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郁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或许不是起源于屈原,但端午祭屈原的习俗却实实在在地传承了千年,家喻户晓,毫无争议。能让人专门用一个节日来纪念,古往今来也只有屈原一人而已。屈原何许人也,他究竟有何魅力,值得人们如此纪念?而人们在纪念屈原时,又是在纪念什么呢?
为国家殚精竭虑,九死不悔
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一个叫乐平里的村庄里。丹阳屈氏并非普通人家,他们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妥妥的王公贵胄。但有一说一,到了屈原的父亲屈伯庸这一代,多少是有点没落了。
屈原出生的这一天,正是寅年寅月寅日,古语云:“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没有比三寅汇聚更好的日子了,这让屈伯庸高兴坏了,认为这个孩子一定能为家族带来荣耀。但他没想到的是,他儿子确实为家族带来了荣耀,只不过是以一种无比悲壮的方式。
屈原博闻强识、娴于辞令,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因而很得楚怀王赏识。他先是担任了三闾大夫,掌管王族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二十多岁又被破格提拔为左徒,深度参与国家治理。不夸张地说,屈原开局拿到的是爽文男主的剧本。但他面对的局面却并不轻松。当时的楚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疆域最广的一国,掌权的旧贵族集团却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成了拖累国家发展的沉重包袱,在这些人的把持下,国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相反,头号对手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重塑了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国力蒸蒸日上,遥遥领先。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屈原对国家现状深感忧虑,他决心实行变法,来一场刮骨疗毒,实现他的“美政”理想。但是,变法实在不是一桩好差事,弄不好甚至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殷鉴不远,半个多世纪前,楚国的变法先驱吴起就因得罪保守的旧贵族,落了个被乱箭射死的凄凉下场。屈原自幼熟读历史,又岂会不知?但是,屈原的出身、学识和修养都不允许他退缩,在他看来,变法是国家富强的唯一路径,他有责任去为国家“道夫先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明知危险,他仍然主动扛起责任,果敢决绝,义无反顾。
屈原的变法很快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各个方面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对内,他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奖励耕作、移风易俗,大大提高了百姓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对外,他积极联齐抗秦,并亲自出使齐国,与齐国结成了相对稳固的联盟,令秦国忌惮不已。
但这些变法措施也很快引起了旧贵族的强烈不满。“大王,屈原飘了,他说变法这个项目没了他就运行不了。当大臣们对他的政策表达不满时,他总是拿您来挡箭背锅。我们真为大王感到不值。”以上官大夫为代表的旧势力轮番在楚怀王身边带节奏,耳根子软的楚怀王听了,一怒之下罢了屈原的官。
轰轰烈烈的变法随着屈原的罢官而宣告失败,重新审视这场变法,其失败似乎也有一定的必然,所谓修明法度,就是要废除旧贵族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不阿贵;所谓举贤授能,就是要打破旧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唯才是举。原本朝堂之上都是关系户,我那傻儿子还等着接我的班,你却说不让世卿世禄了,这不是要革我们旧贵族的命吗?不反对你反对谁?
但别忘了,屈原自己就是贵族出身,他革旧贵族的命,又何尝不是拿自己开刀?这正是屈原区别于常人的地方,他改革变法为的是国家和百姓,而决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写诗明志,开创浪漫主义先河
坐了一趟官场过山车,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罢官后的屈原,终日忧愁苦闷,难以疏解。于是,他拿起了笔,将心中的理想、悲伤、愤懑,化作了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抒情长诗——《离骚》。《离骚》的问世,标志着文学史上一种新文体“骚体”的诞生,同时也奠定了屈原“楚辞鼻祖”的文学地位。《离骚》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与《诗经》并称“风骚”,是中国文学史上巍然屹立的两座高峰。从此之后,天下文人又多了一个响亮的雅称——骚客。
“离骚”即“遭遇忧愁”之意,全诗一共两千四百九十字,如此长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作者的忧之深、愁之浓。在诗中,屈原创造了“香草美人”这个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意象,并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借以抒发自己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对百姓苦难的悲悯、对腐朽权贵的抨击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离骚》:“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而那些被批判的腐败统治者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屈原,他们很快找到了攻击屈原的证据:《离骚》中“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一句,分明就是将楚怀王比作桀纣这样的暴君,并且诅咒怀王贪图捷径必然会步入窘境。
