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兴翠
摘要:高山地区具有风景优美、生态优良、民风淳朴等优势,也存在山高陡坡、沟壑交错、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等劣势,如何发挥生态优势,将其转化成产业发展的优势,是高山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优势,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发展动力、深化改革、健全机制、提供坚强保障等高山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生态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等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挥其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在自然乡村范围内,以农民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行平等协商、民主管理、利益共享的一种经济形态[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法律性质和政治性质,既包括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又包括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联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显著特征是联农带农,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
2 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各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地都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但总体来看,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质量不高、动力不足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较突出,尤其在高山地区受地理环境限制,发展明显滞后。
2.1 产业发展类型单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差
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规模小,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的问题。以传统种养业为主,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已不同程度出现同质化竞争现象,同时产品销售方式过于单一,无固定标准、特色品牌及稳定渠道,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特色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虽后期通过管理开发使集体资产稍有增加,但经营性资产所占比重微乎其微,抗风险能力差。
2.2 发展过度依赖财政支持,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主要依托政府政策扶持,依靠临时性、短期性的财政转移支付或项目扶持资金,缺少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支持,缺乏稳定的资产型、资源型经营性收益,后续发展缺乏资金,自身“造血”能力弱。
2.3 管理不规范,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或无法获得增值收益
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治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有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管理随意,缺乏科学性,导致作物减产;有的村项目资金和集体经济收支管理混乱,开支时,程序不规范,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3]。
3 高山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各地区受区位、交通、乡村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受管理制度与措施、人才及资源等条件限制,发展缓慢。
3.1 缺乏地理区位上的优势
高山地区普遍存在山高坡陡、沟壑交错,土地贫瘠,地形蜿蜒崎岖,离城市或经济中心较远,道路交通等级低、通行能力有限、运输成本高,季节性缺水严重,农田水利、生产路等农业设施建设难度大、管护压力大,通信、网络、医疗卫生和文化服务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对人才、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的吸附能力薄弱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2 缺乏优势资源
高山地区农村普遍存在可利用资源数量较少、类型单一,缺乏优势资源的问题,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载体少。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农村劳动力缺乏使部分耕种土地闲置浪费多年,耕种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
3.3 缺乏多元化人才
结合目前的实践,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欠缺项目市场分析类、企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等多元化人才。受工作环境和收入的影响,农村中有一技之长、有创业创新精神的青年人和高学历人员大多外出务工或创业,大多数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由村干部管理,而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许多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思想认识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缺乏创新精神,对外部环境和经济形势的敏感性不高,没有重视对特色产业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对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考,经营能力不强,导致即使有资源条件也得不到很好的利用,集体经济没有得到有效管理,收益不高。同时,高山地区农村经济长期的萎靡使得村民普遍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
3.4 缺乏长效机制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制度性、体制性障碍和制约,缺乏有力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比如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法规的缺失、产业指导乏力、监管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市场化运作还没有完全破解等。
4 高山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
高山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裕的农业资源、景观资源以及民族文化资源,保持着优良的生态本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群众利益为导向,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
4.1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4.1.1 摸清资产,盘活资源,增强发展动力
农村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合理利用是保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开展乡村基本情况调查,将现有的集体资产进行盘点并登记入册,熟悉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闲置农房、宅基地等资产性资源、劳动力资源情况,掌握现有特色产业优势、自然风光优势以及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优势,挖掘潜力,将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调查与分析。对目前的市场进行分析,了解产品市场,调查市场潜力,形成市场评估报告。
4.1.2 因地制宜,培育差异化特色产业
