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梁杰 周海
摘 要:面对智能制造行业产业的技术革新,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共生理论则为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实践视角,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存的“利益相关者”以达成价值共识,打造“一体化—互惠型”合作共建培养模式以实现协同共生,完善合作共享的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以强化内外联动,促进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形成共融共生、共生共长、共生共荣的育人格局。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共生理论;机械工程;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7-0082-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把握时代潮流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在于高层次人才的支撑。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面临着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不仅需要高层次人才去突破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而且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科技应用与成果转化[1]。1991年,我国正式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2]。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特
征,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侧重培养符合特定行业领域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专门人才[3]。2009年之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招生规模明显扩大。以“社会需求”为参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持续改进。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强调,要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将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紧密连接[4]。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随之不断革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机械工程是工学研究生教育的一级学科,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机械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对机械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也对机械工程领域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转型使产品竞争更加激烈,要求机械行业从业人员具备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岗位数量大幅度减少,实践创新能力成为驱动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新时代工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推动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模式的现实审视
工程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是培养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只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机械工程知识应用到智能制造实践中,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学校到工厂的有效转变。然而,面对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中国式现代化产业技术变革的创新发展。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趋同
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孕育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直到2010年《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的颁布才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地位[5],而长期的“路径依赖”使不少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育人逻辑不够清晰,培养方案的设计存在“依葫芦画瓢”的现象,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参考学术学位研究生,有的甚至“生搬硬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在不少地方高校中存在同质化现象。工程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相对偏少,欠缺实践教学平台与基地,地方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实践教学浮于表面,工程教育与生产实际脱节,人才培养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二)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体间协同度不高
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体包括政府、地方高校、企业、研究所、机械行业组织等,但是由于各培养主体有不同的目标需求与利益差异[6],因此它们之间的协同程度不高,如地方高校与校企合作企业、研究所等联系不紧密、合作不深入,导致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无缝对接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现实需求。同时,地方高校在地理位置、竞争实力上优势不明显,不同培养主体之间权责划分不清晰,常态化协作机制有待建立,具体的培养过程及培养评价缺乏有效的合作约束机制[7],未能形成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有效合力。
(三)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是机械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8]。然而,在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工程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深入企业的实践学习和生产实习流于形式,在实际生产中领悟专业知识和学习工程经验的机会较少。企业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工程学位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方高校双导师的培养设置形同虚设,校内外导师之间沟通不畅[9],缺乏对实际工程实践质量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导致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不高,普遍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迁移问题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无法适应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革新的发展要求。
二、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共生逻辑与要素分析
“共生”一词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相互关系。“共生”最初属于生态学术语,其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10],用以讨论生态系统中多个种群的相互作用。区别于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生物进化论,美国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认为共生是生物保持多样性、不断发展与进化的源泉[11]。在自然界中,生物共生通常通过物质、能量或者其他信息的交换,尽量实现“互利”,从而建立物质“共享”以及空间的“共栖”[12]。后来随着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共生概念被不断延展和创新,“共生理论”逐渐突破了生物学的属性,被衍生至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在社会科学研究应用场景中,共生理论适用于研究具有一定共生关系的共生单元之间物质、资源、信息、能量交换与分配的理论[13]。
(一)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
共生逻辑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回答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回归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升“人”的能力素养上来。近年来,运用共生理论探讨具体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属于跨界协同的融通性教育类型[14],产教融合是其重要途径。政府、地方高校、企业、研究所、机械行业组织等作为不同属性的育人主体,具有异质性特点。异质共存的多元培养主体建立起的合作关系,符合各共生单元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共生逻辑关系。在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多元主体基于相同育人目标达成价值共识,互相之间进行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源等要素的交换与共享,与共生理论中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互不谋而合。教育的内生性属性结合产教融合的外联性特点,形成跨界协同育人实践格局与一体化共生发展样态,符合共生理论的基本规律。
(二)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
共生要素
共生不仅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现象)。共生的本质是位于共生系统中的各个共生单元互融互通互动,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共享共建、互惠互促、协同共进、互利共赢的关系。中国学者袁纯清用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大要素来阐述共生关系的本质[15]。
1.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的共生主体,是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16]。在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地方高校、政府、企业、研究所、机械行业组织等构成共生单元。地方高校是共生单元中的重要主体,为其他共生单元注入人才和知识等资源要素,提供一套包含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师资队伍、科研实践平台、质量保障机制等在内的内生性系统;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宏观调控,在共生系统中起政策指导、法规保障、资源统筹和供需调度等作用;企业的社会性、技术性、实践性为共生系统输送资金、实践平台、应用技术等资源要素;研究所为共生系统提供专业化、定向化和优质化的科研训练和实践机会;机械行业组织在共生系统中作为中枢平台,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交流与培训提供多向反馈。