屈原怨恨楚怀王吗?或许有吧。司马迁为屈原抱不平:“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怨,怨的是君王不辨忠奸、妄信谗言,怨的是小人当道、奸佞横行,怨的是自己满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一身抱负却无从施展。他对君王的怨,实质是对国家的爱,想到朝堂之上尽是小人,国家前途未卜,他心痛啊。
在小人们的煽风点火下,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终究是渐行渐远。这也让虎视眈眈的秦国嗅到了机会,于是,秦相张仪来了,他给楚王画了一张大饼,称只要楚国放弃与齐国结盟,秦国愿将六百里商於之地尽数归还楚国。单纯的楚怀王信了,屈原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齐楚联盟毁于一旦。当楚怀王派使者前往秦国接收土地时,张仪却称只约定了六里,而非六百里。楚怀王恼羞成怒,出兵伐秦,誓要讨回面子。结果却是一败再败,损兵折将不说,还多赔了几座城池。
冷静下来的楚怀王终于想起了屈原的好,他再次派遣屈原出使齐国,试图修复两国破碎的关系。外交本就是屈原的特长,他分析局势,陈述利害,终于凭借真诚又一次说服了齐国。但就在屈原出使齐国时,张仪居然又来了,他用重金买通了楚怀王身边的大臣和妃子,楚怀王这次遭遇的是团伙诈骗,直接被忽悠瘸了,竟打算与秦国结盟。只恨当时没有国家反诈APP,屈原的努力再次打了水漂。
秦国是虎狼之国,又岂会真心和你结盟?公元前299年,秦国一举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王乘势邀请楚怀王入秦谈判。心大的楚怀王去了,然后就遭遇了战国版“鸿门宴”,沦为了阶下囚,并于三年后在咸阳抑郁而终。
楚怀王被扣留后,太子熊横被推上王位,是为楚顷襄王。他对秦国卑躬屈膝,一味求和,而力主与秦国硬刚的屈原则再遭排挤,被流放到更偏僻、更荒蛮的长江以南地区。
怀沙自沉,化为精神丰碑
作为一个政治家,屈原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他政治上的失意却在无意中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在被流放的十多年间,屈原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以宣泄胸中块垒,排解内心幽闷。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兮焉极?”“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这篇《哀郢》向我们展示了屈原离开郢都时悲痛与迷茫交织的复杂心情,以及他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涉江》中,屈原再次表达了自己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
“谒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在《惜诵》中,屈原痛陈自己的赤诚忠心天地可鉴,期待明君查证清楚后,能将他召回。
然而,楚顷襄王早期的右倾投降主义没能给楚国换来和平,反而换来了秦国一顿接一顿的毒打。公元前278年,秦国战神白起再次伐楚,攻破郢都,焚毁了楚国历代国君陵墓夷陵,楚顷襄王仓皇逃至陈都,楚国到了山河零落、摇摇欲坠的境地。
消息传来时,屈原已是一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老者,他自知已无力回天,唯有仰天长叹。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万念俱灰的屈原身穿华服,头戴切云冠,腰佩长剑,携香草美玉,来到汨罗江边,在与渔夫的问答中说出了那句千古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然后纵身跃入滚滚激流之中。
差不多在屈原投江的一百年后,一个叫贾谊的年轻人被贬官长沙,经过屈原放逐之地时,心中感伤,写下了汉赋名篇《吊屈原赋》。贾谊在赋中深切悼念了屈原高洁却悲剧的一生,痛斥了那个颠倒黑白的时代,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屈原抉择的不解:“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九州之大,哪里不能辅佐君王,何必苦守着这一国呢?
实际上,在屈原所处的时代,人才流动是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读书人都在效仿孔子周游列国,以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主持秦国变法的商鞅也称卫鞅,本是卫国人;代表秦国使楚的张仪实际是魏国人,入职秦国之前,还曾游历于楚国、赵国;当时甚至还有“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可见,假如屈原离开楚国,去往他国施展抱负,也不会被认为是什么污点。那么,屈原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或许,答案早就被屈原写进了那篇著名的《橘颂》之中:“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在屈原心中,人就应该像橘树那样,扎根故土,永不改志。他早已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他深切地爱着生他养他的楚国,这份热爱决不会因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动摇、而改变。
屈原的生命消逝于滚滚江水之中,但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坚贞不屈的精神却如同江水奔涌,千年不绝。他的诗歌流传至今,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他的思想化为了高耸的丰碑,受到后世无数文人士子的顶礼膜拜。司马迁为屈原立传,认为屈原之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同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写诗致敬屈原:“屈平辞赋悬日月。”大文豪苏轼对屈原推崇备至:“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屈原:“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毛泽东也给了屈原极高的评价:“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今天,屈原仍然活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中,其精神仍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上下求索、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