂现象和完成事件造物。在实践操作上,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在确定主题后,以主导学科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为辅,共同围绕主题(所含问题)来研讨必须应用哪些学科的知识、方法、思维等来共同解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内含的问题)。如:在“传承编钟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以音乐学科知识教学为主,根据主题要求、问题解决的需求,主动寻求科学、历史和语文等多个学科的支持,明确音乐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应用领域,明晰音乐学科与其他各个学科的共通之处,并按照音乐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关联,在坚守音乐“学科味”的同时实现多个学科的融合共生。

3.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需要聚焦主题要求,由主导学科先依据课程目标及学业质量要求确定所需达成的目标(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将各学科所需要融入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等进行融汇表达。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尽量不要分学科呈现学习目标,而要将辅助学科的学习目标融入到主学科的学习目标之中,形成真正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同时,学习目标的表达应注意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路径,避免简单地呈现所谓的了解、理解、掌握等要求,却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来达成。如:“‘画说移民火星”跨学科主题学习围绕“美术与科技”,以美术学科为主,关联科学、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形成跨学科学习目标,包括通过互联网获取科幻画创作有效信息,掌握科幻画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理解综合材料语言,培养科学思维、信息处理能力;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与创作作品相关学科领域知识,创想在火星上能为人类生存服务的新产品,并通过绘画方式表现出来;通过探究实践创作科幻画,学会运用设计思维选择适合的综合材料,并创造性完成科幻画作品;通过团队沟通合作,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加深对宇宙航天的了解,增强保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等。

4.分解任务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推进需要围绕主题逐次展开,具体可以分为按照问题主线和项目主线两种方式展开。无论哪种方式的任务分解,都需要选择相应的学科知识(以主导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及相关课程教材资源和生活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学情等进行学习单、范例等学习支架的设计。第一种方式是将主题之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并列呈现或分解,每个问题对应若干的任务(活动),而这些任务(活动)就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框架。如:教师以“传承编钟文化”为主题,将问题“如何把‘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介绍给更多的人?”分解为三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都对应若干的任务活动。以问题一“为什么说(曾侯乙)编钟具有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变了世界音乐史)?”为例,对应“音乐赏析—历史探源—写作交流”三个任务活动,并配套“编钟演奏的音乐素材资料”“不同类型乐器分析比较表”和“某种乐器的说明文范例”等学习支架,让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历史和语文三个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学习与运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在音乐器具制造方面的造诣。第二种方式是将跨学科主题之下需要完成的项目进行分解,从项目准备、项目方案确定、项目制作方面形成完整的项目实施链条,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如:《眺望远方》的教学过程围绕“建造高塔”这一项目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任务概况阶段,教师首先展示各种类型的高塔图片并带领学生总结高塔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制作一个不矮于35cm的高塔;二是任务准备阶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结构的概念、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检测高塔稳定性的标准,并进行预算,并制定方案和分享方案;三是任务执行阶段,学生们分组按照预算方案搭建高塔并验收,以及进行收获分享和反思[6]。

5.设计评价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进行统整设计,将学科知识价值与主题活动育人价值相结合来确定评价导向,帮助学生从割裂的单科评价中走出来,形成跨学科综合性评价意识。一方面,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基于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设计,避免学习评价与学习目标“两张皮”,要关注各关联学科(尤其是主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程度、关注关键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达成情况,以及必备品格、价值观层面的形成情况。另一方面,跨学科主题学习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重视以测验专向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运用、跨学科思维能力等,以口头报告、书面作品、小组讨论等形式开展自评和互评。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量规及方式的选择上,要注意避免过分迷信和依赖量化评价指标、评价量规太过繁琐细碎等问题,确保可以准确评价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效果。如:“‘画说移民火星”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学生分组完成各自的科幻画作品,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指标从“主题是否具有科技性”“构图是否合理”“色彩是否鲜艳协调”“构思是否新颖、合理和想象丰富”,以及“材料是否使用恰当”“整体效果是否好”等方面对创作的作品进行自评,不仅评价美术学科的学习程度,同时融合考察对科学(科技)的理解程度。

总之,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新课标所要求的一项新的课程教学改革举措,在实践中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跨学科学习回归应然路径,在夯实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围绕内含问题的主题来融合呈现和设计跨学科学习,真正在各门课程中有效落实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徐继存.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论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03):136-141.

[2] 胡庆芳,严加平,黄开宇,等.跨学科实践推进与教师能力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68-69.

[3][6] STEAM课程案例分享[EB/OL].(2018-12-03)[2024-04-1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37780_799123292.shtml,2018-12-03/2024-4-13.

[4] Robert A.L.,Thomas C.D.& Thomas,P.W.Development of Theme-based,Interdisciplinary,Integrated Curriculum:a Theoretical Model[J].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1998(06):312-319.

[5] 王志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23(35):1-4.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编钟跨学科学科
金石齐鸣话编钟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曾侯乙编钟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44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金桥(2018年5期)2018-09-22 02:16:54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