2.共生模式。共生模式也被称为“共生关系”,是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或结合的方式。完整的共生关系由共生行为方式和组织共生程度结合而成[17]。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想模式是政产学研的跨界协同与联合培养。在行为方式上,共生模式包括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16]。其中,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是在当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模式,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想模式。具有对称互惠共生特征的系统基于多边交流机制,产生最大共生能量或创造最大共生价值,并在共生单元之间对称分配。因此,该系统最具效率也最稳定。
在共生程度上,包含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模式[18]。其中,一体化共生模式呈现出各共生单元之间全方位、最稳定的紧密合作关系,其组织化程度最高,共进化作用最强,是共生关系建立的终极目标。目前,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需要趋同价值目标、凝聚育人共识、发挥统一力量,分别释放共生单元个体交往的正能量,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化与价值共生。
3.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影响共生单元的所有外部因素,共生单元之间通过共生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14]。共生环境对共生模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向、中性、负向共生环境分别产生积极、中性或消极的共生作用。共生环境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合适的共生界面。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进行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媒介或载体[19],是共生单元联系的纽带,是共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和平台。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共生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政策和政治体制、市场体系、教育环境、法律制度等外生因素。借助政产学研互利共赢的共生环境,充分发挥外部环境因素的正向作用,积极推动共生单元之间互相适应、双向激励,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20],有利于形成各共生单元之间互促互助、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
三、共生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
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行动进路
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范式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趋同、培养主体间协同度不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现实困境。根据共生理论,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共生单元可通过共创育人价值实现合作共存与合作共建,理想的对称互惠和一体化共生关系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供参考建议,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内外联动、协同共生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一)价值共创: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存的“利益
相关者”
美国学者德里克·博克认为:“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主要机构连接起来。”[21]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在本质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相互间实现利益均衡化和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22],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有赖于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然而,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往往会造成他们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产生偏差和价值冲突。政府围绕服务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旨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拓宽校企合作、提高综合办校实力;企业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接纳者,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现经济效益并保持竞争力;研究所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重点聚焦技术研发;机械行业组织作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指导者,提供人才需求规格和质量评价标准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需要在不同需求中寻求协同、实现契合,在充分整合各方诉求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协调矛盾、化解冲突,达成各方利益需求的动态平衡,最终达成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共识,努力构建共育共享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育人格局。
强化育人共同体理念,了解各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需求,是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的依据。政府层面须加强顶层统筹,建立可操作性的政策制度,合理配置利益资源,营造多方互利的人才培养共生环境,既充分放权地方高校的底层育人实践,又通过政策驱动企业切实参与人才培养并达成其利益期望。地方高校层面须依据地域产业结构特点、立足学校发展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学位品牌。地方高校要与企业制定常态化、可持续化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尊重行业组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细化规定。企业和研究所层面须主动服务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将技术攻关、效益运营与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融合起来,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的过程监管与合理性评价,提高机械工程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机械行业组织层面须提升权威性与独立性,加强自身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力,主动参与人才标准制定、课程设置、质量评价等教育活动,推动地方高校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二)协同共生:打造“一体化—互惠型”合作共建培养模式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事物之间的联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万物互联时代,协同共生已成为异质性群体实现边界内成长、跨边界组织发展的生存状态[23]。根据共生理论,共生单元在从点共生模式到一体化共生模式的演化过程中,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共生单元在从寄生演化到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过程中,各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逐渐趋于共享共用,能量分配对称性逐渐提高。因此,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现整体价值最优须促进一体化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形成,实现相对稳定的、互相信任的协同共生发展。
加强“多元参与”培养机制和“过程共管”监控机制,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政府以当地经济发展转型和提升为契机,建立以地方高校、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攻关为纽带的“人才—项目”计划,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关联性,为区域经济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依托政府的组织优势,地方高校与行业内有一定有影响力的企业和研究所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落实双导师制,加强产业教授选聘,增强企业与行业导师的“教育话语权”。按照先进制造业对机械工程师的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企业与研究所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智能化升级等项目,地方高校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子项目,融入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课题。通过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和校企研发中心,地方高校与企业、研究所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教学案例。机械行业组织要在专业学位设置、课程设置、学位授予、从业资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形成以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产教融合培养为特征、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共生共荣的一体化研究生培养体系。