结合地方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特征,突出绿色生态优势,整合生产要素,创新“多元化”理念,因地制宜地发展集体经济,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种养结合,农工商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差异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对于高山平坝地区,耕地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建设高标准农田,整合分散的土地,引入现代化农耕机械设备,根据土壤气候条件,种植适合的原产地可追溯的高质量粮油蔬菜作物,形成品牌。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高山地区的特色,村集体可秉承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发展林下经济,开发林下种养殖。对于高山草地资源富集的村集体,可发展绿色循环“种养结合”的高山生态养殖业。对拥有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集体而言,可结合当地特色小吃、民族手工业、独特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村集体收入。对属于村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和闲置的农房、宅基地、山地林地等资源重新开发利用,积极创办农产品加工厂或通过向外出租、承包或村民及组织参股等形式提高村集体资产的利用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没有区域优势、资源较少甚至是没有资源开发的村集体,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打破地域界限,根据就近或者类似项目组合的方式进行跨区域的联合开发,推行“强村联合体”“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等“抱团”发展模式,有效破解单个村经济实力薄弱、项目建设实施难等问题。
4.1.3 拓宽销售路径
将农村集体经济所销售的产品注册商标,依托网络媒体、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时通过将周边特色农产品汇聚到电商集中平台的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销售率,或者买满直减以及送货上门的方式提高产品销量。
4.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4.2.1 加强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农村广播等方式,提升各部门、村干部及基层群众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关注度和发展集体经济的意愿,营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良好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4.2.2 加强党组织建设与管理
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选拔和培育一批思路开阔、致富能力强的“头雁”和“领头羊”,加强村干部的农村业务知识、法律知识、经营能力和专业技术培训,强化其对集体经济的宏观把握。组织党员带头学习技术、带头发展产业、带头入股、积极参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实现党员带着群众干,带动广大村民共同致富。
4.2.3 加强农民主体地位
调动村民共同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以收取土地流转资金或是请村民担任管护员以提高就业率或是通过入股分红等形式让更多村民感受到发展经济的红利,充分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正确把握与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建立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探索农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多变”,以促进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在土地调整、流转和旧房改造过程中要以农民利益为核心、坚持农民主体性地位。
4.2.4 招贤纳士,选拔管理人才
加强专业化团队运营,市场化发展,不拘一格从乡贤、返乡创业者、优秀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中选一批讲政治、善作为、群众基础好的、有情怀、会管理、懂经营、能致富的人才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积极聘请职业经理人,引进有实力、懂农村、善经营的团队进行专业的管理运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4.3 深化改革,健全机制,提供坚强保障
4.3.1 制定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
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土地、林权、水权制度改革,建立积极的激励和支持政策,重点在税收、财政、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一是加大各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创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简化符合财政涉农专项资金政策的审批流程。二是加大农村商业银行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优惠利率、优化还款方式,并适当简化贷款流程,实行“一站式”办理,让乡村干部少跑路。三是对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企业、项目,加大税费优惠力度,甚至是税收减免;四是将财政支持与考核机制相结合,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化解村级集体债务。
4.3.2 规范村级管理、制度、决策、监督
一是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发挥法人章程在资产管理、利益分配、经营发展方面的规范作用;二是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重大事项的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内容、形式和程序;三是加强对村级集体三类资产的监督管理,积极发挥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作用,确保村级集体合法收入不流失,进一步提高村集体资产利用率,并贯彻落实集体资产公开制度,受群众监督;四是提高集体经济数字化治理水平,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的APP或小程序,提升集体经济管理效率。
4.3.3 创新“村企合作”理念,探索发展路径
联系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对各村的帮扶要由“直接给”变为“如何产”,积极帮助村集体找资金找项目,探索发展的出路。要结合时代背景,发展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合作社和培育新型服务型经营主体。鼓励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与村委会结对帮扶,创建“村办企业”“强村公司”,坚持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汇聚多方力量发展壮大高山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的收益分配方式,让企业留得住,集体有收入、农民得实惠[4]。
5 结语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环节, 也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高山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受地理区位、资源、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限制,存在抗风险能力差、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发展缓慢等问题,要根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健全机制,为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丽娟.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与思考——以庄浪县为例[J].甘肃农业,2023(9):47-50.
[2] 徐鹏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J].财经科学,2023(12):68-81.
[3] 刘文慧.河南省栾川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22.
[4] 张晖.乡村治理视阈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21(3):3.