激发各方活力,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共生单元之间互惠共生。强化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共治主体的“主人翁”意识,明确责任边界,建立优势互补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科技扶持、税收减免、专项资金补助、专项项目支持等多种形式,促进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地方高校转变办学观念,主动打破封闭式办学形式,与企业、研究所、机械行业组织等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实现人才、技术、资源与文化的交融渗透。同时,激发各共生单元间的内生性动力,尽量满足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保护各方的正当利益,达成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与职责相匹配的隐形契约。政府通过政策吸引其他利益共同体共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共生界面,建立健全各方利益失衡的补偿机制。地方高校面向产业创新发展,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循环。企业、研究所作为先进技术与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推动人才、信息、技术与资金的多向联通。机械行业组织作为特殊中介,可以减少共生单元之间由于供需不匹配和竞争性选择带来的能量损耗,实现整个共生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三)内外联动:完善合作共享的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教育质量的达成需要充分尊重培养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性”。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充分考虑所培养的学生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需求。各共生单元之间要合力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为前提,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等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24]。所以,从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质出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内外联动发挥各共生单元的作用,不断完善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聚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性指向和行业需求导向,各共生单元共同推进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加大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紧密连接程度。地方高校可以将机械工程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等要素引入培养方案中,并体现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环节,积极参与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不断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政府、企业和机械行业组织等以职业资格认证为纽带,构建相互关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体系。政府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逐步完善职业能力标准,推行国家统一认可的资格认定。企业、研究所与地方高校在“定制式”培养中,加强校外导师对培养的过程管理与实时反馈,将企业评价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机械行业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执业能力标准,建立和完善专业认证和执业注册等相关制度,在专业学位设置、课程设置、学位授予、从业资格认证等方面,充分发挥质量监督与保障作用。
建立不同共生单元的分类评价机制,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标准,引入机械行业组织与用人单位的多维评价。地方高校联合行业企业制定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评价标准,突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评价导向。地方高校可以将解决机械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依据,引入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对学生进行动态的、综合性的过程评价。在此基础上,合理提出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中突出以应用为导向,适当拓宽专业学位论文的呈现形式,例如产品调研报告、产品开发、产品结构优化设计、生产工艺更新、案例分析等[25]。同时,协同各方力量建立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三方专门机构,吸纳更多社会力量来综合评价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明确各评价主体的地位与职责,以制度化与法律化约束其评价行为,保证共生环境的绿色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论
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改变使我国制造业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创新应用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级人才的专门教育形态,要面向行业需求、扎根于职业实践。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整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下同样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共生理论为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实践路径。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创造共生价值、共建合作培养模式、共享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实现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焕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大幅增招博士专业
学位研究生[N].中国教育报,2020-10-1(3).
[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
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J].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2002(6).
[3] 刘思炜,樊杰,董海.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研究[M].2012:113.
[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11).
[5] 张飞龙,马永红,萨日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
展的特征——来自法国发展历史的经验[J].研究生教育
研究,2023(2).
[6] 梁传杰,熊盛武,范涛.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研
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5).
[7] 黄新雨,梁晓露.校企如何深度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
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的探索与实践[J].学
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8).
[8] 周鲜成,吕阳,贺彩虹,等.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五
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12).
[9] 王辉.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研究[D].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10] MCNALLY S F,AHMADJIAN V,PARACER S,et al.
Symbiosis: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s[M].
England: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6:1-10.
[11] 马古利斯.生物共生的行星:进化的新景观[M].易凡,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7.
[12] 陈玲.资源效率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21:98.
[13] 刘志辉.共生理论视域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48.
[14] 朱成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共生逻辑:结构与形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7).
[15]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1998:10.
[16] 曹休宁.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与公共政策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43.
[17] 詹青龙,杨晶晶,曲萌.高校创客教育的智慧化发展研
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2.
[18] 周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23.
[19] 马万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困境与
进路——基于校企共生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3(7).
[20] 张元宝.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困境与出路——共生理
论视域下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21(10).
[21] 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
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
[22] 邓光平.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模式改革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49.
[23] 陈春花,朱丽,刘超,等.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
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38.
[2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
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
设的意见[EB/OL].(2014-02-12)[2023-10-20].http://
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402/t20140212
_165554.html.
[25] 祝军,郭丛斌,方晨晨.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及其
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20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
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6).
收稿日期:2023-12-13
作者简介:杨梁杰,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处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2022年度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课题“基于共生理论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
究”(AGED2022Y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